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卢志平

季刊

1007-6239

hkbjb@sina.com

010-66927182

100142

北京市阜成路28号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erospace MedicineCSCDCSTPCD
查看更多>>1990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以中文发表论文,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读者对象为从事航空航天医学专业的高、中级专业人员和航空航天人机工程人员。栏目设置有论著、临床论著、综述、航医实践、病例报告、述评、专题论述、国际学术交流、人物述林、学术讲座、读者来信和消息报道等。刊文内容涉: 航空医学、航天医学、航空航天生理学、航空航天神经生理学和(或)视觉科学、各种加速度影响及其防护、航空航天人机工程、航空航天操纵技能与心理生理学、航空医疗运输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军事直升机飞行人员疾病谱Meta分析

    张杰刘涛窦艳玲
    226-2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中国军事直升机飞行人员疾病谱,了解其患病特点,为维护和提升军事直升机飞行人员的健康水平及制定卫勤保障措施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知识服务平台和PubMed数据库中有关中国军事直升机飞行人员疾病调查的文献.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2年9月26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单类疾病检出率的系统评价.结果 纳入研究文献12篇,发表年份为2009-2020年,研究对象7 034人,年龄为20~56岁.Meta分析结果显示,前5位检出疾病依次为肝胆疾病(22.4%,95%CI为14.0%~30.7%,I2=99%,P<0.001)、代谢性疾病(17.5%,95%CI为11.7%~23.3%,I2=97%,P<0.001)、头痛(10.3%,95%CI为4.8%~15.8%,I2=75%,P=0.007)、脊柱及关节疾病(10.0%,95%CI为7.4%~12.6%,I2=96%,P<0.001)和职业性航空病(7.8%,95%CI为3.1%~12.5%,I2= 76%,P=0.006).口腔疾病检出率虽然比较高(24.9%),但是纳入文献少,估计值不显著.结论 我军直升机飞行人员疾病检出率较高的疾病主要为肝胆疾病、代谢性疾病、头痛、脊柱及关节疾病和职业性航空病.应根据循证依据对军事直升机飞行人员实施合理的健康维护策略,更好地维护和促进其健康水平.

    疾病患病率Meta分析直升机飞行人员

    2023年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编委会
    232页

    歼击机飞行员心肺储备功能研究

    刘杰峰吴晓彧张义雪程蕾...
    233-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分析不同性能歼击机飞行员心肺储备功能的差异性,为今后进一步评估飞行员身体状态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参加北部战区空军医院空勤科行年度体检的歼击机飞行员96名,根据所飞机型分为高性能歼击机组和普通歼击机组.两组飞行员进行运动心肺功能测试(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CPET),比较两组CPET监测结果中的基本参数及峰值代谢当量、峰值氧脉搏和峰值公斤摄氧量等心肺储备功能参数.结果 两组飞行员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高性能歼击机飞行员与普通歼击机飞行员在峰值运动负荷、峰值氧脉搏和峰值公斤摄氧量等主要运动心肺储备功能参数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普通歼击机飞行员与高性能歼击机飞行员的心肺储备功能基本相同,CPET结果也可同时反映飞行员的体能训练状态.

