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妇产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妇产科杂志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中华妇产科杂志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郎景和

月刊

0529-567X

cjog@cma.org.cn

010-85158215

100710

北京市东城区东四西大街42号

中华妇产科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1953年4月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我国妇产科学界学术水平最高、影响力最大的专业期刊。以广大妇产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致力于刊登妇产科学及其相关学科在临床及基础研究中具有创新性的优秀论文。近年来,在中国科技期刊统计源期刊中,本刊的影响因子一直在本学科领域中名列前茅。2006至2011年本刊连续获得中国科协精品期刊工程项目资助。2005年在第三届国家期刊奖评比中,本刊荣获“百种重点期刊”称号。自1992年以来多次荣获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科技部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奖。本刊一直被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医学索引(Medline)、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国内外30余个重要的检索系统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华妇产科杂志》第十二届编辑委员会通讯编委名单

    374页

    正常妊娠孕妇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及其与孕妇基本特征的相关性

    黄真轩李桂民郑晓芳吴文诗...
    375-3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正常妊娠孕妇血流动力学参数正常参考范围的变化及其与孕妇基本特征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纳入2023年1至1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规律产前检查的健康孕妇共598例,采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检测孕妇的血流动力学参数随孕周的变化情况,包括心输出量、每搏输出量、胸液水平、外周血管阻力、平均动脉压、心率.使用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分析血流动力学参数与孕妇基本特征,包括年龄、身高、体重之间的关系.结果 (1)心输出量(r=0.155,P<0.001)、胸液水平(r=0.338,P<0.001)、平均动脉压(r=0.204,P<0.001)、心率(r=0.352,P<0.001)与孕周呈正相关;每搏输出量与孕周呈负相关(r=-0.158,P<0.001);外周血管阻力与孕周无显著相关性(r=0.051,P=0.258).(2)心输出量与孕妇的身高、体重均呈正相关(趋势检验P均<0.001),孕妇越高、越重,心输出量越高;每搏输出量、平均动脉压、心率与孕妇的体重均呈线性关系,外周血管阻力与孕妇的身高呈线性关系(趋势检验P均<0.01);孕妇越重,每搏输出量、平均动脉压及心率越高;而孕妇越高,外周血管阻力越低.(3)胸液水平与孕期体重指数呈非线性关系(非线性检验P<0.05);外周血管阻力、平均动脉压与孕妇年龄均呈非线性关系(非线性检验P均<0.05),年龄>31岁,外周血管阻力、平均动脉压呈上升趋势.结论 正常妊娠孕妇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受其身高、体重、年龄的影响,倡导妊娠期合理控制体重、适龄婚育.

    妊娠血流动力学心排血量血管阻力孕妇

    卵巢上皮性癌、输卵管癌和原发性腹膜癌序贯化疗的疗效分析

    沈晓燕李小平王悦吴燕...
    383-3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输卵管癌和原发性腹膜癌序贯化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2年1月-2019年1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行分期手术或肿瘤细胞减灭术且术后给予辅助化疗的100例铂敏感型卵巢癌、输卵管癌和原发性腹膜癌患者(分别为90、6、4例)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术后辅助化疗模式不同分为序贯化疗组(70例)、常规化疗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化疗效果、化疗毒副反应及预后.结果 (1)临床病理特征:序贯化疗组患者的年龄、肿瘤类型(包括卵巢癌、输卵管癌和原发性腹膜癌)、病理类型、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术后残留灶大小、有无新辅助化疗、总化疗疗程数分别与常规化疗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化疗效果:序贯化疗组患者的中位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时间总和为80.0个月(范围:39~369个月),常规化疗组为28.0个月(范围:13~52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82,P<0.001).(3)化疗毒副反应:序贯化疗组出现骨髓抑制55例(79%,55/70)、神经系统症状20例(29%,20/70),常规化疗组分别为11例(37%,11/30)、2例(7%,2/30),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余化疗毒副反应两组间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4)预后:随访期内,序贯化疗组、常规化疗组患者的复发率分别为73%(51/70)、100%(30/30),中位复发间隔时间总和分别为70.5个月(范围:19~330个月)、15.0个月(范围:6~40个月),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序贯化疗组70例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时间为84.0个月(范围:34~373个月)、中位总生存(OS)时间为87.0个月(范围:45~377个月),常规化疗组分别为30.5个月(范围:14~60个月)、37.5个月(范围:18~67个月),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序贯化疗组患者的3年、5年、10年OS率分别为100%(70/70)、93%(65/70)、21%(15/70),常规化疗组分别为50%(15/30)、3%(1/30)和0,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采用序贯化疗可显著延长卵巢癌、输卵管癌和原发性腹膜癌患者的PFS和OS时间,疗效优于常规化疗患者,且毒副反应可控,建议用于卵巢癌、输卵管癌和原发性腹膜癌患者的一线化疗.

