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护理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护理杂志
中华护理杂志

月刊

0254-1769

nursing@263.net

010-65561480

100025

北京市朝阳区十里堡甘露西园1号楼315室

中华护理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Nurs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为中华护理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护理学学术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国临床医学类核心期刊,被美国《医学索引》MEDLINE数据库收录。主要报道护理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经验,以及对护理临床有指导作用的护理理论研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前哨症状的肺癌术后化疗患者护理干预方案的构建及应用

    马景双王爱平王艳杰李魏...
    133-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前哨症状构建肺癌术后化疗患者消化道症状群护理干预方案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 在参照指南、质性访谈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构建消化道症状群护理干预方案.2021年1月—2022年1月,选取沈阳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肺癌术后化疗患者330例作为应用对象.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消化道症状群护理干预方案,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采取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健康状况调查简表分别于第1次化疗前(T1)、第3次化疗前(T2)和第5次化疗前(T3)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 干预后,两组症状群总分、各症状得分及健康状况调查简表的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维度得分存在组间和时间的交互效应(P<0.05).简单效应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症状群总分、各症状得分及健康状况调查简表的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维度得分在T2、T3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前哨症状的消化道症状群护理干预方案,有利于减轻肺癌术后化疗患者消化道症状群的严重程度,并提高生活质量.

    肺癌症状群前哨症状恶心生活质量护理

    基于云平台的延续护理对乳腺癌患者阈下抑郁影响的研究

    吴国凤李芯睿钟美容杨琳...
    142-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云平台的延续护理对乳腺癌患者阈下抑郁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8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某三级甲等医院乳腺科化疗的74例乳腺癌阈下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2022年2月—8月入院的患者作为试验组,2021年7月—2022年1月入院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各37例.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云平台的延续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21 d为1周期,共干预4个周期.于干预前、干预后采用阈下抑郁初筛量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ntre for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CES-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HAMD-17)、基本心理需求量表(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Scale,BPNS)和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Breast,FACT-B)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试验组34例、对照组36例完成研究.干预后,两组的CES-D评分、HAMD-17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试验组的CES-D评分、HAMD-17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48,P<0.001;t=8.150,P<0.001);两组的BPNS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试验组的BPN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6.534,P<0.001);两组的FACT-B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试验组的FACT-B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4.579,P<0.001).结论 基于云平台的延续护理可改善乳腺癌患者的阈下抑郁状况,提升其自我决定感和生活质量.

    乳腺肿瘤自我决定理论阈下抑郁移动健康生活质量护理

    《中华护理杂志》对参考文献著录的要求

    148页

    基于系统教学模式的腹膜透析患者再培训方案的构建及应用

    何佩佩陈丽孙淼娟胡丽君...
    149-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基于系统教学模式的腹膜透析患者再培训方案,以期提高腹膜透析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方法 2022年1月1日—2023年5月3日,基于系统教学模式的5个阶段,研究小组调研患者再培训的需求、特征及现有资源,分析培训内容、形式、频率及方案等;邀请腹膜透析专科领域的55名专家经过2轮德尔菲专家咨询;开发方案,对23例腹膜透析患者进行预试验,评估再培训方案.结果 2轮咨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100%、96.36%,一级项目的重要性评分均数分别为4.45~4.95分、4.47~4.94分,变异系数分别为4.59%~15.33%、4.67%~15.42%,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379(P=0.009)、0.384(P=0.008);二级项目的重要性评分均数分别为3.73~4.95分、3.74~4.94分,变异系数分别为4.59%~19.45%、4.67%~19.56%,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446(P<0.001)、0.427(P<0.001).构建的再培训方案内容包含4个版块、33个项目、9种培训形式,采取线上线下结合,培训频率因内容而异,单个培训形式的单个内容以15 min为主.结论 该研究构建的腹膜透析患者再培训方案具有科学性、可靠性和创新性,其内容通俗易懂、形式多样,培训时长和频率均符合记忆规律,评价兼顾过程和结果.

