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李立明

月刊

0254-6450

lxbonly@public3.bta.net.cn

010-58900730

102206

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传染病所B115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Epidemi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流行病学及其相关学科的高级专业学术期刊, 是国内预防医学和基础医学核心期刊、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2004-2009年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和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定为“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并被美国国立图书馆医学文献联机数据库(Medline)和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读者对象为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及流行病学科研与教学)和健康相关学科的科研、疾病控制、临床、管理和教学工作者。本刊设有述评、论著(原著)包括现场调查、监测、实验室研究、临床研究、基础理论与方法,疾病控制、国家课题总结、国外杂志华人研究导读、文献综述、问题与探讨等重点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江西省2015-2022年0~14岁人群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分析

    赵玉芹吴静邬辉郭世成...
    225-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15-2022年江西省0~14岁人群流行性腮腺炎(流腮)流行特征和含腮腺炎成分疫苗(含腮疫苗)接种情况,为江西省流腮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5-2022年江西省流腮疫情和含腮疫苗接种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江西省免疫规划信息系统,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其进行分析.采用x2检验、聚类分析、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5-2022年江西省0~14岁人群流腮共报告40 734人,年均报告发病率为53.69/10万,高发年龄为6~7岁组,报告发病率为86.43/10万.2015-2019年高发季节为夏、冬季,2020-2022年无明显高发季节.流腮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上饶市、赣州市、吉安市,暴发场所以小学为主.2015-2019年含腮疫苗接种以1岁年龄组为主,2020-2021年以0岁、1岁年龄组为主.结论 2015-2022年江西省0~14岁人群流腮发病呈下降趋势,高发年龄为6~7岁,建议继续加强适龄儿童2剂次含腮疫苗覆盖率,同时加强重点场所流腮的监测和防控,以避免疫情暴发.

    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含腮腺炎成分疫苗

    宁波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肺炎流行病学特征及住院时间的相关因素分析

    周星缘朱思懿洪航方挺...
    230-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宁波市≥60岁老年人肺炎流行特征以及肺炎住院时间的相关因素.方法 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收集2019年入院的宁波市≥60岁老年人肺炎住院病例数据,通过浙江省统计局获得当年全市人口数据资料,对老年人肺炎住院病例进行描述性分析,并探讨其住院时间的相关因素.结果 共收集到2019年宁波市≥60岁肺炎住院病例15 956例,肺炎发病率为1.02%(15 956/1 571 431),其中男性发病率为1.13%(8 613/760 357),女性发病率为0.83%(6 759/811 074),男女性病例比为1.27∶1.≥80岁组发病率最高(2.52%),60~69岁组发病率最低(0.58%).3、2、1月为肺炎住院发生的高峰期.肺炎诊断种类以未特指的肺炎为主(65.12%),其次为细菌性肺炎(34.60%).肺炎患者住院时间的M(Q1,Q3)为9(7,13)d,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女性:OR=0.911,95%CI:0.849~0.978)、年龄较大(70~79 岁组:OR=1.211,95%CI:1.111~1.321;≥80 岁组:OR=1.486,95%CI:1.365~1.617)、结算方式(自费:OR=0.567,95%CI:0.464~0.691)、较高级别的医院(二级:OR=1.902,95%CI:1.723~2.100;三级:OR=1.546,95%CI:1.407~1.698)为宁波市 ≥60 岁老年人肺炎住院时间的相关因素.结论 2019年宁波市老年人肺炎住院在冬春季高发,其中男性、高龄老人是高危人群.性别、年龄、结算方式、医院等级可能是肺炎住院时间的相关因素.

    肺炎流行病学发病率老年人

    中国老年人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陈钢屈燕李玉红王嘉...
    237-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中国老年人对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的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2020年"十三五"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终期评估的知晓率专项调查中全部≥60岁老年人,获得有效调查问卷13 706份.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人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的影响因素.结果 我国≥60岁老年人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总知晓率为78.4%,其中"肺结核的可疑症状"的知晓率最高(85.4%),"肺结核是否可以治好"的知晓率最低(65.3%),老年人结核病核心信息全部知晓率为41.3%,接受结核病健康教育比例为67.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老年人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全部知晓率低的影响因素包括女性(OR=0.93,95%CI:0.86~1.00);70~岁(OR=0.91,95%CI:0.84~0.98)和≥80 岁(OR=0.77,95%C/:0.68~0.87);少数民族(OR=0.85,95%CI:0.74~0.99);全部知晓率高的影响因素包括文化程度初中(OR=1.46,95%CI:1.34~1.58)、高中(OR=1.62,95%CI:1.45~1.81)、大专(OR=1.37,95%CI:1.11~1.68)和本科及以上(OR=1.52,95%CI:1.09~2.11);接受结核病健康教育(OR=2.13,95%CI:1.97~2.27).结论 2020年我国≥60岁老年人对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总知晓率低于国家规划目标,应加大对女性、≥70岁、少数民族以及文化程度较低的老年人群结核病健康教育力度.

