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苏旭

双月刊

0254-5098

cjrmp@cjrmp.sina.net

010-62389620

100088

北京市德外新康街2号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Radiological Medicine and Protec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1981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承办。本刊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主要报道电离辐射生物效应、放射治疗剂量控制、放射病诊断与实验研究、放射卫生防护、影像技术、核事故医学应急等理论与应用方面内容。读者对象为从事放射生物学、放射医学、辐射防护、环境保护、临床医生、各级卫生监督所、医学院校有关专业师生、放射性厂矿技安人员及科技信息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多种机器学习算法的人血浆辐射敏感脂质代谢物模型探索

    陈琦赵骅蔡恬静高义哲...
    457-4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脂质组学方法联合机器学习(ML)多种算法,探索人外周血辐射敏感脂质代谢物分类模型.方法 收集2023年3-9月北京市某综合医院准备接受骨髓移植的25例白血病放射治疗病例,照射前和照射后外周血样本97份,其中对照组24份,为照射前血液样本;辐射组73份,为4、8、12 Gy照射剂量下的24、25和24份血液样本.采用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平台的靶向脂质组学方法,分析辐射组与对照组差异脂质.线性回归筛选0~12 Gy的剂量范围内辐射剂量响应脂质.采用5种机器学习方法构建训练集辐射分类模型,验证集进行模型的验证和评价.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辐射组敏感的脂质代谢物中62个脂质浓度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1~4.74,P<0.05),包括鞘磷脂(SM)、胆固醇酯(CE)、神经酰胺(Cer)、磷脂酰肌醇(PI)、己糖神经酰胺(HexCer)、溶血磷脂酰胆碱(LysoPC)、醚磷脂酰胆碱(PCO)、磷脂酰乙醇胺(PE)、溶血磷脂酰乙醇胺(LysoPE)这9大类.在0~12Gy的剂量范围内,筛选出20种具有良好剂量反应的脂质代谢物,包括11个SM,7个CE,1个Cer和1个PI.决策树(DT)、支持向量机(SVM)、轻量梯度增强机(Light GBM)、随机森林(RF)、K最邻近(KNN)这5种机器学习训练模型拟合均较好(F1=0.69~1.00),灵敏度较高.通过评价验证指标,辐射分类判定效果最好的模型为随机森林(灵敏度1.00、准确率0.72、F1值0.80).结论 通过靶向脂质组学分析,发现人类样本中辐射响应的脂质代谢物和辐射剂量响应的脂质.机器学习方法中的RF模型可以为探索人类辐射脂质代谢物模型提供新的思路.

    电离辐射脂质组学机器学习随机森林

    次级视觉皮层组织病理学改变和神经元钙活动增强参与微波辐射致焦虑样行为

    冯志华潘婷何钢华常晨旭...
    464-4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阐明微波辐射对焦虑样情绪行为以及次级视觉皮层组织结构和神经元钙活动的影响.方法 选取C57BL/6N小鼠36只,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微波辐射组,其中单纯行为学检测对照组8只,辐射组7只;光纤记录结合行为学实验对照组8只,辐射组7只;苏木素-伊红(HE)染色每组各3只.采用中心频率9.875 GHz,平均功率密度12 mW/cm2的X波段高功率微波模拟源,辐射15 min,建立微波辐射动物模型.利用旷场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检测微波辐射后小鼠焦虑样情绪行为改变.采用HE染色和光学显微镜观察,研究微波辐射对次级视觉皮层组织形态学结构的影响.基于遗传编码钙成像技术,通过光纤记录结合旷场、高架十字迷宫行为学范式,检测次级视觉皮层V2M区神经元钙活动变化.结果 微波辐射后,辐射组小鼠探索旷场中央区域次数及高架十字迷宫开放臂次数较对照组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4、3.10,P<0.05);辐射组小鼠次级视觉皮层部分神经元变性、凋亡,主要表现为核固缩深染,胞体皱缩,血管周间隙略增宽.光纤记录结合行为学实验结果表明,微波辐射后小鼠探索旷场中央区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5,P<0.05);高架十字迷宫开放臂时辐射组对照组和辐射前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t=-2.77、-3.41,P<0.05).次级视觉皮层神经元钙活动均显著增强.结论 微波辐射可导致焦虑样行为发生以及次级视觉皮层组织的病理学改变,次级视觉皮层神经元钙活动增强是微波辐射致焦虑样行为改变的重要机制.

