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韩德民

月刊

1673-0860

cjorl@cma.org.cn

010-85158191

100710

北京市东城区东四西大街42号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Otorhinolaryngology Head and Neck Surge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1953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以中、高级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和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该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治经验,以及对临床有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代表国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最高水平。目前已被Medline等国内外20多家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和文摘收录。多次获得中国科协、新闻出版总署评选的奖项及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资助。目前已成为国内影响最大、发行量最大的核心期刊之一。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CiteSpace的突发性聋伴耳鸣文献计量学分析及思考

    陈斯张剑宁霍岩凌雯琛...
    719-7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突发性聋(突聋)伴耳鸣的发生率、检查方案选择及治疗,为临床建立完善的突聋新指南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CiteSpace软件分析及数据挖掘,对计算机检索出的2011-2021年中国知网、万方以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有关突聋伴耳鸣相关辅助检查和治疗的文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本研究共检索随机对照研究207篇,其中中文121篇,英文86篇;最终纳入中文文献74篇,英文文献16篇.74篇中文文献中,伴随症状为耳鸣的64篇(86.5%),头晕/眩晕58篇(78.4%),耳闷25篇(33.8%),头痛10篇(13.5%),失眠4篇(5.4%),头晕耳鸣混杂4篇(5.4%),呕吐2篇(2.7%);16篇英文文献中伴随症状为耳鸣的15篇(93.8%),眩晕12篇(75.0%),耳闷1篇(6.3%),各种症状混杂1篇(6.3%).64篇提及耳鸣的中文文献中,仅9篇提到了耳鸣匹配检查;1篇提到耳鸣伴随症状的治疗为声治疗及心理辅导.4种不同类型突聋伴耳鸣发生率由低到高依次为:低中频82.4%,中高频90.7%,全聋型92.4%,平坦型92.8%.结论 耳鸣是突聋最常见的伴随症状,耳鸣匹配检查是有效评估手段.在建立科学、完善、全面、系统的突聋诊疗体系或指南的同时应重视耳鸣症状及其不良心理反应的诊疗,减少突聋康复后期耳鸣的发生率.

    听觉丧失,突发性耳鸣耳鸣匹配检查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关于伦理委员会的审批以及知情同意的规范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部
    726页

    外周血差异表达基因用于慢性主观性耳鸣客观分型的可行性研究:以高频耳鸣为例

    黎志成方必兴谢津王心怡...
    727-7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联合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WGCNA)及随机森林算法构建基于外周血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的主观性耳鸣客观分型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2019年10月至2020年6月期间,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37例慢性主观性高频耳鸣患者(代偿型21例,失代偿型16例)及20名健康志愿者通过高通量测序获得外周血DEGs.采用WGCNA构建不同表达模式的基因模块,并分析各自与耳鸣特征之间的关系.随后采用随机森林算法构建分型模型,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准确度和F1-score对分型性能进行评价.结果 12 351个组间DEGs被分成9个基因模块,其中MEblue、MEgreen和MEbrown与健康志愿者组呈负相关,MEpink与耳鸣困扰组呈正相关.基于MEblue及MEpink分别构建"耳鸣-正常"及"代偿-失代偿"分型模型,AUC均>0.80,准确度均>90%,F1-score均>0.90,分型性能良好.结论 外周血DEGs是慢性主观性耳鸣客观分型的潜在生物学指标,而WGCNA和随机森林算法的联合应用是构建慢性主观性耳鸣客观分型模型的可行方案.但模型的外延、跨数据集性能的验证,以及模型算法的优化仍需进一步探索并完善.

    耳鸣,主观性分型模型基因表达,差异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随机森林算法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数字医学与健康》创刊

