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李立明

月刊

0254-6450

lxbonly@public3.bta.net.cn

010-58900730

102206

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传染病所B115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Epidemi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流行病学及其相关学科的高级专业学术期刊, 是国内预防医学和基础医学核心期刊、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2004-2009年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和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定为“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并被美国国立图书馆医学文献联机数据库(Medline)和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读者对象为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及流行病学科研与教学)和健康相关学科的科研、疾病控制、临床、管理和教学工作者。本刊设有述评、论著(原著)包括现场调查、监测、实验室研究、临床研究、基础理论与方法,疾病控制、国家课题总结、国外杂志华人研究导读、文献综述、问题与探讨等重点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当代公共卫生面临的主要挑战

    孙栋韩雨廷吕筠李立明...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让公共卫生从幕后走到台前.在世界逐渐从疫情中恢复的今天,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当代公共卫生仍存在许多挑战.传染病和慢性病的双重疾病负担依旧严峻;精神心理健康、伤害防护是重大健康问题,但缺乏足够的重视;环境健康问题、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是疾病负担的重要来源,亟需进一步管理和干预;以上健康问题对不同生命阶段人群的影响不同,构成了生命全过程人口健康问题.当前现状距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或我国"健康中国2030"制定的目标仍存在较大距离.各国政府及相关部门应携起手来,落实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宗旨,共同应对当代公共卫牛的重大挑战.

    双重疾病负担精神健康伤害环境健康食品药品安全生命全过程人口问题

    中国10个地区中老年人尿失禁的描述性分析

    胡景岑丁银圻庞海玉余灿清...
    1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描述中国10个地区中老年人尿失禁患病率的人群和地区分布特征.方法 对完成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2020-2021年第三次重复调查的24 913名45~95岁的研究对象进行分析.通过调查员面对面询问了解研究对象发生尿失禁的情况,进一步区分单纯压力性尿失禁、单纯急迫性尿失禁和混合性尿失禁.分性别、年龄、地区等特征报告尿失禁及其亚型的患病率,并描述患者严重程度和接受治疗情况.结果 研究对象年龄为(65.4±9.1)岁.以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进行年龄标化后,女性自报尿失禁标化患病率为25.4%,男性为7.0%.男性中单纯压力性尿失禁、单纯急迫性尿失禁和混合性尿失禁的标化患病率依次为1.7%、4.2%和1.2%,女性中对应的标化患病率依次为13.5%、5.8%和6.1%.男性尿失禁及各种亚型的患病率、女性尿失禁及除单纯压力性尿失禁以外的各亚型患病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P<0.001).调整年龄后,农村男、女性尿失禁患病率均高于城市(P<0.001).男性和女性尿失禁患者自报接受治疗率分别为15.4%和8.5%.结论 我国中老年人群的尿失禁患病率较高,且女性高于男性,而尿失禁患者的治疗率较低.

    尿失禁患病率分布特征

    中国10个地区成年人腌制蔬菜摄入情况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喻唯兰勇兵吕筠孙点剑一...
    19-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描述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队列10个地区不同种类腌制蔬菜摄入的地区、时间和人群分布特征.方法 CKB项目分别在2004-2008年、2008年和2013-2014年开展了基线调查、第一次和第二次重复调查.根据10个地区第二次重复调查对象的咸菜和酸泡菜平均摄入频率,将调查地区分为摄入咸菜为主地区、摄入酸泡菜为主地区和几乎不摄入腌制蔬菜地区.然后分别在前两组地区中运用logistic回归描述腌制蔬菜摄入的时间变化趋势和人群分布特征,并分析其他膳食特征的分布情况.结果 摄入咸菜为主地区包括青岛、哈尔滨、苏州、浙江项目点,而摄入酸泡菜为主地区包括甘肃、四川项目点,两类地区分别纳入204 036和105 573名基线调查对象.摄入咸菜为主地区在基线调查、第一次和第二次重复调查腌制蔬菜的平均摄入频率分别为3.1、3.3、1.8 d/周;摄入酸泡菜为主地区相应的频率为2.8、2.7、1.6d/周,均呈下降趋势(P<0.001).基线调查时两类地区的已婚、文化程度较低者腌制蔬菜摄入频率均更高;摄入咸菜为主地区年龄较大者腌制蔬菜摄入频率更高,而摄入酸泡菜为主地区相反(P<0.001).随着腌制蔬菜摄入频率的增加,两类地区经常摄入辣食、口味偏咸等人群比例也呈增加趋势(P<0.05).结论 CKB项目人群的腌制蔬菜摄入种类和水平存在明显的地区和人群分布差异,摄入频率呈下降趋势,且与其他膳食特征存在相关.

