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中药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中药杂志
中国中药杂志

肖培根

半月刊

1001-5302

cjcmm2006@188.com,cjcmm2006@126.com

010-64045830

100700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中国中药杂志/Journal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中国现存创刊最早、发行量最大的中药学学术性刊物,论文被CA(化学文摘),BA(生物学文摘),IPA(国际药学文摘)、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MEDLINE数据库等国际著名文摘和数据库收录;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为《中国期刊网》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当归红芪超滤膜提取物调控肾脏缺氧介导的HIF-1α信号通路改善DKD大鼠肾脏纤维化的机制

    张小琳李荣科高婷徐庆全...
    1602-1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当归红芪超滤膜提取物干预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disease,DKD)模型大鼠,观察DKD大鼠肾脏缺氧介导的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HIF-1α/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PDGFR)信号通路的表达,探讨当归红芪超滤膜提取物改善DKD大鼠肾脏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将 50 只SPF级雄性Wistar大鼠适应性喂养 1 周后,随机分为空白组 7 只及造模组,造模组禁食 24 h后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联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制备DKD模型,造模成功后,将造模组随机分为模型组,当归红芪超滤膜提取物低、中剂量组,各 7 只,厄贝沙坦组和当归红芪超滤膜提取物高剂量组各 8 只。给予药物干预 12 周,观察大鼠一般情况,每周检测大鼠的体质量及血糖,于灌胃第6、12 周检测大鼠24 h尿蛋白(urinary protein,UP);末次给药后,检测大鼠肾功能相关指标;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肾组织脯胺酰羟化酶 2(prolyl hydroxylase domain 2,PHD2)、HIF-1α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PCR)检测肾组织PHD2、VEGF、PDGF、PDGFR 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HIF-1α、VEGF、PDGF、PDGFR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血清中糖化血清蛋白(glycosylated serum protein,GSP)、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水平不同程度降低(P<0。05 或P<0。01),呈剂量相关性;大鼠肾脏病理明显改善;大鼠肾脏中PHD2 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5 或 P<0。01),VEGF、PDGF、PDGFR 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5 或P<0。01);大鼠肾脏中HIF-1α、VEGF、PDGF、PDGFR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PHD2 阳性细胞率表达上升(P<0。01)。综上,当归红芪超滤膜提取物能改善DKD大鼠肾脏纤维化,其机制与抑制肾脏缺氧介导的HIF-1α信号通路上关键蛋白的表达并减少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沉积有关。

    当归红芪超滤膜提取物糖尿病肾病肾脏缺氧细胞外基质沉积HIF-1α信号通路

    丹参酮ⅡA通过Nrf2信号通路抑制肝组织铁死亡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

    秦智周敏
    1611-1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丹参酮ⅡA(tanshinone ⅡA,TSⅡA)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及其通过核因子E2 相关因子 2(nuclear factor E2-related factor 2,Nrf2)信号通路对肝细胞铁死亡的调控机制。通过高脂饲料连续喂养 12 周构建NAFLD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分为模型组,TSⅡA 低、高剂量组,抑制剂组,另设对照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通过生化分析检测血清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丙 氨 酸 氨 基 转 移 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含量;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测肝组织病理损伤;通过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erminal-deoxynucleoi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nick end labeling,TUNEL)试剂盒检测肝组织的细胞凋亡;通过油红O染色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脂质沉积;通过MitoSOX染色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中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通过普鲁士蓝染色检测肝组织中铁沉积;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中Nrf2、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铁死亡抑制蛋白 1(ferroptosis suppressor protein 1,FSP1)、B淋巴细胞瘤-2(B cell lymphoma-2,Bcl-2)和Bcl-2 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的表达。结果显示,TSⅡA 能明显降低大鼠血清中MDA、AST、ALT、TC和TG含量,升高SOD活性;下调肝组织细胞凋亡率,下调组织脂质沉积、ROS含量以及铁沉积;上调肝组织Nrf2、HO-1、FSP1、GPX和Bcl-2 的表达,抑制肝组织Bax的表达;而抑制剂(ML385)可部分逆转TSⅡA 对肝组织的保护作用。综上,TSⅡA 能抑制大鼠NAFLD后肝细胞的铁死亡,下调肝组织ROS含量,降低肝组织中脂质蓄积,这可能与激活Nrf2 信号通路有关。

