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宋鸿升

月刊

1001-2265

zhjcqk@126.com

0411-86658407

116033

大连市沙河口区新生路80号504室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Journal Modular Machine Tool & Automatic Manufacturing Techniqu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与大连组合机床研究所共同主办,中国科协主管的,由科技部和新闻出版署共同审核批准的公开发行的学术性科技期刊。1959年创刊。本刊主要讨论新技术在生产工程领域内的实际应用,内容侧重以汽车生产为代表的大批量制造技术及成套技术装备的开发设计。本刊也多视角、全方位的报道制造领域的研究成果,理论探讨,应用实践,技术展望及行业动态。《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的读者对象是从事机床及其它工艺装备开发、设计的工程师,从事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开发及应用的科研院所工程师;汽车、内燃机、摩托车、农机、家电等大批量生产企业的工艺设计、技改设计及设备规划的工程技术人员、机电院校师生等。《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在国内制造业及机电工程院校中具有广泛的影响,相当的权威性和较高的知名度。本刊是历届中文核心期刊,长期以来一直被国内主要数据库、文摘刊物所收录,历年来一直被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所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中科院文献评价中心、中国社科院文献信息中心等六部门认定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可重构制造系统快速配置

    洪胡平张为民谢树联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可重构制造系统的快速配置提出了一种多目标优化方法,考虑 3 个优化目标:设备负载均衡度、产品生产时间以及产品生产成本.在第三代多目标遗传算法(NSGA-Ⅲ)的基础上结合邻域搜索构建了多目标遗传-邻域搜索算法(NSGA-NS),以从配置解空间中寻找一系列前沿解.通过一个液压阀阀块的制造系统配置案例对算法进行验证,并与归档式多目标模拟退火算法、多目标粒子群算法以及一种改进的多目标粒子群算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NSGA-NS与NSGA-Ⅲ在前沿解质量上显著优于其他算法,NSGA-NS在保持了NSGA-Ⅲ的全局寻优性能的同时显著提高了收敛速度和计算速度.

    可重构制造系统配置多目标优化混合启发式算法

    基于融合BEBLID和改进ORB算法的单目视觉里程计研究

    余正强蒋林郭宇飞
    6-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防止FAST算法在纹理丰富的环境下提取的特征点过于密集,通过预设条件使特征点稀疏化,便于后续对极约束恢复相机的位姿;为保证相机摄入的图像帧中纹理较少,特征提取时不会丢失图像信息,提出根据特征点数量调整检测方式,使其自适应提取图像特征,增强对复杂环境的适应性;为提高图像特征的匹配精度,通过融入BEBLID使特征点描述符充分表达.经实验验证,面对复杂的场景,改进算法有较强的环境鲁棒性.改进算法的匹配精度要高于ORB算法,在算法耗时方面相较SIFT算法有量级提升.经轨迹测算后,相比于ORB算法,改进算法在相机运动上更贴合真实轨迹,在位姿精度上有较明显的提升.

    VSLAM单目视觉里程计BEBLID匹配精度相机轨迹

    基于BD-RRT算法的动态路径规划研究

    左宇顾寄南王文波范天浩...
    1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Bi-RRT算法规划路径不平滑、路径生成冗余、规划时间长和动态环境不适用等问题,展开了基于BD-RRT(bidirectional-dynamic-RRT)算法的动态路径规划研究,以解决实际场景中障碍物变化时的避障问题.在路径生长方面,提出动态步长增长策略提高对障碍物附近点的采样精度,减少采样点以增强算法的探索能力;在环境发生改变时,引入动态RRT算法,可以修剪首次规划路径中有碰撞的节点,在无碰撞的节点的基础上继续重规划;采取B样条曲线平滑生成的路径以达到减少能耗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在静态环境中,BD-RRT算法较其它传统算法能生成更简短有效的路径,路径规划的时间更短,生成的路径更加平滑,且平均路径规划长度与时间分别为Bi-RRT算法的21.1%和95.3%,证明了改进的有效性;在动态环境中,BD-RRT算法的平均重规划时间和路径长度都短于Extended-RRT,仅为该算法的5.2%和95.8%,有着更好的动态环境实用性.

    BD-RRT算法路径规划B样条曲线动态环境

    基于神经网络的并联机床位姿误差分析与补偿研究

    孟阳阳陈秀梅彭宝营张美格...
    18-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并联机床位姿误差补偿这一难题,以六自由度并联机床为研究对象,基于并联机床的运动学逆解建立了位姿误差模型,得到了并联机床驱动杆杆长误差和铰链点位置误差与并联机床动平台位姿误差的关系.铰链点位置误差可以通过调整杆长来弥补,由于驱动杆杆长误差难以测量,所以基于BP神经网络设计了一种改进的修正系统输入法对并联机床动平台的位姿误差进行补偿.仿真结果表明,经过补偿后的位姿误差明显小于补偿前的位姿误差,验证了并联机床位姿误差分析与补偿方法的可靠性.

