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中药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中药杂志
中国中药杂志

肖培根

半月刊

1001-5302

cjcmm2006@188.com,cjcmm2006@126.com

010-64045830

100700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中国中药杂志/Journal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中国现存创刊最早、发行量最大的中药学学术性刊物,论文被CA(化学文摘),BA(生物学文摘),IPA(国际药学文摘)、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MEDLINE数据库等国际著名文摘和数据库收录;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为《中国期刊网》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黄芩苷通过抑制ROS介导的PI3K/Akt/FoxO3a信号通路诱导HepG2细胞铁死亡

    周季青黎华建曾煜豪陈画画...
    1327-133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网络药理学和体外实验探究黄芩苷是否诱导HepG2细胞发生铁死亡并探讨潜在机制。体外培养HepG2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TCGA数据库获取肝癌转录组测序数据,FerrDb V2数据库获取铁死亡基因数据。使用DEG2程辑包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与铁死亡基因取交集,得到介导铁死亡调节肝癌进程的靶向基因。通过基因本体数据库(Gene Ontology,GO)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数据库(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以 P<0。05、| log2(fold change)|>0。5为标准,分析模块相关的分子功能及结构。DCFH-DA探针检测细胞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变化。试剂盒检测细胞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Fe2+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T-PCR)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溶质载体家族 7 成员 11(solute carrier family 7 member 11,SLC7A11)mRNA 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 GPX4、SLC7A11、PI3K、p-PI3K、Akt、p-Akt、FoxO3a、p-FoxO3a蛋白表达。CCK-8检测结果显示,200 μmol·L-1黄芩苷干预48 h,能显著抑制HepG2细胞活力。网络药理学结果显示,可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调节肝癌中铁死亡的发生。细胞实验结果显示,黄芩苷可下调SLC7A11,降低GSH水平和GPX4表达,诱导HepG2细胞ROS累积,增加Fe2+产生。铁死亡抑制剂(ferrostatin-1,Fer-1)可减少黄芩苷诱导的ROS累积,上调SLC7A11、GSH和GPX4表达,减弱PI3K、Akt、FoxO3a磷酸化。综上,黄芩苷可通过抑制ROS介导的PI3K/Akt/FoxO3a通路诱导HepG2细胞铁死亡。

    肝细胞癌黄芩苷铁死亡PI3K/Akt/FoxO3a信号通路

    鸡血藤乙酸乙酯提取物对NK细胞免疫杀伤功能的影响

    杨丽娜张阳杜欣珂刘丽...
    1335-13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鸡血藤乙酸乙酯提取物(Spatholobi Caulis extract from ethyl acetate,SEA)在生理状态下对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潜在机制。利用C57BL/6J小鼠及NK-92细胞系为研究对象,设置空白组(NC)、给药组(SEA)的动物实验分组及0、25、50、100 μg·mL-1 SEA给药浓度的细胞实验分组。实验过程中及结束后获取小鼠体质量及免疫器官指数并进行差异分析;应用LDH法检测SEA对NK-92细胞的毒性及小鼠NK细胞对其靶细胞YAC-1的杀伤活性;应用CCK-8法检测SEA对NK-92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外周血中NK细胞数目及NK细胞膜表面自然杀伤细胞2族成员A和D(natural killer group 2 member A、D,NKG2A、NKG2D)的表达;应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干扰素y(interferon gamma,IFN-γ)分泌的改变;应用半定量PCR法检测小鼠脾细胞中NKG2A、NKG2D、IFN-γ mRNA的表达;应用Western blot 法对磷脂酰肌醇 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3K)/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1(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 1,ERK1)信号通路进行SEA药效机制的初步分析。实验结果证实,SEA对机体无明显毒副影响,可以显著增加小鼠体内NK细胞的数目及NK-92细胞对YAC-1的杀伤功能,可以抑制NKG2A受体表达并增强NKG2D受体表达,加强IFN-γ的分泌,加强PI3K/ERK信号通路蛋白表达。该研究结果提示,SEA具备增强NK细胞免疫识别杀伤功能,这一药效可能与增加NK细胞数目、重塑功能性受体表达稳态,调动PI3K/ERK信号通路并增强IFN-γ的分泌有关。

    鸡血藤自然杀伤(NK)细胞NKG2DNKG2AIFN-γ

    转录组学数据挖掘结合"临床-动物"研究验证识别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全病程的证素标志基因

