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护理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护理杂志
中华护理杂志

月刊

0254-1769

nursing@263.net

010-65561480

100025

北京市朝阳区十里堡甘露西园1号楼315室

中华护理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Nurs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为中华护理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护理学学术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国临床医学类核心期刊,被美国《医学索引》MEDLINE数据库收录。主要报道护理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经验,以及对护理临床有指导作用的护理理论研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终末期癌症患者远程居家安宁疗护照护系统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郭俊晨刘超毅许湘华戴云云...
    1925-1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终末期癌症患者远程居家安宁疗护照护系统,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 基于文献研究、患者及其照护者需求访谈、专家小组会议讨论,构建终末期癌症患者远程居家安宁疗护照护系统。2023年5月—8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湖南省长沙市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安宁疗护病房即将出院的88例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接受基于远程居家安宁疗护照护系统的居家照护,对照组接受常规出院指导和出院随访,共干预8周。采用中文版埃德蒙顿症状评估量表、中文版安宁疗护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评价两组在干预前及干预后的症状负担及生活质量;采用中文版远程照护满意度问卷调查试验组的照护满意度。结果 终末期癌症患者远程居家安宁疗护照护系统包括患者端与医护端,其中患者端包含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医患沟通、安宁疗护知识科普库、用药助手、智能报告与监测、智能答疑、智能随访、智能表单8个模块;医护端包含工作台、个案管理、随访管理、预警提醒、科普推送、统计分析、用户管理7个模块。共67例患者完成干预,其中试验组3 3例、对照组3 4例。应用效果显示,干预后试验组症状负担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中文版远程照护满意度问卷得分为(59。00±6。66)分,处于高满意度水平。结论 使用远程居家安宁疗护照护系统可减轻终末期癌症患者的症状负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癌症终末期安宁疗护数字医疗远程护理

    基于互联网+全程母乳喂养支持的护理干预在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研究

    周芸杨丽凌静韦小明...
    1933-1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以泌乳生理为理论基础的基于互联网+全程母乳喂养支持的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纯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2月在南宁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产科产检至分娩的198名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纳入9 9名产妇。试验组采用基于互联网+全程母乳喂养支持的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产后3 d内哺乳或挤奶频率、乳头疼痛发生率、母乳喂养知识和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得分的差异。结果 两组研究对象未出现脱落。试验组产后3 d、14 d、42 d、4个月及6个月的纯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时间点比较,组间效应、时间效应、交互效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按是否母婴分离进行分层分析,试验组产后42 d、4个月及6个月的纯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产后3 d内哺乳或挤奶频率、乳头疼痛发生率、母乳喂养知识和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以泌乳生理为理论基础的基于互联网+全程母乳喂养支持的护理干预能提高剖宫产产妇泌乳行为的依从性,促进泌乳建立,从而显著提高其6个月内的纯母乳喂养率。

    母乳喂养泌乳互联网+剖宫产产科护理

    《中华护理杂志》对参考文献著录的要求

    1941页

    多重耐药菌感染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吴菠鄢雨英宋丽莹杨旋...
    1942-19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多重耐药菌感染信息管理系统并初步应用,评价其在多重耐药菌检出阳性患者管理过程中的有效性及准确性。方法 成立系统构建小组,构建多重耐药菌感染信息管理系统,包括预警、执行、监测、统计决策4个模块。选取2022年1月—12月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妇产科医院的多重耐药菌检出阳性住院患者、系统构建小组成员、临床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应用后(2022年7月—12月)与应用前(2022年1月—6月),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的执行效率及系统的准确性、可用性、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 系统应用后,多重耐药菌感染预警的即刻反馈率由62。87%上升至89。78%,隔离医嘱开具率由61。07%上升至93。33%,隔离措施执行准确率由66。67%上升至98。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系统产生决策报告的准确率为88。44%,医务人员对于系统的可用性评价平均得分为44。04分,系统构建小组成员、临床医务人员对系统的满意度平均得分为121。25分,均处于高水平。结论 构建的多重耐药菌感染信息管理系统具备即刻提醒、多途径通知、多方监管、辅助决策等功能,能够为医务人员提供较准确的决策报告。初步应用结果显示,该系统的准确性较高、可用性良好。

