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天津市卫生防病中心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天津市卫生防病中心

王生

月刊

1001-9391

zhzz@cdctj.gov.cn

022-24333580

300011

天津市河东区华越道6号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Industrial Hygiene and Occupational Diseas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办。本刊是劳动卫生职业病学科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是医学院校、科研单位、医疗及预防、劳动卫生监督管理、安全技术、劳动保护、环境保护等专业人员重要的参考性学术期刊。本刊的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劳动卫生职业病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杂志重点报道我国劳动卫生职业病领域防治及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新技术和新经验,反映国内本学科学术水平和进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纳米氧化锌对大鼠中性粒细胞缺氧和焦亡的影响

    刘玉梅肖莎于德娥张静...
    481-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纳米氧化锌(ZnO-NPs)可否通过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对中性粒细胞缺氧和焦亡产生影响,分析细胞焦亡在ZnO-NPs诱发呼吸道炎症中的作用.方法 于2022年10月,采集SPF级成年健康SD大鼠腹主动脉血,分离并原代培养中性粒细胞,将不同浓度的ZnO-NPs溶液(0、5、10、20μg/ml)作用于中性粒细胞,同时设缺氧(5%O2)组.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缺氧和活性氧(ROS)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活化半胱氨酸蛋白酶-1(cleaved Caspase-1)表达水平.采用比色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力,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缺氧组和各浓度ZnO-NPs组中性粒细胞缺氧和ROS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细胞NLRP3、ASC、cleaved Caspase-1蛋白表达水平、LDH活力和IL-1β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与缺氧组比较,5μg/ml、10μg/mlZnO-NPs组中性粒细胞缺氧和ROS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细胞NLRP3、ASC、cleaved Caspase-1蛋白表达水平、LDH活力和IL-1β含量均明显下降(P<0.05).20μg/ml ZnO-NPs组与缺氧组中性粒细胞缺氧、ROS水平、ASC、cleaved Caspase-1蛋白表达,以及LDH活力和IL-1β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ZnO-NPs可激活NLRP3炎症小体从而诱发中性粒细胞焦亡,可能与ROS和缺氧有关.

    中性粒细胞纳米氧化锌炎症小体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缺氧焦亡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第六届编辑委员会委员名单

    486页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升陷汤合金水六君煎治疗矽肺的作用机制

    汤旖雯张笑璇吴冰冰赵丽媛...
    487-4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升陷汤合金水六君煎的活性成分,对其治疗矽肺机制进行实验验证.方法 于2023年5月,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获取升陷汤合金水六君煎中药物有效成分和靶点,通过人类基因的综合数据库Genecards、疾病相关基因与突变位点数据库(DisGeNET)、比较毒物基因组学数据库(CTD)等筛选矽肺疾病靶点,将筛选的药物靶点和疾病靶点取交集,获取升陷汤合金水六君煎治疗矽肺的靶点集.通过STRING数据库对靶点集进行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并筛选核心靶基因.基于Metascape数据库对交集基因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并对升陷汤合金水六君煎关键作用成分与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将24只SPF级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中药干预组,每组8只.采用1 ml二氧化硅混悬液(50 mg/ml)非气管暴露一次性制备染尘大鼠模型,中药干预组于第2天给予升陷汤合金水六君煎灌胃[6g/(kg·d)].观察染尘后28 d各组大鼠肺部CT情况,取大鼠肺组织制备石蜡切片并进行苏木素-伊红(HE)及马松(Masson)染色,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验证升陷汤合金水六君煎干预后28 d大鼠肺组织核心靶点相关蛋白表达,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组间蛋白的表达差异.结果 共筛选出升陷汤合金水六君煎中205个有效活性成分,活性化合物3 345个,对应靶点281个,其中与矽肺相关靶点240个.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AKT1)、肿瘤蛋白p53(TP53)、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IL)6可能是升陷汤合金水六君煎治疗矽肺的关键靶点.富集分析并根据P值筛选出30条GO条目和20个潜在信号通路,主要包括核因子κB(NF-κB)、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和癌症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得出升陷汤合金水六君煎活性化合物与核心靶点蛋白结合性较好,其中结合能最强的是β-谷甾醇和TNF-α(-10.45 kcal/mol).在动物实验中,中药干预组大鼠肺组织炎性浸润及纤维化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组织TNF-α、IL-1β、IL-6、NF-κB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干预组大鼠肺组织损伤明显改善,TNF-α、IL-1β、IL-6、NF-κB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升陷汤合金水六君煎治疗矽肺可能通过抑制TNF-α、IL-1β等炎症因子介导的NF-κB信号转导通路发挥抗纤维化的作用,为进一步探讨其作用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提供了参考.

