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理疗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理疗杂志
中华理疗杂志

双月刊

0254-1408

0412-2410287

114048

辽宁省鞍山市汤岗子

中华理疗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Physical Therap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2002年中华理疗杂志与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合刊)本刊为中华医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物理医学与康复学科的专业学术期刊,以本学科的广大医护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本学科领域的领先科研成果及临床诊疗经验,并对理疗、疗养、康复学科有指导作用且与之密切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本刊的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本学科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理疗、疗养、康复学科的发展与学术交流。设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临床研究、基础研究、论著摘要)、经验交流、病例报告、综述、讲座、理疗技术、短篇报道、书刊评价、学科史料、人物述林、会议纪要及国内外学术动态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镓铝砷激光照射鼻腔对认知障碍患者脑功率等的影响

    金丽英石秉霞
    197-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低能量镓铝砷半导体激光疗法(LISCL)对认知障碍患者脑功率和事件相关电位P300峰潜伏期(P3PL)的影响。方法应用LISCL对60例认知障碍患者进行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5次、10次后采用CFM-8便携式脑电监测仪和神经电检仪检测脑功率和P3PL的变化。结果治疗前脑功率表现为额叶及颞叶脑电慢波成分较多,特别是颞叶底部尤为突出,治疗5次后各相关指标无明显变化,10次后异常的高功率含量区(δ、θ)值逐渐减少,额叶、颞叶底部慢波指数降低,表现为δ+θ/α+β减小,而α、β频段减少的功率含量值逐渐增高,表现为δ+θ/α+β减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P3PL治疗前为(341.9±26.0)ms,治疗后分别为(328.3±26.2)ms和(322.6±25.0)ms,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t=2.847,4.106,P<0.01,0.000 1)。结论镓铝砷半导体激光疗法可以改善认知障碍患者的脑功能和认知功能状态。

    激光认知障碍脑功率事件相关电位P300

    微波治疗常年性鼻炎82例

    陈崇喜
    199页

    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雷诺氏病27例观察

    秦修成张亮邢广巨姚瑞华...
    200-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ILIB)治疗雷诺氏病的疗效及机制。方法对按AIIEN和BROWN提出的诊断标准确诊的雷诺氏病患者54例,分对照组27例,予5%葡萄糖液500 ml加黄芪注射液30 ml,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静滴,每日1次,2周为1个疗程;ILIB组27例,用药同对照组,并用ILIB,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结果 ILIB组3个疗程后,末梢苍白、发凉、发绀、皮温等症状改善,治愈显效率89%,明显优于对照组(59%),χ2 = 6.17,P<0.01; 血液流变学指标自身治疗前后对照及与对照组比较(血小板聚集除外),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ILIB疗法可改善小动脉本身的缺陷,改善肢端缺血缺氧,消除对精神、寒冷的过度反应,对雷诺氏病是一种有效的新疗法。

    激光硬化病,成人治疗结果

    三种物理因子综合治疗输卵管阻塞50例

    费立凤沈野婴刘传连杨伟...
    202页

    空气净化对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改善作用

    汪涛张胜兰程薇莉柳士秀...
    203-2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空气净化对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改善作用。方法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43例,分为空气净化组24例和对照组19例,空气净化组对病房进行24 h空气净化,对照组住普通病房。住院时和1个月后抽血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查并观察疗效。结果空气净化1个月后,患者临床症状有效率为88%,心电图改善率为79%;低切全血粘度、高切全血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电泳时间、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与净化前比较均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对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空气净化治疗,能显著改善其血液流变学。

    空气净化心肌梗死老年人血液流变学

    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婴幼儿血管瘤与斑痣76例

    潘福琼吕蓉常有军赖龙清...
    205页

    环丙沙星超声透入的效果观察

    于宁褚征尹旭辉杨成君...
    206-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药物超声透入治疗对药物的促渗作用,以改善传统给药途径,为超声在实际中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用与人皮肤渗透性接近的豚鼠皮肤和喹喏酮类药物环丙沙星(CPFX),利用本所自制的药物渗透治疗仪进行选择性治疗。实验分组:Ⅰ组(对照组) 样品池中为0.2%CPFX,不使用药物渗透治疗仪。Ⅱ组(促渗剂组) 样品池中为0.2%CPFX+3%氮酮(Az),不使用药物渗透治疗仪。Ⅲ组(药物超声透入组) 样品池中为0.2%CPFX,并使用药物渗透治疗仪30 min。Ⅳ组(综合组) 样品池中为0.2%CPFX+3% Az,并使用药物渗透治疗仪30 min。采用HPLC法对离体实验和在体实验的样品进行检测,以峰面积对药物浓度作直线回归。结果最低检测浓度0.010 μg/ml,离体实验中药物浓度随时间的进行而增加,综合组的浓度最高(P<0.01),超声组和促渗剂组无差别(P>0.05);在体实验中综合组的浓度最高(P<0.01),超声组和促渗剂组无差别(P>0.05),CPFX浓度从低到高的顺序是血、心、肝、肾。结论超声波和Az均可提高皮肤的通透性,且二者有很好的协同作用,可使CPFX在体内达到有效浓度且分布符合药代动力学特点。

    超声透入疗法渗透性环丙沙星投药,皮肤豚鼠动物,实验

    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康复医学》出版

    208页

    《现代物理治疗学》出版

    208页

    电磁场促进周围神经再生作用机制探讨

    周田华李主一周中英翁龙江...
    209-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电磁场对周围神经损伤后再生作用的机制。方法以60只Wistar大鼠左侧坐骨神经重度钳夹伤为模型,应用随机数表进行随机化,将大鼠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电磁场治疗。术后不同时期测定大鼠坐骨神经的电生理指标并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电磁场治疗加速了损伤神经远段Wallerian变性进程,促进雪旺氏细胞增殖,促进轴索及髓鞘再生,加速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恢复。结论电磁场可能是通过对周围神经再生过程中多环节的调控和促进,通过多种协同机制,促进周围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的。

    电磁场大鼠动物,实验神经再生神经传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