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妇产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妇产科杂志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中华妇产科杂志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郎景和

月刊

0529-567X

cjog@cma.org.cn

010-85158215

100710

北京市东城区东四西大街42号

中华妇产科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1953年4月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我国妇产科学界学术水平最高、影响力最大的专业期刊。以广大妇产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致力于刊登妇产科学及其相关学科在临床及基础研究中具有创新性的优秀论文。近年来,在中国科技期刊统计源期刊中,本刊的影响因子一直在本学科领域中名列前茅。2006至2011年本刊连续获得中国科协精品期刊工程项目资助。2005年在第三届国家期刊奖评比中,本刊荣获“百种重点期刊”称号。自1992年以来多次荣获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科技部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奖。本刊一直被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医学索引(Medline)、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国内外30余个重要的检索系统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夫同道们,请不要丢弃听诊器!

    郎景和
    817-818页

    妊娠晚期促子宫颈成熟与引产指南(2024)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杨慧霞
    819-8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妊娠晚期促子宫颈成熟与引产是产科临床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于2008年发布了《妊娠晚期促宫颈成熟与引产指南(草案)》,并在2014年进行了修订,为产科临床工作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时隔10年,产科学组在原有指南基础上,先后进行3轮德尔菲法推荐意见调查,结合国内外近年来的循证证据及指南共识制定本指南,对产科医师关注的13个临床问题进行了推荐,以期为促子宫颈成熟和引产工作提供可靠的医学建议.

    妇科盆底重建手术加速康复的中国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妇科盆底学组朱兰
    829-8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通过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一系列围手术期优化处理措施,减少手术产生的创伤和应激,以加速患者的术后康复,减低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同时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ERAS理念近年来逐渐深入至妇科盆底重建手术领域,对于以中老年女性为主要患者群体的妇科盆底重建手术也具有适用性.妇科盆底重建手术实施ERAS的基本原则包括:术前宣教与咨询、术前取消常规肠道准备、合理调整术前禁食水的时间、术前摄入含碳水化合物的清饮料、手术路径优先选择微创、多模式镇痛、术中注意保温、优化麻醉方案、优化围手术期液体治疗、预防手术切口感染、预防血栓治疗、术后早期进食和尽早下地活动、避免常规阴道纱布填塞、减少放置引流管以及尽早拔除尿管.ERAS的成功实施需要多学科间的密切合作,同时需充分结合中老年女性器官功能衰退的具体情况以及各医疗中心的实际条件,在标准化的同时做到个体化、最优化,让患者实际获益,促进妇科盆底重建手术围手术期ERAS路径在我国妇科盆底重建手术领域中科学、规范、有序开展.

    FCN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对汉族孕妇子痫前期易感性的影响

    谭家余谭玉玲杨博杨维...
    839-8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FCN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对汉族孕妇子痫前期(PE)易感性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市博爱医院收治的PE孕妇274例(PE组)和同期收治的健康孕妇154例(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的一般资料、既往史、生育史、血压、体重指数和临产前血生化指标.采用飞行时间质谱检测系统对FCN基因家族的23个SNP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其编码产物纤维胶凝蛋白(ficolin,包括ficolin-1、ficolin-2和ficolin-3)的血清水平.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PE组孕妇的体重指数、平均动脉压、分娩孕周、血尿素氮、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直接胆红素、白蛋白、C反应蛋白、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胎盘生长因子(PlGF)和人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水平均有显著差异(P均<0.05).(2)FCN基因的23个SNP位点中,18个位点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包括FCN1基因5个位点、FCN2基因10个位点、FCN3基因3个位点;不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的5个位点不纳入后续分析.与对照组比较,PE组FCN2基因的3个位点(rs7872508、rs11103563、rs73664188)和FCN3基因的1个位点(rs3813800)的基因型分布有显著差异(P均<0.05).经Bonferroni校正,仅FCN2基因的rs7872508和rs73664188两个SNP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在PE组与对照组孕妇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进一步分析显示,对于FCN2基因的rs7872508位点,与 GG基因型比较,基因型为GT(OR=3.025,95%CI为 1.080~8.471)和TT(OR=4.777,95%CI为1.758~12.979)均显著增加PE的发生风险(P均<0.05).对于FCN2基因的rs73664188位点,与TT基因型比较,基因型为TC(OR=0.510,95%CI为0.334~0.778)显著降低PE的发生风险(P<0.05).(3)与对照组相比,PE组孕妇血清ficolin-1和ficolin-2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ficolin-3水平则无显著变化(P=0.271).相关性分析显示,PE组孕妇血清ficolin-2水平与PlGF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321,P<0.001),与 sFlt-1(r=-0.187,P=0.002)和 NT-proBNP(r=-0.392,P<0.001)水平呈显著负相关.进一步分析发现,FCN2基因的rs7872508位点基因型为GT和TT的PE组孕妇血清ficolin-2水平显著降低(P均<0.05),rs73664188位点基因型为TC的PE组孕妇血清ficolin-2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 FCN基因家族中FCN2基因的SNP可能与PE的易感性有关,并对PE孕妇血清ficolin-2水平有影响.