    李群胡智星张彦琼贾雁...
    1343-13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转录组数据挖掘与实验验证相结合的研究策略,识别表征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ONFH)痰、瘀、虚证素的标志基因。首先,利用项目组前期临床转录组学检测所得SONFH痰瘀阻络证、经脉痹阻证、肝肾亏虚证共性差异表达基因集,整合差异表达趋势分析与功能挖掘,分别预测出表征痰、瘀、虚证素的候选标志基因集。再利用来源于临床SONFH患者的全血样本、SONFH大鼠的全血和受累股骨头组织样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检测上述候选标志基因的表达量;进一步,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法,客观评价上述候选标志基因的辨证效能。转录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痰证素候选标志基因为超长链脂肪酸延伸酶6(ELOVL6),瘀证素候选标志基因为锚蛋白1(ANK1)、血型糖蛋白A/B(GYPA/B)、Rh相关糖蛋白(RHAG),虚证素候选标志基因为溶质载体家族2(促进葡萄糖转运体)成员1(SLC2A1)、胃口素(STOM)。qPCR验证结果显示,与非SONFH组比较,ELOVL6在痰瘀阻络证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量最低(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在SONFH大鼠造模4周外周血和受累股骨头组织中的表达量最低(P<0。01),且对大鼠造模4周的辨证效能(AUC=0。850,P=0。006)优于其他造模时间点(8、12、16、21 周 AUC 分别为 0。689、0。766、0。588、0。662)。与非 SONFH 组比较,ANK1、GYPA、RHAG 均在经脉痹阻证患者外周血中表达最低(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在SONFH大鼠造模12周外周血和受累股骨头组织中的表达量最低(P<0。05,P<0。01),且对大鼠造模 12 周的辨证效能(ANK1:AUC=0。855,P=0。006;GYPA:AUC=0。861,P=0。012;RHAG:AUC=0。854,P=0。009)优于其他造模时间点(4、8、16、21 周,ANK1 的 AUC 分别为 0。630、0。658、0。657、0。585;GYPA 的 AUC 分别为 0。646、0。573、0。691、0。617;RHAG 的 AUC 分别为 0。592、0。511、0。515、0。536)。与非 SONFH 组比较,SLC2A1和STOM均在肝肾亏虚证患者外周血中表达量最低(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在SONFH大鼠造模21周外周血和受累股骨头组织中的表达量最低(P<0。05,STOM在大鼠外周血中表达量与正常对照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除外),且SLC2A1对大鼠造模21周的辨证效能(AUC=0。806,P=0。009)优于其他造模时间点(4、8、12、16周AUC分别为0。520、0。580、0。741、0。774),STOM的辨证效能无意义。综上,SONFH中痰证素的标志基因为ELOVL6,瘀证素的标志基因为ANK1、GYPA和RHAG,虚证素的标志基因为SLC2A1,有助于从基因水平揭示SONFH痰、瘀、虚证素的生物学内涵。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证素标志基因

    洗心汤对快速老化模型小鼠Th17/Treg细胞免疫平衡及相关转录因子表达的影响

    张虎第五永长赵恩龙段力琦...
    1353-13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洗心汤对快速老化模型(SAMP8)小鼠肠黏膜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17 cell,Th17)/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免疫平衡及相关转录因子表达的影响。50只14周龄的雄性SAMP8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益生菌组,洗心汤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10只14周龄的雄性抗快速老化(SAMR1)小鼠作为对照组。喂养10周后开始连续灌胃10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小鼠肠黏膜SIgA(secretory immunoglobulin A)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肠黏膜Th17、Treg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小鼠结肠组织视黄酸相关孤儿受体 γt(retinoic acid related orphan receptor-γt,RORγt)、叉头盒蛋白 p3(forkhead box p3,Foxp3)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60 s内穿越平台次数及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显著减少(P<0。01);肠黏膜SIgA含量显著降低(P<0。01),Th17含量升高(P<0。05),Treg含量降低(P<0。01);结肠中RORyt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Foxp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洗心汤高剂量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提高(P<0。05或P<0。01);益生菌组,洗心汤高、中剂量组小鼠肠黏膜SIgA含量明显升高(P<0。05或P<0。01),Th17含量降低(P<0。05或P<0。01),Treg含量升高(P<0。05或P<0。01);结肠中RORγt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Foxp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结果表明,洗心汤可能通过促进SIgA分泌、调节Th17/Treg细胞免疫平衡以及改善RORγt和Foxp3蛋白表达,从而作用于肠道黏膜免疫屏障,影响阿尔茨海默病肠脑信息交换,改善SAMP8小鼠学习记忆能力。

    洗心汤阿尔茨海默病Th17/Treg平衡

    基于PKCβⅡ/NOX2/ROS信号通路探讨柴胡三参胶囊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