    丹参酮ⅡA非酒精性脂肪肝核因子E2相关因子2信号通路铁死亡脂质沉积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动物实验探究扶肾颗粒调控TLR4/NF-κB通路防治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机制

    邢海涛丁凤玫李佳琦周千艺...
    1621-16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动物实验探究扶肾颗粒(Fushen Granules,FSG)抑制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大鼠炎症状态,防治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eritoneal dialysis-related peritonitis,PDRP)的机制。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筛选扶肾颗粒主要活性成分并进行靶点预测,通过DisGeNET等数据库筛选PDRP相关靶点,利用在线软件作图工具平台获得药物与疾病靶点的交集靶点,并构建可视化扶肾颗粒-PDRP核心靶点蛋白-蛋白互作(PPI)网络,将得到的 276 个扶肾颗粒-PDRP的"药物-疾病"共同靶点导入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出扶肾颗粒治疗PDRP 的主要信号通路为TLR4/NF-κB;创建 5/6 肾切除尿毒症大鼠模型,术后 2 周起,每日定时给予实验大鼠腹腔注射 20 mL 1。25%葡萄糖透析液建立PD大鼠模型,假手术组、模型组每日灌胃 2 mL生理盐水,扶肾颗粒低(0。54 g·kg-1)、中(1。08 g·kg-1)、高(2。16 g·kg-1)剂量组每日灌胃 2 mL,培菲康组每日灌胃 2 mL(113。4 mg·kg-1)培菲康溶液,干预 8 周。试剂盒检测大鼠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含量,ELISA检测血清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脂多糖(LPS)、脂多糖结合蛋白(LBP)含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形态,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TLR4/NF-κB信号通路关键因子LBP、Toll样受体4(TLR4)、NF-κB p65 蛋白(NF-κB p65)、核因子抑制蛋白(IκBα)、TNF-α、IL-1β蛋白表达。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结肠组织各层结构异常,肠绒毛稀疏、变短,黏膜层可见水肿,间隙变宽,局部发现炎症细胞明显浸润,体质量显著下降(P<0。01),肾功能指标(Scr、BUN)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血清炎症因子(hs-CRP、TNF-α、IL-6)、LPS、LBP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LBP、TLR4、NF-κB p65、TNF-α、IL-1β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IκBα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扶肾颗粒低、中、高剂量组与培菲康组大鼠结肠组织肠绒毛受损有不同程度减轻,黏膜下层水肿减轻,间隙变窄,固有层炎症细胞浸润减少,扶肾颗粒中、高剂量组及培菲康组肾功能指标(Scr、BUN)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 或P<0。01),血清炎症因子(hs-CRP、TNF-α、IL-6)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 或P<0。01),扶肾颗粒组与培菲康组血清LPS、LBP含量显著降低(P<0。01),扶肾颗粒组LBP、TLR4、NF-κB p65、TNF-α、IL-1β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 或P<0。01),IκBα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培菲康组LBP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果提示,扶肾颗粒可保护PD大鼠残余肾功能,减轻炎症反应,保护结肠组织。基于网络药理学筛选出TLR4/NF-κB通路可能是扶肾颗粒治疗PDRP的主要信号通路。结果表明,扶肾颗粒通过调节PD大鼠结肠TLR4/NF-κB通路关键因子蛋白表达,改善肠道炎症反应、保护肠屏障防治PDRP。