    矽肺升陷汤金水六君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大鼠肺纤维化

    空降兵半蹲式着陆的踝关节冠状面倾斜角度和周围相关肌肉负荷同步分析

    王亦君吴磊周照博魏怡...
    498-5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模拟空降兵半蹲式着陆现场试验,探讨着陆过程中踝关节稳定度与踝关节周围相关肌肉负荷之间的关系,以及踝关节保护支具(PAB)对踝关节内翻和踝关节周围相关肌肉负荷的影响.方法 于2021年8月,随机选取37名男性空降兵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有无穿戴PAB的情况下,以半蹲式姿势在1.5 m和2.0 m跳台进行跳伞着陆训练,对该过程中踝关节冠状面倾斜角度和踝关节周围相关肌肉最大自主收缩的百分比(MVC%)进行测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分析穿戴PAB对冠状面倾斜角度和踝关节周围相关肌肉的影响作用.结果 半蹲式着陆过程中,空降兵穿PAB和未穿PAB时胫骨前肌、外侧腓肠肌和腓骨长肌MVC%与踝关节冠状面倾斜角度均呈正相关(P<0.05).相同高度下,与未穿PAB比较,穿PAB空降兵在半蹲式着陆过程中踝关节冠状面倾斜角度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高度下着陆瞬间,与未穿PAB比较,穿PAB空降兵外侧腓肠肌MVC%降低,腓骨长肌MVC%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5 m高度下着陆瞬间后至站稳阶段(100~200 ms),与未穿PAB比较,穿PAB空降兵胫骨前肌MVC%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 m高度下在站稳后阶段(200 ms),与未穿PAB比较,穿PAB空降兵胫骨前肌MVC%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穿戴PAB能降低踝关节冠状面倾斜角度,提高踝关节稳定性,减少外侧腓肠肌着陆时的肌肉负荷,并在着陆后减轻胫骨前肌肌肉负荷,但在着陆瞬间增加了腓骨长肌肌肉负荷.

    踝关节跳伞落地踝关节内翻肌肉负荷相关性

    日光温室作业与职业高发疾病的关系

    刘武魏久生寇振霞康玉琴...
    504-5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日光温室作业人员健康状况,为制定日光温室作业人员职业高发疾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9年7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选取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大坝村从事日光温室蔬菜种植的作业人员245人为日光温室作业组,以性别、年龄、婚姻状况、体质指数等进行匹配,选择相邻的砂梁村不从事日光温室作业的282人为对照组.对研究对象开展现场调查,并进行健康检查,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五官科检查、眼科检查、骨关节检查和皮肤检查结果,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对象骨关节(上肢、下肢、手、脊柱)检查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研究对象烟龄和饮酒量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对照组比较,日光温室作业组人员鼻部检查、咽喉部检查、裂隙灯检查、眼结膜检查、下肢骨关节检查、手骨关节检查、脊柱检查、头颈皮肤检查、躯干皮肤检查、上肢皮肤检查、下肢皮肤检查异常检出率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1.53、7.94、9.92、27.93、79.32、81.42、9.43、6.79、9.76、4.34、8.29,P<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调整了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教育程度、体质指数等因素后,与对照组比较,日光温室作业是骨关节检查异常的危险因素(OR=1.178,95%CI:1.151~2.143,P=0.001).结论 日光温室作业对作业人员健康存在一定的损害作用,日光温室作业人员上肢、下肢、手、脊柱骨关节异常患病风险增加.

    职业群体日光温室作业健康检查对照分析

    煤工尘肺患病危险因素及外周血中细胞焦亡的机制研究

    夏伟薛茂强杨成新单蕾...
    510-5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煤工尘肺患病的危险因素,揭示细胞焦亡在煤工尘肺患者外周血中的分子机制,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和潜在的诊断生物标志物.方法 将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进行煤工尘肺诊断的疑似职业病劳动者纳入研究,其中煤工尘肺壹期患者77例、贰期患者10例、叁期患者6例,对照组为无尘肺病劳动者(49例).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信息,采集血样测定血常规和血生化结果,测量血浆中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18水平.结合临床检查结果,进行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煤工尘肺的影响因素.同时检测血细胞中细胞焦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揭示煤工尘肺发病的分子机制.结果 142名研究对象均为男性,年龄为(51.65±6.31)岁,工龄为(15.94±9.38)年,各组研究对象的烟龄(F=4.95,P=0.003)和午休分布(H=8.84,P=0.0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煤工尘肺壹期患者的血红蛋白含量高于煤工尘肺贰期,煤工尘肺叁期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高于其他3组(P<0.05).煤工尘肺壹期患者的总胆红素水平和间接胆红素水平高于对照组,而煤工尘肺贰期的红细胞沉降率高于其他3组(P<0.05);煤工尘肺叁期的IL-18和IL-1β水平高于其他3组(P<0.05).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烟龄(OR=1.03,95%CI:1.00~1.06)和IL-1β水平(OR=4.61,95%CI:1.59~13.32)是煤工尘肺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与对照组比较,煤工尘肺叁期患者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消化道皮肤素D蛋白(GSDMD)、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4(Caspase-4)等蛋白表达量均明显增高(P<0.05).结论 烟龄是煤工尘肺的危险因素,IL-1β可能是诊断煤工尘肺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且细胞焦亡在煤工尘肺的外周炎症发展中可能发挥作用.