    卵巢肿瘤输卵管肿瘤腹膜肿瘤序贯化疗治疗结果

    稀有人参皂苷对环磷酰胺所致雌性大鼠生殖损伤的改善作用基于代谢组学

    陶飞燕马华刚曹雨晴纪雪莹...
    391-4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代谢组学分析稀有人参皂苷(RGS)对环磷酰胺(CP)所致雌性大鼠生殖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24只雌性大鼠分为4组:空白对照(NC)组、RGS组、CP组、CP+RGS组,每组6只,CP组和CP+RGS组腹腔注射CP(30 mg/kg)5 d进行造模,CP+RGS组并予灌胃RGS(50 mg/kg)进行干预.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生长状况,计算脏器指数,HE染色后观察卵巢、子宫、肝脏及肾脏的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血清雌二醇、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和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采集各组大鼠的尿液,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PLC-MS)联用技术对尿液的代谢产物进行代谢组学分析,筛选差异代谢物并富集分析代谢通路.结果 与NC组比较,CP组大鼠卵巢指数[(0.054±0.015)%]、子宫指数[(0.293±0.036)%]、雌二醇水平[(62.9±6.4)pmol/L]均显著降低(P 均<0.05),血清 FSH、LH、IL-6、IL-1β 水平[分别为(20.4±1.0)U/L、(29.0±3.0)U/L、(185.4±28.6)ng/L、(72.9±2.0)ng/L]均显著升高(P均<0.01);与CP组相比,CP+RGS组大鼠卵巢指数[(0.075±0.010)%]明显升高(P<0.05),血清雌二醇水平[(122.1±16.2)pmol/L]明显升高(P<0.01),血清 FSH、IL-6、IL-1β 水平[分别为(16.7±1.0)U/L、(111.8±17.4)ng/L、(60.1±2.2)ng/L]均显著降低(P均<0.01).使用UPLC-MS联用技术进行代谢组学分析显示,从尿液中共检测到352个代谢物,根据筛选条件发现其中12种是与CP组的生殖损伤相关的差异代谢物,经RGS治疗后向NC组方向改善;RGS的治疗作用与多种代谢通路相关,包括嘌呤代谢、牛磺酸和次牛磺酸代谢通路等.结论 RGS可能是通过影响嘌呤代谢等通路,减少炎症发生,进而改善CP对雌性大鼠生殖系统造成的损伤.

    人参皂苷类环磷酰胺生殖器疾病,女(雌)性代谢组学疾病模型,动物

    《中华妇产科杂志》编辑部人员变动及通信地址变更的启事

    400页

    Robert子宫4例治疗方式及疗效分析

    伍苏苏徐大宝朱姝娟吴骄阳...
    401-4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总结4例罕见子宫畸形Robert子宫的治疗方式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2013年12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4例Robert子宫患者的治疗方式、远期并发症及妊娠的随访情况.结果 4例Robert子宫患者中,有3例的直接就诊原因为严重痛经,且痛经进行性加重(2例为生育期,合并不孕;1例为青春期);l例为宫腔镜手术中确诊.4例患者就诊的年龄分别为28、44、27、15岁.手术方式:2例行腹腔镜监护下宫腔镜子宫斜隔电切+宫形宫内节育器(IUD)放置术;1例行B超监护下宫腔镜子宫斜隔电切+宫形IUD放置术;1例青春期患者分次手术进行治疗,第1次行B超监护下宫腔镜冷刀子宫斜隔切除术联合放置宫腔球囊,第2次行B超监护下宫腔镜冷刀子宫斜隔切除术联合放置宫内支架.3例严重痛经患者术后痛经症状均明显缓解.采用传统电刀行宫腔镜子宫斜隔切除术的3例患者术后均因宫腔粘连多次行宫腔粘连分离术,而采用冷刀切除子宫斜隔的1例患者随访半年未见明显宫腔粘连.4例患者中,2例经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后分娩,1例行4次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但均失败,1例非生育期.结论 B超监护下宫腔镜子宫斜隔冷刀切除术结合球囊及宫内支架的治疗方式不仅可有效切除子宫斜隔,并且在保护生育力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可能成为治疗Robert子宫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式之一.

    妊娠期有毒重金属暴露与不良出生结局关系的研究进展

    杨昕悦刘博蕊郑璐杨喆...
    405-40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不良出生结局如出生缺陷、早产、低出生体重对子代的近远期健康具有重要影响.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环境重金属暴露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提示妊娠期间的重金属暴露,如镉、铅、汞、铬和类金属砷等,将导致不良出生结局的风险增加.但由于重金属种类繁多,对不同不良出生结局的影响具有特异性,现有研究的结论尚不一致.本文对该领域现有研究进行综述,总结有毒重金属与不良出生结局的关系及潜在机制,为防范有毒重金属暴露,促进生命早期健康发育、提高出生人口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妇科恶性肿瘤抗HER-2治疗的研究进展

    张晗刘继红丁怡周云...
    410-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基因是一种原癌基因,多种妇科恶性肿瘤中均存在一定比例的HER-2基因相关变异,部分研究发现HER-2蛋白高表达或基因扩增与不良预后相关.近年来,抗HER-2治疗在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结直肠癌等肿瘤取得积极进展.多项研究尝试将传统抗HER-2疗法应用于妇科恶性肿瘤的治疗,但疗效不尽如人意.可喜的是,新型靶向HER-2的抗体偶联药物(ADC)德曲妥珠单抗在HER-2表达的多种难治性实体瘤中展现出显著且持久的疾病缓解能力,对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上皮性癌的疗效尤著.这一突破性发现或将为晚期、复发性妇科恶性肿瘤带来新的治疗方法.本文综述了妇科恶性肿瘤中HER-2基因的变异情况、抗HER-2治疗的探索以及靶向HER-2蛋白的ADC的最新进展,以期启发临床对HER-2检测和靶向HER-2治疗的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