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中药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中药杂志
中国中药杂志

肖培根

半月刊

1001-5302

cjcmm2006@188.com,cjcmm2006@126.com

010-64045830

100700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中国中药杂志/Journal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中国现存创刊最早、发行量最大的中药学学术性刊物,论文被CA(化学文摘),BA(生物学文摘),IPA(国际药学文摘)、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MEDLINE数据库等国际著名文摘和数据库收录;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为《中国期刊网》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人参皂苷Rg1通过miR-155/Notch1/Hes1通路调控自噬减轻HL-1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机制研究

    张会雨辛高杰陈原原曹策...
    6450-6458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探讨人参皂苷Rg1通过微小RNA155(miR-155)/神经源性基因Notch同源蛋白1(neurogenic gene Notch homolo-gous protein 1,Notch1)/发状分裂相关增强子1(hairy and enhancer of split 1,Hes1)通路调控细胞自噬减轻HL-1心肌细胞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损伤的具体机制.构建H/R损伤HL-1细胞模型,使用人参皂苷Rg1和(或)Notch1抑制剂(DAPT)、miR-155 mimics处理细胞.cell counting kit(CCK)-8检测H/R损伤HL-1细胞的相对活力;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试剂盒检测细胞培养基上清液中LDH的含量;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自噬小体;MDC法检测细胞自噬水平;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miR-155、Notch1、Hes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1 light chain 3,LC3)的mRNA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Notch1、Hes1、LC3Ⅰ、LC3Ⅱ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H/R损伤后HL-1细胞活性降低、LDH漏出量增加,细胞内自噬小体增多,LC3的mRNA水平和LC3Ⅱ/LC3Ⅰ比值升高;人参皂苷Rg1能提高细胞活性,减少LDH漏出量,减少细胞内自噬小体数量,降低细胞内LC3的mRNA水平,降低LC3Ⅱ/LC3Ⅰ比值,通过抑制细胞自噬发挥心肌细胞保护作用,Notch1抑制剂或miR-155过表达则抑制人参皂苷Rg1的作用,促进细胞自噬,加重HL-1细胞H/R损伤;人参皂苷Rg1抑制H/R损伤造成的Notch1、Hes1 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降低、miR-155 mRNA水平升高,Notch1抑制剂或miR-155过表达则呈现相反作用.综上所述,人参皂苷Rg1通过miR-155/Notch1/Hes1通路调控自噬减轻HL-1心肌细胞H/R损伤.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自噬人参皂苷Rg1miR-155Notch1Hes1

    黄芪多糖通过Nrf2/SLC7A11/GPX4信号通路诱导卵巢癌细胞铁死亡

    张永跟颜小飞刘锋郝文哲...
    6459-6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研究主要探讨中药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APS)调控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2(Nrf2)/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信号通路,诱导卵巢癌细胞(Caov-3和SKOV3细胞)铁死亡的作用机制.将Caov-3和SKOV3细胞分为对照(Vehicle)组、APS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抑制剂(RSL3)组、APS+RSL3组,干预48 h后观察各组细胞的活性和形态.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细胞半数抑制浓度(IC50);克隆形成实验和EdU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生化试剂检测Caov-3细胞内脂质活性氧(L-ROS)、丙二醛(MDA)、二价铁离子(Fe2+)、谷胱甘肽(GSH)水平;透射电镜观察Caov-3细胞线粒体的形态变化;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APS作用卵巢癌细胞潜在的目标基因;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Nrf2、SLC7A11和GPX4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APS能有效抑制卵巢癌细胞活性与增殖,显著升高L-ROS、MDA、Fe2+水平(P<0.001),同时显著降低GSH水平(P<0.001);电镜下观察到Caov-3细胞线粒体明显变小,双层膜密度明显增加,线粒体嵴基本消失,外层线粒体膜破裂,APS+RSL3效果更加明显;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APS作用卵巢癌细胞潜在目标基因分别是Nrf2、SLC7A11、GPX4;APS能降低Nrf2、SLC7A11、GPX4蛋白和mRNA的表达(P<0.01),APS+RSL3降低效果更明显(P<0.001).结果表明,APS可诱导卵巢癌细胞铁死亡,其机制可能与APS通过调节Nrf2/SLC7A11/GPX4信号通路,诱导卵巢癌细胞铁死亡相关,为APS治疗卵巢癌提供了实验基础.