    微波辐射次级视觉皮层焦虑样行为神经元钙活动

    獐牙菜苦苷对放射性肺损伤的防护作用

    王瑾瑜公利鑫赵哲张甘...
    472-4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獐牙菜苦苷对电离辐射所致肺损伤的防护作用和机制.方法 实验将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和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ELF)分为对照组、10 Gy X射线照射组、照射+獐牙菜苦苷组,检测獐牙菜苦苷对X射线照射后的影响.检测射线暴露后细胞的乳酸脱氢酶(LDH)释放量、细胞的增殖情况、DNA损伤水平、活性氧(ROS)水平、脂质过氧化物水平、铁离子水平、铁死亡相关蛋白SLC7A11(xCT)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4)含量变化.为了验证獐牙菜苦苷在体内对放射性肺损伤是否具有防护作用,建立放射性肺损伤小鼠模型,将C57BL/6J雄性小鼠分为对照组、照射组、照射+獐牙菜苦苷组,每组5只,对小鼠胸部进行15 Gy X射线照射,照射后30 d收集小鼠肺组织及血清.观察受照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肺组织氧化应激水平及肺组织中γ-H2AX、GPX4含量变化和炎性因子水平变化.结果 与照射组相比,照射+獐牙菜苦苷组(130 µmol/l)细胞的增殖率及克隆形成率明显上升(Beas-2B:t=5.50~5.92,P<0.05;HELF:t=3.79~5.51,P<0.05);LDH释放率、ROS含量、脂质过氧化物水平及铁离子含量显著降低(Beas-2B:t=3.00~16.99,P<0.05;HELF:t=4.10~10.97,P<0.05).DNA 损伤水平显著下降(Beas-2B:t=5.69~8.27,P<0.05;HELF:t=3.44~14.77,P<0.05).xCT 和GPX4 蛋白表达发生上调(Beas-2B:t=2.90~3.27,P<0.05;HELF:t=3.01~7.07,P<0.05).体内实验中,与照射组相比,獐牙菜苦苷预处理可有效提升小鼠肺组织中GSH和GPX4含量(t=2.31~2.65,P<0.05),降低 MDA 和 γ-H2AX 含量(t=2.71~4.19,P<0.05),同时降低小鼠血清中IL-6及IL-1β水平(t=3.16~4.56,P<0.05).结论 獐牙菜苦苷可以通过降低电离辐射诱导的DNA损伤和氧化应激水平,从而对电离辐射引起的肺损伤发挥防护作用,为研发新型放射性肺损伤防护剂提供思路.

    獐牙菜苦苷放射性肺损伤DNA损伤铁死亡

    本刊可直接使用缩写形式的常用词汇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编辑部
    481页

    伽马刀SBRT与直线加速器SBRT治疗肺部肿瘤的剂量学对比研究

    段文越吴华健赵耿昊张传豪...
    482-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分析伽马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与基于直线加速器的X射线SBRT治疗肺部肿瘤的剂量学差异,为治疗策略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在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中心接受肺部SBRT的患者7位,针对其13个病灶,分别设计伽马刀SBRT(γ_SBRT)计划与加速器SBRT(X_SBRT)计划,将同一患者位置邻近的病灶设计在同一计划中,得到γ_SBRT与X_SBRT计划各10个,处方剂量为30~50 Gy/5~10次.比较分析两种计划的剂量参数,包括:计划靶区(PTV)的靶区覆盖率,梯度指数(GI),适形指数(CI),最大剂量(Dmax),平均剂量(Dmean),最小剂量(Dmin);20 Gy(V20)、10 Gy(V10)、5 Gy(V5)剂量线包绕的体积,100%处方剂量(V100%)、50%处方剂量(V50%)剂量线包绕的体积;患侧肺Dmean、20 Gy剂量线包绕的肺体积占该侧肺体积的百分比(Lung_V20)、5 Gy剂量线包绕的肺体积占该侧肺体积的百分比(Lung_V5),健侧肺Dmean、Lung_V5,食管、脊髓以及心脏的Dmax.结果 γ_SBRT计划在GI,V20、V10、V5、V50%,患侧肺Dmean、Lung_V20、Lung_V5,健侧肺Dmean、Lung_V5,以及食管和心脏Dmax方面均优于X_SBRT 计划(z=-2.81~-1.99,P<0.05).γ_SBRT 计划中,PTV 的Dmax以及Dmean高于 X_SBRT 计划(z=-2.80、-2.80,P<0.05);靶区覆盖率、CI、脊髓Dmax在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γ_SBRT计划的治疗时间长于X_SBRT计划(z=-2.70,P<0.05).结论 伽马刀SBRT计划在靶区外剂量跌落方面优于加速器SBRT计划,在肺部肿瘤治疗中有望减少靶区周围低剂量区以及正常肺组织受照剂量,但治疗时间显著增加.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伽马刀肺部肿瘤剂量分布

