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月刊

1671-5403

zhlndqg@mode301.cn

010-66936756,010-59790736-8087

100853

北京复兴路28号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ultiple Organ Diseases in the Elderl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正式批准的医学期刊,创刊于2002年6月,由王士雯院士任总编辑、国内多学科知名专家组成编委会。 本刊已被评定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其主要内容是交流老年心脏病和老年多器官疾病的诊治经验与教训,探讨老年病的发病机制和有效防治措施,重点报道我国在老年病研究中具有创新意义的涉及多器官疾病的临床、基础和预防方面的最新成果和经验,努力推广老年多器官疾病的新观点、新方法、新措施和新药物。本刊主要栏目有专题笔谈、述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论著摘要、经验交流、临床病理讨论、综述、讲座、病例报告、学术动态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个性化运动康复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心脏功能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

    张再冉徐冬梅翟仕银何青青...
    241-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个性化运动康复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1 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 130 例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5)和观察组(n=65).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干预,观察组给予个性化运动康复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术后 3 个月心脏功能、运动耐力、肌力及平衡功能、生活质量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或 χ2 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观察组左心射血分数(LVEF)、每分钟心脏搏出量(LVEDV)、心输出量(CO)、6 分钟步行试验(6MWT)、1 次可重复最大肌力(1-RM)、Berg平衡量表(BBS)、健康调查简表(SF-36)及日常生活能力(ADL)高于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后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T)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7.69%和 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运动康复可改善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心脏功能,增强运动耐力、肌力及平衡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MACE发生率.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功能介入手术个性化运动康复

    老年冠心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

    邹晓赵力博高莹卉丁啟迪...
    246-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CHD)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不良预后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中心前瞻性队列设计,选择2015 年1 月至2017 年10 月经多导睡眠监测诊断为OSAHS且合并CHD的265 例患者(≥60 岁)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人口学资料、临床特征、睡眠参数指标、血液化验指标,并随访至2020 年12 月,随访结局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根据患者是否发生MACE,将患者分为MACE组(n=55)和非MACE组(n=210).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或 χ2 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老年CHD合并OSAHS患者MACE与各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CHD合并OSAHS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为43(5~72)个月,累积MACE发病率为20.8%(55/265).与非MACE组比较,MACE组吸烟(41.8%和27.6%)、心房颤动(27.3%和14.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比例(92.0%和27.6%)及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13.08±1.40)%和(12.47±1.54)%]显著增加;血红蛋白水平[(129.40±15.85)和(135.24±16.87)g/L]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老年CHD合并OSAHS患者MACE与年龄、吸烟史、饮酒史、PDW、总睡眠时间(TST)及心房颤动呈正相关(r=0.075,0.125,0.128,0.145,0.129,0.140;P<0.05);与血红蛋白水平呈负相关(r=-0.141;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DW(OR=1.304,95%CI 1.046~1.627;P=0.018)、TST(OR=1.274,95%CI 1.037~1.566;P=0.021)及血红蛋白水平(OR=0.975,95%CI 0.954~0.996;P=0.022)是老年CHD合并OSAHS患者发生MACE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老年CHD合并OSAHS患者MACE发生率较高,PDW和TST是老年CHD合并OSAHS患者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血红蛋白水平则是其保护因素.

    老年人冠心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不良心血管事件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的危险因素

    黄蕊叶彩凤董容彤
    251-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低血糖发生的现状及认知情况,并分析低血糖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1 年 5 月至 2022 年 5 月于琼海市中医院住院治疗的 197 例老年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发生低血糖患者(低血糖组,n=82)与未发生低血糖患者(非低血糖组,n=115)的临床资料及低血糖发生情况.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 t检验或 χ2 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体质量指数(BMI)、低血糖认知评分、血肌酐(SCr)及血清尿素氮(BUN)预测老年T2DM患者低血糖发生的价值.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T2DM患者低血糖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197 例患者中,82 例住院治疗期间发生低血糖.与非低血糖组患者比较,低血糖组患者BMI、低血糖认知评分较低,而BUN、SCr水平较高;病程≥10 年、空腹运动及自行使用降血糖保健药物占比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BMI、低血糖认知评分、SCr及BUN对老年T2DM患者低血糖发生有较好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708、0.689、0.966 和 0.909.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BMI≤18.930 kg/m2(95%CI 1.134~9.109)、病程≥10 年(95%CI 1.270~10.047)、空腹运动(95%CI 1.039~2.068)、自行使用降血糖保健药物(95%CI 1.106~1.450)、低血糖认知评分≤68 分(95%CI 1.380~2.852)、SCr≥99.930 μmol/L(95%CI 1.370~8.713)及BUN≥7.035 mmol/L(95%CI 1.505~4.130)为老年T2DM患者低血糖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T2DM患者具有较高的低血糖发生率,且低血糖相关认知不足,低血糖的发生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老年人糖尿病,2型低血糖