    黄芪多糖Nrf2/SLC7A11/GPX4信号通路卵巢癌细胞铁死亡

    基于代谢组学联合生物信息学技术探讨三黄护肾防衰方治疗慢性肾脏病的机制研究

    张承华李小艳郑宏香赵敏...
    6468-648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联合临床疗效、代谢组学及生物信息学技术,探讨三黄护肾防衰方治疗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临床疗效,寻找潜在机制.收集2023年6月至2024年3月于常州市中医医院肾病科门诊或住院诊治的CKD3-4期患者,给予三黄护肾防衰方治疗,评估治疗前后疗效;同时收集治疗前后血清,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检测代谢产物,采用多元统计方法进行代谢组学研究;运用生物信息学技术筛选药物活性成分靶点与CKD潜在靶点,构建交集靶点蛋白-蛋白互作(PPI)网络与药物-成分-靶点交集网络,根据网络关联度筛选核心成分与靶点,并采用分子对接进行结合效能验证.临床试验显示,三黄护肾防衰方可改善肾功能,降低蛋白尿.代谢组学分析显示,与健康人群比较,患者治疗后共54个上调代谢产物回调,43个下调代谢产物回调.富集分析显示,涉及的关键通路包括腺嘌呤核苷三磷酸结合盒(adenosine triphosphate binding cassette,ABC)转运、色氨酸代谢、酪氨酸代谢等.生物信息学显示,三黄护肾防衰方治疗CKD的核心成分包括山柰酚、β-谷甾醇、木犀草素、7-O-甲基异木果醇、丹参酮ⅡA等,核心靶点有TP53、PTGS2、JUN、AKT1、TNF.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活性成分与靶点对接结合能力好.联合通路分析结果提示,二者均涉及半乳糖代谢、烟酸烟酰胺代谢等通路.结果表明,三黄护肾防衰方能改善CKD患者肾功能,调节多个异常代谢产物,参与氨基酸、糖类等多条代谢通路;山柰酚等活性成分可能发挥了作用,干预了TP53、PTGS2等相关靶点.该研究为中医药防治CKD提供了依据.

    三黄护肾防衰方慢性肾脏病代谢组学生物信息学分子对接

    壮骨健膝方调控LXRs/NF-κB信号通路减轻人膝骨关节炎滑膜组织炎症的机制研究

    肖艳刘俊陈鹏王美玲...
    6481-64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LXRs/NF-κB信号通路调控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滑膜组织炎症角度,探讨壮骨健膝方减轻KOA滑膜组织炎症的作用机制.收集5名正常人滑膜组织及30例KOA滑膜炎患者滑膜组织进行体外培养,将正常人滑膜组织设为正常组,KOA滑膜炎患者滑膜组织随机分为滑膜炎症组、壮骨健膝方组、LXRα抑制剂组、N-CoR抑制剂组,分别用10%空白血清、10%空白血清、10%含药血清、10%含药血清+LXRα 抑制剂、10%含药血清+N-CoR抑制剂干预7 d.干预后收集各组滑膜组织,采用HE染色观察滑膜组织形态并进行病理学评分;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滑膜组织中成纤维细胞标志性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情况;ELISA检测滑膜组织匀浆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的含量;RT-qPCR、Western blot检测滑膜组织LXRα、N-CoR、P50、P65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滑膜炎症组滑膜内衬层细胞增生、炎性细胞浸润明显,且滑膜细胞排列紊乱,形态学评分升高(P<0.05),滑膜成纤维细胞α-SMA荧光染色表达增强,细胞数量增多(P<0.05),滑膜组织中IL-1β、TNF-α、MMP-3、MMP-13含量均升高(P<0.05),LXRα、N-CoR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P50、P65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滑膜炎症组比较,壮骨健膝方组滑膜组织病理改变及形态学评分降低(P<0.05),滑膜成纤维细胞α-SMA荧光染色表达减弱,细胞数量减少(P<0.05),滑膜组织中IL-1β、TNF-α、MMP-3、MMP-13含量均降低(P<0.05),LXRα、N-CoR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P50、P65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壮骨健膝方组比较,LXRα 抑制剂组、N-CoR抑制剂组滑膜组织病理改变及形态学评分升高(P<0.05),滑膜成纤维细胞α-SMA荧光染色表达增强,细胞数量增多(P<0.05),IL-1β、TNF-α、MMP-3、MMP-13含量均升高(P<0.05),LXRα、N-CoR mRNA及蛋白表达下降,P50、P65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P<0.05).以上结果说明壮骨健膝方可上调KOA滑膜炎患者滑膜组织中LXRs/NF-κB通路上LXRα、N-CoR mRNA及蛋白表达,从而下调P50、P65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NF-κB通路的活性,发挥抑制KOA滑膜炎患者滑膜组织炎症的作用.

