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中医药咨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中医药咨讯
中国中医药咨讯

郭晓

旬刊

1002-0187

zgzyyzz@yahoo.com.cn

010-51281075

100038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3号

中国中医药咨讯/Journal Journal of Chin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form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来曲唑治疗女性不孕的临床研究

    肖桂香
    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来曲唑(LE)和克罗米芬(CC)对女性不孕患者,特别是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8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于月经周期第5天分别给予5mg/dLE(38例),100mg/dCC(40例),给药后行阴道B超监测两组患者的卵泡发育、成熟卵泡质量与数量.观察两组患者中的排卵率、妊娠率、及流产率子宫内膜厚度.结果:来曲唑组的排卵率及妊娠率分别为73.7%和31.6%;克罗米芬的排卵率和妊娠率分别为70%和27.5%.来曲唑组阴道B超监测子宫内膜平均厚度为1.12cm,克罗米芬组子宫内膜平均厚度为0.9cm.来曲唑组和克罗米芬组的流产率分别为23.7%和25%.结论:来曲唑用于治疗女性排卵障碍,特别是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促排放率和成功妊娠率,并且对子宫内膜厚度影响小,流产率低.是临床上良好的促排卵药物.

    女性排卵障碍来曲唑克罗米芬PCOS促排卵

    鼻咽癌茎突后间隙侵犯的临床意义探讨

    陈东
    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鼻咽癌茎突后间隙侵犯的临床意义,为临床上采用根治性放射疗法治疗鼻咽癌提供参考.方法:对于收治的50例鼻咽癌确诊患者,按有无茎突后间隙侵犯分为两组,茎突后间隙侵犯组和茎突后间隙无侵犯组,对两组对鼻咽癌的局部控制率、远处转移率以及患者存活率等进行比较.结果:茎突后间隙侵犯组患者的局部控制率和存活率低于无侵犯组,远处转移率则高于无侵犯组.结论:茎突后间隙侵犯对患者预后有重要影响.

    鼻咽癌茎突后间隙侵犯放疗

    第一产程采取自由体位对分娩的影响

    罗雁冰
    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产妇在第一产程中采取自由体位后对分娩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4月至10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单胎头位足月初产妇,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者共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100例.观察组产妇在第一产程中由产妇选择自由体位进行待产,而对照组产妇则由医护人员安排其在床上卧位进行待产,搜集一定的数据后用统计学方法对比两组的产程时间及分娩方式.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总产程及分娩方式上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产妇在第一产程中采用自由体位可以有效缩短第一产程及总产程时间,促进自然分娩,提高顺产率、降低剖宫产率.

    自由体位传统体位产程分娩

    关于西药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研究

    王沪凯
    4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如何安全、有效、合理的使用抗生素(ADR)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在我国,据有关部门统计,药物不良反应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20%,1/4是抗生素所致.每年由于滥用抗生素引起的耐药菌感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百亿元以上.本文就此主要从过敏反应、毒性反应、特异性反应、双重感染、联合用药引起或加重不良反应等几个方面,研究分析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及临床危害,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可以预防和控制.

    抗生素不良反应合理应用

    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郭祝宽于治霞
    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医称类风湿性关节炎为“痹证”“肢节痹病”“历节”等.近些年发现用西医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副反应多且严重,人们逐渐将目光转向了用中医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并获得了不小的收获,使病人在关节功能、关节僵直、生活质量上有很大的改善.以下是笔者对中医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现状进行综述.

    关节炎类风湿中医疗法治疗

    202例妊娠期期肝内疸汁淤积症的妊娠结局分析

    陈忠群
    45-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对母儿的危害.方法 将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本院分娩诊断为ICP 202例为观察组,同期在本院分娩2925例为对照组,两组在早产、胎儿宫内窘迫、围生儿死亡、新生儿并发症及产妇难产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观察组早产(21.0%),胎儿宫内窘迫(36.63%)、围生儿死亡0.46%)、新生儿并发症(13.86%),与对照组早产(3.5%)、胎儿宫内窘迫(4.17%)、围生儿死亡(0.55%)、新生儿并发症(0 9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CP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造成围生儿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它可导致早产、胎儿宫内窘迫、及围生儿死亡,新生儿并发症及产后出血,增加难产及剖宫产率.

    胆汁淤积,肝内妊娠结局难产

    液基细胞学联合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朱云霞
    47-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联合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疾病筛查的意义及临床价值,并且对于联合诊断的优点进行了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10月到2011年10月两年内在我院就诊的1000例妇女行TCT、阴道镜检测和宫颈活检组织学检查,比较TCT对宫颈细胞异常的检出率以及TCT检测联合阴道镜对H宫颈疾病的检出率,以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结果 TCT的检出率为21%,TCT联合阴道镜的总检出率为37.0%,组织学阳性病例检出率41.9%,组织学阴性病例检出率4.5%,两者联合检测率高于TCT单独检出率,呈极其显著性差异,P<0.01,并且以病理学为金标准的基础,联合检查的检出率更加符合病理学结果,P>0.05.结论 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联合阴道镜检查是筛查早期宫颈病变的最佳选择,能明显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早发现癌前病变.

    宫颈疾病筛查液基细胞学检查阴道镜

    孕妇血清风疹病毒抗体IgM检测的临床意义

    陈培院
    48-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孕妇血清风疹病毒IgM抗体进行临床检测的意义进行研究探讨.方法:将529例孕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68例发生不良妊娠的孕妇为观察组,261例无不良妊娠的孕妇为对照组,应用ELISA检测法对529例孕妇的血清风疹病毒抗体IgM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者孕妇的血清风疹病毒抗体IgM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孕妇,P<0.01.结论:孕妇进行血清风疹病毒IgM抗体的检测有利于预测妊娠结局,并可减少先天性风疹综合征患儿的出生比率.

    妊娠检测风疹病毒IgM

    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热休克蛋白47(HSP47)水平与房颤发病的相关性研究

    郑志虹李铎
    49-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测定房颤患者血清bFGF及HSP47水平与房颤的相关性研究,探讨血清bFGF及HSP47水平在早期房颤患者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法检测40例房颤患者的血清bFGF及HSP47的含量,其中持续性房颤及阵发性房颤各20例,另外选取20例窦性心律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结果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持续房颤组及阵发房颤组的血清bFGF及SP47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69.78±23.52 ng/ml vs 28.05 ±2.41 ng/ml vs 15.87±4.25 ng/ml,150.34±29.10 ng/ml vs 109.23±8.18 ng/ml vs 64.42±18.65 ng/ml,P<0.01),且持续性房颤患者体内的血清bFGF及HSP47水平明显高于阵发性房颤组(69.78±23.52 vs 28.05±2.41,150.34±29.10 vs 109.23±B.18,P<0.01).结论:房颤患者血清bFGF及HSP47水平上调且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bFGF及HSP47在房颤的发生和维持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心房颤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热休克蛋白47酶联免疫

    治疗肝病的天然有效成分研究概况

    胡明霞
    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天然有效化学成分为基础,从萜、黄酮、生物碱和酚等方面分类介绍了治疗肝脏疾病的多种活性化合物单体及其药理作用、可能存在的分子机制,并提出中药化学成分治疗肝炎等疾病的优势,以及对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展望.

    肝脏疾病萜类乙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