    腌制蔬菜咸菜酸泡菜趋势分析地区差异人群差异

    中国10个地区老年人长寿影响因素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李烁宇张艺倩肖梦孙点剑一...
    26-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影响中国人群长寿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和生活方式相关因素.方法 基于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排除1938年12月31日之后出生者,纳入分析51 870人,将到达年龄定义为研究对象在随访期间死亡时的年龄或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年龄,根据到达年龄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组:非长寿组(80岁以前死亡)和长寿组(到达年龄≥80岁),长寿组进一步分组为长寿但死亡、长寿且存活.社会人口学和生活方式信息为2004-2008年基线调查时采集.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暴露因素与结局的关联,以非长寿组为参照组.结果 纳入分析的51 870人的基线年龄范围为65~79岁,经过(10.2±3.5)年的随访,38 841人长寿,其中30 354人存活.以男性、农村人群、非在婚者、家庭年收入<10 000元者和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者为参照,女性、城市人群、在婚者、家庭年收入≥20 000元者、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长寿且存活的OR值(95%CI)分别为1.68(1.58~1.78)、1.69(1.61~1.78)、1.15(1.10~1.21)、1.44(1.36~1.53)和 1.32(1.19~1.48).对于生活方式相关因素,总体力活动水平每增加4MET-h/d,长寿且存活的OR值(95%CI)为1.09(1.08~1.10).分别以从不或偶尔吸烟者、非每周饮酒者、正常体重者(BMI 18.5~23.9 kg/m2)和腰围<85 cm(男性)/<80cm(女性)者为参照组,吸烟或因病戒烟者中每日吸烟≥20支者长寿且存活的OR值(95%CI)为0.64(0.60~0.69),每周但非每日饮酒者和每日纯酒精摄入量<30 g者为1.29(1.14~1.46)和1.13(1.01~1.26),低体重、超重和肥胖者依次为0.56(0.52~0.61)、1.27(1.19~1.36)和 1.23(1.11~1.36),中心性肥胖者为0.86(0.79~0.93).进一步按腰围进行分层分析,腰围<85 cm(男性)/<80 cm(女性)者中,BMI每增加5 kg/m2,长寿且存活的OR值(95%CI)为1.80(1.69~1.92);而在腰围≥85 cm(男性)/≥80 cm(女性)者中,对应的RO值(95%CI)为1.02(0.96~1.08),两层关联效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交互检验P<0.001).结论 本研究发现女性、在婚者、高社会经济水平者、文化程度较高者以及生活方式健康者更有可能长寿.

    长寿生活方式影响因素队列研究中国人

    客观测量身体行为的大型人群队列研究进展与实践

    陈媛媛柯雅蕾吕筠孙点剑一...
    35-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受限于传统自我报告问卷测量方法的信、效度,身体行为(身体活动、久坐行为和睡眠)的准确测量受到很大限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加速度计等客观测量设备能够更加准确、全面地测量身体行为相关特征,并逐渐为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所用.然而,我国乃至亚洲人群尚缺乏采集身体行为客观测量数据的大型队列研究.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项目在第三次重复调查(2020年8月至2021年12月)使用Axivity AX3腕式三轴加速度计测量研究对象的日常活动及睡眠情况,最终共纳入全国10个项目地区20 370名研究对象,其中女性占65.2%,年龄(65.4±9.1)岁,不同项目地区研究对象的身体行为活动水平具有较大差异.CKB项目开展的身体行为客观测量数据为描述我国中老年人24 h身体行为特征、探究身体活动、久坐行为、睡眠的健康效应以及其与疾病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具有重要价值的科研资源.

    身体行为客观测量队列研究

    本刊常用缩略语

    40页

    中国老年人生活方式和载脂蛋白E基因与认知衰弱发生风险关联的研究

    钟文芳王晓萌宋玮琦李钏...
    4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中国老年人群生活方式和载脂蛋白E(ApoE)基因及两者交互作用对认知衰弱风险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基于问卷调查收集生活方式信息,基于特定生活方式与结局关联的β系数构建加权生活方式评分以评估综合生活方式,ApoE基因型由rs429358和rs7412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评估,认知衰弱状态基于认知功能和躯体衰弱评估.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生活方式、ApoE基因与认知衰弱风险的关联,并评估生活方式和ApoE基因的相乘和相加交互作用.结果 5 676名老年人年龄M(Q1,Q3)为76(68,85)岁,共615名发生认知衰弱.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显示,中等和高水平的膳食多样性可分别降低18%[风险比(HR)=0.82,95%CI:0.68~1.00]和28%(HR=0.72,95%CI:0.57~0.91)的认知衰弱风险;中等和高水平的体力活动可分别降低 31%(HR=0.69,95%CI:0.56~0.85)和 23%(HR=0.77,95%CI:0.64~0.93)的认知衰弱风险.整体健康的生活方式可降低40%(HR=0.60,95%CI:0.46~0.78)的认知衰弱风险.ApoE ε4等位基因可使认知衰弱风险升高26%(HR=1.26,95%CI:1.02~1.56).生活方式和ApoE基因间不存在相乘和相加交互作用.结论 膳食多样化和积极参与体力活动对老年人群认知衰弱具有保护作用,无论是否携带ApoE ε4等位基因,整体健康的生活方式均可降低老年人群认知衰弱的风险.