    膝骨关节炎滑膜炎人滑膜组织壮骨健膝方LXRs/NF-κB信号通路

    基于UPLC-Q-Exactive Orbitrap-MS技术的竹节参提取物血清药物化学研究

    温媛刘畅原琪王锐...
    6490-6499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研究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UPLC-Q-Exactive Orbitrap-MS)技术对竹节参提取物及其入血成分进行分析.采用Waters 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0.1%甲酸水溶液-0.1%甲酸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模式下得到高分辨多级质谱数据后与对照品保留时间、高分辨精确相对分子质量、二级碎片信息及相关文献比对,阐明竹节参提取物化学成分.通过大鼠灌胃给予竹节参提取物后腹主动脉取血分离血清,扫描鉴定入血成分.最终在竹节参提取物中检测出43个化学成分,包括22个三萜皂苷类、9个氨基酸类、5个多糖类、2个挥发油类、5个核苷类.在竹节参提取物含药血清中检测出18个入血成分,包括10个原型成分、6个代谢产物和2个未知成分.该研究分析了竹节参提取物及入血成分,为明确竹节参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线索.

    竹节参提取物血清药物化学原型成分代谢产物UPLC-Q-ExactiveOrbitrap-MS

    舒肝宁注射液及其方中黄芩提取物在大鼠肝微粒体、尿液、粪便、胆汁中的代谢比较研究

    何峰周杨彭玥郑林...
    6500-65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比较舒肝宁注射液和黄芩提取物中黄芩苷及其类似物的代谢差异.12只SD大鼠随机分为舒肝宁注射液组和黄芩提取物组,每组6只,将肝微粒体与药物共孵育后收集样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UPLC-Q-Exactive Orbitrap-MS)分析肝微粒体中各组药物的原型成分与代谢产物.另取12只SD大鼠随机分为舒肝宁注射液组和黄芩提取物组,每组6只,尾静脉给予4.2 mL·kg-1的舒肝宁注射液或黄芩提取物,给药48 h后收集大鼠尿液、粪便和胆汁,采用UPLC-Q-Exactive Orbitrap-MS分析各生物样品中的原型及代谢产物.结果表明,舒肝宁注射液及黄芩提取物在肝微粒体中共鉴定出原型成分5个,代谢产物8个;在大鼠尿液、粪便和胆汁中均鉴定出5个原型成分,其中,在尿液中鉴定了15个代谢物,粪便中检测到9个代谢物,在胆汁中鉴定了12个代谢物.比较二者黄芩苷在代谢途径及代谢物数量上的差异,发现二者在肝微粒体、尿液、胆汁和粪便中葡萄糖醛酸化为黄芩苷和黄芩素的主要代谢途径,且存在部分甲基化产物及葡萄糖结合产物.舒肝宁注射液复方与黄芩提取物中,黄芩苷在尿样中代谢产物的数量和种类存在差异,表明二者在代谢上存在差异,说明中药成方中其余成分的存在会导致体内主要成分代谢产物发生变化.

