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治淮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治淮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
治淮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

杜红志

月刊

1001-9243

zhihuaibjb@126.com

0552-3093186,3093185

233001

安徽蚌埠市东海大道3055号

治淮/Journal Harnessing the Huaihe River
查看更多>>本刊是淮委机关刊物,是淮河流域指导治淮工作的综合性刊物,杂志紧紧围绕治淮中心工作,把握正确的宣传舆论导向,关注流域水利发展的重大问题,综合介绍和探讨水利政策、法制建设,流域管理、水利经济、工程建设等方面的新问题、新经验,是治淮宣传的重要阵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坚持底线 慎终如始全力筑牢淮河流域防汛"安全堤坝"

    淮委水旱灾害防御处
    1页

    淮河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水旱灾害防御实例探讨与思考

    周国养
    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临淮岗工程作为淮河中游的关键性防洪控制工程,为淮河的防洪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结合 2020 年淮河洪水防御实践,总结防御洪水经验,分析存在不足的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提高临淮岗工程洪水防御能力,为临淮岗工程应对百年一遇洪水提供参考借鉴.

    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2020年洪水灾害防御应对措施

    新时期基层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的挑战与对策

    杨林
    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本文聚焦淮河流域,探讨基层水利单位在水旱灾害防御中的关键任务和挑战.深入分析了基层防御体系的构建、公众防御意识的强化、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以及跨区域协同机制的建立等核心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策略建议,旨在提升基层单位的水旱灾害防御能力,为我国基层水安全保障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水旱灾害防御基层水利淮河流域策略建议

    界首市节水潜力分析与对策研究

    陈安帮
    9-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强城市节水工作,对推进城市水资源节约利用及优化配置、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总结界首市水资源现状、取供水与节水发展现状基础上,分析界首市水资源制约因素,对界首市节水潜力进行分析,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为下一步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推进城市节水工作提供思路.

    水资源管理节水潜力分析节水规划界首市

    太和县地下水资源保护措施探讨

    汪磊
    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太和县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梳理出境内地下水开发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地下水保护工程及非工程措施,包括超采区治理与修复,地下水水质保护,划定禁、限采区,完善地下水管理制度等,为推进太和县地下水水资源保护提供参考.

    太和县地下水治理修复保护

    突槛式消力池尾坎高度直接计算公式及特性研究

    刘崟查龙青
    14-1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突槛式消力池尾坎高度计算的难题,并讨论坎高与尾坎出流状态及坎后水跃形式的关系,引入无量纲数F、临界尾坎高度和临界水深比的概念,拟合淹没度关于F的表达式及淹没系数关于淹没度的表达式,从而得到尾坎高度的直接计算公式.分析表明,淹没度和淹没系数的最大相对误差分别为0.31%和0.65%,相对误差均较小;当尾坎高度大于临界尾坎高度时,尾坎发生非淹没出流,反之,则为淹没出流;当尾坎处于非淹没出流状态下,下游渠道临界水深比在0.595~1之间时,坎后发生远驱水跃,下游渠道临界水深比在0~0.595之间时,应比较由下游水深作为跃后水深反推收缩断面总能量与坎上总能量的大小,确定坎后水跃形式.

    消力池尾坎高度淹没系数相对误差

    蓄满-超渗产流模型在河南省典型流域适应性分析

    史子群刘妍昕杨倩倩包爱美...
    1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半湿润半干旱地区的下垫面条件复杂、差异性大,其产流模式往往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并非简单的超渗产流或蓄满产流,产流计算难度大.本文选取蓄满-超渗兼容产流模型和垂向混合产流模型,以河南省鲁山县中汤流域及新县裴河流域为例,模拟分析流域产流情况及其适用性.结果表明:相较于单一蓄满产流模型仅60%的合格率,综合考虑蓄满和超渗产流的融合模型模拟效果更佳,其中蓄满-超渗兼容产流模型在两个流域均为100%,垂向混合产流模型则分别达到80%和100%的合格率,模拟合格率均较高.

    蓄满-超渗兼容产流模型垂向混合产流模型半湿润半干旱地区产流计算

    淮河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试验性蓄水生态效应分析

    俞仕毅
    20-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作为淮河中游的关键水利枢纽,在提升区域防洪标准、优化水资源配置及推动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文章通过从2010年开始实施的临淮岗试验性蓄水,综合分析了工程在生态效应、水资源管理和环境调控方面的作用,并提出了加强生态保护、开展河湖连通研究、水利工程联合调度和完善运行管理体系等建议,以期为淮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参考.

    临淮岗工程水资源管理生态效应水利调度生态文明建设

    淮北市城乡供水一体化地表水源工程探讨

    张啸天
    2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安徽省水利厅于2020年发布安徽省重点区域地下水超采治理与保护方案,对淮北市地下水超采区域压采比例提出明确要求.为着力解决皖北地区群众饮水问题,2021年,安徽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皖北地区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为做好压缩超采地下水工作,加快实现中深层地下水压采目标,切实保障"十四五"时期淮北人民"喝上引调水、基本不喝地下水",淮北市组织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地表水源工程.工程拟以引江济淮、淮水北调等工程供水为水源,于四铺闸上新建取水口,经20.9km管道输水至华家湖水库,供淮北市城乡地表水厂取用,满足城乡供水需求.

    引江济淮城乡供水华家湖水库地表水源工程

    多道瞬态面波法在软弱夹层探测中的应用

    曾秋阳马国栋
    26-2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软弱夹层作为一种堤防隐患对堤防工程存在较大的危害,查明软弱夹层的地下空间展布,对保障堤防工程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研究多道瞬态面波法在软弱夹层探测中的应用效果,以某行洪堤为研究对象进行相关探测,探测结果识别出了 2 层堤身软弱夹层,在Vr~H曲线上表现为"之"字型拐点,在Vx拟速度分布图中表现为低速度异常区,并通过钻孔取样验证了探测结果的可靠性.

    软弱夹层多道瞬态面波法无损探测钻孔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