    扶肾颗粒腹膜透析腹膜炎网络药理学TLR4/NF-κB通路

    川芎嗪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大鼠血、脑药代动力学及其镇痛活性的影响

    陈之杜丹丹高雅陈俊苗...
    1632-1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TMP)对坐骨神经部分损伤(spared sciatic nerve injury,SNI)诱导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大鼠血浆和脑透析液中的药代动力学和镇痛活性的影响,考察TMP的镇痛效应与其脑内的血药浓度的相关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SNI组和SNI+TMP组,采用von fray纤维丝机械刺激法和冷喷法评价大鼠机械痛敏和冷痛敏行为。另取Sham+TMP组和SNI+TMP组,分别采用大鼠颈总静脉插管和前扣带回脑区(ACC)植入微透析探针,按照 80 mg·kg-1 单次腹腔注射TMP,应用自动采血和脑内微透析(灌流速度 1。0 μL·min-1)采样系统,分别收集血液和脑细胞外液,连续收集 24 h。液相色谱分离采用HSS T3 C18 反相色谱柱(2。1 mm×50 mm,2。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含0。005%甲酸),流速0。25 mL·min-1,梯度洗脱;质谱检测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扫描方式为多反应正离子监测模式。定量分析离子对分别为TMP m/z 137/122,阿司匹林m/z 179/137。利用DAS 2。11 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TMP镇痛效应和冷痛敏抑制最佳时间均为药后 60 min。TMP在SNI大鼠血浆和脑细胞外液中Tmax 为 15、30 min,Cmax 为(2 866。43±135。39)、(1 462。14±197。38)μg·L-1,AUC0-t 为(241 463。30±28 070。31)、(213 115。62±32 570。07)μg·min·L-1,MRT0-t 为(353。13±47。73)、(172。16±12。72)min,CLz为 0。73、0。36 L·min·kg-1。TMP的镇痛效应与其疼痛敏感区ACC的血药浓度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说明该方法适用于大鼠血浆和脑内透析液中TMP的检测,准确可靠、灵敏度高,能够实现"自动采血-微透析/PK-PD"关联分析理论应用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研究中。

    川芎嗪神经病理性疼痛药代动力学镇痛活性脑微透析自动采血系统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技术

    天天胶囊及其原料芦荟在大鼠体内的存在形式研究

    张静郝北泉李寅庆王光路...
    1641-1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阐明组方药材芦荟对天天胶囊体内存在形式(原形成分和代谢产物)的贡献,首次对芦荟、天天胶囊及去芦荟天天胶囊在大鼠体内的存在形式进行了研究。大鼠灌胃给药,每天 1 次,连续灌胃 7 d。收集给药 7 d的全部尿液和粪便,最后一次灌胃给药后分别于 0。5、1、1。5 h收集血液。采用UHPLC-Q-TOF-MS检测和鉴定生物样品中的存在形式,分别鉴定了芦荟给药组、天天胶囊给药组、去芦荟天天胶囊给药组生物样品中的原形成分 34、28、2 个及代谢产物 64、94、0 个。代谢反应类型主要为甲基化、氢化、羟基化、脱羟基、葡萄糖醛酸结合、硫酸结合等。该研究首次阐明了芦荟、天天胶囊、去芦荟天天胶囊在大鼠体内的存在形式和部分代谢途径,为进一步揭示其显效形式奠定基础,并对中药芦荟和天天胶囊的作用机制及质量控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天天胶囊芦荟UHPLC-Q-TOF-MS体内代谢

    补肾活血法治疗膝骨关节炎随机对照试验结局指标的现状分析

    陈继鑫周沁心余伟杰郭天赐...
    1661-16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评价补肾活血法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结局指标的现状,为制定中医药治疗KOA核心指标集提供理论基础。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维普(VIP)、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 8 个数据库,以及ClinicalTrials。gov和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检索时限为建库至 2023 年 8 月,纳入主题为补肾活血法治疗KOA的RCT,2 名评价员进行文献筛选和数据采集,采用定性分析对结局指标进行总结。最终纳入 350 篇RCTs,涉及 165 种结局指标,累计出现频次 1 462次。指标可分为 6 个领域:症状/体征指标 23 种,出现频次 718 次,占 49。1%;中医症状/证候指标 3 种,出现频次 53 次,占3。6%;理化检查指标 130 种,出现频次 506 次,占 34。6%;生活质量评价指标 4 种,出现频次 20 次,占 1。3%;远期疗效指标 2种,出现频次 6 次,占 0。4%;安全性指标 3 种,出现频次 159 次,占 10。9%。此外,有 53 篇RCTs采用中医证候/症状积分作为疗效指标,使用了 8 种不同的测量工具。当前中医药采用补肾活血法治疗KOA的RCT存在诸多问题,如结局指标主次不分、测量工具多样、部分指标缺乏统一评判标准、使用不规范等,影响了研究的质量和可靠性。因此,建议借鉴国际经验,加强研究设计,将中医药的疗效特点与临床研究相结合,以构建适用于中医药特色的KOA核心指标集。

