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患儿母乳喂养干预方案,并探讨其初步应用效果.方法 以能力-机会-动机-行为模型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检索和半结构式访谈,形成干预方案初稿,遴选8名相关领域专家进行论证,确定方案内容.采用连续抽样法,选取2023年5月4日—6月24日在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心胸疾病诊疗门诊就诊、日龄≤14 d的CHD患儿及其母亲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区组随机化分组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对照组,每组各16例.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CHD患儿母乳喂养干预方案;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及母乳喂养宣教.在CHD患儿1、3月龄时,比较两组纯母乳喂养率、母乳喂养量占总喂养量的百分比、年龄别体重Z评分和年龄别身长Z评分.结果 共进行1轮专家论证,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94.CHD患儿母乳喂养干预方案包括能力、机会、动机3个维度,以及喂养信号的识别、母乳喂养技巧、母乳喂养的维持、母乳喂养常见问题与解决对策、母乳管理、建立母乳喂养家庭支持、提供母乳喂养医学信息支持、提高母亲对母乳喂养益处的认知水平、母乳喂养量的监测和记录、患儿生长发育的评估和指导等10个条目及其具体内容.方案初步应用结果显示,两组不同时间点纯母乳喂养率、母乳喂养量占总喂养量的百分比、年龄别体重Z评分和年龄别身长Z评分比较,组间效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简单效应分析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纯母乳喂养率、母乳喂养量占总喂养量的百分比、年龄别体重Z评分和年龄别身长Z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儿3月龄时,试验组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干预后患儿1、3月龄时,试验组母乳喂养量占总喂养量的百分比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儿3月龄时,试验组年龄别体重Z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7);干预后患儿1、3月龄时,试验组年龄别身长Z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研究构建的CHD患儿母乳喂养干预方案内容全面,可行性和可接受度较强.实施该方案有助于促进CHD患儿的母乳喂养、改善其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