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月刊

1671-5403

zhlndqg@mode301.cn

010-66936756,010-59790736-8087

100853

北京复兴路28号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ultiple Organ Diseases in the Elderl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正式批准的医学期刊,创刊于2002年6月,由王士雯院士任总编辑、国内多学科知名专家组成编委会。 本刊已被评定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其主要内容是交流老年心脏病和老年多器官疾病的诊治经验与教训,探讨老年病的发病机制和有效防治措施,重点报道我国在老年病研究中具有创新意义的涉及多器官疾病的临床、基础和预防方面的最新成果和经验,努力推广老年多器官疾病的新观点、新方法、新措施和新药物。本刊主要栏目有专题笔谈、述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论著摘要、经验交流、临床病理讨论、综述、讲座、病例报告、学术动态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养老机构适老营养膳食照护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营养与食品安全分会胡雯
    1-13页

    养老机构适老营养膳食照护专家共识

    老年脑卒中患者活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陈园园杜辉皮红英
    1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脑卒中患者活动不足和久坐行为的状况,并分析活动不足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10 月某三甲医院收治的 302 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一般资料与疾病状况展开调查.采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国际跌倒效能感量表、简版老年抑郁量表、起立-行走测试评估患者的活动和心理情况.根据患者是否活动不足,将患者分为两组,对比两组各指标差异.采用SPSS 26.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及χ2 检验.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活动不足的影响因素.结果 302 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中,115 例(38.1%)活动不足,225 例(74.5%)有久坐行为,124例(41.10%)有跌倒恐惧,55 例(18.21%)有抑郁情绪,212 例(70.20%)活动能力减退.单因素分析显示,有无活动不足的患者在年龄、婚姻状态、多重用药、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抑郁情绪、是否有下肢感觉异常、使用助行器、跌倒恐惧、久坐行为、活动能力减退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显示,有跌倒恐惧(OR=4.66,95%CI 2.64~8.24)、久坐行为(OR=4.03,95%CI 1.67~9.74)、下肢感觉异常(OR=2.23,95%CI 1.15~4.33)、抑郁情绪(OR=2.21,95%CI 1.08~4.53)是老年脑卒中患者活动不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老年脑卒中患者普遍存在活动不足和久坐行为.在改善患者活动不足问题时,不仅要关注患者的躯体功能问题,改善患者下肢肌力,减少久坐时间,以间断轻度活动代替久坐,也要关注患者心理问题,制定多维度干预方案,改善患者活动情况,从而实现更有效的康复.

    脑卒中康复运动久坐生活方式影响因素分析

    残余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标的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性

    陆赟翁嘉懿徐亮陈燕春...
    18-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达标的冠心病(CH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远期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危险因素及其与残余胆固醇(RC)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5 年 1 月至 2022 年 10 月于宜兴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 239 例CHD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于支架植入术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入院次日空腹检测血常规、血生化等指标.根据住院期间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支架内再狭窄组(ISR组,58 例)和非支架内再狭窄组(non-ISR组,181 例).采用SPSS 16.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或 χ2 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RC与ISR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RC的最佳截断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SR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总胆固醇(TC)、RC、支架个数、支架总长度及糖尿病、吸烟、多支病变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计算RC四分位间距,根据四分位间距将患者分为 4 组(Q1~Q4),4 组患者(Q1~Q4)ISR的发病率分别为 20.0%、14.8%、22.0%和 4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RC与ISR呈正相关(r=0.179;P<0.05).ROC分析结果表明,RC的ROC曲线下面积为 0.636(95%CI 0.572~0.697;P<0.05).通过计算约登指数,得出RC的最佳截断值为0.47 mmol/L,对应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1.72%与75.1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41,95%CI 1.005~1.078;P<0.05)、吸烟(OR=5.797,95%CI 1.617~20.774;P<0.05)、多支病变(OR=3.937,95%CI 1.258~12.326;P<0.05)、支架总长度(OR=1.034,95%CI 1.001~1.070;P<0.05)及RC>0.47 mmol/L(OR=3.416,95%CI 1.535~7.602;P<0.05)是ISR的危险因素.结论 在LDL-C达标的PCI术后的CHD患者中,RC与ISR呈正相关,且RC是PCI术后发生ISR的独立危险因素.

