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职业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职业医学
中国职业医学

黄汉林

双月刊

2095-2619

zgzyyx@21cn.com,zgzyyx@gdoh.org

020-84197595

510300

广州市新港西路海康街68号

中国职业医学/Journal China Occupational Medic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 由中华预防医学会和华南区域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中心联合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预防医学卫生学类核心期刊。为卫生部首届医药卫生优秀期刊、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执行规范优秀杂志。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欢迎踊跃投搞、订阅。本刊主要报道我国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的科研成果;新的监测技术、标准和方法;职业流行病学调查及其监督与管理经验;职业病诊断、治疗及中毒急救、有关病例分析和有实际指导意义的评述性文章;与职业有关病伤或新危害因素的调查和研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职业性尘肺病患者胸部CT与DR影像小阴影形态对比分析

    李忠学赵夏姿汤永中黎乾昌...
    303-3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职业性尘肺病(以下简称"尘肺病")小阴影形态在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与数字化X射线摄影(DR)影像表现的差异.方法 采用判断抽样法,选择1 010例尘肺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别进行胸部DR影像和CT影像检查,比较2种影像在小阴影形态表现的差异.结果 研究对象DR和CT影像均检出p、q、r圆形小阴影者分别占76.2%、11.5%和1.3%,均检出不规则小阴影者占1.8%;2种影像学检查对上述4种小阴影形态的检出具有中高度一致性(Kappa值=0.72,P<0.01).CT影像中,不规则小阴影[包括小叶间隔增厚、磨玻璃影和(或)小叶中心型肺气肿]征像的检出率为54.0%(545/1 010);其中,88.6%(483/545)合并有圆形小阴影.CT影像中不规则小阴影在DR影像中多数被判定为圆形小阴影p影,占88.8%(484/545).DR和CT影像对于圆形小阴影p/p、p/q、q/p、q/q、q/r、r/q和r/r的判断结果具有中高度一致性(Kappa值=0.52,P<0.01).结论 CT和DR影像对于尘肺病小阴影的判断具有中高度一致性;CT影像在不规则小阴影判定方面更具优势.CT影像对圆形小阴影形态可沿用DR影像的描述,对不规则小阴影可用小叶间隔增厚、磨玻璃影和(或)小叶中心型肺气肿等描述.

    尘肺病小阴影形态数字化X射线摄影计算机断层扫描一致性

    广东省2023年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现场质量考核情况分析

    李晓艺黄瑞妍肖明慧谭茜文...
    308-3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广东省职业健康检查(OME)机构现场质量考核中发现的问题.方法 采用随机数表法,于2023年抽取广东省150家OME机构为研究对象,通过听取汇报、座谈交流、实地检查、查阅资料和人机考核等方式进行现场质量考核,分析有关考核结果.结果 150家OME机构中,职业病防治院(所、中心)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职防机构")、公立医院、民营机构分别占8.7%、51.3%和40.0%.备案检查类别占比居前3位的依次为物理因素类、化学因素类和粉尘类,分别占98.0%、96.7%和96.0%.共检出1 063项整改项;其中,职防机构、公立医院、民营机构平均检出4、6和9项/家.质量考核4个模块整改率由高到低依次为:OME工作质量控制、质量管理体系、组织架构和OME信息报送,分别为53.2%、23.3%、13.7%和9.7%.接触噪声、粉尘、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人员报告结论的符合率依次为92.5%、91.1%和93.4%.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主检医师、尘肺病阅片人员、听力阅图人员、肺功能检查人员现场考核不合格率分别为15.3%、12.7%、8.0%、6.7%、6.0%和2.7%.具备开展备案、部分备案OME能力的机构分别占90.7%和6.0%.不具备备案OME能力的5家机构均为民营机构.共发现5家民营机构存在涉嫌违法违规行为.结论 广东省OME机构现场质量考核中,问题主要集中在OME工作质量控制方面;民营机构各方面存在问题较为突出.应加强对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和主检医师等关键人员的能力培训.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质量考核质量控制

