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护理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护理杂志
中华护理杂志

月刊

0254-1769

nursing@263.net

010-65561480

100025

北京市朝阳区十里堡甘露西园1号楼315室

中华护理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Nurs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为中华护理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护理学学术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国临床医学类核心期刊,被美国《医学索引》MEDLINE数据库收录。主要报道护理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经验,以及对护理临床有指导作用的护理理论研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肿瘤化疗患儿急性恶心呕吐非药物干预方案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虞露艳周莹范佳杰吴倩...
    2181-2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肿瘤化疗患儿急性恶心呕吐非药物干预方案,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和专家函询,构建肿瘤化疗患儿急性恶心呕吐非药物干预方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3年7月1日-10月31日在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神经外科接受化疗的100例患儿作为试验组,将2023年2月1日-5月30日在同病房接受化疗的10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试验组应用肿瘤化疗患儿急性恶心呕吐非药物干预方案进行护理,对照组应用常规非药物干预措施。比较住院期间两组恶心发生率、呕吐发生率、呕吐严重程度、睡眠时间达标率和负性情绪发生率。结果 2轮专家函询有效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36,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471和0。820(均P<0。001),最终形成的肿瘤化疗患儿急性恶心呕吐非药物干预方案包括5项一级条目、14项二级条目和18项三级条目。方案应用结果显示,试验组恶心发生率、呕吐发生率及负性情绪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呕吐严重程度轻于对照组,睡眠时间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该研究构建的肿瘤化疗患儿急性恶心呕吐非药物干预方案具有科学性和全面性,实施该方案可以降低患儿恶心、呕吐及负性情绪的发生率,减轻呕吐严重程度,提高睡眠时间达标率。

    肿瘤化疗恶心呕吐德尔菲技术儿科护理学

    老年结直肠癌衰弱患者围手术期运动方案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王朦施小青陆静张越...
    2189-2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老年结直肠癌衰弱患者围手术期运动方案并验证初步应用效果。方法 以目标导向理论为理论基础,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经专家函询后构建老年结直肠癌衰弱患者围手术期运动方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7月-12月在苏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普外科住院的老年结直肠癌衰弱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初步应用。以病区为单位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接受常规围手术期护理的基础上应用老年结直肠癌衰弱患者围手术期运动方案,对照组接受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评价方案的安全性、可行性及干预效果。结果 15名专家进行2轮德尔菲专家函询,权威系数为0。880,变异系数均<0。250,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67和0。224(均P<0。001)。最终方案包括术前运动、术后卧床运动、术后坐位运动和术后站立位运动4个阶段。初步应用结果显示,30例患者完成试验。广义估计方程结果显示,两组中文版15项恢复质量量表在交互效应上无统计学差异(P=0。752);在干预效应和时间效应上得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计时起立行走测试和巴氏指数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2例感到轻微疼痛,未发生其他不良事件。结论 该研究基于目标导向理论构建的老年结直肠癌衰弱患者围手术期运动方案具有科学性且安全、可行。在改善患者术后躯体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术后早期恢复质量方面得到初步验证。

    老年人结直肠肿瘤衰弱运动围手术期护理

    《中华护理杂志》对统计结果表达的要求

    2196页

    基于跨理论模型的运动饮食行为干预在减重手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吕银雪方晓霞韩玲郭梅娟...
    2197-22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基于跨理论模型的运动饮食行为干预在减重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10月在河南省新乡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普通外科住院治疗的72例减重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试验组采取基于跨理论模型的运动饮食行为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干预从入院后第1天开始截止至术后6个月。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体重指数、体脂、全身瘦体组织、舒张压、收缩压、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 resistance index,HOMA-IR)、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Health Promoting Lifestyle Profile-Ⅱ,HPLP-Ⅱ)得分、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hort-Form-36 Health Survey,SF-36)得分及术后6周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的人体测量、血压、血糖、HPLP-Ⅱ得分、SF-36得分等指标存在组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术后6个月试验组体重指数(23。32±2。32)、体脂(24。10±3。46)kg、全身瘦体组织(41。64±3。24)kg均低于对照组的(27。32±3。64)、(28。46±4。18)kg、(46。68±4。65)kg,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3、6个月试验组的舒张压、收缩压、空腹血糖、HOMA-IR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试验组的HPLP-Ⅱ各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01);术后3、6个月试验组的SF-36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6%,与对照组的19。44%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跨理论模型的运动饮食行为干预可促进减重手术患者健康行为的形成,维持减重效果,改善血压及血糖水平,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减重手术并发症运动饮食行为生活质量护理

    系统综述或Meta分析研究方法的撰写要点

    2205页

    老年下肢骨关节炎患者衰弱风险评估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沈娇妮郦杭婷吴佳倪琪琦...
    2206-2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下肢骨关节炎患者衰弱的影响因素,构建并验证风险评估模型。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22年1月-9月选取杭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和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535例老年下肢骨关节炎患者为调查对象,其中建模组357例(66。73%),验证组178例(33。27%)。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衰弱危险因素,构建风险评估模型并绘制列线图。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和Hosmer-Lemeshow检验评价模型的区分度和校准度。采用Bootstrap法进行内部验证,采用时间验证法进行外部验证。结果 模型变量包括受累关节数、共病指数、疼痛、营养状况、久坐时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骨关节炎指数、下肢肌力、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得分。Hosmer-Lemeshow检验P=0。202,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42,最佳临界值为0。392,灵敏度为0。914,特异度为0。893,准确率为0。902。内外部验证显示,C-统计量分别为0。935、0。919,校准曲线显示拟合良好。结论 该研究构建的老年下肢骨关节炎患者衰弱的风险评估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校准度,能直观、简便地筛查衰弱高风险的下肢骨关节炎老年患者,为早期监测、识别和防控提供参考。