    ADDIE模式腹膜透析再培训德尔菲技术护理

    设置表格的注意事项

    155页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调节疲劳的影响因素及路径分析

    曾豪洁赵莉张陈范艺禧...
    156-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应激作用过程理论,构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调节疲劳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为制订缓解患者自我调节疲劳的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2022年4月—11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我调节疲劳量表、透析患者症状困扰量表、生活定向测验问卷修订版、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简易疾病感知问卷和医学应对方式问卷对42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调节疲劳得分为(49.52±10.93)分,自我调节疲劳与症状困扰、疾病感知、回避应对方式、屈服应对方式均呈显著正相关(r=0.476、0.428、0.303、0.611,均P<0.01);与领悟社会支持、气质性乐观均呈显著负相关(r=-0.410、-0.652,均P<0.01);与面对应对方式无显著相关性(r=-0.032,P>0.05).Bootstrap分析显示,屈服应对方式、气质性乐观、领悟社会支持、疾病感知在症状困扰和自我调节疲劳间的中介效应显著(95%CI:0.027~0.203),症状困扰对自我调节疲劳的总效应为(P<0.001,95%CI:0.576~0.751),直接效应为(P<0.001,95%CI:0.170~0.357),间接效应为(P<0.001,95%CI:0.332~0.485),中介效应占总效应值的61.1%.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调节疲劳程度较高,有待进一步改善.医护人员应及时评估和干预患者的症状困扰,重点引导患者调整心态,乐观看待疾病,为患者提供心理引导和压力应对策略,减少患者消极应对的行为倾向,引导患者正确感知社会关系中的支持与关怀,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疾病认知,从而降低患者的自我调节疲劳.

    维持性血液透析自我调节疲劳症状困扰影响因素分析护理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益处发现体验的质性研究

    龚艳琳郜欣悦陈静刘玲玲...
    164-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益处发现体验,为促进患者心理健康提供参考.方法 2023年3月—5月,以 目的抽样法对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1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借助Nvivo软件整理资料,并采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共提炼3个主题:①探究意义,包括认可维持性血液透析、渴望活着;②获得控制感,包括调适自我心理、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学会维持性血液透析相关行为管理;③自我增强,包括挖掘外部优势资源和肯定自我价值.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有多方面的益处发现体验,医护人员可通过强化维持性血液透析知识宣教、搭建心理互助平台、组建多学科护理团队等方式引导患者进行积极心理建设,挖掘和提供有效的社会支持资源,培养患者自我健康管理,提高患者益处发现的水平和能力,体验正向激励,促进身心健康,提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

    维持性血液透析益处发现心理健康积极心理学定性研究护理

    医学名词规范化应用注意事项

    169页

    1例动静脉内瘘扣眼穿刺处内膜增生患者的护理

    李明妍路遥张美斌李思怡...
    170-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报告1例自体动静脉内瘘患者扣眼穿刺处内膜增生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制订科学、合理的内瘘穿刺计划,建立和维护扣眼隧道,定期监测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将传统内瘘钢针更换成血液透析用套管针进行扣眼穿刺,每次透析过程中予远红外线治疗,指导患者内瘘侧手臂外涂多磺酸粘多糖乳膏等.经过精心护理,患者扣眼穿刺处内膜增生消失,随访6个月无复发.

    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内膜增生扣眼穿刺套管针护理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低血压风险预测模型的系统评价

    朱东阁王菊子赵倩何亚鹏...
    174-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检索和评价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低血压的风险预测模型,以期为临床医护人员选择或开发适合的风险评估工具提供参考.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INAHL、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相关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5月29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并应用预测模型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估研究的方法学质量.结果 共纳入20项研究,涉及25个模型,样本量为68~9 292例,结局事件发生率为2.1%~51%.基线收缩压、年龄、超滤率、糖尿病和透析时长是模型重复报告的前5名预测变量.20个模型报告了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0.649~0.969),仅5个模型报告了校准度.9项研究进行内部验证,4项研究内外部验证相结合.20项研究总体适用性较好,但均存在较高的偏倚风险,主要集中在数据分析领域.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低血压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尚处于发展阶段.未来的研究应完善研究设计和报告流程,并对现有模型进行验证,进一步评估模型在临床实践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低血压血液透析预测模型系统评价循证护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