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中医急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中医急症
中国中医急症

晁恩祥

月刊

1004-745X

zgzyjzyx@126.com

023-67064128,63521390

400021

重庆市江北区盘溪七支路6号

中国中医急症/Journal Journal of Emergenc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梅建强教授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经验

    刘志亮刘源王卜陈分乔...
    717-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梅建强教授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经验.梅建强教授经过多年的临证总结,认为脓毒症的根本原因是正气亏虚,关键病变层次是络脉损伤,核心病理环节是络脉瘀阻,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是脓毒症病程的关键节点,其核心病机是胃肠阴伤络阻,提出了养阴通腑、化瘀通络的治法及肠胃舒组方防治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截断扭转脓毒症病势,临床疗效显著,为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治疗开拓了新思路.

    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临床经验梅建强名医经验

    刘智斌教授缠揉法结合触骨针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经验

    付云霄李彬锋武兵强代林峰...
    721-7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刘智斌教授从"瘀"立论,在"正虚邪实"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提出"以实邪为首、正虚为次"治疗原发性痛经,在治则上强调泄实补虚,治法上惯以针推并用,运用触骨针法和一指禅缠揉法,提出缠揉通经结合触骨止痛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颇佳.

    原发性痛经缠揉法触骨针法刘智斌名医经验

    薛敬东教授运用"补肝体强肝用"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安静叶苗青
    725-7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因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导致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归属于中医学"紫癜病"范畴.该篇介绍名中医薛敬东运用"补肝体强肝用"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验.薛敬东教授认为ITP为初起外来风燥邪毒,或肝火旺盛伤及血络,随着病程进展,情志失调成为病情进展变化的主要因素,后期以肝郁脾虚、肝肾阴虚为主要病机.薛敬东教授基于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从脏腑理论出发,结合肝体阴而用阳的生理特点和肝肾同源的理论基础,总结提出补肝体,强肝用的学术思想.与大多数学者认为的肝为刚脏宜清不同,薛敬东教授指出肝脏不宜一味地用清法,行气破气之品均可伤及肝脏的阳气.薛敬东教授强调用补法即补肝体强肝用治疗ITP肝火偏盛证、肝郁脾虚证、肝肾阴虚证,在临床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补肝体强肝用中医名医经验薛敬东

    应用铜砭刮痧治疗脓毒症外感高热的探讨

    张利娟吴遍郑静霞徐艳...
    729-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外感高热是脓毒症的常见急症之一,具有起病急、传变迅速、变化快等特点.笔者应用铜砭刮痧疗法治疗脓毒症外感高热,取得一定疗效.治疗中以调气为首,以"通"为核心,手法上以"徐而和"为主,透皮入骨,并善于采用四井排毒,以扶正祛邪,使营卫得调,阴阳谐和,达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脓毒症外感高热铜砭刮痧

    从圆运动和一气周流辨治脓毒症

    刘小灵刘南
    732-7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临床上脓毒症的致死率居高不下,其病理因素主要与毒、热、瘀、痰、虚等有关.本篇着眼于圆运动及一气周流理论,探讨"中气为轴,轴轮运行"的内涵机制,以此为着眼点为脓毒症的治疗提供新的辨治思路,结合脓毒症的疾病进展特点,初步提出"初宜畅,复升降,中宜清,通瘀络,末宜温,助心肾"的治疗思路,在此基础上灵活辨治,有助于为治疗脓毒症提供可靠的辨治思路与方法.

    脓毒症圆运动一气周流升降轴轮运行

    中医药治疗急性胰腺炎微循环障碍的研究进展

    董绮胡仕祥陈乾赵哲...
    735-7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急性胰腺炎(AP)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但微循环障碍贯穿着AP发生、发展、变化的全过程.现代研究证实,中医药治疗AP具有独特的优势,如单味中药大黄、丹参、芒硝,中药复方清胰汤、承气汤等,中成药制剂如丹参注射液,均可起到改善微循环障碍、降低机体炎症反应的作用,在AP的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本研究从中医药治疗微循环障碍方面解读AP的相关发病机制及其治疗方法,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思路.

    急性胰腺炎微循环障碍中医药机制综述

    心房颤动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唐荣辰宫丽鸿
    739-741,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医药在治疗房颤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本研究对近年来房颤的中医药研究进行综述,归纳了房颤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治疗方向,发现中医药治疗房颤仍存在着辨证分型标准不一、疗效指标难以量化、中成药类型较少等问题,提出应制定统一辨证标准,规范临床科研设计,加强中成药开发.

    心房颤动中医治疗综述

    针灸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研究进展

    岳昊阳李宝玲李涛武飒...
    742-7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就针灸干预前庭性偏头痛疾病近年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目前针灸治疗方式多样,主要包括常规针刺、特色针法、电针、火针、温针灸和联合疗法等;选穴多为头部穴位、少阳经穴位、晕听区和经外奇穴.整体来说,各种针灸方法在治疗该病中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相对于单纯的西药干预更有优势,尤其在改善患者精神心理问题方面作用明显.

    前庭性偏头痛针灸进展综述

    中医药防治热射病的研究进展

    王曼李磊许硕贵
    746-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对近年来中医药防治热射病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阐述,发现中医药防治本病手段丰富,有放血、针灸、推拿等外治法,还有中药复方汤剂、口服中成药、中药注射液、单味中药及其有效成分等内治法,疗效确切,优势独特.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目前临床和基础研究上存在的问题并指明未来发展方向,旨在推动中医药防治热射病的发展.

    热射病中医药预防救治综述

    疏风解毒胶囊抗感染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肖立运郝影影孙超
    750-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将疏风解毒胶囊在抗感染作用及其机制方面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汇总,旨在为疏风解毒胶囊为代表的中成药在临床合理应用上提供参考依据,并助推中成药深入研究.

    疏风解毒胶囊抗感染中成药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