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前交叉韧带(ACL)延迟重建继发半月板撕裂的危险因素及其预警效能.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8年12月至2023年1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14例(114膝)ACL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8例,女36例;年龄11~50岁[29(21,35)岁].根据术中是否合并半月板撕裂,将患者分为撕裂组(46例)和无撕裂组(68例).记录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吸烟史、体重指数(BMI)、致伤原因、损伤机制、损伤侧别、Beighton评分、KT-2000左右差值、膝关节运动Tegner评分、胫骨前移征、胫骨内侧平台后倾角、胫骨外侧平台后倾角和轴移等级.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上述指标与ACL延迟重建继发半月板撕裂的相关性并确定其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各独立危险因素对ACL延迟重建后继发半月板撕裂的预警效能.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程、BMI、膝关节运动Tegner评分、胫骨内侧平台后倾角、胫骨外侧平台后倾角、高度轴移与ACL延迟重建继发半月板撕裂有一定相关性(P<0.01).多因素二元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病程≥14.5周(OR=1.20,95%CI 1.05,1.38,P<0.01)、BMI≥26.9kg/m2(OR=1.36,95%CI 1.03,1.81,P<0.05)、膝关节运动 Tegner评分≥4分(OR=2.29,95%CI1.18,4.46,P<0.05)、胫骨内侧平台后倾角≥11.2°(OR=2.27,95%CI 1.06,4.89,P<0.05)、高度轴移(OR=0.03,95%CI0.01,0.03,P<0.05)与ACL延迟重建继发半月板撕裂显著相关.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胫骨内侧平台后倾角(AUC=0.86,95%CI 0.80,0.93)和病程(AUC=0.85,95%CI 0.77,0.92)的预警价值良好,BMI(AUC=0.78,95%CI 0.69,0.87)和膝关节运动Tegner评分(AUC=0.73,95%CI0.64,0.83)的预警价值一般,高度轴移(AUC=0.60,95%CI0.49,0.71)的预警价值最低.各危险因素联合对ACL延迟重建继发半月板撕裂的预警效能更优(AUC=0.97,95%CI0.96,1.00).结论 病程≥14.5周、BMI≥26.9kg/m2、膝关节运动Tegner评分≥4分、胫骨内侧平台后倾角≥11.2°及高度轴移是ACL延迟重建继发半月板撕裂的独立危险因素.胫骨内侧平台后倾角和病程的预警价值良好,BMI和膝关节运动Tegner评分的预警价值一般,高度轴移的预警价值最低;上述危险因素联合对ACL延迟重建继发半月板撕裂有较好的预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