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山东省实习护生职业认同感的现状,分析不同类别实习护生职业认同感的潜在特征差异,为制定相关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3年9至10月,采用方便整群抽样,选取山东省不同地区高校实习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共发放和回收问卷1298份,有效问卷1221份,有效回收率94.07%.收集一般人口学资料,用《护生职业认同感问卷》《工作准备度量表》《反馈寻求行为量表》对护生职业认同感等信息进行调查.通过Mplus8.3软件对护生职业认同感进行潜在剖面分析,通过适配性和 差异性检验选择最佳拟合模型;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各因素对不同潜在剖面的影响采用多元logistic分析.结果 1221名实习护生中女性984人(80.6%),男性237人(19.4%),年龄(21.12±2.96)岁,护生职业认同感总得分(64.23±14.99)分.护生职业认同感分为3个类别:低认同感组98人(8.0%),中认同感组624人(51.4%),高认同感组496人(40.6%).不同类别护生的性别、地区、年龄、工作准备度得分及反馈寻求行为得分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认同感组护生比较,低认同感组护生工作准备度越高、反馈寻求行为越好,越容易纳入高职业认同感组(OR=0.390、0.167,P=0.005、0.006);与高认同感组比较,中认同感组工作准备度越高、非济南市地区,越容易纳入高职业认同感组(OR=0.597、1.470,P=0.011、0.012);与中认同感组比较,低认同感组寻求反馈行为越多,越容易纳入中职业认同感组(OR=10.411,P<0.001).结论 实习护生职业认同感水平可分为3类,护理管理者可根据不同类型的潜在特征,提高工作准备度、增加反馈寻求行为,提升护生的职业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