    不同模式新辅助治疗食管癌的疗效分析

    张耀文汪晨宇程欣宇郭莹...
    489-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食管癌不同模式新辅助治疗的疗效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2年5月于安阳市肿瘤医院行新辅助治疗的食管鳞癌(ESCC)患者的资料,共纳入542例患者,其中放化疗(NCRT)组137例,化疗(NCT)组241例,免疫加化疗(NICT)组164例;女性198例,男性344例;≤65岁289例,>65岁253例.首要研究终点包括主要病理缓解(MPR)率、病理完全缓解(pCR)率,次要研究终点包括总生存(OS)、无进展生存(PFS)和安全性.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方法,并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预后因素分析.结果 NCRT组的MPR率和pCR率分别为66.4%(91/137)和35.8%(49/137),NCT 组分别为 35.3%(85/241)和 6.6%(16/241),NICT 组分别为 63.4%(104/164)和 31.1%(51/164)(x2=1.67,P<0.001).NCRT 组的 1、2、3 年的 OS 分别为89.8%、82.3%、72.3%,NCT 组分别为 85.9%、71.4%、61.4%,NICT 组分别为 91.9%、81.5%、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20,P<0.01);NCRT组的1、2、3年的PFS分别为81.5%、67.9%、66.6%,NCT 组分别 75.9%、61.0%、53.5%,NICT 组分别为 80.1%、65.5%、6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2,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治疗方式、T分期、N分期是O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3组不良反应及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NCT对比,NICT与NCRT有更高的pCR、MPR和生存获益,因此新辅助免疫可作为食管癌术前治疗手段之一,但仍需大型的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

    食管肿瘤疗效评估食管肿瘤/新辅助化学疗法食管肿瘤/新辅助放化疗法食管肿瘤/新辅助化学联合免疫治疗

    肌少症对同步放化疗宫颈癌患者近期效果和远期预后的影响

    刘明博董青青周博刘东斌...
    497-5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肌少症对同步放化疗(CCRT)宫颈癌患者近期效果和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治疗的410例行CCRT治疗的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生物电阻抗方法测量体内肌肉含量,并据此分为肌少症组和非肌少症组.按照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估近期疗效,按美国放射治疗协作组分级标准评价急性不良反应.记录因各种急性不良反应而导致CCRT终止或治疗时间延长情况.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终点为总生存期(OS)和无复发生存期(PFS),估算生存率,分析肌少症和PFS的关系.结果 152例(37.1%)患者有肌少症.与非肌少症组相比,肌少症组的2级以上下消化道和血液系统急性不良反应、CCRT终止或治疗时间延长比例均高于非肌少症组.非肌少症组有27例死亡,其OS为30(18~36)个月,3年生存率为88.7%,5年生存率为85.6%;肌少症组有23例死亡,其OS为24(15~33)个月,3年生存率为83.8%,5年生存率为77.7%.2组之间生存曲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肌少症组有52例复发,其PFS为21(12~33)个月,3年无复发生存率为77.9%,5年无复发生存率为71.0%;肌少症组有41例复发,其PFS为15(10.5~24)个月,3年无复发生存率为69.0%,5年无复发生存率为56.5%.2组之间无复发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9,P=0.01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肌少症是PFS的独立危险因素(x2=4.33,P=0.037).结论 肌少症增加了行CCRT治疗的宫颈癌患者的急性不良反应和远期复发风险.

    宫颈癌肌少症放射治疗化学治疗预后

    论文参考文献中电子期刊及著作或编著的著录格式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编辑部
    503页

    航空机组人员职业受照剂量估算程序的分析与应用

    张雨范胜男赵宇李梦雪...
    504-5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估算与分析我国航空机组人员职业照射水平,为加强其职业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FlightAware网站采集我国客运量较大机场之间互相飞行的共计104条航线飞行数据,从覆盖我国机场数量、程序用户体验和实例计算航线有效剂量等方面,比较分析CARI、SIEVERT、PCAIRE和JISCARD-EX 4种宇宙辐射剂量估算程序.基于航线日志,择优采用CARI-7A估算我国航空机组人员宇宙辐射职业照射水平.结果 4种宇宙辐射剂量估算程序计算的不同太阳活动水平航线有效剂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M=7.52~180.98,P<0.05);PCAIRE估算的2014年至2021年我国68条航线的年有效剂量显著高于CARI-7A的估算结果(Z=2.52,P<0.05).基于CARI-7A,估算获得2014-2021年我国航空机组人员宇宙辐射年有效剂量水平,其中乘务员为1.26(0.57~2.35)mSv,飞行员为1.03(0.47~1.92)mSv.我国部分高频次航线单次航班航空机组人员所受宇宙辐射有效剂量范围为0.57~6.88 μSv.结论 我国航空机组人员宇宙辐射职业照射水平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但高于医学、工业应用职业照射水平,仍需进一步加强航空机组人员职业照射剂量控制与职业健康管理.

    航空机组人员宇宙射线职业照射有效剂量

    关于量和单位的规范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编辑部
    5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