    冠心病残余胆固醇支架内再狭窄

    武汉市某医院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患者发生衰弱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程忠良曾肃友赵媛媛凌燕...
    2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住院患者发生衰弱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华润武钢总医院住院的 260 例老年COPD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一般资料问卷对患者开展调查,使用临床衰弱量表对患者的衰弱状况进行评估,检测血红蛋白、25-羟基维生素D(25-OH-D)、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COPD住院患者发生衰弱的影响因素.采用SPSS 25.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及χ2 检验.结果 本研究共发出调查问券 260 份,收回 260 份(100.00%),其中发生衰弱患者 67 例(25.77%).性别、年龄、吸烟、锻炼习惯、营养状态、疾病严重程度和肺功能是老年COPD住院患者发生衰弱的影响因素(P<0.05);衰弱组患者的血红蛋白、25-OH-D水平显著低于未衰弱组,IL-6水平显著高于为衰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得知性别、年龄、吸烟、锻炼习惯、营养状态、疾病严重程度、肺功能、血红蛋白低表达、25-OH-D低表达、IL-6高表达是老年COPD住院患者发生衰弱的危险因素(OR=3.174,1.556,3.162,1.735,2.649,5.089,2.162,1.314,1.974,2.173;P<0.05).结论 武汉市某医院老年COPD住院患者衰弱的发生率较高,性别、年龄、吸烟、锻炼习惯、营养状态、疾病严重程度、肺功能、血红蛋白、25-OH-D、IL-6水平均有影响,临床上应进行合理的干预,从而减少衰弱的发生.

    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衰弱影响因素

    老年前列腺癌患者前列腺根治术后影响尿控恢复状况的相关因素

    张丽鹏钱卫红丁献凡何叶...
    2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前列腺癌患者前列腺根治术后尿控恢复状况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9 月中部战区总医院行前列腺根治术治疗的老年前列腺癌患者131例为观察对象,根据术后尿控恢复状况分为尿失禁组(n=46)和尿控组(n=85).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围手术期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前列腺根治术后尿控恢复状况的相关因素.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χ2 检验.结果 尿失禁组患者年龄≥75岁、体质量指数(BMI)≥24kg/m2、既往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史、合并高血压史、合并糖尿病史比例明显高于尿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失禁组患者术前前列腺体积30~75ml、肿瘤分期≥T3a期、术中出血量≥600 ml比例明显高于尿控组,保留最长尿道长度(MULP)、保留神经血管束(NVB)、完全保留膀胱颈、术后规律提肛训练比例明显低于尿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75 岁、既往TURP史、肿瘤分期≥T3a 期、术中出血量≥600 ml 均为前列腺根治术后尿失控的危险因素(OR = 2.451、3.015、2.156、3.074;P<0.05);保留MULP、保留NVB、完全保留膀胱颈、术后规律提肛训练为前列腺根治术后失控的保护因素(OR=0.674、0.845、0.874、0.912;P<0.05).结论 影响前列腺根治术后患者尿控恢复情况的因素多样,其中年龄、既往TURP 史、肿瘤分期、术中出血量均为前列腺根治术后尿失控危险因素,对存在术后尿失禁高危因素患者进行早期干预有助于降低尿失禁发生率.

    老年人前列腺癌前列腺根治术尿控因素

    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对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斑块特征的诊断效能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