    膝骨关节炎补肾活血法随机对照试验结局指标研究现状核心指标集

    中成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证据图分析

    张赤道黄金雨王永霞朱明军...
    1673-168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证据图对中成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进行全面梳理,了解该领域的证据分布。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纳入近 20 年中成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系统评价/Meta分析、指南/共识,以文字、图表、气泡图、柱状图相结合的形式对证据进行分析展示,分别采用RoB 1。0、AMSTAR2、AGREE Ⅱ对RCT、系统评价/Meta分析、指南/共识进行质量评价。共纳入 163 篇RCTs,4 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1 篇网状Meta分析,2 篇观察性研究,5 篇指南/共识。近年来,中成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中成药种类较多,其中参附注射液的关注度最高。临床RCT和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文献质量普遍不高,RCT多为小样本、单中心、短周期;结局指标方面主要包括心功能指标、心肌损伤标志物、总有效率、血流动力学指标、安全性指标,中医特色疗效指标关注较少;部分指南/共识制定流程缺乏规范,导致其权威性和科学性有所降低。结果表明,中成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既有优势,但也存在问题,仍需更多高质量循证证据提供支撑,未来应开展更多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试验,同时规范相关系统评价/Meta分析、指南/共识制定流程并提升其证据质量,以便进一步挖掘中成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中成药心肌梗死心力衰竭随机对照试验证据图系统评价

    安脑丸联合降血压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经济学评价:一项基于决策树模型的研究

    陈子佳崔鑫韩晟乔萌...
    1683-1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研究旨在评价中国医疗环境下安脑丸联合降血压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经济性。从卫生体系角度出发,运用TreeAge pro 2018 构建模型对 2 种治疗方案进行成本-效果分析及敏感性分析。模拟模型干预时间为 2 周,成本参数源于药智网,效果参数基于安脑丸加载随机对照试验(RCT)合并后的Meta分析,安脑丸组干预措施为安脑丸联合降血压药(硝苯地平控释片+氯沙坦钾片),对照组干预措施为降血压药(硝苯地平控释片+氯沙坦钾片)。基础分析显示,2 组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为 2 678。67 元,ICER小于 2022 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 7。26%,即相比于单用降血压药,安脑丸联合降血压药每多治疗1 例有效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需多花费 2 678。67 元。敏感性分析验证了基础分析结果的稳健性,概率敏感性分析显示,当患者的个人意愿支付价格高于 2 650 元时,安脑丸组干预措施具有经济性的概率更高,与基础分析结果一致。结果表明,当个人意愿支付价格高于 2 650 元时,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选用安脑丸联合降血压药比单用降血压药在改善有效率方面更具有经济性。

    安脑丸原发性高血压病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

    苏合香品种变迁考

    丁一明吴孟华ERIC Brand孙鑫...
    1690-1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苏合香为我国常用进口中药材,在汉代即传入我国,苏合香作为中药始载于《名医别录》。该文通过梳理古今中外本草、现代文献资料,并结合对苏合香产地的实地考察结果,对苏合香的名称、质量评价、基原、产地及采收加工进行了系统的品种变迁考证。结果表明,自古以来苏合香便存在基原不明、产地不清的情况。我国历代医药学家多从质地、黏稠度、气味浓度、颜色 4 个方面对苏合香进行质量评价。苏合香品种共发生过 2 次变迁,第一次变迁可能在隋唐时期,基原由南欧安息香Sty-rax officinalis变迁为苏合香树Liquidambar orientalis。第二次变迁在近现代,基原由苏合香树变迁为北美枫香树L。styraciflua。在基原第二次变迁的同时,产地发生了第一次变迁,由小亚细亚南部地区的土耳其、叙利亚等国变迁为中美洲地区及北美洲南部地区的洪都拉斯、危地马拉等国。该文对苏合香质量评价、基原、产地、性状与采收加工等多方面的历史沿革进行了考证,同时对苏合香在西方国家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可为苏合香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历史依据。

    苏合香品种基原进口药材质量评价

    基于工艺与装备视角分析中药制剂质量的关键影响因素

    万鑫浩舒清霞王子千杨东印...
    1699-17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药制剂的质量直接关乎患者的安全,在其诸多的影响因素中以制剂的工艺环节及相应关键设备较为突出,是中药制剂质量的关键影响因素。为了更好地提高中药制剂质量,该文围绕中药制剂制造过程中各工艺环节及相应关键设备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建立以安全性和有效性为前提,结合药物自身性质、制备工艺、制剂特征的药品关键质量属性评价体系,为以质量提升为目标的工艺与设备改进提供依据。

    药品质量中药制剂工艺环节关键装备关键质量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