    舒肝宁注射液茵陈蒿汤黄芩提取物UPLC-Q-ExactiveOrbitrap-MS肝微粒体尿液粪便胆汁

    中医药防治结直肠癌随机对照试验的证据图谱分析

    张东倪明欣魏小曼耿雪尘...
    6512-6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研究系统梳理中医药防治结直肠癌(CRC)的相关文献,旨在以更直观简洁的方式展示现有证据全貌.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四大中文数据库,纳入中医药防治CRC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8月1日,采用文字与图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证据展示.共纳入1778篇RCTs,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RCT质量普遍较低,样本量集中在60~100例;疗程以4、12、8周为多;关键词主要聚焦于结直肠癌晚期、结直肠癌术后、免疫功能和胃肠功能等;并发症多由手术或放化疗引起,包括肠梗阻、周围神经病变、腹泻和焦虑抑郁等.干预措施种类繁多,主要包括中药汤剂、中药注射剂、中医护理、中成药和针刺等,其中中药汤剂(自拟方除外)以参苓白术散(32篇,1.80%)、四君子汤(22篇,1.24%)等为主,中药注射剂以复方苦参注射液(54篇,3.04%)、艾迪注射液(46篇,2.59%)等为主,中成药以华蟾素胶囊(16篇,0.90%)、复方斑蝥胶囊(10篇,0.56%)等为主.共将结局指标划分为13个指标域,包括近期疗效、生活质量、安全性事件、中医证候/症状积分等.结果表明,现存结局指标多沿用西医评价体系,种类繁杂且无统一标准,缺乏具有中医特色的结局指标/量表,在远期疗效、焦虑抑郁等领域关注相对不足.未来需进一步优化临床研究设计,构建具有中医特色的核心指标集和临床评价体系,产出更多高级别循证证据,为中医药防治CRC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强力支撑.

    中医药结直肠癌临床研究证据图随机对照试验

    心力衰竭的中医认识与经方治疗策略

    蓝宇罗富锟于悦王小雅...
    6521-65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呈现持续上升态势,其中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患者约890万例,给公共卫生健康带来了沉重负担.虽然现代医学在心衰的病理机制与临床治疗上不断取得进展,然而患者仍然存在喘憋反复发作,需反复入院,利尿剂抵抗,长期使用利尿剂导致肌酐升高、预后不佳等临床关键问题.在中医学中,心衰属于"心水"范畴.由于现代疾病谱变化,古今体质差异,西医抗心衰药物干预,改变了心衰的病理进程,掩盖了部分患者的证候表现,导致其病因病机已发生较大变化.研究发现,在病因上,包括外邪侵袭、情志内伤、过度劳伤、药物损伤、饮食失节、水湿浸渍、禀赋不足等,这与现代医学中的感染加重心衰、双心疾病、心脏容量负荷增加等因素密切相关.在病机上,包括急性期的阳虚水泛、水饮化热,缓解期的肝郁气滞、心气不足、肾阳亏虚、肺脾气虚、痰饮内停、瘀血内阻等证型.在经方治疗策略上,阳虚水泛推荐真武汤,水饮化热推荐木防己汤,肝气郁滞推荐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心气不足推荐桂枝汤,肾阳亏虚推荐肾气丸、右归丸,肺脾气虚推荐玉屏风散、理中汤、补中益气汤、归脾汤,痰饮内停推荐防己黄芪汤、五苓散、苓桂术甘汤、葶苈大枣泻肺汤,瘀血内停推荐桂枝茯苓丸、当归芍药散.在临床治疗上,进一步提出"病机结合病理,药性结合药理"的治疗原则,中医药膏方补虚的"二级预防"观念,最终达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入院次数与利尿剂抵抗,改善终点事件.

    心力衰竭经方方证对应中医药

    基于"栓炎反应"探讨缺血性中风瘀热证的生物学实质及中医药防治研究现状

    周静梅志刚
    6533-65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瘀热证是缺血性中风常见的证型之一,患者病变过程中易出现"瘀""热"交互之证,是疾病进展的重要表象,目前缺乏对其生物学实质的系统研究.血栓炎症(thromboinflammation)病理反应是新近提出的关于血栓形成与炎症反应相互关联的病理概念,是指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与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的介导下,血栓形成和炎症反应相互影响,T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活化进而加剧血栓形成,恶化缺血性中风病理进展,颇具中医瘀热证之瘀热相搏的特点.该文基于血栓炎症病理反应(简称栓炎反应)的相关研究进展,结合缺血性中风瘀热证临床证候特征及生物标志物,提出栓炎反应可能是缺血性中风瘀热证的生物学基础的观点;同时,系统梳理了活血化瘀及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药单体或复方应用现状及机制研究,发现其药理机制与栓炎反应相关生物标志物的调控密切相关,进一步反证了缺血性中风瘀热证的生物学基础是栓炎反应.该文旨在为以栓炎反应为靶标的缺血性中风中医药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缺血性中风瘀热证血栓炎症生物学实质药物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