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卒中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卒中杂志
中国卒中杂志

王拥军

月刊

1673-5765

china_stroke2006@yahoo.com.cn

010-67098349;67060709,848873

100050

北京市崇文区天坛西里6号北京天坛医院内

中国卒中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Strok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服务卒中领域的学术研究及学术传播,并为相关医院、教学研究单位提供具有前瞻水平有特色期刊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原发性延髓"心"形出血1例报道

    张青王旭张庆
    197-2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临床上延髓出血是少见的脑出血类型,在文献中多以个案报道形式呈现,而双侧延髓内侧出血更为少见.本文介绍了1例老年男性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多年,平日血压控制不佳,此次以"头晕、头痛伴恶心、呕吐"急性发病,后出现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失语、四肢瘫痪等症状.完善头颅CT提示双侧延髓内侧呈"心"形的高密度灶,明确诊断为延髓出血,并考虑此次发病与高血压有关.本文介绍了该患者的诊治经过,并从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以及结局等方面加以讨论,以期增加临床医师关于此病的诊治经验.

    延髓内侧出血双侧延髓脑干出血脑出血高血压脑出血

    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多发脑血管狭窄合并主动脉弓溃疡斑块病例报道

    王艳玲王雪梅
    202-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预防卒中的发生和复发是缺血性脑血管病防治的首要任务,多发脑血管狭窄合并主动脉弓溃疡斑块的患者缺血性卒中复发的风险显著升高.本文介绍1例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多发脑血管狭窄合并主动脉弓溃疡斑块患者的发病和治疗情况.该例患者表现为轻度神经功能缺损,住院期间发现多发脑血管狭窄合并主动脉弓溃疡斑块,在序贯双联抗血小板治疗3个月后持续阿司匹林单药抗血小板治疗,并全程联合普罗布考和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抗氧化治疗,随访25个月,无卒中复发,且各项影像学和血液学检查指标保持稳定.

    普罗布考脑血管主动脉弓动脉粥样硬化降脂抗氧化

    甲状腺功能亢进相关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1例报道

    莫称龙王思敏侯乐彭烈标...
    207-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甲状腺功能亢进作为一种可能影响血液凝固的内分泌疾病,与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关联在临床上并不常见.本文报道1例21岁男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并发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诊治过程.患者在接受包括甲巯咪唑、抗凝治疗在内的综合治疗后头痛等症状得到明显缓解,特别是经历了血管内介入取栓这一关键性治疗步骤.本病例强调了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进行全面评估的重要性,同时也提示了在特定情况下介入性治疗的潜在价值.未来更广泛的研究将有助于制定这些并发症的管理和预防措施.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毒症抗凝治疗血管内治疗

    Willis环变异与缺血性卒中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曾潮坤赵振强
    213-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尸体解剖和MRA等影像学技术,学者们发现Willis环存在变异,并将其分为不同类型.依托MRA技术,根据Willis环不同动脉段直径大小,可将Willis环分为4种类型.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Willis环与缺血性卒中的发病、发生部位及复发有关,然而不同类型的Willis环与缺血性卒中的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存在一定的争议.本文就Willis环变异与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Willis环缺血性卒中侧支循环

    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围手术期抗凝治疗研究进展

    许亚宁张猛
    219-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在血管内治疗(endovascular treatment,EVT)围手术期进行抗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明确.现有研究表明,在EVT术前使用抗凝药物并不会增加患者出血或不良预后的风险.而EVT术中抗凝虽然无法显著提高血管再通率,但对于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可能有积极作用.此外,EVT术后抗凝可以预防颅内动脉再闭塞的发生,并可能有改善脑部微循环的作用.因此,对于抗凝指征更加明确的、伴有心房颤动的AIS患者是否可以尽早开始抗凝值得进一步探索,今后仍需开展更多临床研究来评估AIS患者EVT围手术期抗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卒中血管内治疗围手术期抗凝

    卒中医疗质量改进临床研究进展

    姜晓晴李子孝王拥军
    227-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促进卒中指南推荐向临床实践转化应用为目标的卒中医疗质量改进成为应对全球卒中疾病负担的优先防控策略.本综述介绍了依托于学习型健康系统理念开展的多层面质量改进代表性研究、卒中再灌注治疗及时性的持续提升策略以及数字化时代背景下辅助卒中全流程质量管理的移动与远程医疗的应用.本文总结了目前卒中医疗质量改进领域的进展与潜在方向,以期为我国卒中医疗质量改进项目设计与开展、卒中医疗质量监测与改进体系建设提供借鉴.

    卒中医疗质量质量控制

    网络远程招生方式前后三年脑血管病方向统招硕士研究生生源情况分析

    杜鑫张家亮霍墨菲
    235-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对比网络远程招生与非网络远程招生方式下脑血管病方向统招硕士研究生的一般情况和成绩等信息,探讨网络远程招生方式对生源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2017-2022年脑血管病方向的统招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根据招生方式将其分为两组,2017-2019年招收的统招硕士研究生为非网络远程招生组,2020-2022年招收的为网络远程招生组.本研究主要通过历年的研究生复试名单来获取研究数据,收集的信息包括考生的性别、年龄、民族、毕业院校、是否是应届生等基本信息以及其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并对两组考生的上述指标进行差异化分析.结果 2017-2022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脑血管病方向的统招硕士研究生生源数量总体呈增长趋势.在所招收的统招硕士研究生中,女性88名(33.98%),比例低于男性,民族以汉族(246名,94.98%)为主,来源以应届毕业生(203名,78.38%)为主,网络远程招生组与非网络远程招生组相比,上述指标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网络远程招生组生源的平均年龄显著小于非网络远程招生组[(23.1±1.1)岁vs.(23.5±1.3)岁,P=0.014].网络远程招生组神经病学和外科学(神经外科)专业的统招硕士研究生复试成绩均显著高于非网络远程招生组[神经病学,(255.5±12.3)分vs.(241.0±13.8)分,P<0.001;外科学(神经外科),(259.9±11.6)分vs.(249.3±13.1)分,P<0.001].结论 网络远程招生的硕士研究生复试成绩在一定程度上优于非网络远程招生,为未来研究生招生形式提供了参考.

    脑血管病统招硕士研究生生源网络远程招生

    多元化教学模式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进修医师培训中的应用探索

    韩丽娟张曦陈志斌金佳丽...
    240-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多元化教学模式在提高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诊疗进修医师培训质量和效率方面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2年12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神经内科接受脑血管介入培训的进修医师为研究对象,应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即将多种教学方法融合交叉的培训模式进行教学.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进修医师满意度及其在培训前后介入诊疗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进行评估.结果 共纳入55名进修医师,年龄32~50岁,其中男性51名(92.73%).89.09%的进修医师对多元化教学模式非常满意;分别有83.64%和85.45%的进修医师认为多元化教学模式激发了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经过多元化教学模式培训后,能够独立完成颅外支架置入治疗的进修医师显著增加(41.82%vs.12.73%,P=0.002).结论 多元化教学模式是提高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进修医师培训质量和效率的有效手段.

    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培训多元化教学模式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分阶段培训

    本期缩略语表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