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造纸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造纸学报
中国造纸学会
中国造纸学报

中国造纸学会

邝仕均

季刊

1000-6842

tcpp@vip.163.com

010-64778165

100102

北京市朝阳区启阳路4号院2号楼

中国造纸学报/Journal Transactions of China Pulp and Paper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刊登造纸专业研究论文、学术报告及综合性学术评述,反映我国造纸工业在原材料、制浆、造纸、废液综合利用及污染防治等专业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的新进展和新成果,是我国造纸行业理论性强、水平高的学术性期刊。它为我国造纸行业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学术交流舞台,对国内造纸行业的技术进步做出了较大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硫酸水解辅助高压均质法制备小麦秸秆纳米纤维素

    祁明辉易锬莫琪邓景纯...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小麦秸秆纤维素为原料,通过硫酸水解辅助高压均质的方法,分层制备小麦秸秆纳米纤维素(CNC);分别采用马尔文纳米粒度分析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和热重分析仪对分层制备的小麦秸秆CNC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经硫酸水解预处理、离心收集得到的上层清液纳米纤维素(CNC-SL)为纳米纤维素晶须,与原料相比,其结晶度由48.61% 提高至71.87%;硫酸水解预处理、离心收集的残余纤维固体(CNC-S)经8次均质处理制备的纳米纤维素(CNC-SP),其粒径分布在100~200 nm,直径约为15 nm,为高结晶度的短棒状纳米纤维素晶须,晶型为Iβ型.与原料相比,CNC-SL和CNC-SP的热稳定性均下降.与硫酸水解法制备CNC相比,硫酸水解辅助高压均质法制备的CNC得率较高;与机械均质化方法相比,此方法所需均质次数明显减少.

    小麦秸秆纳米纤维素纳米纤维素晶须硫酸水解高压均质法

    漂白竹浆板制备纳米纤维素晶体及其表征

    刘建容张振宇
    9-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漂白混合竹浆板为原料,采用碱预处理竹浆后,再采用磁力搅拌辅助硫酸水解并结合超声波的方法制备纳米纤维素晶体(NCC),竹浆:硫酸为1:31(固液比),探讨硫酸浓度、硫酸水解时间和反应温度对竹浆NCC制备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X射线衍射仪(XRD)和热重分析仪(TGA)对制得的竹浆NCC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磁力搅拌辅助硫酸水解并结合超声波方法制备竹浆NCC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硫酸浓度65%、反应温度45℃、处理时间45 min,该条件下制得的竹浆NCC粒径小且分布均匀,其结晶结构具有从纤维素Ⅱ型转变成纤维素ⅣⅡ型的趋势;与竹浆纤维素相比,竹浆NCC吸水能力增强,可及度增加,热稳定性提高.

    纳米纤维素晶体(NCC)竹浆板超声波

    仿贝壳层状MTM/PVA/ANF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马秦司联蒙骆志荣陆赵情...
    1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水蒸发诱导自组装(A)和真空辅助抽滤(F)及其与离心处理(C)组合4种不同方法制备仿贝壳层状结构的蒙脱土/聚乙烯醇/芳纶纳米纤维(MTM/PVA/ANF)复合薄膜,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热重分析仪(TGA)、紫外分光光度计、动态接触角测试仪和拉伸测试仪对复合薄膜的微观结构、热稳定性、透光率、亲水性和力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不同方法(A、CA、F和CF)制得的复合薄膜都呈明显的层状结构,但复合薄膜的透光率、亲水性和力学性能不同.通过F法制备的复合薄膜具有更高的透光率和更好的疏水性;通过CF法制备的复合薄膜具有最优的力学性能,拉伸强度可达132.4 MPa,而通过A法制备的复合薄膜韧性最佳,断裂伸长率可达11.3%.

    仿贝壳层状结构芳纶纳米纤维力学性能亲水性能

    纤维分级对漂白云杉木浆纤维悬浮液屈服性能的影响

    王灿李金隆王琪邵宇正...
    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沉降和流变实验,研究了纤维分级对漂白云杉木浆纤维悬浮液屈服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压缩屈服应力和剪切屈服应力的耦合相关性,通过Froude数(剪切屈服应力与压缩屈服应力的比值)表征.结果表明,分级前后各长度组分纤维(4种纤维悬浮液)的凝结集聚因子介于26.1~37.8之间,其与纤维长径比近似呈线性关系;所有长度组分纤维悬浮液的压缩屈服应力和剪切屈服应力均随集聚因子的增大而呈指数式增大;对同种纸浆,Froude数随集聚因子的增大而降低,并逐渐达到稳态值.

