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中药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中药杂志
中国中药杂志

肖培根

半月刊

1001-5302

cjcmm2006@188.com,cjcmm2006@126.com

010-64045830

100700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中国中药杂志/Journal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中国现存创刊最早、发行量最大的中药学学术性刊物,论文被CA(化学文摘),BA(生物学文摘),IPA(国际药学文摘)、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MEDLINE数据库等国际著名文摘和数据库收录;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为《中国期刊网》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NLRP3炎症小体探讨白芍总苷胶囊改善急性肺损伤的作用机制

    许颖杰王贤玲牟文清文金财...
    2754-27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 3(NOD-like receptor thermal protein domain associated protein 3,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探讨白芍总苷胶囊(total glucosides of White Paeony Capsules,TGP)对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模型小鼠的改善作用及分子机制。在小鼠原代骨髓巨噬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acrophages,BMDMs)上建立NLRP3 炎症小体活化模型,通过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免疫荧光染色、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和流式细胞术探究其分子机制。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TGP 组、模型组(LPS组)、LPS+TGP 低剂量组、LPS+TGP高剂量组、LPS+MCC950 组、LPS+MCC950+TGP 组,每组 8 只,建立小鼠 ALI模型。最后,收集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以及肺组织。测定各组小鼠肺指数及肺重湿干比,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技术分析肺部组织的病理学变化,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BALF中中性粒细胞数量,采用ELISA法测定BALF中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RT-qPCR)法测定肺组织中IL-1β、IL-18、IL-6、TNF-α的基因表达。结果表明TGP通过抑制上游线粒体活性氧(mitochondrial reactive oxygen spe-cies,mtROS)的产生以及随后的凋亡相关斑点(apoptosis-associated speck,ASC)的寡聚化,显著阻断了NLRP3 炎症小体的激活。此外,在小鼠ALI模型中,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肺组织出现肺泡结构破裂,肺泡间隔增厚,肺指数及肺重湿干比明显增高,中性粒细胞数量显著增加,炎性因子水平明显升高;与模型组相比,TGP和MCC950 各组的肺组织病理形态明显改善,肺指数和肺重湿干比明显减低,中性粒细胞数量显著减少,炎性因子水平显著下调;值得注意的是,与MCC950 组相比,MCC950+TGP组效果无明显差异。综上,该研究揭示了白芍总苷胶囊可能是通过抑制NLRP3 炎症小体的激活从而改善小鼠ALI,也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防治ALI/ARDS的候选药物。

    白芍总苷胶囊NLRP3炎症小体线粒体活性氧ASC寡聚化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肺损伤

    基于线粒体形态特征与UPLC-Triple-TOF-MS整合分析的人参/三七心肌保护物质辨析研究

    史雪敬陈彦羽蔡思怡邵青...
    2766-27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参为补气强身之要药,三七具有散血定痛之功,常用于治疗心脉瘀阻所致的心肌缺血性疾病。线粒体功能障碍常伴随线粒体形态的异常改变,其可塑性和动态性在心血管疾病中至关重要。该研究将原代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培养 4 h再复氧2 h,构建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采用荧光探针MitoTracker Deep Red标记心肌细胞线粒体,Hoechst 33342 标记细胞核,使用高内涵荧光成像系统采集心肌细胞荧光图像,运用ImagePro Plus软件对图像自动批量处理并提取线粒体形态特征的量化参数,选取代表性参数用于评价线粒体形态功能改变进而筛选人参、三七有效组分;进一步整合UPLC-Triple-TOF-MS技术,筛选人参、三七有效成分。结果显示组分RS-2、RS-4、SQ-1、SQ-4可以同时显著提高线粒体 3 个形态参数值,增加线粒体长度、分支程度和面积,有效改善缺氧复氧损伤引起的心肌细胞线粒体形态改变。对有效组分的主要成分筛选发现 20(R)-人参皂苷Rg3、人参皂苷Re、七叶胆苷ⅩⅦ对心肌细胞线粒体保护作用最佳,进一步研究表明 20(R)-人参皂苷Rg3 可能通过上调视神经萎缩蛋白 1(optic atrophy 1,OPA1)和线粒体融合蛋白 2(mitofusin 2,MFN2)表达,人参皂苷Re和七叶胆苷ⅩⅦ通过上调OPA1 蛋白表达,促进线粒体膜融合,减轻线粒体损伤,从而发挥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该研究为从人参、三七中发现创新药物提供了实验依据,也为中药心肌保护有效组分与有效成分的规模化筛选提供了新方法。