    胡雅琪孙丽李雪珂卢圣花...
    1361-13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氧化应激介导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探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病机制,及基于PKCβⅡ/NOX2/ROS信号通路探讨柴胡三参胶囊调节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及作用靶点。结扎左前降支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柴胡三参胶囊临床等效、高剂量组,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组,蛋白激酶C抑制剂(CGP53353)组。柴胡三参胶囊各剂量组连续给药7 d后,检测各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形态;TUNEL染色观察大鼠心脏组织凋亡情况;酶联免疫吸附(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大鼠心肌损伤指标和氧化应激相关指标;流式细胞仪检测心脏组织中活性氧(ROS)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T-qPCR)检测大鼠心脏组织相关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心肌结构紊乱、间质水肿及出血,可见大量空泡,心肌损伤标志物及心肌凋亡水平明显升高,ROS及丙二醛(MDA)水平明显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明显下降,心肌组织中蛋白激酶C(PKCβⅡ)、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2(NOX2)、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长链脂酰辅酶A合成酶4(ACSL4)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柴胡三参胶囊可改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和心脏组织病理形态,改善心肌损伤标志物和氧化应激相关指标,减少心肌组织凋亡水平,降低心肌组织中PKCβⅡ、NOX2、caspase-3、ACSL4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柴胡三参胶囊可通过调控PKβⅡ/NOX2/ROS信号通路,抑制氧化应激和程序性细胞死亡(凋亡、铁死亡),从而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柴胡三参胶囊氧化应激程序性细胞死亡

    补骨脂中11种活性成分在正常和糖尿病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朱娜成丽媛张孝莹张玥...
    1369-13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技术同时测定正常大鼠和糖尿病模型大鼠血浆中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补骨脂酚、补骨脂查尔酮、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补骨脂宁、补骨脂甲素、补骨脂乙素、新补骨脂异黄酮、巴库查尔酮及corylifol A 11种有效成分,以阐明补骨脂香豆素类、黄酮类及单萜酚类在正常和糖尿病模型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以高糖高脂饲料结合每2d注射一次1%链脲佐菌素诱导2型糖尿病(T2DM)大鼠模型,灌胃给予补骨脂后采集不同时间点血浆,血浆样品经乙酸乙酯沉淀蛋白,以UHPLC-MS/MS测定血浆中补骨脂11种成分的血药浓度,采用DAS 3。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显示,雌、雄性T2DM大鼠灌胃给予补骨脂,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补骨脂酚、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等8种受试成分的药动学行为与正常大鼠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香豆素类成分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补骨脂宁在雌性与雄性T2DM大鼠体内均出现入血暴露水平降低,但黄酮类成分如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corylifol A、巴库查尔酮以及单萜酚类成分补骨脂酚在雌性T2DM大鼠体内的暴露减少,而在雄性患病大鼠体内暴露增多,提示补骨脂在临床用药时针对不同性别患者应合理调整服用剂量。

    补骨脂糖尿病UHPLC-MS/MS药代动力学

    杞荷分清饮中12种成分在正常及糖尿病模型大鼠体内药动学的比较研究

    陈江燕郭盛许小雪杨雅...
    1378-13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杞荷分清饮中12种活性成分(琥珀酸、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原儿茶醛、咖啡酸、5-O-阿魏酰奎宁酸、对香豆酸、荷叶碱、槲皮素、齐墩果酸、熊果酸)在正常和糖尿病模型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差异。采用高脂饲料喂养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线性离子阱质谱(UHPLC-QTRAP-MS/MS)方法,同时测定正常大鼠和模型大鼠分别单次灌胃给予杞荷分清饮后血浆中12种成分的含量。结果显示,所建立的分析方法对12种所测定成分线性关系良好,专属性、准确度、精密度、稳定性等方法学均符合要求。采用DAS 3。2。8软件拟合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表明,模型组中除咖啡酸、5-O-阿魏酰奎宁酸、齐墩果酸外其余9种成分半衰期时间(t1/2)相对正常组延长;隐绿原酸、对香豆酸、熊果酸、齐墩果酸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模型组相对正常组增加,且平均驻留时间(MRT)延迟;正常组中槲皮素、荷叶碱出现"双峰"现象,模型组未见,提示疾病状态下药物的药动学参数出现明显差异。

