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中医药咨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中医药咨讯
中国中医药咨讯

郭晓

旬刊

1002-0187

zgzyyzz@yahoo.com.cn

010-51281075

100038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3号

中国中医药咨讯/Journal Journal of Chin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form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老年心力衰竭的发病病因及诱因分析

    吕子成
    3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老年心力衰竭的发病病因及诱因,以期对临床有所指导.方法:对我院2008年至2011年确诊的450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老年人心力衰竭的主要病因依次为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肺源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及扩张型心脏病.老年人心力衰竭发病的主要诱因中肺炎所占比例最高.结论:老年人心力衰竭的病因呈多病因存在.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肺源性心脏病是老年人心力衰竭的主要病因.肺炎是老年人心力衰竭发病的主要诱因,除此之外还有过度劳累、心律失常、严重心肌缺血等.

    老年人心力衰竭病因诱因

    固定正畸技术矫治上颌前牙埋伏阻生临床观察

    李如明
    3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利用固定正畸技术矫治上颌前牙埋伏阻生的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 对21例上颌前牙埋伏阻生患儿,应用获得间隙助萌法、开窗术封闭式牵引导萌法进行矫治.结果 15例患者经获得间隙助萌法矫治,6例患者进行开窗术封闭式牵引导萌法矫治,埋伏牙均顺利萌出入列.矫治完成后,原埋伏阻生牙的牙髓活力和牙周组织正常,X线牙片无牙根吸收等病理现象.结论 固定正畸技术矫治上颌前牙埋伏阻生疗效确切,创伤小,方法简便,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固定正畸埋伏牙

    腹壁横切口二次剖宫产的临床观察

    万开红
    3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腹壁横切口二次剖宫产的术中及术后情况;方法 将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二次剖宫产产妇54例随机分为腹壁横切口组27例和腹壁纵切口组27例,对两组的术中及术后情况作比较;结果 两组的胎儿娩出时间与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壁横切口组盆、腹腔总粘连有15例(55.56%),腹壁纵切口组有5例(18.52%),两组的总粘连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第一次剖宫产式选择腹壁纵切口,有利于降低二次剖宫产手术难度.

    腹壁横切口纵切口二次剖宫产

    上腹部手术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分析

    郑卫兵
    3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上腹部手术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行上腹部手术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2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0例,中转开腹手术2例.均无死亡病例发生;结论 对有上腹部手术史的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有效.

    上腹部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护理方法

    周惠
    3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2011年12月-2012年2月我院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例,对其进行综合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7例患者经过精心护理,病情均好转,无并发症出现.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系统的临床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

    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健康指导

    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性护理干预

    田俊兰
    3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其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80例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的护理进行总结,提出术前健康教育.术后通过早期积极主动和被动活动促进静脉回流并常规给予抗凝及扩容药物,改善凝血及微循环状态.结果:80例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只有一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经过积极治疗和护理后症状消失,未造成严重后果.结论:指导患者术后功能锻炼并进行预防性抗凝治疗对减少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后深静脉血栓护理干预

    腔内激光结合高位结扎治疗大隐静脉曲张90例临床报告

    徐键高泉根邱建平沈喜平...
    307-308页

    护理教学质量双向反馈表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与效果

    郑淑娟郭培琴康亚婵朱小燕...
    308-3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改进教学方法对提高教学质量的意义.方法 制订《护理教学质量双向反馈表》用于护理临床带教.结果 应用《护理教学质量双向反馈表》后,护生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试成绩、带教老师对护生综合素质评价和护生对带教老师综合素质评价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结论 通过《护理教学质量双向反馈表》的制订及应用,使临床带教更规范、安全、科学,达到了教学互长,师生双赢的目的.

    护理教学质量双向反馈表临床带教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研究进展

    邱菊江
    3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研究 方法:将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结果 经1个疗程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92.8%;对照组78.5%,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

    急性胰腺炎加味承气汤中西医结合

    108例病毒性心肌炎的中医药治疗分析

    郭昌辉
    3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中医中药辨证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总结病毒性心肌炎的演变规律,明确中医中药在辨证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方面的临床施治原则.方法:选择2011年3月份至2012年1月来我院救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共108例,根据中医辩证施治原则,将10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分别划分为心脾两虚型共32例、气阴两虚型58例、胸阳痹阻型10例和痰火扰心型共8例,分别对症治疗,所用中药1剂分2次加水煎至300 ml,混合后分为2次温服;15d为1个疗程,根据病情可以连服2-3个疗程;所有患者可以同时常规服用维生素B、维生素C,若发现并发症,则进行常规处理.结果:(1)总有效率:治愈56例(51.9%,56/108),有效47例(43.5%,47/108),无效5例(4.6%,5/108);(2)心律失常临床效果:恢复正常99例(91.7%,99/108),有效4例(3.7%,4/108),无效5例(4.6%,5/108);(3)心电图ST-T波改变情况:恢复正常103例(95.4%,103/108),有效4例(3.7%,4/108),无效1例(0.9%,1/108).结论:中医中药辨证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具有比较理想的总有效率,同时控制心律失常、心电图ST-T波异常方面也拥有不俗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中医治疗辨证施治病毒性心肌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