    马清济陈亮潘美宇
    3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CTA)对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斑块特征的诊断效能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1 年 2 月至 2022 年 12 月海南省琼海市人民医院胸痛中心收治的疑似冠心病的 208 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 58 例发生ACS,纳入ACS组.根据ACS组患者性别、年龄及心血管危险因素(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血脂水平等),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比例 1∶1)同期选择 58 例发生稳定型心绞痛(SAP)的患者纳入SAP组.所有患者均行CCTA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斑块长度、钙化斑块(CP)体积、非钙化斑块(NCP)体积、总斑块体积、CP 负荷、NCP负荷和总斑块负荷等斑块特征参数.此外,根据预后将 58 例 ACS组患者分为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组(n= 15)和非MACEs组(n=43),比较不同预后患者CCTA斑块特征参数.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或χ2 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脂水平与斑块特征参数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斑块特征参数对ACS及MACEs的预测价值.结果 ACS组患者斑块长度、NCP 体积和NCP 负荷均显著高于S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CEs组患者斑块长度、NCP体积和NCP负荷均显著高于非MACE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斑块长度、CP体积、NCP体积、总斑块体积、CP负荷、NCP负荷及总斑块负荷呈正相关(r=0.463,0.246,0.414,0.292,0.251,0.392,0.215;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斑块长度、NCP体积、NCP负荷对ACS有较好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 0.843(95%CI 0.761~0.925)、0.814(95%CI 0.703~0.926)和0.721(95%CI 0.573~0.869);发生ACS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 19.19 mm、152.99 mm3 和 42.56%;灵敏度分别为91.67%、91.67%和66.67%;特异度分别为75.00%、63.54%和 77.08%.斑块长度、NCP体积、NCP负荷对MACEs有较好的预测价值,AUC分别为 0.694(95%CI 0.515~0.876)、0.711(95%CI 0.502~0.920)和 0.735(95%CI 0.551~0.919);发生MACEs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1.02mm、169.62mm3 和45.37%;灵敏度分别为77.78%、66.67%和88.89%;特异度分别为59.18%、85.71%和 61.22%(P<0.05).结论 基于CCTA的斑块特征参数不仅对老年ACS有较好的鉴别作用,还可有效预测ACS患者 1 年内MACEs的发生.

    老年人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斑块特征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分布宽度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

    张婉婉孙进刘媛媛胡浩...
    3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初诊 2 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市立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1001例初诊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采集患者一般资料、血小板相关指标和生化指标,根据有无DPN将患者分为DPN组(n=481)和非DPN组(n=520).采用易侕软件和R3.4.3 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或χ2 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对PDW与生化指标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DW是否为DPN风险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PDW是否为神经传导速度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DPN 组 PDW 水平较非 DPN 组显著增高[(14.58±2.26)和(14.20±2.41)fl,P=0.01].校正一般资料、血小板相关指标、生化指标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DW水平是DPN独立危险因素,PDW每增加 1 个单位 DPN 风险增加 11%(OR= 1.11;P<0.05),PDW每增加 1 个标准差 DPN 风险增加 29%(OR= 1.29;P<0.05).与第一分位相比,PDW在第三分位(OR=2.43;P=0.01)和第四分位(OR=2.01;P<0.05)时DPN风险显著增加.将DPN作为定量指标进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DW水平是神经传导速度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初诊T2DM患者中,有DPN者PDW水平较非DPN者显著升高,PDW水平增高是DPN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

    糖尿病,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血小板分布宽度

    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王建国任洁
    4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的特点,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1 年 1 月至 6 月山西白求恩医院高血压门诊收治的符合条件的 296 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年龄≥60 岁)的临床资料.根据血压昼夜节律将患者分为杓型组(56 例)、非杓型组(134 例)和反杓型组(106 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完善 24h动态血压监测、动脉硬化监测、24 h尿电解质及 24h尿微量白蛋白检测.采用SPSS 26.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 H检验或χ2 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因素.结果 血压昼夜节律异常(非杓型组和反杓型血压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血压节律正常(杓型组)患者比例(81.1%和18.9%);杓型组患者年龄低于非杓型组和反杓型组[68.00(65.00,70.00)和70.00(68.00,73.00),71.00(69.00,74.00)岁];杓型组吸烟比例明显低于非杓型组和反杓型组(7.1%和39.6%,4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杓型组、非杓型组和反杓型组夜间血压下降率依次递减[12.40%(10.70%,14.78%)、3.70%(1.58%,5.83%)和-4.50%(-8.00%,-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反杓型组右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高于非杓型组、杓型组[(1851.57±215.87)和(1747.81±244.65),(1687.00±201.61)cm/s];反杓型组左baPWV高于非杓型组、杓型组[(1869.13±232.15)和(1758.57±259.18),(1692.25±205.34)c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反杓型组24h尿钠低于杓型组[83.00(59.00,114.75)和102.50(84.00,126.75)mmol/24h];24h尿微量白蛋白高于杓型组[48.25(36.33,61.64)和41.09(32.00,48.94)mg/24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 = 1.328,95%CI 1.178~1.496;P<0.001)和吸烟史(OR = 14.953,95%CI 4.706~47.511;P<0.001)是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独立危险因素;24 h尿钠(OR=0.988,95%CI 0.979~0.998;P=0.021)是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发生率明显增高;年龄、吸烟史是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独立危险因素,24 h尿钠是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独立保护因素.

