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张治学

双月刊

1671-6701

zgzzswdxxb@371.net

0371-67183885 67182892

450042

郑州市中原路208号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CPC Zhengzhou Municipal CommitteeCHSSCD
查看更多>>《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市中共郑州市委主管、中共郑州市委党校主办的社科类综合性期刊。《学报》的办刊宗旨市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共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积极传播、弘扬先进文化。《学报》以党政机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的党政干部、教研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面向社会、面向基层。设有马克思主义研究、党的建设、哲学研究、经济学研究、政治与公共管理、社会学研究、法学研究、市情社情、文史教育等栏目,被评为河南省社会科学类一级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时代价值及实践进路

    陆书剑刘雨欣
    68-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各民族共同历史记忆等构成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主要框架,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党中央着眼于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设好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以及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须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弘扬各民族灿烂的历史文化,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力度.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时代价值

    "互联网+政务服务"背景下构建整体性政府研究

    李丁汉
    73-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互联网+政务服务"旨在推动我国政务服务领域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是我国构建整体性政府的重要实践方式.目前,我国各地推广的试点"最多跑一次""一网通办""不见面审批"等改革取得显著成果,但整体性政府建设仍存在一定的理论卡点与现实堵点.因此,分析目前构建整体性政府所面临的困境,并依据"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的实践经验,从技术协同、价值重塑、组织重构、系统优化四个维度阐释在"互联网+政务服务"背景下构建整体性政府,对于我国当前的政府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

    整体性政府互联网+政务服务数字化

    人民城市理念下提升河南县城发展质量研究

    金东
    78-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民城市理念充分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的人民性,是新时代做好城市工作的根本遵循.推进县城城镇化建设,同样需要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始终坚守人民立场,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经过多年努力,河南县城城镇化建设取得一系列成效,县城的功能品质和综合承载能力有了明显改善,发展活力持续增强,但在县城建设、产业发展、县城治理等方面仍然存在短板.人民城市理念为河南县城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提供了科学指引,要将其贯穿于县城规划、建设、治理的各个环节,重点围绕建设节奏、风貌管控、功能打造、就业创业、现代化治理等领域进行综合施策,推动河南县城发展质量实现稳步提升.

    人民城市县城县域发展质量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河南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机制研究

    徐涤寒
    83-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党的二十大又深化了乡村振兴战略,更加明确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总要求和总目标.引导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是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既有利于发挥大学生人才优势,促进农村产业经济发展,又有利于解决大学生就业和创业综合能力提升的问题.通过对河南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现状的调查与分析,针对大学生返乡创业面临的困境,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营造农村大学生良好的创业生态环境,通过政府、高校、社会等进一步完善引导机制、保障机制、扶持机制及协同机制,促进大学生返乡创业,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创业生态创业机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农村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河南探索

    唐锡康
    88-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各地认真贯彻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积极探索以农村基层党建引领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发展路子,乡村社会治理的战斗堡垒不断巩固,乡村社会治理的"头雁效应"日益凸显,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农村基层社会风气得到明显转变,乡村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省农村基层党建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

    儒家天人关系论及其当代价值

    杨建坡康旋子
    94-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论述,为破解生态危机提供了重要思想方法."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具有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渊源.儒家关于"天人性一""物我唯一""尊万物为师"等天人关系论具有丰富的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意蕴,对于深入理解和推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具有重要的价值.

    "天人性一""物我唯一""尊万物为师"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实践进路

    张秋芳谢雨欣
    99-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生动教材、根本遵循和重要思想资源,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然而,在当前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过程中,高校思政课教学在思政课教师素质、教学方法以及学生考核评价机制等方面面临一些问题和困境.鉴于此,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需要通过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理论水平、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重视思政课实践教学、构建学生多样化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学生评价反馈机制等措施来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质量和学生考核评价的科学性,从而提升大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加深大学生对于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全面理解.

    党的二十大精神高校思政教育实践教学评价机制

    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探析

    祝业亮
    104-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百余年党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最丰富、最生动、最有力的宝贵资源,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内容.目前,高校在开展党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上处于初步探索的阶段,在资源整合、师资水平、教育方式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通过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党史专业素养,充分挖掘百余年党史与教材知识的链接点,采取多样化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构建高校大思政"红色育人生态圈",切实把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各环节,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创新的一项迫切任务.

    党史教育高校思想政治课

    稿约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编辑部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