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重型创伤性脑损伤(sTBI)患者术后发生肠道屏障功能障碍(IBD)的危险因素及其预警效能.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20年5月至2023年2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无锡分院收治的101例sTBI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3例,女38例;年龄21~81岁[(53.4±14.2)岁].患者均行急诊手术.根据术后是否发生IBD,将患者分为IBD组(67例)和非IBD组(34例).记录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颅内血肿类型(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脑内血肿)、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脑疝、术中初始颅内压(iICP)、手术时间、去除骨瓣、ICU治疗时间、肠内营养启动时间及使用广谱抗生素等.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上述指标与sTBI患者术后发生IBD的相关性并确定其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各危险因素对IBD的预警效能.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GCS、脑疝、术中iICP、去除骨瓣、ICU治疗时间、肠内营养启动时间、使用广谱抗生素与sTBI患者术后发生IBD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或0.01),而性别、年龄、基础疾病、颅内血肿类型、手术时间与发生IBD不相关(P>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术前GCS≤5分(OR=2.49,95%CI1.17,5.32,P<0.05)、术中 iICP>23 mmHg(1 mmHg=0.133 kPa)(OR=1.20,95%CI 1.03,1.39,P<0.05)、肠内营养启动时间>24 h(OR=10.03,95%CI 1.26,80.21,P<0.05)与sTBI患者术后发生IBD显著相关.ROC 曲线分析结果表明,术中iICP预警价值最大(AUC=0.91,95%CI 0.85,0.96),术前GCS次之(AUC=0.88,95%CI0.82,0.95),肠内营养启动时间的预警价值最低(AUC=0.78,95%CI0.69,0.87).结论 术前GCS≤5分、术中iICP>23 mmHg、肠内营养启动时间>24 h是sTBI患者术后发生IBD的独立危险因素.术中iICP对sTBI患者术后发生IBD的预警价值最大,术前GCS预警价值次之,肠内营养启动时间预警价值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