    人参三七线粒体形态缺氧复氧活性成分心肌保护荧光成像

    山药多糖通过p38 MAPK信号通路协同核苷酸类似物抗乙型肝炎病毒的机制研究

    李初谊仵朝晖郑英李斌...
    2776-27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山药多糖(Chinese Yam polysaccharide,CYPS)协同核苷酸类似物(nucleoside analogues,NAs)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分子机制。将不同浓度的山药多糖和恩替卡韦加入HepG2。2。15 细胞,采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细胞毒性,筛选 2 种药物抑制HepG2。2。15 细胞的最佳浓度及时间,细胞分为对照组、山药多糖组、恩替卡韦组和联合用药(山药多糖+恩替卡韦)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药物对细胞上清表面抗原(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HBsAg)和e抗原(hepatitis B virus e antigen,HBeAg)分泌量的影响;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robe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probe qRT-PCR)检测药物对HepG2。2。15 细胞HBV-DNA的影响;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药物对HepG2。2。15 细胞p38 MAPK、p-p38 MAPK、Na+-牛磺胆酸共转运多肽(Na+-taurocholic cotransport polypeptide,NTCP)蛋白表达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检测药物对HepG2。2。15 细胞中p38 MAPK、NTCP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山药多糖组、恩替卡韦组和联合用药组中HBeAg、HBsAg浓度均下降(P<0。01 或P<0。001),均可抑制HepG2。2。15 细胞HBV-DNA(P<0。01),其中联合用药组抑制HepG2。2。15 细胞的 HBV-DNA更明显(P<0。001),且p-p38 MAPK、NTCP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 或P<0。01),p38 MAPK mRNA表达水平上升,NTCP mRNA表达水平下降(P<0。05 或P<0。01)。综上,山药多糖可能通过p38 MAPK信号通路降低NTCP 蛋白和mRNA的表达协同恩替卡韦抗HBV。

    山药多糖核苷酸类似物p38MAPK信号通路乙型肝炎病毒(HBV)

    地黄宝源颗粒治疗糖尿病药效评价及基于UHPLC-LTQ-Orbitrap MS的成分分析和体内分布

    田孟尧王梦晓罗珂珂胡天宝...
    2783-27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黄宝源颗粒是北京名老中医胡天宝使用并推荐治疗 2 型糖尿病的处方,目前已证实该方临床疗效确切。此方由 7味药组成,化学组成较为复杂。该研究旨在开展地黄宝源颗粒化学成分分析,评价其治疗糖尿病药效并分析给药后血浆、肝脏、肾脏成分分布,为其药效物质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研究采用UHPLC-LTQ-Orbitrap MS对地黄宝源颗粒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分析,色谱分离采用Waters ACQUITY Premier HSS T3 色谱柱(2。1 mm×100 mm,1。8 μm),流动相为 0。1%甲酸水(A)-乙腈(B),梯度洗脱,流速 0。3 mL·min-1;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在正、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在此基础上,糖尿病大鼠造模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和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35 mg·kg-1,给予地黄宝源颗粒后对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进行药效学评价,并对给药后血浆、肝脏及肾脏中的成分进行鉴定。根据准分子离子与二级碎片离子,结合对照品质谱特征及文献报道,从地黄宝源颗粒中共鉴定了191 个成分,包括29 个生物碱类,24 个黄酮类,22 个有机酸类,16 个氨基酸类,13 个环烯醚萜类,11 个甾体皂苷类,9 个糖类,8 个苯乙醇苷类,8 个核苷类,2 个苯丙素类,49 个其他类成分。灌胃给药后,在大鼠血浆、肝脏、肾脏中分别鉴定出 83、109、98 个化学成分。通过对地黄宝源颗粒化学成分鉴定及大鼠给药后体内成分分析,为后续地黄宝源颗粒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及进一步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地黄宝源颗粒糖尿病UHPLC-LTQ-OrbitrapMS成分鉴定入血成分组织分布