    老年人生活方式载脂蛋白E基因认知衰弱队列研究

    中华预防医学会流行病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按姓氏笔画排序)

    47页

    中国80岁及以上老年人睡眠时长及体育锻炼与血脂异常的关联

    吴兵李阳徐岚静章正...
    48-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中国≥80岁老年人(高龄老人)睡眠时长、体育锻炼及其交互作用对血脂异常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 调查对象为老年健康生物标志物队列研究项目四轮调查(2008-2009年、2011-2012年、2014年和2017-2018年)中的高龄老人.收集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体格检查等资料,收集空腹静脉血进行血脂检测.采用竞争风险模型探索睡眠时长及体育锻炼与血脂异常发生风险之间的因果关联.应用限制性立方样条(RCS)函数分析睡眠时长与血脂异常发生风险的剂量-反应关系,采用相加及相乘交互作用模型探索睡眠时长和体育锻炼对血脂异常发生风险的交互作用.结果 1 809名研究对象的年龄为(93.1±7.7)岁,女性占65.1%.基线调查睡眠时长为(8.0±2.5)h/d,睡眠时长<7 h/d者占28.1%,>9 h/d者占27.2%.累积随访6 150.6人年(人均随访3.4年),血脂异常新发病例304名,发病密度为4 942.6/10万人年.竞争风险模型结果表明,与睡眠时长为7~h/d者相比,>9 h/d者血脂异常发生风险增加22%(HR=1.22,95%CI:1.07~1.39);与不进行体育锻炼的高龄老人相比,进行体育锻炼的高龄老人血脂异常发生风险降低33%(HR=0.67,95%C/:0.57~0.78).RCS函数分析显示,在高龄老人中睡眠时长与血脂异常发生风险具有正向线性的剂量-反应关系.交互作用分析显示,体育锻炼与睡眠时长对血脂异常发生风险存在拮抗作用.结论 体育锻炼可能会改善睡眠时长过长对高龄老人血脂的不良影响.

    高龄老人睡眠时长体育锻炼血脂异常队列研究

    中国10个地区成年男性Y染色体嵌合缺失流行病学分布及其与肺癌的前瞻性关联研究

    赵禹碹宋明钰吕筠余灿清...
    56-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描述和分析中国10个地区成年男性Y染色体嵌合缺失(mLOY)携带者流行病学分布特征,并探究mLOY与肺癌的前瞻性关联.方法 数据来源于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基线调查(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体格指标等)、遗传分型及随访监测(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健康结局),采用嵌合染色体变异工作流检测识别mLOY携带者,分年龄、地区、基线生活方式及疾病特征描述其流行病学分布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mLOY的影响因素,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探究mLOY和肺癌的前瞻性关联,在不同年龄段及不同吸烟状况人群中进行分层研究,并采用乘积分布法分析mLOY在吸烟与肺癌关联间潜在的中介作用.结果 研究纳入42 859名成年男性,共检出2 458名mLOY携带者(检出率为5.7%),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P<0.05),城市地区检出率(7.3%±0.2%)高于农村地区(4.7%±0.1%),吸烟可能是mLOY检出的危险因素(RO=1.49,95%CI:1.36~1.64).经过平均11.1年随访,共累计观察到1 041名肺癌新发病例,mLOY携带者新发肺癌的风险增加了 24%(HR=1.24,95%CI:1.01~1.52),扩增性mLOY携带者(携带mLYO细胞分数≥10%)肺癌发生风险增加了 50%(HR=1.50,95%CI:1.13~2.00),未发现年龄或吸烟状况的修饰效应作用(交互作用P>0.05).mLOY在吸烟和肺癌关联中的中介效应显著,中介效应的点估计值(95%CI)为0.09(0.01~0.17).结论 我国10个地区成年男性mLOY检出率存在明显的社会人口经济学及生活方式分布差异,携带mLOY尤其是扩增性mLYO会显著增加肺癌的发病风险,且mYLO可能在吸烟与肺癌的关联中起中介作用.

    Y染色体嵌合缺失流行病学分布肺癌前瞻性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