    尘肺煤工尘肺危险因素白细胞介素1β回归分析经典细胞焦亡非经典细胞焦亡

    关于进一步做好医疗机构医用辐射场所辐射监测有关事项的通知国卫办职健发[2024]12号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国家疾控局综合司...
    516页

    山东省实习护生职业认同感潜在剖面分析及影响因素

    于玲家王文佳邢介霞
    517-5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山东省实习护生职业认同感的现状,分析不同类别实习护生职业认同感的潜在特征差异,为制定相关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3年9至10月,采用方便整群抽样,选取山东省不同地区高校实习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共发放和回收问卷1298份,有效问卷1221份,有效回收率94.07%.收集一般人口学资料,用《护生职业认同感问卷》《工作准备度量表》《反馈寻求行为量表》对护生职业认同感等信息进行调查.通过Mplus8.3软件对护生职业认同感进行潜在剖面分析,通过适配性和 差异性检验选择最佳拟合模型;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各因素对不同潜在剖面的影响采用多元logistic分析.结果 1221名实习护生中女性984人(80.6%),男性237人(19.4%),年龄(21.12±2.96)岁,护生职业认同感总得分(64.23±14.99)分.护生职业认同感分为3个类别:低认同感组98人(8.0%),中认同感组624人(51.4%),高认同感组496人(40.6%).不同类别护生的性别、地区、年龄、工作准备度得分及反馈寻求行为得分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认同感组护生比较,低认同感组护生工作准备度越高、反馈寻求行为越好,越容易纳入高职业认同感组(OR=0.390、0.167,P=0.005、0.006);与高认同感组比较,中认同感组工作准备度越高、非济南市地区,越容易纳入高职业认同感组(OR=0.597、1.470,P=0.011、0.012);与中认同感组比较,低认同感组寻求反馈行为越多,越容易纳入中职业认同感组(OR=10.411,P<0.001).结论 实习护生职业认同感水平可分为3类,护理管理者可根据不同类型的潜在特征,提高工作准备度、增加反馈寻求行为,提升护生的职业认同感.

    护士认同(心理学)实习护生职业认同感潜在剖面分析工作准备度反馈寻求行为

    关于杜绝和抵制第三方机构代写代投稿件的通知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522页

    尘肺大阴影与原发性肺癌肿块CT影像特征对比研究

    王成霞靳毅柳澄刘真...
    523-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尘肺大阴影与原发性肺癌肿块的CT影像特征,分析CT影像特征对尘肺大阴影与原发性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于2022年9月,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在淄博市职业病防治院住院的43例叁期尘肺病患者和同期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确诊的52例原发性肺癌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对比两组患者胸部CT影像中尘肺大阴影或肺癌肿块及周围组织的影像特点.使用单因素分析、聚类分析和交叉分析,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作为自变量,以尘肺病和肺癌作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尘肺大阴影与原发性肺癌肿块的CT影像单因素比较,病变形态不规则、CT值、钙化、空洞、棘突、液化坏死、卫星灶、肿块旁气肿、短毛刺、胸膜增厚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CT值≥92 HU(CT值异常)、钙化、周围有卫星灶、胸膜肥厚、肿块旁气肿、病变边缘有棘突、病变形态不规则等是叁期尘肺的典型特征,具有多个特征聚集性;病变出现液化坏死、外形为圆形或类圆形、有空洞、跨叶间胸膜等是肺癌的典型特征.以卫星灶、棘突、胸膜肥厚、病变CT值异常和液化坏死构建的logistic回归模型R2=0.880,区分度为95.3%.结论 病变CT值异常、钙化、周围有卫星灶、胸膜肥厚、边缘有棘突、液化坏死、跨叶间胸膜和空洞等影像特征可区分叁期尘肺大阴影和肺癌肿块影.

    尘肺肺癌影像计算机体层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