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理疗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理疗杂志
中华理疗杂志

双月刊

0254-1408

0412-2410287

114048

辽宁省鞍山市汤岗子

中华理疗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Physical Therap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2002年中华理疗杂志与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合刊)本刊为中华医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物理医学与康复学科的专业学术期刊,以本学科的广大医护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本学科领域的领先科研成果及临床诊疗经验,并对理疗、疗养、康复学科有指导作用且与之密切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本刊的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本学科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理疗、疗养、康复学科的发展与学术交流。设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临床研究、基础研究、论著摘要)、经验交流、病例报告、综述、讲座、理疗技术、短篇报道、书刊评价、学科史料、人物述林、会议纪要及国内外学术动态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均匀恒磁场对小鼠血栓形成及血浆t-PA等的影响

    沙建慧杨中万夏文春张长民...
    325-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不均匀恒磁场N极和S极对小鼠尾部血栓形成和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PAI)的影响.方法小鼠分组为空白对照组(A)、血栓对照组(B)、不均匀恒磁场N极组(C)和S极组(D),C、D组小鼠分别在N极朝向鼠体和S极朝向鼠体的鼠盒内饲养7 d.用致血栓药角叉菜胶诱发小鼠体内血栓形成.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t-PA及PAI活性.统计学处理用组间资料t检验.结果小鼠尾部平均血栓形成长度百分数C组和D组分别为(28.07±15.52)%和(21.37±16.50)%,比B组(43.73±17.25)%明显减少(依次为t=2.310 2, 0.01<P<0.05;t=3.244 2,P<0.01).C与D组间差异无显著性.B、C、D组与A组相比,t-PA活性明显下降(依次为t=4.503 7,P<0.01;t=2.519 5, 0.01<P<0.05;t=2.317 0,0.01<P<0.05).B、C组与A组相比,PAI活性明显增高(依次为t=5.193 7,P<0.01;t=2.234 0, 0.01<P<0.05).C、D组与B组相比,PAI活性明显下降(依次为t=3.166 3,P<0.01;t=4.387 4,P<0.01).结论不均匀恒磁场有抗血栓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血浆PAI的释放有关.

    磁疗法小鼠血栓形成纤溶酶原激活物,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高压氧治疗原发性失眠症38例

    戴毓华
    327页

    低频电磁场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胡涛吕安林贾国良李兰荪...
    328-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不同磁场强度,不同作用时间的低频电磁场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增殖的影响,以探讨磁场是否能用于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及冠脉内支架植入(IVS)术后冠脉再狭窄(RS)的防治.方法用含10%小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调整细胞浓度后,将含10%小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与内皮细胞的混悬液100 μl加入96孔培养板中培养,按照实验分组分别给予不同的电磁场作用,用3H-胸腺嘧啶脱氧核苷(3H-TdR)掺入法分析磁场对内皮细胞(EC)DNA合成的影响.结果磁场作用时间<20 min时对EC的增殖具有促进作用,但随磁场作用时间的延长,磁场对EC增殖的促进作用减弱,变为抑制作用,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适当磁场强度和作用时间的LFEMF具有促进人HUVECs增殖的作用.

    磁疗法细胞分裂调控作用冠脉再狭窄

    强磁场联合化疗对S180荷瘤小鼠的影响

    柳霞仰劲松蒋薇薇孙诚...
    331-3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磁疗结合化疗药物表阿霉素对小鼠S180肿瘤模型的治疗效果.方法 60只S180荷瘤小鼠随机分4组:磁疗+化疗组,单纯化疗组,单纯磁疗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15只.于接种后24 h分别进行各项处理,10 d后处死动物分离瘤块,称湿重并作病理检查.结果磁疗+化疗组肿瘤湿重(0.32±0.13)g,显著低于各组,单纯磁疗组(0.95±0.42)g、单纯化疗组(0.49±0.22)g亦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1.55±0.67)g.病理检查可见磁疗+化疗组肿瘤坏死最明显.结论磁疗结合化疗组具有显著的抑瘤效果,磁疗可作为肿瘤治疗的辅助手段.