    734页

    基于蛋白质组学筛选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治疗靶点

    李彤孙偲瑜宋哲莹杨玉娟...
    735-7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蛋白质组学方法筛选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的潜在治疗靶点,并通过实验验证其有效性.方法 收集自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于烟台毓璜顶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行手术治疗的患者的鼻黏膜组织样本,其中CRSwNP患者69例,对照组(行上颌窦囊肿切除或视神经减压术)患者39例.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以数据独立采集(data-independent acquisition,DIA)模式分析组织样本,寻找差异表达蛋白,结合生物信息学工具对差异蛋白功能进行分析.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及蛋白免疫印迹(WB)技术明确CRSwNP患者鼻组织造血细胞激酶(hematopoietic cell kinase,HCK)表达情况.同时构建CRSwNP小鼠模型并给予HCK抑制剂干预治疗,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不同实验组小鼠血清中炎性因子免疫球蛋白E(IgE)、白细胞介素(IL)-4及IL-5的分泌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CRSwNP组鼻黏膜组织筛选出差异蛋白1 850个,其中上调蛋白760个,下调蛋白1 090个.将细胞计数、CT评分等表型数据与组学结果进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correlation network analysis,WGCN A)关联分析,选取MEBrown模块的575个蛋白,与通过蛋白质组学得到的1 850个差异蛋白中进一步筛选出的35个激酶取交集,获得8个蛋白激酶,分别是HCK、SYK、PDK2、FGR、PRKCB、ROR1、CAMK 1及GRK6.对差异表达倍数最高的HCK进行实验验证,qPCR及WB结果表明,CRSwNP鼻组织中HCK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动物实验中发现,CRSwNP组小鼠血清中IgE、IL-4及IL-5分泌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而经HCK抑制剂干预后,小鼠血清中IgE、1L-4及IL-5分泌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 HCK抑制剂能够降低CRSwNP小鼠的炎性指标,HCK有望成为CRSwNP的潜在治疗靶点.

    蛋白质组学鼻窦炎鼻息肉激酶造血细胞激酶

    2024年本刊可以直接用缩略语的常用医学词汇(头颈外科)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部
    744页

    结肠带蒂间置联合血管吻合在下咽癌合并食管癌手术后上消化道重建中的应用

    张海林谭平清陈杰王俊琦...
    745-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吻合结肠系膜血管于颈部的结肠间置手术方式对于下咽合并食管多原发癌切除后全食管、下咽重建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湖南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2019年2月至8月收治的4例同时性下咽合并食管多原发癌病例,均为男性,年龄47~58岁.患者均行全下咽、全食管切除;3例切除全喉,1例保留喉.以结肠左动脉为蒂,切取结肠平均长度约为48.5 cm,经食管床上提至颈部,挑选颈部结肠近端肠系膜血管吻合至颈部;1例与甲状腺下动脉吻合,2例与颈横动脉吻合,1例与甲状腺上动脉吻合;静脉均与颈内静脉行端侧吻合.结果 4例患者术后颈腹伤口愈合良好,颈腹均未发生吻合口瘘,患者于术后21~30 d恢复经口普通饮食.随访48~52个月,2例患者因肿瘤复发死亡,2例无瘤生存.结论 结肠带蒂间置联合血管吻合的重建方式安全可行,适合下咽合并食管多原发癌切除后较长距离的上消化道重建.

    下咽肿瘤食管肿瘤结肠间置重建血管吻合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第十三届委员会委员名单

    749页

    PD-1抑制剂联合紫杉醇和顺铂新辅助治疗局部晚期下咽鳞癌的疗效分析

    方琦徐鹏飞曹非赵政...
    750-7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抑制剂联合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和顺铂(TP方案)新辅助治疗局部晚期下咽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的疗效,并评估喉器官功能保留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日至2023年1月15日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初治,经组织学和增强CT确诊为局部晚期下咽鳞癌的53例患者资料,其中男性51例,女性2例,年龄38~70岁.患者均接受PD-1抑制剂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260mg/m2)和顺铂(60mg/m2)新辅助治疗3~4周期.主要观察指标为喉器官功能保全生存期(larynx dysfunction-free survival,LDFS)、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使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Cox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者进一步行Cox多因素分析.结果 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0.6%(48/53).1年、2年LDFS率为83.8%(95%CI:74.0%~94.8%)和 50.3%(95%CI:22.1%~91.6%),1 年、2 年 OS 率为 95.2%(95%CI:88.9%~100.0%)和 58.2%(95%CI:25.6%~81.8%),1 年、2 年 PFS 率为 83.9%(95%CI:74.2%~94.9%)和 53.5%(95%CI:32.1%~89.1%).新辅助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主要为骨髓抑制(45.3%)、胃肠道反应(37.7%)和甲状腺功能减退(20.8%).结论 在PD-1抑制剂联合紫杉醇和顺铂新辅助治疗局部晚期下咽鳞癌中,可在保证较高生存率的同时提高患者喉器官功能保留率.

    下咽肿瘤癌,鳞状细胞新辅助治疗免疫治疗PD-1抑制剂

    2024年全国鼻科年会暨第十五届鼻部感染与变态反应疾病专题学术会议通知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部
    7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