    老年人高血压动态血压昼夜节律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衰弱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闫沛张娟杨卫华殷鹏...
    48-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阳性、非鳞状不可手术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老年患者序贯化放疗后奥希替尼维持治疗和Ⅳ期NSCLC老年患者局部立体定向放疗联合奥希替尼维持治疗后的衰弱状况进行评估,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6 月至2021 年12 月山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238 例老年Ⅲ~Ⅳ期EGFR突变阳性、非鳞状NSCLC非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连续 3 个月奥希替尼靶向维持治疗后的疼痛数字评分(NRS)、深静脉血栓量表(Caprini)、抑郁量表(PHQ-9)、老年 8 项筛查工具(G8)进行评估,并依据G8 评分将患者分成衰弱组(n=197)和非衰弱组(n=41).采用SPSS 19.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χ2 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衰弱的影响因素.结果 衰弱组高龄、Caprini评分高危及以上、共病患者比例高于非衰弱组;合并静脉血栓栓塞(VTE)患者比例低于非衰弱组;抑郁评分、NRS评分、胱抑素C水平高于非衰弱组;G8 评分低于非衰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395,95%CI 1.133~1.717)、抑郁(OR=1.525,95%CI 1.290~1.803)、疼痛(OR=7.908,95%CI 2.301~27.181)、共病(OR=5.490,95%CI 1.181~25.522)、合并VTE(OR=7.530,95%CI 1.022~55.501)及胱抑素C(OR=1.215,95%CI 1.084~1.361)是老年不可手术Ⅲ~Ⅳ期EGFR突变阳性NSCLC患者衰弱的危险因素.结论 EGFR突变阳性非鳞状不可手术Ⅲ~Ⅳ期NSCLC老年患者衰弱率高,存在营养流失、疼痛、躯体活动和认知能力受损、负性情绪、共病等老年综合征及肾功能损伤,快速识别其影响因素并采取有效的康复治疗干预措施对患者有积极意义.

    老年人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老年综合评估衰弱

    单侧甲状腺乳头状癌伴同侧颈侧区淋巴结转移患者发生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

    程剑峰周琰汤铖黄政坤...
    54-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伴同侧颈侧区淋巴结转移(LLNM)的单侧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对侧中央区淋巴结(Cont-CLNs)转移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7月至2022年7月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附属江原医院收治的LLNM-PTC患者 127例,根据其是否发生Cont-CLNs转移,分成转移组(n=68)和非转移组(n=59).收集患者的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回声、血流信号、有无微钙化、肿瘤数量、病变腺叶、结节性甲状腺囊肿、被膜侵犯、有无桥本甲状腺炎以及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气管前淋巴结与喉前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与术后并发症情况.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LLNM-PTC患者发生Cont-CLNs转移的影响因素.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及χ2 检验.结果 转移组男性、微钙化、多发性肿瘤、被膜侵犯占比分别为 75.00%(51/68)、47.06%(32/68)、55.88%(38/68)、47.06%(32/68),高于非转移组的37.29%(22/59)、16.95%(10/59)、18.64%(11/59)、15.25%(9/59),且转移组肿瘤最大径大于非转移组(P<0.05).转移组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气管前淋巴结、喉前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 51.47%(35/68)、44.12%(30/68)、50.00%(34/68),高于非转移组的20.34%(12/59)、15.25%(9/59)、16.95%(1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肿瘤太大、微钙化、多发性肿瘤、被膜侵犯、患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气管前淋巴结转移、喉前淋巴结转移是患者发生Cont-CLNs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LNM-PTC患者发生Cont-CLNs转移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性别、肿瘤大小、微钙化、肿瘤数量、被膜侵犯以及患侧中央区、气管前、喉前的淋巴结转移,日后诊疗中需引起重视.

    甲状腺乳头状癌颈侧区淋巴结转移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