    《中国职业医学》期刊2024年征订启事

    《中国职业医学》编辑部
    314页

    静配中心护士职业防护行为现状与危害药物配置职业暴露关联分析

    孙丹王海昌朱艳荣周晓燕...
    315-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士职业防护行为现状及其与危害药物配置职业暴露的关联.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西安市10所三级甲等医院312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士为研究对象,调查其危害药物职业接触情况,采用《护士职业防护行为问卷》对其职业防护行为进行调查.结果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士危害药物职业暴露发生率为40.1%(125/312),其职业防护行为得分为(77.7±9.3)分.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工龄、工作负荷、调配环境、药物包装、职业防护行为均是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士危害药物职业暴露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结论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士危害药物配置职业暴露发生率较高;应加强对其职业防护行为的知识培训,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

    静配中心护士职业暴露危害药物职业防护行为

    我国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2023年工作场所现场采样与检测技能操作室间比对结果分析

    黄智峰林佐侃王伟辉张子群...
    320-324,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在工作场所现场采样及检测技能操作实验室间比对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差异.方法 以参加2023年矽尘现场个体采样操作技能考核比对项目(以下简称"矽尘采样考核项目")、一氧化碳现场检测操作技能考核比对项目(以下简称"一氧化碳采样考核项目")实验室间比对的全国108家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实验室比对结果.结果 参比机构矽尘采样考核项目合格率为98.1%;其中,省内珠三角地区参比机构不合格率低于省内非珠三角地区(0.0%vs11.1%,P<0.017),事业单位参比机构优秀率高于私营企业(73.5%vs40.0%,P<0.017),具备资质参比机构不合格率低于不具备资质参比机构(0.0%vs 13.3%,P<0.05).参比机构一氧化碳采样考核项目合格率为79.4%;其中私营企业参比机构一氧化碳标准气(气袋)测量结果偏差>±20.0%比例高于事业单位(32.8%vs 7.1%,P<0.017).矽尘现场个体采样操作规范性方面,采样前有进行气密性检查、呼吸性粉尘采样头拆装和放置方向正确、能根据提供的呼吸性粉尘采样头选择正确的流量进行校准操作正确率偏低,分别为53.7%、33.3%和14.8%.一氧化碳现场检测操作规范性方面,比对人员现场测量结果换算准确方面正确率偏低,仅为57.8%.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对广东省内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人员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操作培训,尤其是加强对省内非珠三角地区机构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能力建设.

    现场采样检测技能实验室间比对质量控制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

    某省级职业病诊断机构2011-2022年职业性中暑诊断情况分析

    徐琳梁伟辉郑倩玲黄莉...
    325-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GDHOD)2011-2022年诊断的职业性中暑(OHI)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和相关职业性诊断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以2011-2022年在GDHOD进行OHI诊断的203例病例为研究对象,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系统"子系统"职业病及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信息系统"收集诊断为OHI的病例资料,并通过GDHOD的职业病诊断档案收集不能诊断为OHI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03例病例中,174例诊断为OHI,确诊率为85.7%.(2)174例OHI病例中,热射病占72.4%,病死率为7.5%;男性占86.2%;发病年龄中位数为47岁,45~60岁者占56.3%;发病工龄中位数为80 d,在入职1、30、90、365 d内发病者依次占20.1%、40.8%、53.4%和70.1%.OHI病例集中分布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占93.1%.OHI病例在5-9月发病者占96.6%,高峰期在7月;OHI病例发病当天最高气温≥35.0 ℃者占67.3%;发病时段在12:00-18:00者占74.1%,在工作8 h内发病者占75.2%.发病时在非热源车间内作业者占43.7%,在户外作业者占39.7%.分布于制造业和小型私营企业的OHI病例分别占55.2%和62.6%.工种主要为车间操作工、装卸搬运工和环卫保洁员,共占63.2%.(3)29例不能诊断为OHI病例中,有高温作业史但临床表现不符合或达不到中暑诊断标准者占86.2%,以临床上诊断为中暑先兆者多见.结论 广东省OHI病例多发生于夏季和秋季,以热射病为主,中年男性和户外作业人员为高危人群,并呈一定的地区和企业聚集性的特征.应加强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小型私营企业高危人群的OHI防治工作.