    运动峰值代谢当量峰值氧脉搏峰值公斤摄氧量飞行员

    高性能歼击机飞行员座舱噪声暴露与防护

    郑学文段宇师国伟白玉...
    236-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飞行员飞机座舱噪声暴露情况,提出高性能歼击机座舱噪声防护防控措施建议.方法 在3种型号高性能歼击机(歼-A、歼-B、歼-C)地面试车发动机达到最高转速后5~180 s时,用声级计测量座舱中飞行员(假人)耳位处以及飞机尾喷口右侧与纵轴夹角60°、距离2.5 m处的总声压级、A声级,以及31.5、63、125、250、500、1 000、2 000、4 000、8 000 Hz噪声的线性声压级.选取听力正常的青年男性志愿者10名,采用125、250、500、1 000、2 000、4 000、8 000 Hz倍频程中心频率窄带信号,分别测试其裸耳,佩戴甲、乙、丙(分别为进口、现役、新研制)3种型号飞行头盔有源降噪状态及无源降噪状态时的听阈,并计算甲、乙、丙各型号飞行头盔的声衰减值(裸耳听阈和佩戴飞行头盔听阈测量差值).结果 歼-A、歼-B、歼-C地面试车发动机最大工作状态时的座舱飞行员(假人)耳位处噪声总声压级分别为102.2、100.4、111.2 dB;歼-B、歼-C尾喷口噪声总声压级分别为134.4、148.0 dB.歼-C飞机座舱噪声高于GJB 565A—2009的限值标准.经10名受试者测试,除4 000 Hz外,不同型号的飞行头盔在其他频率上的声衰减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35.49、38.93、32.37、33.50、23.96、27.81,P均<0.001).歼-A、歼-B、歼-C飞机座舱噪声经乙型头盔的有源状态衰减后噪声暴露的总声压级分别为87.3、84.1、89.3 dB.结论 高性能歼击机座舱噪声仍使飞行员处于较高声压级,对其听力健康和飞行效能构成潜在威胁.头盔降噪需进一步研究.头盔的主动衰减,降低噪声源的噪声水平仍然是防噪的主要目标.

    噪声环境暴露飞机头部防护装置飞行员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第五届编辑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240页

    飞行员运动系统急慢性损伤诊疗模式对比分析

    张颖孟永霞谷媛媛
    241-2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飞行员运动系统急慢性损伤传统诊疗模式的不足和缺陷,建立新的诊疗模式,分别评估未发生和已发生的军事训练伤,再予以个体化康复治疗.新的诊疗模式突出"重预防、早治疗、个体化"的特点,能够优化分配资源,将康复评估定期化,缩短康复周期,形成有针对性的治疗,保障飞行员飞行效能.

    创伤和损伤诊疗模式飞行员

    民航飞行员光敏诱发痫样发作1例

    张难李萍
    243-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1例民航飞行员在行脑电图检查中光敏诱发痫样发作.探讨现行中国民航飞行员体检鉴定中癫痫的筛查方法及存在的问题.建议在体检鉴定中适当增加脑电图检查频率或延长监测时长,诱发试验增加间断闪光刺激,有利于癫痫、痫样发作的早期检出和风险评估.

    癫痫痫样发作飞行员

    民航飞行员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室性心动过速1例

    刘胜燕蒙伟
    245-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1例民航飞行员因心电图广泛ST-T改变行心脏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示左室轻度增大,室间隔及心尖部心肌增厚伴延迟强化,确诊肥厚型心肌病.因其心肺功能良好,无临床症状,经特许航空医学鉴定,结论为特许合格(限制机长职责).后因该例飞行员在定期复检随访中24 h动态心电图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心率198次/min),最终航空医学鉴定结论:特许不合格.笔者建议飞行员心电图出现左心室高电压、异常Q波和多导联T波倒置等异常表现时,应详细询问其病史及家族史,并结合超声心动图,必要时加做心脏核磁共振成像排除肥厚型心肌病,尽力做到早发现、早诊断.

    心肌疾病心动过速,室性合格鉴定民航飞行员

    国外军事航空医学研究热点

    张向阳杜思铭邢航
    247-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总结回顾国外航空医学领域的热点问题,掌握军事航空医学最新研究进展,为我军开展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借鉴.资料来源 公开发表的军事航空医学领域相关文献.资料引用 公开发表的相关期刊论文33篇,专著1部,报告2篇,电子公告1份.资料综合 长航时导致的飞行疲劳和作业能力降低,缺氧导致认知能力的下降,日常训练和执行高强度作战任务时如何提高耐力和体能是目前国外军事航空医学研究的热点.在航空医学领域中飞行疲劳与情绪-认知相互作用.视觉失匹配负波可能是低氧暴露时感觉和认知障碍的早期和可靠的预测指标.飞行人员颈腰椎损伤影响因素及防治一直是航空医学工作者普遍关心和关注的问题,同时美国飞行人员体能训练和考核标准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结论 应继续关注疲劳、缺氧及颈腰椎损伤对飞行人员的影响,全面系统地增强飞行人员的认知能力与体能训练,建设更为适合我军的航空医学体系,提高飞行效能,最大限度地保证飞行人员的安全和身心健康,为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提供有力的航空医学保障.

    飞行疲劳情绪状态缺氧视觉功能颈腰椎损伤体能训练飞行人员

    本刊对来稿中统计学处理的有关要求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编委会
    25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