    老年人骨关节炎衰弱危险因素风险评估模型列线图护理

    宫颈癌患者及其配偶疾病获益感的影响因素及路径分析

    张转转李霞王哲杨雨桐...
    2214-2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宫颈癌患者及其配偶疾病获益感的影响因素及因素间的作用路径,为制订针对性的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7月在太原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就诊或住院的245对宫颈癌患者及其配偶作为调查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痛苦表露指数量表、心理韧性量表、疾病获益感量表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数据分析,并构建主客体互倚模型。结果 宫颈癌患者及其配偶疾病获益感量表得分分别为(65。31±7。94)、(69。87±9。63)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文化程度、是否放化疗、自我表露、心理韧性及配偶的文化程度是影响患者疾病获益感的因素;配偶的文化程度、职业状态、自我表露、心理韧性及患者的自我表露和心理韧性是配偶疾病获益感的影响因素。主客体互倚模型结果显示,宫颈癌患者的自我表露、心理韧性能正向预测自身及配偶的疾病获益感(路径系数分别为0。415、0。501、0。216、0。168,均P<0。05),但配偶的自我表露、心理韧性只能正向预测其自身的疾病获益感(路径系数分别为0。188、0。254,均P<0。05)。结论 宫颈癌患者及配偶的疾病获益感均处中等水平且受多种因素影响;宫颈癌患者及其配偶的自我表露、心理韧性均对自身的疾病获益感有正向预测作用。医护人员应鼓励双方对疾病进行良性互动,采取措施提升二者的韧性水平,并最终挖掘更高水平的获益感。

    宫颈癌配偶自我表露心理韧性疾病获益感肿瘤护理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决策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何福培林蓓蕾刘雪婷张振香...
    2222-2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决策现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23年2月-5月,选取郑州市和安阳市某2所医院25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脑卒中患者行为决策评估量表、脑卒中患者复发风险感知评估量表、脑卒中康复自我效能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决策的影响因素。结果 229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为决策评估量表得分为(117。83±7。15)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职业状况、血糖达标、主要照顾者、目前症状数、康复自我效能及复发风险感知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决策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决策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可针对不同特征患者进行个体化干预,促进患者健康行为决策水平的提升和健康行为的形成。

    缺血性脑卒中健康行为决策风险感知护理

    孕妇静脉血栓栓塞风险感知模型的构建

    刘皓昕黄丽丽崔晓花陶伏莹...
    2229-2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孕妇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风险感知模型,为促进孕妇形成正确的VTE风险感知,积极采取预防行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程序化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选取2023年6月-7月在南京市某三级甲等妇产专科医院门诊接受产检的18名孕妇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通过三级编码和不断比较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孕妇VTE风险感知受到社会网络系统、自身健康状态、生活行为习惯、疾病知识储备、遵医行为、情绪状态6个因素的影响,感知到来自威胁母婴安全、增加家庭经济负担及时间成本、影响社会角色3个方面的VTE风险,从而形成了采取预防行为、克服实施障碍和促进知识获取3种健康行为决策以降低自身VTE风险,预防VTE的发生。结论 孕妇VTE风险感知模型可引导医护人员综合考虑孕妇VTE风险感知的影响因素,优化VTE健康宣教的形式和内容,有针对性地给予孕妇个体化、可持续的VTE预防指导,强化孕妇对VTE风险及预防行为益处的感知,从而积极采取正确的健康行为决策。

    孕妇静脉血栓栓塞风险感知扎根理论产科护理

    基于体质特征的胃癌化疗患者核心症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邹炎铃李易张紫嫣李洵...
    2238-2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胃癌患者化疗期间症状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构建症状网络以探索核心症状及桥梁症状。并结合患者的中医体质,进一步探讨核心症状与中医体质的关联性。方法 2023年3月-8月,便利选取江苏省苏南、苏中和苏北4所三级甲等中医院肿瘤科病区的胃癌化疗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安德森症状测评量表胃癌特异性模块调查胃癌化疗患者18个症状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并评估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通过R语言构建症状网络模型,分析中心性指标,确定核心症状及桥梁症状;通过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不同体质与核心症状严重程度的关联性。结果 共发放问卷346份,回收有效问卷34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8。3%。340例胃癌化疗患者症状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排名前3位的依次为疲乏(85。59%)、食欲下降(82。35%)、味觉改变(81。18%)。症状网络分析中心性指标结果显示,悲伤的强度中心性、中介中心性、紧密中心性均最强(rs=8。23、rb=2。00、rc=0。03),为核心症状;睡眠障碍、食欲下降、嗜睡、味觉改变是桥梁症状,桥梁强度分别为0。74、0。76、0。99、0。94。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气虚质、痰湿质与悲伤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痰湿质与味觉改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 胃癌化疗患者中,疲乏是最为严重的症状,悲伤是核心症状,睡眠障碍、食欲下降、嗜睡和味觉改变为桥梁症状。中医体质方面,气虚质、痰湿质是悲伤的危险体质,痰湿质是味觉改变的危险体质。护士可结合患者的核心症状与体质特点,优化症状干预策略。

    胃癌化疗核心症状桥梁症状体质中医护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