    并联机床误差分析BP神经网络修正系统输入法补偿

    机器人恒力干磨削的材料去除深度建模

    丁亚凯洪荣晶张浩胡孟成...
    2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机器人末端安装被动柔顺装置进行恒力干磨削加工,材料去除深度较难控制.为确定合适的磨削用量控制材料去除深度,根据磨削理论和磨削力经验公式,建立关于法向压力、进给速度和主轴转速的材料去除深度模型,材料去除深度与磨削用量指数幂的乘积成正比.通过正交实验标定模型的未知参数,建立完整的材料去除深度模型;通过单变量实验分析材料去除深度与磨削用量的关系;通过多变量随机实验对材料去除深度模型进行验证.单变量实验和随机实验表明,材料去除深度与磨削用量指数幂的乘积成正比.在磨削加工精度允许范围内,可以根据材料去除深度模型确定磨削用量控制材料去除深度.

    机器人恒力干磨削材料去除深度磨削用量法向压力

    基于PnP-ADMM的离散体结构拓扑优化

    郑立伟李海艳陈庆杰温懿岚...
    2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PnP-ADMM算法框架,提出了一种基于PnP-ADMM框架的离散变拓扑优化改进算法,旨在求解柔度更小的最优解.通过将PnP-ADMM框架推导目标函数和各约束的对应离散子变量的迭代式,采用敏度过滤的方法消除棋盘格,同时,应用移动限制策略逼近目标约束下的最优结构布局.通过MBB梁和悬臂梁算例实验,该方法计算得到的结构柔度与DVTOPCRA算法相比有明显下降,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求解离散体结构最小化柔度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离散变量PnP-ADMM算法拓扑优化移动限制策略

    光流结合特征提取的室内机器人避障技术研究

    曹梦龙石梦鸽
    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室内机器人正向准确避障问题,提出一种光流结合特征提取的视觉避障方法.将LK光流与多尺度思想结合,加入仿射变换,提高算法追踪角点的噪声鲁棒性,进而准确检测视场中的障碍物;通过评估障碍物风险程度,制定出碰撞时间(TTC)结合光流平衡策略的碰撞机制,引导机器人在无碰路径上移动.改进光流与特征提取结合能提高相机快速运动下的追踪成功率,制定的碰撞策略能够有效规避机器人前方的障碍物.实验表明,相机快速运动时,算法能提高追踪的准确性,有效检测出视场中的障碍物,引导机器人无碰撞行驶,具备较强的独立性和实时性.

    角点光流碰撞时间平衡策略避障

    融合改进Dijkstra算法和动态窗口法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

    郭建杨朋曾志豪黄颖驹...
    3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移动机器人在智能制造车间的全局路径规划和局部动态避障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改进的Dijkstra算法和改进的DWA算法,对传统Dijkstra算法的路径进行平滑优化,使得路径轨迹更加平滑,动态改变DWA算法中速度评价权重函数,提高避障效率.仿真结果表明,改进Dijkstra算法路径平滑优化后,平均路程缩短比例为 0.65%,平均偏航角震荡次数减少了 67.70%,改进后的DWA算法运行路程缩小9.68%,路径转折次数降低了 33%,运行时间缩短 3.88%.基于改进的Dijkstra算法和改进的DWA算法提出一种融合算法,仿真和样机实验结果表明:面对静态、动态障碍物,机器人运行线速度平缓,轨迹光滑,角速度波动明显,证明机器人运动稳定,实时调整方位,具有良好的避障能力.并且多次机器人循环定点实验中机器人纵向(X轴方向)平均误差≤30 mm,横向(Y轴)平均误差≤30 mm,定位精度满足工业需求.

    Dijkstra算法动态窗口法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实时避障

    基于改进水平集的六边形网格拓扑优化

    张健林李海艳周健松陈庆杰...
    4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受体积约束的柔度最小化的结构优化问题,针对基于变密度法的六边形网格拓扑优化最终结构存在大面积灰度的缺陷,提出一种新方法.首先,进行有限元划分,生成由六边形网格填充的设计域;其次,引入改进的水平集方法对其进行优化,依据节点定义水平集函数,由元素灵敏度扩展至节点灵敏度,获得用于演化水平集函数的速度,用以求解水平集函数的演化方程,进而进行拓扑优化;最后,采用3 种网格规模的半MBB梁与米歇尔结构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半MBB梁案例柔度分别下降3.78%、10.30%、12.66%,米歇尔结构案例柔度分别下降9.46%、12.43%、14.29%.由实验算例可得,所提方法能获得柔度更小,结构清晰,边界光滑的拓扑优化结构.

    水平集拓扑优化有限元六边形网格灰度

    基于亚像素精度的汽车冲压件尺寸测量系统设计

    吴昊荣李晓晓孙付春
    44-48,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汽车冲压件尺寸人工测量方式存在的检测效率低和测量精度难以保证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亚像素精度的尺寸测量方法.先对汽车冲压件进行图像采集和预处理,接着利用Canny算子和改进Zernike矩进行冲压件图像亚像素边缘提取,再通过Hough变换对提取的圆轮廓进行拟合,最终获得了冲压件外圆直径和3 个内孔直径的精确尺寸,4 个圆轮廓的测量精度均高于 0.025 mm,且多次测量结果的标准差小于0.009 6 mm.基于亚像素精度的尺寸测量系统,完成了测量平台的搭建和软件系统的开发,实现了汽车冲压件尺寸的非接触式亚像素级精度测量,能够满足工业应用的快速连续性测量要求.

    汽车冲压件亚像素改进Zernike矩尺寸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