    子痫前期纤维胶凝蛋白多态性,单核苷酸质谱分析法

    《中华妇产科杂志》第十二届编辑委员会名单

    847页

    激光和光动力治疗及随访观察在子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管理中的意义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

    张璐孟凡婷吴江南隋龙...
    848-8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C)2激光治疗、光动力治疗和随访观察3种方法在子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管理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2021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于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经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为子宫颈LSIL且合并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感染的患者.由患者自愿选择治疗方式,根据1:1配比,共纳入激光组、光动力组和随访组各107例.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6~12个月随访时的病灶缓解率及HR-HPV转阴率.结果 (1)治疗前3组患者一般临床病理资料的比较:321例子宫颈LSIL患者的年龄为(34.9±8.1)岁,治疗前51.7%(166/321)的患者存在细胞学异常,35.2%(113/321)的患者HPV 16和(或)18型(HPV 16/18型)阳性,阴道镜诊断的准确率为69.2%(222/321).激光组、光动力组、随访组患者的年龄、细胞学结果、HPV 16/18型阳性率、阴道镜诊断结果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治疗后3组患者病灶缓解率和HR-HPV转阴率的比较:治疗后6~12个月随访时,激光组的病灶缓解率高达89.7%(96/107),略高于光动力组的86.9%(93/10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1,P=0.523);但两组均显著高于随访组(64.5%,69/107;x2=19.30,P<0.001;x2=14.63,P<0.001).激光组和光动力组的 HR-HPV 转阴率分别为 73.8%(79/107)和68.2%(73/107),均显著高于随访组(32.7%,35/107;x2=36.34,P<0.001;x2=26.99,P<0.001);但激光组与光动力组间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x2=0.82,P=0.366).结论 CO2激光和光动力是子宫颈LSIL有效的治疗方法,在病灶缓解率和HR-HPV转阴率方面均显著优于随访观察.在有病灶进展的高风险患者中,可根据患者的年龄、HR-HPV感染情况、阴道镜检查结果及经济条件制定个体化的方案.

    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激光疗法光化学疗法随访研究队列研究

    《中华妇产科杂志》稿约(电子版)的官方网站链接

    855页

    SMARCA4蛋白表达缺失性子宫内膜去分化癌/未分化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刘伟师怡王晓江崔艳梅...
    856-8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SMARCA4(是SWI/SNF染色质重塑复合物中的核心催化亚基)蛋白表达缺失性子宫内膜去分化癌/未分化癌(DDEC/UDE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福建省肿瘤医院确诊的DDEC/UDEC患者共48例,其中SMARCA4蛋白表达缺失性DDEC/UDEC患者10例,分析其临床和病理特征(形态学、免疫表型)、分子分型及预后.结果 (1)临床特征:10例SMARCA4蛋白表达缺失性DDEC/UDEC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6岁(范围:48~65岁),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Ⅰ~Ⅱ期和Ⅲ~Ⅳ期各5例.(2)病理特征:肿瘤细胞黏附性差,常见脉管内癌栓(8/10),部分可见泡状核细胞(6/10)、横纹肌样细胞(4/10)及组织细胞吞噬凋亡小体或碎片形成的星空现象(4/10);6例(6/10)错配修复(MMR)蛋白表达缺失,2例(2/10)p53蛋白突变型表达,5例(5/10)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阳性表达.(3)分子分型:10例患者中,POLE突变(POLEmut)型1例(1/10),错配修复缺陷(MMR-d)型5例(5/10),p53异常型1例(1/10),无特异性分子改变(NSMP)型3例(3/10).(4)预后:10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20个月(范围:7~42个月),随访期内5例(5/10)因肿瘤进展、多发转移死亡,其余5例(5/10)术后定期复查,未见复发征象.2年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58.3%和52.5%.结论 SMARCA4蛋白表达缺失见于约1/5的DDEC/UDEC患者,具有较高的侵袭性,预后较差.SMARCA4蛋白表达缺失性DDEC/UDEC患者中,约半数存在MMR蛋白表达缺失和PD-L1蛋白阳性表达,提示其可能会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中获益.

    子宫内膜肿瘤DNA解旋酶类核蛋白质类转录因子生物标记,肿瘤

    本刊远程稿件管理系统作者投稿说明

    863页

    新型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对人工流产手术后子宫内膜修复的影响一项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李春颖滕莉荣林青赵丽萍...
    864-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人工流产手术后应用自交联透明质酸钠(SCH)凝胶对子宫内膜修复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纳入2021年12月至2023年2月期间18家医院的382例接受人工流产手术的妇女.以交叉设计随机化生成分配表并制作随机分配信封,全部受试者按照随机信封以1∶1比例分配至SCH组(接受SCH凝胶治疗)、对照组(未接受SCH凝胶治疗),均为191例.主要疗效指标为术后首次月经结束后第14~18天的子宫内膜厚度,次要疗效指标包括术后6周内是否月经复潮、月经复潮时间、术后首次月经的经量变化(与术前比较)、术后首次月经经期天数以及痛经情况.结果 两组受试者的基线特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82例受试者中,共有359例[SCH组182例(95.3%,182/191)、对照组177例(92.7%,177/191)]完成了本研究的统计学分析.SCH组受试者人工流产手术后子宫内膜厚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分别为(9.78±3.15)、(8.95±2.32)mm;P=0.005].SCH组经量减少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2.6%(23/182)、17.5%(31/177);P=0.038].尽管SCH组术后首个月经期间痛经情况较少,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28.5%(51/179)、37.1%(65/175);P=0.083].在术后6周内月经复潮的例数、月经复潮时间和经期天数方面,两组之间分别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研究期间未观察到严重不良事件,且无任何归因于SCH凝胶治疗的不良事件.结论 人工流产手术后应用SCH凝胶是安全的,并有助于促进子宫内膜的修复.

    透明质酸流产,人工子宫内膜随机对照试验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