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叶祖光

月刊

1005-5304

Lxx@mail.cintcm.ac.cn

010-52368387;64058131;64014411-3278

100700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Information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SCDCSTP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主办的国家级专业性学术期刊,被评为“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本刊立足于行业报道的前沿,关注相关的政策动态、重大课题的进展及中医药研究状况,及时分析报道国内外传统医药学的新政策、新动态、新进展、新成果、新技术、新疗法、新思维、新市场,以实用为目的,将临床、科研、管理、生产开发、市场营销、教学等各部门紧密地结合起来,是行业各界在新形势下获取信息、把握机遇、寻求合作、走向成功的重要桥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阴虚质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中差异蛋白筛选研究

    黄睿谢兴文李鼎鹏徐世红...
    117-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筛选阴虚质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中差异表达蛋白,为阴虚质骨质疏松症提供分子标识.方法 选取阴虚质、平和质骨质疏松症患者和平和质非骨质疏松症者各32例,辅助滤剂样品制备(FASP)裂解法抽提血清中蛋白质,TMT试剂标记后样本进行液相色谱分离,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技术筛选阴虚质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中差异蛋白,选取发生显著变化的差异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共筛选出阴虚质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中差异蛋白5种,上调蛋白为RAB7A、PON1、IGHV1-69-2、IGLV3-21、IGHV-α-2.5种差异蛋白在阴虚质和平和质骨质疏松症、平和质骨质疏松症和非骨质疏松症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RAB7A与自噬相关,PON1与氧化应激相关,二者与阴虚质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有关.结论 RAB7A、PON1可能是阴虚质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中潜在蛋白标志物.

    骨质疏松症阴虚质蛋白质组学质谱

    乌梅丸加减方外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皮肤瘙痒症患者瘙痒程度及炎性指标的影响

    林越王甸红白赟孟祥海...
    124-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乌梅丸加减方外洗联合常规疗法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皮肤瘙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瘙痒程度和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2组均予常规疗法(血液透析十西医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予炉甘石洗剂,每日2~3次,摇匀后涂于患处.治疗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予乌梅丸加减方煎剂泡洗双足,纱布湿敷身体瘙痒部位,每次30 min,每日1次.2组均连续治疗8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钙、血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C反应蛋白(CRP)、β2-微球蛋白(β2-MG)、血清P物质水平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 治疗组剔除2例、脱落1例,对照组剔除1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 (30/32),对照组为73.53% (25/3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血钙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磷水平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iPTH水平明显下降(P<0.01);2组治疗后血钙、血磷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iPT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血CRP水平明显降低(P<0.01),β2-MG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2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血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β2-M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血清P物质水平明显降低(P<0.01);2组治疗后血清P物质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VAS评分明显降低(P<0.01);2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乌梅丸加减方外洗联合常规疗法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皮肤瘙痒症患者临床疗效较好,可明显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瘙痒临床症状.

    乌梅丸血液透析皮肤瘙痒炎性指标临床研究

    国医大师刘志明"表里双解治温病"理论与实践

    姚舜宇刘金凤汪艳丽郭艳琼...
    130-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医大师刘志明辨治温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并结合实践总结出"表里双解治温病"的独到见解.临床有时出现界限模糊的"表里同病"现象,温病尤其常见.对此,刘老在继承卫气营血及三焦等传统辨证体系基础上,提出上下二焦同病、卫营同病、气营同病等"表里同病"的温病证型,以及相应的"表里双解"治法,强调温病初起即应重视辛凉透表,并配合清气透营、凉血活血或通腑治法,且同时治疗分属表里的不同层次要贯穿整个病程.值得临床借鉴.

    名医经验刘志明表里同病表里双解温病传染病流行性乙型脑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基于经筋理论辨治股骨头坏死

    陈志伟
    134-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筋是古代医家总结出肌学相关生理及病理规律的载体.本文基于经筋理论探讨股骨头坏死的相关病机,提出以"查筋依结"为诊断关键,主张以"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腧"为基本治法,"经筋解结""肌肉解利"为治疗目的 ,针刀、针灸、推拿等为治疗手段,可为改善股骨头坏死患者髋关节功能及缓解髋部疼痛提供新思路.

    经筋股骨头坏死针刀针灸推拿

    基于伏邪理论探讨迟脉症的辨治思路

    梁津焕蔡银河林莉雯褚庆民...
    138-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临床上,迟脉症发病具有伏邪致病特点:肾气不足是伏邪内藏的先决条件,少阴心肾是伏邪内藏的潜藏部位;寒邪直中,窜伏少阴心肾,日久促成机体伏寒、伏瘀、伏痰内生;伏寒、伏痰、伏瘀隐匿潜藏,日久遇感而发是其临床特征.本文基于伏邪理论探讨迟脉症的辨治,阐释"助阳透邪法"和"养阴助阳透邪并举"治疗迟脉症,以及在隐匿潜藏阶段"先证治之",突破"依证而治"限制,以更好指导相关临床辨证施治.

    伏邪迟脉症缓慢性心律失常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经方治疗研究概况

    程娜娜杨英伟
    141-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方以药味精炼、配伍严谨而著称.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是慢性咳嗽常见的原因之一.经方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颇具疗效.本文从经方单方应用、合方应用、联合中医外治法等方面对近年来经方在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可为经方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研究提供参考.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胃咳经方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