    中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力活动能力相关因素探讨

    俞会会黄美王静李姗姗...
    256-2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中老年维持性血透患者体力活动(AP)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 2021 年 9 月至 2022 年2 月西安市 4 所三级甲等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中老年终末期肾病患者,将符合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的315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和人类活动概况量表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单因素分析以及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的PA水平以及影响因素.采用SPSS 26.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及χ2 检验.结果 本研究共发放问卷315 份,其中有效问卷305 份(96.82%).在最大活动得分分组中,低PA水平组2例(0.65%),中PA水平组210例(65.85%),活跃PA水平组 93 例(30.50%).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在职状况的患者,最大活动得分等级间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在校正活动得分分组中,低PA水平组89例(29.18%),中PA水平组180例(59.02%),活跃PA水平组 36 例(11.80%).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在职状况、并发症个数、患糖尿病的患者,不同PA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最大活动得分分级为因变量的回归模型中,年龄(OR=0.940,95%CI 0.910~0.969)、性别(OR=1.828,95%CI 1.042~3.206)、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OR=0.485,95%CI 0.254~0.927)是PA影响因素(P<0.05);在以校正活动得分分级为因变量的回归模型中,年龄增长(OR=0.959,95%CI 0.924~0.995)、性别(OR= 1.782,95%CI 1.050~3.028)、退休/病退(OR = 0.379,95%CI 0.158~0.909)、患糖尿病(OR = 0.573,95%CI-1.062~-0.050)、并发症个数为 2 个(OR=0.320,95%CI 0.128~0.800)是PA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中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PA整体处于中等水平;性别、年龄、在职状况、并发症个数、是否患糖尿病是影响患者PA的因素.

    中老年人血液透析患者体力活动水平

    老年鼻咽癌癌组织中Kruppel样因子5及Kruppel样因子9表达与患者复发的相关性

    徐敏周金范冶徐飞...
    262-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鼻咽癌癌组织中Kruppel样因子 5(KLF5)、Kruppel样因子 9(KLF9)表达与患者复发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6 年 5 月至 2018 年 5 月湖南省脑科医院收治的 263 例老年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治疗后均行5 年院外随访,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复发.通过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老年鼻咽癌患者癌组织中KLF5、KLF9 相对蛋白表达量,比较复发患者与非复发患者的基础资料信息[性别、年龄、国际抗癌联盟(UICC)分期、病理类型、疗程延长时间、放疗剂量、是否放疗联合化疗、是否鼻腔受侵、是否口咽受侵、是否颅底骨质受侵、是否颅内受损、是否颅神经损伤]及KLF5、KLF9 差异.通过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老年鼻咽癌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采用SPSS 22.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及χ2 检验.结果 263 例老年鼻咽癌患者治疗结束后行 5 年院外随访,复发患者共 27 例(10.27%).与非复发组患者相比,复发组患者UICC分期Ⅲ~Ⅳ期、未行放疗联合化疗、颅底骨质受侵、颅神经损伤占比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非复发组患者相比,复发组患者KLF5、KLF9 相对蛋白表达量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KLF5、KLF9 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对老年鼻咽癌患者复发有较好的预测价值,且联合预测价值更高,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800、0.790、0.894,且均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UICC分期Ⅲ~Ⅳ期(OR=3.420,95%CI 1.715~6.820)、未行放疗联合化疗(OR=1.434,95%CI 1.106~1.859)、颅底骨质受侵(OR=2.790,95%CI 1.337~5.822)、颅神经损伤(OR=1.249,95%CI 1.026~1.520)、KLF5<2.495(OR=4.453,95%CI 1.469~13.498)、KLF9<0.305(OR=2.719,95%CI 1.604~4.609)是老年鼻咽癌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鼻咽癌患者癌组织内KLF5、KLF9 表达下降,且KLF5、KLF9表达为患者复发的影响因素.

