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传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传奇
中华传奇

张道文

月刊

1003-9619

zhcq201311@163.com

027-88992082

430077

武汉市武昌东湖路367号湖北省社会科学学院9楼

中华传奇/Journal Zhonghua Chuanqi
查看更多>>我国新时期最早创办的大众文学期刊之一。创刊26年来,共出版300多期,发行渠道覆盖全国三十多个城市,已有200多部作品出版单位行本或改编为电视作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服装和饮食看长春人民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变化

    陈思月王佳欣刘帅
    1页
    查看更多>>摘要:改革开放毫无疑问是中国一项成功的重大举措,使得中国的方方面面焕然一新,服装和饮食这两个对人民生活举足轻重的方面也毫不例外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长春作为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城市之一,其发展便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面镜子.本文将长春市作为出发点,从服装和饮食两个角度看长春人民改革开放以来生活的变化.

    长春改革开放变化服装饮食

    探析明代黄河与宁夏镇的关系

    康煜婕
    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镇的选址依托于自然地理环境,黄河由宁夏地区穿流而过,对于明代宁夏镇的设置有着重要意义.大多数现代城镇是在历史时期城镇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具有历史继承性.明代宁夏镇的设立奠定了今天宁夏沿黄地区的城镇基本格局,其依托于黄河天然的军事防御功能而设立,城镇的发展受到黄河影响较大.

    明代黄河宁夏镇

    根扎在群众中花开在舞台上——戏剧小品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符兴忠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为了更好的服务于人民,戏剧小品艺术成为了社区文化的重要形式,其具有篇幅短小、内容精炼、语言风趣、贴近生活等诸多特点,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并在其发展历程中一直非常受到人民的青睐.本文针对社区文化建设的特点进行分析,探索戏剧小品扎根群众的优化路径,并根据作者的相关经验提出戏剧小品的创作创新策略.

    戏剧小品社区文化建设根扎群众花开舞台

    有关音色在小提琴演奏中的作用探析

    林淋
    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音乐也越来越喜爱,小提琴也受到了人们广泛的支持.小提琴进行演奏时,可以发出许多美妙的声音,小提琴的音色丰富多彩,可以形象地表现出人的内心情感.因此本文将分析音色在小提琴演奏中的作用.

    音色小提琴演奏作用

    唢呐"声腔化"演奏的重要作用探究

    翟军军
    6-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于艺术审美也有了更高的追求.唢呐本身就是我国传统民族乐器之一,而声腔化演奏则更多地代表一种新型的演奏理念,希望能够在唢呐的音乐表现上打破千人一面的传统思维,凸显出不同演奏者自身的个性与特色,将自己的个性与演奏的作品结合起来,提高唢呐艺术的境界.本文将从唢呐声腔化演奏相关论述、唢呐演奏的特征分析以及唢呐声腔化演奏的应用三个方面进行相关论述,以供参考.

    唢呐演奏声腔化演奏重要作用具体应用

    乐亭大鼓的艺术审美及发展现状研究

    董旭张宁
    8,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乐亭大鼓历史悠久,是我国民间音乐中富有强烈地方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其自古发源于河北省乐亭县一带,并以其独特的韵味以及文化、审美价值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本文概述了乐亭大鼓的艺术审美特征,并分析了其发展的现状,希望能够帮助相关从业者,将乐亭大鼓发扬光大.

    乐亭大鼓艺术审美发展现状

    《喧哗与骚动》中的人物形象与文本解构

    刘清泓
    9页
    查看更多>>摘要:福克纳《喧哗与骚动》是"复合式"意识流作品的代表作之一,文本通过不同性格、不同遭际与品质的人物在不同的时间段内意识流动来叙述同一个故事的始末,而其文本也存在多元、具有矛盾体的反中心、反意象解构.

    《喧哗与骚动》不可靠叙事人物形象解构

    浅析缂丝织造工艺的发展与应用

    骆宣耀
    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推进缂丝在现代织造工艺中的应用,总结了缂丝的织造工艺特点,重点评述了缂丝织造工艺的发展历程.总结了缂丝织造工艺面临的挑战,认为使用现代织物设计工艺去完成缂丝织造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缂丝应用缂丝发展缂丝织造工艺

    现实主义美学下《红高粱》文学片段与电影片段的互动

    徐坤陈宗超
    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高粱》作为文学作品,主要依靠文字来展示三维空间社会,需要观众发挥主观能动性,而电影作为综合艺术借助声画配合可以直接作用于观众的视觉和听觉.两者之间存在着极强"互文性"而这也是改编文学作品电影的一个重要特征.本文对电影《红高粱》片段和其文学原著进行了详细的对照分析,从现实主义美学角度出发挖掘文学与电影之间千丝万缕、相互影响的互文性.

    《红高粱》文学现实主义美学

    《菊与刀》中的日本民族矛盾性格解读

    赵宇
    12页
    查看更多>>摘要:《菊与刀》是研究日本民族文化的经典之作.文中通过讲述"菊花"与"刀"两个最能够代表日本民族精神文化的事物,揭示了日本民族性格的矛盾性与双重性.但是,若仅从文化模式和心理学的角度去思考,并不能准确概括日本民族性的内在特点,因为从目前来说,日本民族给人的第一直观印象就是"性格双重性",这是不够的,一个民族的性格是多元性与独特性的结合,本文将从日本与其他民族的"差异性""矛盾与平衡""性格张力""耻感文化"几组关键词入手,结合书中分析的日本民族的文化模式,重新解读日本民族性的特点.

    差异性矛盾与平衡性格张力情义观耻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