    杞荷分清饮枸杞叶糖尿病药代动力学

    中医药干预脓毒症肾损伤临床研究特征及结局指标现状分析

    袁月王佳佳李建生雷斯媛...
    1388-1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系统梳理中医药干预脓毒症肾损伤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的临床特征及结局指标现状,为优化临床研究设计及构建中医药治疗脓毒症肾损伤核心指标集提供参考。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近5年发表的中医药干预脓毒症肾损伤RCT,提取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干预措施、结局指标等,并进行描述性分析。最终纳入53篇RCTs,样本量多集中于60~80例,合并腹腔感染最多(15篇,83。3%),中医证候频次最高的是瘀血内阻证(9篇,50。0%),干预方式频次从高到低为中药汤剂(28篇,52。8%)、中成药(22篇,41。5%)、中医疗法联合(3篇,7。5%),干预周期多集中于≤7 d(34篇,69。4%)。纳入研究偏倚风险多不明确。共涉及84种结局指标,分为9个指标域:理化检测63种(305次,72。2%)、病情程度4种(48次,11。6%)、临床有效率4种(15次,3。6%)、生存质量1种(1次,0。2%)、经济学评估2种(14次,3。3%)、中医病证1种(9次,2。1%)、远期预后2种(16次,3。8%)、安全性事件2种(6次,1。4%)、其他指标5种(8次,0。7%);累计频次422次,其中频次较高的结局指标有炎性因子(42篇,79。2%)、肾功能及肾损伤标志物(40篇,75。5%)等。纳入研究仅1篇(1。9%)提及主要与次要结局指标,6篇(11。3%)提及安全性事件,13篇(24。5%)提及经济学评估。中医药干预脓毒症肾损伤RCT质量整体偏低,脓毒症、肾损伤及中医证候诊断参考标准不统一。结局指标存在主次区分不明确、忽视终点指标、缺乏中医特色指标的应用、安全性事件与经济学评估关注不足等问题。建议未来提升临床研究方法学质量,构建核心指标集,为中医药干预脓毒症肾损伤提供高级别循证证据。

    脓毒症肾损伤中医药随机对照试验结局指标核心指标集

    中成药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研究证据图

    张文杰汤佳微李军武佶...
    1397-1405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研究运用证据图系统梳理中成药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研究,了解该领域的证据分布。通过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数据库中关于中成药治疗室性早搏的文献,检索日期为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采用图表结合文字的方式对证据进行分析与展示。最终纳人文献164篇,包括干预性研究147篇、观察性研究4篇、系统评价13篇。结果共获得27种中成药,其中参松养心胶囊和稳心颗粒报告频次较高;临床用药存在超适应证使用现象;近年来国内外该领域发文量呈下降趋势;干预性研究的结局指标有8类,动态心电图、临床有效率、安全性、超声心动图报告频次较高,缺乏对β受体阻滞剂减停率、主要心血管事件和药物经济学指标的报告,评价维度单一;纳人文献整体质量较低,降低了研究结论的可信度。未来需更加规范临床用药,提高临床研究质量,开展临床综合评价,为中成药治疗室性早搏提供更健全的科学依据。

    中成药室性早搏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观察性研究证据图

    冠心病不同阶段临床特征与证素分布的回顾性横断面调查

    钟森杰赵新元高翔黄汝银...
    1406-14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回顾性采集2022年1月-2023年3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诊疗的冠心病(CHD)患者临床资料,描述性分析人口学特征、临床症状与舌脉特征,x2检验分析不同阶段的证素及证素组合分布差异,探讨CHD不同病理阶段的临床特征与证素规律。研究提取28条症状条目、10条舌象条目与7条脉象条目;归纳心、肺、肝、脾、肾5个主要病位,血瘀、痰湿、气滞、热(火)、水饮、气虚、阴虚、阳虚8个主要病性,凝练8种病性组合形式。证素分布的x2检验结果示,肺、肝、脾、肾、血瘀、气滞、热(火)、水饮、气虚、阴虚、阳虚证素在CHD不同阶段的分布差异显著,肝、血瘀、热(火)、气滞证素在不稳定期占比最高,肺、脾、肾、水饮、气虚、阴虚、阳虚证素在终末期占比最高;气虚证素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不同时间段的分布差异显著。证素组合的x2检验结果示,单病位、多病位、单病性、双病性、多病性、单纯实证、虚实夹杂组合在CHD不同阶段的分布差异显著,单病位、单病性、单纯实证在稳定期占比最高,双病性在不稳定期占比最高,多病位、多病性、虚实夹杂在终末期占比最高。结果表明,稳定期痰瘀并重,不稳定期存在瘀毒致变的病理转折,PCI术后总体气虚加剧,终末期损及阴阳、水饮渐盛。CHD不同阶段的临床特征与证素分布存在显著差异,是以虚实消长、痰瘀共病为基本病机的病理过程。

    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慢性心力衰竭证素回顾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