    磁疗法化疗小鼠肿瘤

    磁处理酒对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张慧灵计晶晶梁彩云杨煜荣...
    333-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磁处理酒对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3组大鼠分别饮用含10%乙醇磁处理白酒(磁酒组)、10%未经磁处理白酒(白酒组)、自来水(对照组)30 d后,取全血测定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结果磁酒组与对照组比较,能显著降低高切变率(200 s-1)、中切变率(100 s-1,30 s-1)、低切变率(3 s-1)下的全血粘度和卡松粘度及全血还原粘度,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分别为t=2.611 8,2.612 9,2.665 4,2.134 9和2.698 6,2.581 8,2.189 7及3.170 8;P<0.05或P<0.01),白酒组上述指标虽亦低于对照组,但两组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磁酒组的红细胞聚集指数(8.344 4±0.828 7)和血液屈服应力(1.372 2 ±0.086 0)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9.137 8±0.891 0)和(1.460 0±0.086 5)(t =2.061 9和2.276 9,均P<0.05);而白酒组(8.610 0±0.816 3)和(1.418 9±0.108 6)与对照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磁酒组红细胞电泳时间(26.438 9±3.563 1)s显著短于对照组(32.154 4±5.935 3)s(t=2.610 1,P<0.05);白酒组(27.207 8±5.216 1)s 虽亦短于对照组,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磁酒组红细胞刚性指数(TX)(1.005 6±0.054 6)较对照组(1.065 6±0.083 4)降低,但差异未达统计学上显著水平(t=1.903 4,0.05<P<0.1);而白酒组(1.040 0±0.099 0)与对照组比,无明显变化(P>0.05).磁酒组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4.755 6±0.548 0)g/L显著低于对照组(5.366 7±0.572 3)g/L(t=2.438 9,P<0.05);而白酒组(5.312 5±0.777 2)g/L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磁酒组和白酒组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及血沉方程K值与对照组比,均无显著性变化(均P>0.05).结论磁处理白酒在降低血液粘度,改善血液的流变特性,促进血液循环等方面优于白酒.

    酒,磁处理大鼠血液流变学

    第七届全国成人高等教育理疗康复大专“专业证书”班招生 第二十一届全国理疗康复医师进修班继续招生

    335页

    磁处理水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探讨

    茅幼霞史明陆静芬王益成...
    336-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家兔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中血脂变化与主动脉内膜厚度的关系及磁处理水在其中的影响,探讨磁处理水预防AS的作用机制.方法喂高脂饲料复制家兔AS模型并给饮磁处理水共100 d,于实验前即0 d,33 d及99 d测定家兔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测量主动脉内膜厚度并计算其与主动脉直径的比值(AIT/AD),分析AIT/AD与TC、TG、LDL-c、HDL-c的关系.结果饮磁处理水明显降低血浆TC、LDL-c及AIT/AD(预防组:q=6.16,6.63和6.39,P<0.01;治疗组:q=4.83,5.85和4.86,P<0.001).AIT/AD与TC、LDL-c及TG呈显著正相关(r=0.822,0.815,P<0.001;TG:r=0.458,P<0.01).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LDL-c与AIT/AD呈极显著回归关系(B=0.006,P<0.001).结论磁处理水能调整血脂、抑制高脂饲料所致的家兔AS形成.提示磁处理水抑制AS的作用很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浆LDL-c来实现的.

    水,磁处理动物,实验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类

    磁疗研究中圆片永磁磁源使用的若干问题

    王益民张伯礼王津生李连种...
    339-3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圆片磁源的空间磁感强度分布及其相关的物理特性.方法采用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进行圆片磁源磁感强度分析,并对相关的物理特性进行精密测量.结果圆片磁源中轴线上的磁感强度呈单调下降,极面径向磁感强度半径内单调上升、半径外单调下降;磁源磁感强度的测量值与计算值有较好的一致性,磁源极面中心磁感强度存在一定差异,磁源磁感强度随放置时间变化不大.结论磁源磁感强度分析和测量对磁疗研究有重要意义.

    磁疗法有限元磁感强度

    微波凝固治疗皮肤病202例

    郭燕蓉俞长玺茆建国
    341页

    毫米波辐射对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诱导凋亡的作用

    王艳萍袁淑兰陈晓禾宋毅...
    342-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毫米波对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以波长7.1 mm,频率42.2 GHz的毫米波辐射体外培养的NB4细胞,光镜及电镜观察细胞形态改变,生长曲线测定细胞生长及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周期分布、细胞凋亡指数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改变.结果 1 mW/cm2的毫米波辐射,每日1次,30 min, 可明显抑制NB4细胞的生长,辐射第3天细胞生长抑制率为44.1%;光镜及电镜下可见凋亡细胞形态,FCM示G0/G1期细胞及凋亡百分比增加;p21、p53、Bax和Fas表达增加,c-Myc、Bcl-2表达下降.5 mW/cm2的毫米波对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却不明显,虽然p53、Bax和Fas表达增加,Bcl-2表达下降,但c-Myc和p21的表达却无改变. 结论 1 mW/cm2毫米波辐射适当时间后能显著抑制NB4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其凋亡诱导机制可能与调控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其中对c-Myc蛋白表达的下调可能具有关键作用.

    毫米波白血病,早幼粒细胞,急性脱噬作用基因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