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栗占国

月刊

1007-7480

cmafsb@163.com

0351-5261401

030001

山西省太原市东华门23号(山西省太原市广场收投分局010025信箱)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Rheumat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以广大风湿病学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风湿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风湿病学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风湿病学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本刊设有专论、论著、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短篇论著、综述、讲座、病例报告、临床病理(病例)讨论、国内外学术动态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急性焦磷酸钙晶体性关节炎致髋关节疼痛1例

    孟亚轲张亮黄海杨贺杰...
    745-7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急性髋关节疼痛是较为常见的临床症状,临床病因复杂多样.本文报道1例老年急性非外伤性髋关节疼痛患者,初步考虑髋部钙化性肌腱炎,经过系统检查后最终诊断为急性焦磷酸钙晶体性关节炎,并通过文献回顾,提高临床医生的诊疗思路.对于焦磷酸盐沉积病可疑者,可行膝关节、腕关节等系统影像学检查,有助于临床诊断.

    髋关节痛老年非创伤晶体沉积病,焦磷酸盐

    雷帕霉素靶蛋白抑制剂治疗风湿免疫病的现状与展望

    谢文慧张卓莉
    748-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是一种非典型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可调节免疫细胞和非免疫细胞生长、增殖、存活,参与炎症、纤维化及组织重塑和器官损伤等病理过程.既往研究显示mTOR过度激活广泛参与风湿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提示mTOR抑制可能成为潜在治疗靶点.本文汇总mTOR抑制剂在风湿免疫病中的临床研究现状并展望未来的前景,为风湿科医师提供最新的信息.

    红斑狼疮,系统性关节炎,类风湿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西罗莫司

    临床前阶段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药物管理策略的研究进展

    苏芮张鑫王会字晓宇...
    752-7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类风湿关节炎(RA)作为一种以侵蚀性多关节炎为主要特点的慢性自身免疫病,在临床确诊前往往早已存在异常的自身免疫反应,故近年来探索临床前阶段类风湿关节炎(Pre-RA)的早期干预策略逐渐引起重视,以期改善疾病进程甚至阻止其发生.在Pre-RA阶段的管理涉及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干预、药物管理等诸多方面,目前临床工作中缺乏Pre-RA阶段药物干预的经验,本文重点关注药物管理方面对目前在Pre-RA阶段进行的药物研究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临床医生在Pre-RA阶段的药物管理提供新进展.

    关节炎,类风湿临床前阶段药物治疗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并发肿瘤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章友威王璇汤建平
    757-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ögren's syndrome,pSS)是一种多系统受累的自身免疫病,其与肿瘤之间的联系已在多项研究中得到证实.pSS并发淋巴瘤、甲状腺癌、肺癌等的风险增加.腮腺肿大、淋巴结肿大、皮肤紫癜、低C4补体水平、冷球蛋白血症及小涎液腺焦点分数≥3分等对淋巴瘤的发生有提示意义,而其并发实体肿瘤的预测因子有待进一步探究.本文就pSS并发肿瘤的临床特征、预测因子及预后等进行综述.

    干燥综合征,原发性肿瘤进展

    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常用药物的心血管安全性研究进展

    李敏婕谢文慧张卓莉
    761-7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常常累及多器官多系统的慢性自身免疫病,流行病学显示心血管疾病已成为长病程SLE患者的首位死亡原因.SLE的治疗主要依赖药物,目前已经明确,除外传统心血管风险因素和SLE持续活动相关的器官损伤,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治疗SLE的药物是影响心血管事件不可忽视的原因.本文针对治疗SLE的常用药物对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研究进行综述,包括糖皮质激素、羟氯喹、免疫抑制剂及生物制剂等,以期提高对早期风险的干预,为国内风湿科医师优化临床患者管理提供有益信息.

    红斑狼疮,系统性药物心血管疾病风险

    细胞内他克莫司药物浓度的研究进展

    王佳琦束庆李俐
    766-771,后插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他克莫司(TAC)具有治疗窗窄、个体差异大的特点,在临床应用时往往需要进行治疗药物监测(TDM)以保证用药的安全有效.但是,以血药浓度进行监测的方法在实际应用时与临床疗效间的相关性并不理想,伴随检验技术的提升,在TAC靶细胞尤其是PBMC内进行药物浓度测定的方法逐渐成熟,展现出良好的前景与临床价值.本文通过综述TAC以细胞内药物浓度代替血药浓度进行TDM的机制、影响因素、分离测定方法及临床应用现状,以期为临床提供TAC更适宜的TDM方案提供思路与参考.

    他克莫司治疗药物监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测定方法影响因素

    羟氯喹血药浓度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杨大鹏束庆王丹丹孙凌云...
    772-7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羟氯喹是一种4-氨基喹啉衍生物,最初用于治疗疟原虫感染,由于其安全性良好、疗效可靠,现已被广泛用于治疗自身免疫病,具有抗炎、调节免疫、抗血栓等作用.但该药药代动力学过程具有较大个体差异,并且其血药浓度受到药物剂量、患者生理和基因多态性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临床疗效差异大.本文旨在对影响羟氯喹血药浓度的因素进行综述,为该药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参考.

    羟氯喹血药浓度药动学红斑狼疮,系统性

    系统性红斑狼疮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诊疗进展

    丁甜甜梅轶芳
    777-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自身免疫介导的慢性弥漫性结缔组织病,以多器官受累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者可引起多器官衰竭,甚至死亡.感染是其预后不良的常见原因之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是由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引起的感染性疾病,近年来在全球广泛流行.SARS-CoV-2感染可引发SLE发作,SLE患者是COVID-19的易感人群.SLE感染COVID-19的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合并多脏器损伤的SLE患者易出现重症COVID-19,导致需要住院、入住重症监护室(ICU)、使用机械通气甚至死亡的风险显著增加.SLE感染COVID-19患者的诊疗越来越引起关注.本文对SLE感染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征、诊疗、不良预后进展进行系统综述,为SLE感染COVID-19患者的科学诊治和防治策略提供思路.

    红斑狼疮,系统性新型冠状病毒临床特征诊断治疗预后

    结缔组织病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研究进展

    吴传聪郑婉莹林添辉彭翔...
    780-7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是一种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和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同家族的新型RNA冠状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对全世界造成巨大的损失.该病毒导致机体损伤的一些免疫病理学机制已有初步研究成果.结缔组织病患者因疾病本身的特殊性以及治疗药物的使用可能更容易感染SARS-CoV2病毒,导致更高的不良预后风险.此外,感染SARS-CoV2后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等药物的使用及减停问题,也是近几年国内外学者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总结了目前与结缔组织病相关的一些重要的SARS-CoV2感染研究内容,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一人群特殊的临床特点.

    结缔组织疾病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