    纤维悬浮液凝结集聚因子屈服应力

    响应面法优化Fenton氧化预处理杨木的研究

    雷珊珊石艳支亚美尹浩...
    27-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Fenton氧化预处理得率和纤维素酶解过程中葡萄糖得率为考察指标,通过中心组合-响应面法优化得到Fenton氧化预处理杨木的最佳条件为:H2O2/FeCl3(体积比)=10%、pH值2.5、FeCl3浓度50 mmol/L;在此条件下,葡萄糖得率可达51.4%.响应面分析表明,FeCl3浓度对Fenton氧化预处理杨木葡萄糖得率的影响最显著,H2O2/FeCl3对脱木质素影响最显著.Fenton氧化预处理脱除了杨木中部分木质素,但木质素的脱除率与葡萄糖得率之间没有直接关系.另外,Fenton氧化预处理后,杨木纤维素的结晶度和比表面积分别提高了12.8%和80.2%,其中比表面积的提高有利于促进纤维素的酶降解,这也是Fenton氧化预处理提高杨木酶解性能的机理之一.

    杨木响应面Fenton氧化预处理葡萄糖得率

    MFC负载铁离子催化对纸浆纤维的芬顿表面氧化作用研究

    刘蓉蓉李群段林娟
    3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富含铁离子的微纤化纤维素(MFC-铁离子)吸附于漂白硫酸盐针叶木浆纤维表面,然后对纸浆纤维表面进行芬顿氧化;通过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间接检测纤维上芬顿反应产生的羟基自由基(·OH),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仪(EDS)检测纤维上铁元素的分布;评价了在相同打浆转数下,芬顿表面氧化处理对纤维素平均聚合度(DP)、纤维形态及成纸抗张指数和撕裂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芬顿表面氧化预处理产生的·OH主要分布在纸浆纤维表面,并且基本保留了纤维平均长度;与原浆相比,芬顿表面氧化浆的纤维素平均DP仅下降约4.9%,打浆转数8000转时,成纸抗张指数和撕裂指数较原浆成纸分别提高了20.9%和25.7%.

    漂白硫酸盐针叶木浆微纤化纤维素表面氧化芬顿反应

    UPLC-PDA法检测桉木预水解液中5-羟甲基糠醛

    齐云赓马明帅郭怀泽李海明...
    40-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UPLC-PDA)法检测桉木预水解液中5-羟甲基糠醛(5-HMF).该方法检测过程中,样品无需复杂的预处理,即可在流动相为乙腈/水(20:80,V/V)、淋洗速度为0.2 mL/min的条件下对桉木预水解液中各组分进行先洗脱分离,然后采用PDA检测器于波长283.55 nm处定量检测桉木预水解液中的5-HMF;其检出限为3.883μg/L,相关系数为0.9998,重现检测相对标准偏差为0.2%,加标回收率为105.2%;该法具有样品预处理简单、检测快速和准确的特点,为更好地控制预水解条件、提高预水解液利用价值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

    5-羟甲基糠醛超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预水解桉木

    制浆造纸学科的扫描电镜样品制备及成像探讨

    黄滟波王若韫
    46-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制浆造纸学科常见样品如纸张、纸浆、粉末(造纸填料及助剂等)、膜等样品的扫描电镜(SEM)制样技术,并探讨了SEM成像过程中的常见问题.结果表明,采用粘贴碳导电胶条、使用银导电胶液等方法可增加样品表面的导电性;对于横截面样品,利用离子束切割技术可以有效避免机械切割引起的样品形变;通过优化镀膜时间、加速电压等扫描电镜参数可显著改善由荷电效应、边缘效应及电子束损伤等引起的SEM图像异常.

    扫描电镜制浆造纸样品制备荷电效应

    投影寻踪分类模型在常见造纸纤维原料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赵静远熊智新梁龙房桂干...
    5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投影寻踪分类(PPC)模型与基于实数编码的加速遗传算法(RAGA)相结合,同时优化多个指标参数,将高维数据指标转化为低维空间上的一维投影值,建立RAGA-PPC模型,用于造纸纤维原料分类,并对造纸纤维原料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基于RAGA-PPC模型的评价结果与造纸纤维原料实际分类结果一致,此方法客观可靠,精度高,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RAGA算法PPC模型分类综合评价

    纸机干燥部能源效率在线监测与评价方法研究

    陈晓彬郑启富董云渊占正奉...
    59-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分析纸机干燥部的能耗,初步探索了干燥部能源效率在线监测与评价方法,提出了干燥部能源效率在线监测的4类指标,即干燥部蒸汽单耗、干燥部热效率、通风与余热回收子系统电单耗、通风与余热回收子系统热回收效率,并建立了各个指标的计算模型;基于提出的指标对干燥部能源效率的评价方法进行了进一步拓展研究,提出的干燥部能源效率在线评价方法可从能效对标和能效等级2个维度实时评价干燥部能效水平.

    干燥部能效在线监测能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