    老年人鼻咽癌复发Kruppel样因子5Kruppel样因子9

    老年性耳聋患者助听器佩戴效果的影响因素

    莫小丁许振彬
    267-2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老年性耳聋患者助听器的佩戴效果,并分析影响助听器佩戴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 年 5 月至 2023 年 5 月琼海市中医院收治的 102 例因老年性耳聋佩戴助听器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入院后均行助听器效果国际性调查问卷(IOI-HA)评估,比较不同临床特征患者IOI-HA总分的差异.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性耳聋患者助听器佩戴效果的相关因素.结果 102 例老年性耳聋患者IOI-HA总分为(24.18±7.84)分.文化程度、助听器佩戴时长、耳聋严重程度及助听器佩戴耳侧不同的患者IOI-HA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初中文化程度(OR=3.245,95%CI 1.337~7.876)、单耳佩戴助听器(OR= 2.195,95%CI 1.032~4.669)、助听器佩戴时长<4 个月(OR= 4.513,95%CI 1.395~14.600)及轻度聋(OR=2.447,95%CI 1.208~4.957)为影响老年性耳聋患者助听器佩戴效果的相关因素.结论 老年性耳聋患者助听器佩戴效果受文化程度、助听器佩戴耳侧、助听器佩戴时长及耳聋严重程度的影响,临床治疗时应当予以相应关注.

    老年人耳聋助听器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急性肾损伤现状及影响因素

    万艳云贾薇董力清常志红...
    271-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急性肾损伤(AKI)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 2020 年 6 月至 2022 年 6 月收治的 189 例老年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PCI治疗,根据术后是否出现AKI,将其分为AKI组(n=65)和非AKI组(n=124),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及预后情况.采用SPSS 19.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或χ2 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AMI患者PCI术后并发AKI的影响因素.结果 189 例老年AMI患者中,65 例患者并发AKI(34.39%).AKI组患者住院时间长于非AKI组;心力衰竭、感染、出血、自动出院及死亡例数均多于非AK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糖尿病(OR=3.766,95%CI 2.031~6.982)、心功能Killip分级(OR=3.043,95%CI 1.966~4.712)、白细胞计数(OR=1.877,95%CI 1.058~3.364)及N端脑钠肽前体(OR=2.570,95%CI 1.386~4.765)是影响老年AMI患者PCI术后AKI发生的危险因素;肾小球滤过率(OR=0.470,95%CI 0.327~0.676)是其保护因素.结论 老年AMI患者PCI术后AKI发生率较高,AKI将增加预后不良发生率,建议临床注重合并糖尿病及心功能不佳者的治疗及护理,同时可借助基线肾小球滤过率、白细胞计数及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判断患者并发AKI的风险.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急性肾损伤

    老年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与癌因性疲乏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

    杜巧红廉莉吴瑞丽
    276-2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CINV)现状、影响因素及其与癌因性疲乏(CRF)的关系.方法 选取 2021 年 3 月至 2022 年 9 月运城市中心医院乳腺科收治的 206 例老年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CINV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CINV组 92 例及非CINV组 114 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维疲劳量表(MFI-20)评估患者CRF情况,并分析其与CINV的关系.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 检验或秩和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老年妇科恶性肿瘤患者CINV的危险因素.结果 206 例患者中,92 例(44.66%)发生CINV.其中,52 例(56.52%)为急性 CINV,40 例(43.48%)为延迟性 CINV;34 例(36.96%)为轻度CINV,35 例(38.04%)为中度CINV,23 例(25.00%)为重度CINV.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胃部疾病史(OR=2.438,95%CI 1.106~5.372)、晕车史(OR=3.051,95%CI 1.460~6.376)、含顺铂化疗方案(OR=3.678,95%CI 1.519~8.911)、焦虑(OR=2.542,95%CI 1.174~5.508)、抑郁(OR=2.333,95%CI 1.098~4.959)及CRF(OR=2.769,95%CI 1.232~6.221)均为CINV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不同CINV程度患者的CRF程度、MFI-20 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胃部疾病史、有晕车史、含顺铂化疗方案、焦虑、抑郁及CRF均为CINV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CRF程度与CINV程度密切相关.