    多重耐药菌信息系统感染控制护理管理研究

    虚拟现实技术在弱视患儿视觉训练中应用的范围综述

    王康王俏李静
    1948-19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虚拟现实技术在弱视患儿视觉训练中应用的相关研究进行范围综述,为规范其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依据范围界定审查指南,系统检索Embase、Web of Science、CINAHL、Cochrane Library、Scopus、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中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1月1日,对纳入文献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 共纳入24篇文献。其中,二分法训练、视感知训练和视觉推拉模型训练为基于虚拟现实技术进行视觉训练的主要方式,通常以游戏、动画、视频影像的形式进行干预。评估指标包括视觉分辨率、最佳矫正视力、立体视、立体视敏锐度、对比敏感度、视觉诱发电位、三级视功能,以及安全性、训练依从性、接受度和满意度等。结论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视觉训练在弱视患儿中应用安全可行,可改善患儿视力、提高训练依从性。未来可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开发智能化视觉训练系统,并根据患儿的年龄、弱视类型和程度,构建更科学、有效的结构化视觉训练方案。

    虚拟现实弱视视觉训练范围综述儿科护理学

    数智化干预技术在冠心病患者心理障碍中的应用进展

    王颖熊晓云刘梦蝶杨莹...
    1956-1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冠心病是一种身心疾病,常合并抑郁、焦虑、睡眠障碍和压力等心理障碍,影响患者预后。该综述通过介绍冠心病患者常见的心理障碍、数智化干预技术的类型和特点及在冠心病患者心理障碍管理中的应用情况,分析面临的挑战,以期为信息技术驱动的护理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数智化冠心病心理障碍综述心理护理学

    NICU患儿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与预防指南

    甘肃省护理学会兰州大学护理学院甘肃省人民医院韩琳...
    1962-19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制订"NICU患儿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与预防指南",为临床医护人员实施NICU患儿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与预防提供指导和参考。方法 参考"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制订手册",根据系统的文献检索结果,针对确定的临床问题,采用"推荐等级的评估、制订与评价系统"评价相关证据和推荐意见,并参照"卫生保健实践指南的报告条目"撰写指南,根据专家评审结果和建议进行修改,形成正式指南。结果 构建的指南涵盖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和预防2个方面,涉及12个临床问题,共19条推荐意见。结论 "NICU患儿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与预防指南"是根据最佳证据、临床实际情况以及专业人员判断形成的循证指南,可为临床医护人员和管理者进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预防指南护理

    系统综述或Meta分析研究方法的撰写要点

    1965页

    住院患儿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陈娅娟周蕊孙丹刘新文...
    1966-19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住院患儿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模型的预测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2023年7月在武汉市某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住院且发生VTE的62例患儿作为VTE组,按照1∶4的比例选择同时间段在同科室住院且未发生VTE的248例患儿作为非VTE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风险预测模型,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和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别检验模型的拟合优度及预测效果,采用Bootstrap自助法重抽样1 000次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结果 研究期间,VTE发生率为0。4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ICC留置时长≥3 d、留置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化疗、ICU住院时长≥4 d、制动时长>72 h是住院患儿发生VT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显示,x2=5。291,P=0。152。Bootstrap自助法重抽样结果显示,模型的灵敏度为0。857,特异度为0。218,ROC曲线下面积为0。823。结论 该研究构建的住院患儿VTE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可为护理人员早期识别VTE高风险患儿、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静脉血栓栓塞症危险因素预测模型儿科护理学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参与共享门诊体验的质性研究

    张彩虹成亚慧程霞沈佳...
    1972-19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挖掘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参与共享门诊的体验,为医护人员制订针对性的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描述性现象学研究方法,选取2023年8月—10月在上海市某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参与共享门诊的14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一对一深度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提炼主题。结果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参与共享门诊的体验归纳为3个主题、11个亚主题。①参与共享门诊的驱动因素:寻求释疑和解惑;寻求支撑和希望。②感知参与共享门诊的益处:感受高效和便捷;减轻孤立感,增加安全感;减少病耻感,提高自我效能;获得启示和经验,改变生活方式。③参与共享门诊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医学术语晦涩难懂;部分特殊群体不适用;分享的内容和形式单一;个人隐私泄露的担忧和顾虑;交通不便和时间冲突。结论 医护人员应重视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参与共享门诊的体验,提高医护人员的培训技能,解决共享门诊参与过程中存在的障碍,促进共享门诊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类风湿关节炎共享门诊门诊护理体验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