    职业性中暑热射病诊断高危人群珠江三角洲制造业企业

    倒班对电子行业工人睡眠与血压的影响

    王锋罗莹江腰香
    331-335,3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电子行业工人倒班对睡眠与血压的影响.方法 采用典型抽样方法,选取武汉市11家电子企业共2 496名一线生产工人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其倒班情况,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测量其最近1个月的睡眠质量.结果 研究对象高血压检出率为6.0%,睡眠异常检出率为68.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白班中班、白班夜班两班倒工人的PSQI总分均高于无倒班者(P值均<0.05),PSQI总分随着工人倒班工龄和倒班频率的增加而升高(P值均<0.05);白班中班、白班夜班两班倒工人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高于无倒班者(P值均<0.05),舒张压随着工人倒班频率增加而增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白中夜三班倒、倒班工龄>10年、倒班频率>4次/月的工人更易发生睡眠异常(P值均<0.05);不同倒班类型、倒班工龄和倒班频率均可导致工人高血压的患病风险增加(P值均<0.05).结论 倒班工作对武汉市电子行业工人睡眠质量影响显著,并可增加高血压的患病风险.

    倒班电子行业睡眠异常高血压

    佛山市2013-2023年女工新发职业病特征分析

    许志恒钟清华黄永顺邓娜...
    336-3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佛山市2013-2023年女工新发职业病特点.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职业病及健康危害因素检测信息系统"收集佛山市2013-2023年女工新发职业病病例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分布特征.结果 佛山市2013-2023年共报告女工新发职业病7大类17种218例.女工年龄、接触职业病危害工龄中位数分别为45.1岁和7.8年.新发病例数居前3位的职业病类别分别是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90例全部为职业性噪声聋)、职业性化学中毒(61例)和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51例,其中50例为职业性尘肺病).75.2%的病例集中于南海区、顺德区和高明区.50.9%的病例集中在非金属矿物制品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电器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企业分布主要以私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为主,共占80.3%.企业规模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共占79.4%.218例病例中群发型病例21例,分别为职业性矽肺16例、职业性急性正己烷中毒5例,共涉及6家制造业企业,81.3%的病例来自卫生陶瓷制品制造业.结论 应将职业性噪声聋列为佛山市女工重点防治的职业病,注重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中小型企业中中年期女工职业病的预防,同时防范群发性职业性尘肺病发生.

    女工职业病职业性噪声聋特征行业

    广东省2020年部分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状况分析

    钟梅梅吴志佳黄湘媛彭颖仪...
    341-3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广东省部分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择2020年在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进行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OME)的8 913名放射工作人员作为接触组,另选择无从事放射工作的2024名同期在该医院进行健康检查的人员作为对照组.分析2组人群甲状腺、眼晶状体、血压、血常规和微核的异常检出情况.结果 接触组放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血压和血常规的异常率分别高于对照组(23.3%vs8.0%,18.6%vs9.0%,18.1%vs 8.5%,P值均<0.01);但2组人群甲状腺和微核异常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2.8%vs 11.5%,0.1%vs 0.0%,P值均>0.05).随着放射作业工龄的增加,放射工作人员甲状腺、眼晶状体和血压的异常率均增加(P值均<0.05).结论 长期接触低剂量电离辐射可能对放射工作人员的甲状腺、眼晶状体和血压有一定的影响,且与放射作业工龄存在一定的时间-效应关系.

    低剂量电离辐射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甲状腺眼晶状体血压血常规微核

    WS 582-2017《X、γ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质量控制检测规范》在江苏省跟踪评价结果分析

    曹兴江陈维范向勇王进...
    345-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WS 582-2017《X、γ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质量控制检测规范》(以下简称"WS 582-2017")在江苏省的贯彻执行情况和标准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评价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适用性与可操作性.方法 采用判断抽样方法,选择江苏省内54家医疗机构、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中122名涉及WS 582-2017使用的专业人员为研究对象,针对标准实施情况、技术内容、实施效果、对标准及标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 研究对象对WS 582-2017知晓率为76.2%,参加培训率为62.4%.93名知晓WS 582-2017人员中,92.5%的人员认为该标准科学严谨,73.1%的人员认为该标准可操作性强,96.8%的人员认为该标准与相关法规标准协调一致,87.1%的人员认为该标准对促进放射治疗放射防护最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89.2%的人员认为该标准对规范放射治疗设备质量控制检测工作发挥的作用明显,86.0%的人员认为该标准对提高相关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发挥的作用明显.该标准在江苏省的跟踪评估得分为81.9分.结论 WS 582-2017在江苏省的总体实施情况好,技术内容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好,实施效果显著.但标准部分内容需要进一步完善;且需加强标准培训,以提高标准知晓率.

    X、γ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质量控制标准跟踪问卷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