    老年人妇科恶性肿瘤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危险因素

    老年消化内科住院患者营养不良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梁毅莫翠毅钟文洲
    281-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消化内科住院患者营养不良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1 月琼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466 例老年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微型营养评分法(MNA)分为营养不良组与非营养不良组.比较不同疾病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信息,并将有差异信息纳入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明确老年消化内科住院患者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最后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年龄、巴氏量表(BI)评分预测老年消化内科住院患者营养不良的价值.采用SPSS 22.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结果 466 例老年消化内科住院患者MNA评分(19.44±5.29)分,其中营养不良患者 104 例(22.32%),营养良好患者362 例(77.68%).消化道出血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最高为 60.78%(62/102).营养不良组与非营养不良组年龄、BI评分、合并慢性病数量、焦虑或抑郁、个人月收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2.745,95%CI 1.241~6.072)、合并慢性病数量(OR=1.137,95%CI 1.034~1.250)、焦虑或抑郁(OR=1.449,95%CI 1.018~2.062)、个人月收入(OR=4.243,95%CI 1.974~9.120)、BI评分(OR=4.209,95%CI 1.339~13.231)是老年消化内科住院患者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对年龄、BI评分进行ROC曲线分析,证实其对老年消化内科住院患者营养不良有较好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7和0.812.结论 老年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具有较高的营养不良发生率,且营养不良的发生受到年龄、合并慢性病数量、焦虑或抑郁、个人月收入、BI评分影响,后续在此类患者的治疗中应当予以相应关注.

    老年人消化内科营养不良影响因素

    基于智能穿戴设备探讨睡眠时长与高血压关系的真实世界研究

    李小龙易丽吕中华周珊珊...
    286-2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智能穿戴设备测量睡眠时长与家庭血压,明确睡眠时长与高血压的关联性.方法 本研究数据资料来自由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发起的"血压健康研究",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执行.本研究采用在线招募方式,招募来自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受试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2021年12月至2023年1月共纳入1706 例既往无高血压病史的成年受试者,采用华为智能血压手表测量睡眠数据及家庭血压数据,通过填写电子问卷收集受试者人口学资料和病史等信息.按照基线时血压测量数值将受试者分为高血压组[收缩压(SBP)≥135mmHg(1mmHg=0.133kPa),和(或)舒张压(DBP)≥85 mmHg,n=851]和非高血压组(SBP<135mmHg,且DBP<85mmHg,n=855).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或 χ2 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睡眠时长与高血压之间的横断面关系.结果 1706例受试者中男性 1519 例(89.04%),女性 187 例(10.96%);年龄(44.87±11.52)岁;体质量指数(BMI)为(24.99±3.33)kg/m2;睡眠时长(7.35±1.10)h;收缩压(125.97±11.75)mmHg,舒张压(84.66±8.45)mmHg;心率(77.43±9.63)次/min.在不同睡眠时长(≥9h、7~<9h、5~<7h、<5h)受试者中,高血压患病率比较(45.26%、48.16%、52.63%和 6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随着睡眠时长缩短,高血压患病率有增高趋势.未校正混杂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睡眠时长 7~<9h组比较,睡眠时长≥9h组(OR=0.890,95%CI 0.583~1.358;P=0.589)及睡眠时长 5~<7h组(OR=1.196,95%CI 0.974~1.469;P=0.088)高血压风险无统计学差异;睡眠时长<5h组(OR=2.250,95%CI 1.086~4.665;P=0.029)的受试者高血压风险增加.校正了所有可获取混杂因素(年龄、性别、BMI、高盐饮食习惯、吸烟/饮酒史、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史、糖尿病史、慢性肾脏病史等)后,与睡眠时长 7~<9h组的受试者比较,睡眠时长≥9h组(OR=0.952,95%CI 0.606~1.495;P=0.831)及睡眠时长5~<7h组(OR=1.056,95%CI 0.848~1.315;P= 0.625)高血压风险无统计学差异;睡眠时长<5h 组(OR= 2.238,95%CI 1.026~4.884;P=0.043)受试者的高血压风险依然增加.结论 睡眠时长过长及睡眠时长轻度不足与高血压风险无显著关联,睡眠时长过短与高血压风险增加显著关联.

    睡眠时长高血压家庭血压监测智能穿戴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