    中药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网状Meta分析

    班纪芳王贺王卓溪周亚滨...
    2798-28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网状Meta分析系统评价不同中药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PHD)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建库至 2023 年 10 月 1 日发表的中药注射液治疗CPHD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5。3 版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运用Stata 17。0、RevMan 5。4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最终纳入103 篇RCTs,9 332 例患者,涉及13 种中药注射液。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提高临床总有效率方面,累计概率排名曲线下面积(SUCRA)排名前 3 的干预措施依次为疏血通注射液+常规西医>川芎嗪注射液+常规西医>心脉隆注射液+常规西医;②降低肺动脉压方面,SUCRA排名前 3 的干预措施依次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常规西医>川芎嗪注射液+常规西医>参麦注射液+常规西医;③提高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方面,SUCRA排名前 3 的干预措施依次为心脉隆注射液+常规西医>丹红注射液+常规西医>银杏达莫注射液+常规西医;④降低脑钠肽(BNP)方面,SUCRA排名前 3 的干预措施依次为心脉隆注射液+常规西医>银杏达莫注射液+常规西医>丹红注射液+常规西医;⑤提高动脉血氧分压(PaO2)、降低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方面,SUCRA排名前 3 的干预措施依次为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常规西医>参麦注射液+常规西医>参附注射液+常规西医;⑥提高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方面,SUCRA排名前 3 的干预措施依次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常规西医>心脉隆注射液+常规西医>参麦注射液+常规西医;⑦提高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百分比(FEV1%)方面,SUCRA排名前 3 的干预措施依次为参附注射液+常规西医>丹参酮ⅡA 磺酸钠注射液+常规西医>参麦注射液+常规西医;⑧提高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方面,SUCRA排名前 3 的干预措施依次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常规西医>疏血通注射液+常规西医>丹红注射液+常规西医;⑨安全性方面,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综上,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注射液能够提高CPHD的综合疗效,降低肺动脉压,改善心肺功能及动脉血气水平。但鉴于纳入文献方法学质量与数量的限制,上述结论有待更多设计严谨且高质量的RCT进一步验证。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药注射液网状Meta分析

    基于临床代谢组学与蛋白质组学研究粉葛治疗轻度血脂异常的作用机制

    易建云朱卫丰管咏梅周旭...
    2818-28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粉葛临床上治疗轻度血脂异常潜在的代谢途径和作用靶点。采用UPLC-Q-TOF-MS和EASY-nLC-timsTOF-Pro2技术对轻度血脂异常患者在基线和服药 12 周后的血浆样品展开代谢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通过多元统计分析比较组间差异,并对轻度血脂异常密切相关的代谢物和蛋白与临床血脂指标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结合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绘制粉葛治疗轻度血脂异常可能的作用途径和靶点。结果显示,粉葛治疗后患者血浆中共有 56 个差异代谢物和 78 个差异蛋白产生回调效应,包括脂质和糖代谢相关的蛋白或代谢物(ApoB-100、9,10-DHOME、GAPDH、PGK1、PGAM1、ENO1 等)、炎症与氧化应激相关的蛋白或代谢物(氧化磷脂、PLA2G7、LTA4H等)。结果表明,粉葛治疗轻度血脂异常的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ApoB-100 的过表达、激活PPARα/γ、促进脂肪和甘油的分解、缓解LTB4 与氧化磷脂介导的氧化应激密切相关。

    粉葛轻度血脂异常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脂质代谢氧化应激

    基于人工智能和中药配伍思想的中药绿色农药开发策略与系统构建

    吴定莲朱浩卢欢欢宿树兰...
    2828-28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作为农业大国,粮食安全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中药材及其制剂在农业范围内防病、抗菌、杀虫的作用被逐步开发出来。多学科交叉融合促进农药创新发展已成为国际农药研究创新态势。该文着重探讨中药绿色农药和人工智能在病虫害靶点预测技术开发中日益重要的作用,顺应当下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保护的趋势,提出一种绿色防治创新策略。使用CiteSpace软件进行了文献可视化分析,分析发现人工智能技术近年来在农药领域有较好的应用。基于此,该文首次深入探究生物农药领域的应用发展,聚焦其子类中的植物源农药,结合中药配伍思想,开发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兴领域——中药农药,并创新性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构建中药农药配方系统和病虫害靶点预测系统,为生物农药领域的未来发展和市场应用提供新思路,以期为人类提供更健康、安全的农产品,推动中国绿色农药创新发展,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这可能是未来农药产业链绿色发展的研究热点和竞争赛点。

    绿色农药中药人工智能病虫害靶点预测中药农药配方系统可视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