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中医药咨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中医药咨讯
中国中医药咨讯

郭晓

旬刊

1002-0187

zgzyyzz@yahoo.com.cn

010-51281075

100038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3号

中国中医药咨讯/Journal Journal of Chin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form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多层螺旋CT冠脉成像与造影对冠脉血管病变的价值比较

    王保军
    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 冠脉成像与造影对冠脉血管病变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19 例冠脉血管病变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 冠脉成像,并随机抽取同期进行冠脉造影患者114 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MSCT 与CAG 在冠脉病变数与冠脉斑块检查比较中无统计学差异显著性(P>0.05).MSCT 检查病变中有57 例显示出狭窄CAG 中有46 例显示出狭窄,MSCT 灵敏度为91.2%,假阳性率为8.8%(5/57),CAG 灵敏度为78.3%,假阳性率为13.1%(6/46),MSCT 检查明显高于CAG,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 一种安全可靠、准确有效的冠状动脉检查方法,对预测及早期诊断冠脉血管疾病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冠脉血管病变价值

    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在诊断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探讨

    朱锦英
    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在诊断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58 例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胃溃疡组的PGI、PGII 水平显著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组,差异显著(P<0.05),胃溃疡组患者的PGI 水平与萎缩性胃炎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萎缩性胃炎组和胃癌组患者的PGI、PGII 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对提高临床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率具有重要价值.

    胃癌癌前病变血清胃蛋白酶原

    急性肺动脉栓塞介入治疗49例临床体会

    李祺熠侯培勇苏奕明
    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临床特点,评价血管腔内溶栓、抗凝治疗对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临床效果.方法:依据肺部薄层CT 增强及肺动脉造影确诊肺动脉栓塞,所有确诊患者均行肺动脉内导管碎栓、留置导管溶栓联合术中、术后抗凝治疗.结果:血管腔内溶栓、抗凝治疗术后,所有患者咳嗽、胸痛等症状均有明显减轻,40 例有呼吸困难的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明显缓解.未见腔内治疗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肺动脉内导管碎栓、留置导管溶栓联合术中、术后抗凝治疗可显著缓解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临床症状.

    急性肺动脉栓塞碎栓导管溶栓疗法

    米非司酮治疗妇产科疾病的临床应用

    周晓桂
    117-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米非司酮是一种新型的抗孕激素,由法国RoussM-ucl 公司于20 世纪先合成,并由此广泛应用与临床于1980年首次合成并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目前已成为终止早、中期妊娠的主要药物,另外在稽留流产、紧急避孕、恶性肿瘤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的治疗中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本文就米非司酮在治疗妇产科疾病方面的研究现状和使用情况做一综述.

    米非司酮避孕终止妊娠恶性肿瘤宫颈疾病

    二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及胰岛素的治疗

    刘东华
    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胰岛素的发现开创了糖尿病治疗的新纪元,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本文主要论述2 型糖尿病的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胰岛素抵抗.

    糖尿病机制胰岛素

    抗-HCV、HCVRNA 及肝功能联合检测在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检测中的临床应用

    刘厚昌刘映祥谢金荣
    120-121页

    胸部创伤临床诊治分析

    王云何勇李洪勤
    12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胸部创伤的临床诊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80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0 例中保守治疗10 例,采用抗休克、胸穿、胸腔闭式引流等综合性治疗措施.剖胸手术70 例,其中行肺修补或肺叶切除40 例,胸壁胸内血管结扎或修补20 例,膈修补5 例,支气管修补2 例,胸内异物摘除、食管破裂修补、凝固血胸血块清除各1 例结论 对于胸部创伤的患者应根据伤情进行治疗

    胸部创伤诊治适应症

    不同术式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观察

    周顺恩
    123-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各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9 年7 月~2011 年12 月收治的378 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采用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胆肠吻合术、肝叶切除术、肝叶切除加胆肠吻合手术以及经肝胆管切开取石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将手术治疗与残石治疗结束后的效果作为近期的疗效观察,将术后的有效患者作为随访对象,并将随访结果 作为远期的疗效观察.结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经肝胆管切开取石术、胆肠吻合术、肝叶切除加胆肠吻合手术以及肝叶切除术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75%、96.30%、95.83%、96.23%、98.06%.采用了肝切除术的组别效果明显优于为采用肝切除术组,二者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切除术是目前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最为理想的术式,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其他术式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但在临床工作中也需要根据结石的分布类型及伴随的病理变化选择治疗术式,从而确保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肝内胆管结石肝切除术手术治疗效果

    川无极白血病"自然疗法"研究

    何利均周东书
    125-126页

    CBL 教学法在肾内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刘文英马耘
    126-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CBL 教学模式(以病例为基础的学习模式)在肾内科临床见习带教中的运用,可引导学生将医学基础知识与临床病证融会贯通,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将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转变为主动学习,使学生在有限的临床见习时间里真正学有所得,将课堂所学知识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CBL 教学法很适合小班组的见习教学,是一种适合医疗教学新形势较好的教学方式,值得进一步推广,并在实践中总结.

    CBL教学法临床见习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