    结核病老年人知晓率影响因素

    膳食模式对社区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影响的研究

    雷丽云秦莉王占国王君...
    242-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膳食对社区管理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为实施针对糖尿病患者的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5年在常熟市和武汉市随机抽取8个社区,对进行社区管理的T2DM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身体测量和血糖检测.研究采用因子分析获得膳食模式.并分别以FPG、餐后2 h血糖控制是否达标为因变量,进行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最终共纳入1 818名T2DM患者,患者FPG控制率为57.59%(95%CI:55.30%~59.86%),餐后2h血糖控制率为24.90%(95%CI:22.93%~26.91%);因子分析得到5种膳食模式:动物性食物模式、水果-水产-薯类模式、蔬菜-谷物模式、蛋-奶-豆模式和油盐模式.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调整其他因素后,FPG达标概率降低与动物性食物模式(OR=0.71,95%CI:0.52~0.98)、水果-水产-薯类模式(OR=0.71,95%CI:0.51~0.97)相关,餐后2 h血糖达标概率降低与水果-水产-薯类模式(OR=0.60,95%CI:0.40~0.90)相关,FPG和餐后2 h血糖达标概率增加均与蔬菜-谷物模式(OR=1.41,95%CI:1.03~1.94;OR=1.68,95%CI:1.13~2.51)、蛋-奶-豆模式(OR=1.75,95%CI:1.25~2.46;OR=1.56,95%CI:1.00~2.42)有关.与蛋-奶-豆模式Q4组相比,膳食模式组合(水果-水产-薯类模式Q4组、蔬菜-谷物模式Q2组、蛋-奶-豆模式Q3组)FPG控制达标可能性更高(OR=6.79,95%CI:1.15~40.23,P=0.035);与蔬菜-谷物模式Q4组相比,膳食模式组合(水果-水产-薯类模式Q4组、蔬菜-谷物模式Q3组、蛋-奶-豆模式Q3组、油盐模式Q2组)餐后2 h血糖控制达标可能性更高(OR=12.78,95%CI:1.26~130.05,P=0.031).结论 搭配得当的膳食模式及膳食模式组合更有利于武汉市和常熟市社区管理T2DM患者的FPG和餐后2 h血糖控制,应加强患者营养教育,提高患者食物搭配能力.

    糖尿病,2型膳食模式血糖控制

    八段锦对社区老年人平衡功能影响效果的整群随机对照试验研究

    段蕾蕾赵玉斌耳玉亮叶鹏鹏...
    250-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八段锦锻炼6个月对社区老年人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 使用两平行组整群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对我国5个省(市)40个社区的1 028名60~80岁社区居住老年人进行干预研究.干预组研究对象(20个社区、523名)进行每天1 h、每周5 d、持续6个月的八段锦锻炼和3次预防老年人跌倒健康教育;对照组研究对象(20个社区、505名)仅接受3次预防跌倒健康教育.研究主要指标为Berg平衡量表(BBS)得分,次要指标包括单脚站立时间、双脚前后站立时间、闭目原地踏步时间、计时起立行走时间.结果 1028名研究对象进入分析,包括731名女性(71.11%)和297名男性(28.89%),年龄(69.87±5.67)岁.与基线调查相比,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BBS得分较对照组增加3.05(95%CI:2.23~3.88)分(P<0.001);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BBS得分较对照组增加4.70(95%CI:4.03~5.37)分(P<0.001).与对照组相比,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研究对象的各项次要指标均有改善(P<0.05).结论 八段锦运动可以提高60~80岁社区老年人的平衡功能,运动时间越长,改善效果越好.

    平衡功能整群随机对照试验老年人跌倒预防八段锦

    上海市50岁及以上人群膳食模式与衰弱关联的研究

    蒋安丽阮晔郭雁飞孙双圆...
    257-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上海市≥50岁人群膳食模式并分析其与衰弱的关联.方法 利用全球老龄化与成人健康队列研究上海项目第三轮调查资料(2018-2019年),采用食物频率问卷法收集食物的摄入频率和平均摄入量,利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居民的膳食模式,采用健康缺陷累计总评分与所考虑35个健康相关变量的比值构建衰弱指数并进行分组,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膳食模式与衰弱的关联性.结果 共纳入研究对象3 274人,男性1971人(60.2%),女性1 303人(39.8%),年龄(67.9±9.2)岁.共提取4种膳食模式:高蛋白坚果模式、薯豆蔬果模式、禽畜肉模式、高油盐模式.调整混杂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高油盐模式相比,高蛋白坚果模式人群与更高程度衰弱的发生风险呈负相关(OR=0.743,95%CI:0.580~0.951).在不同性别人群中,未发现以上膳食模式与衰弱有关;在50~64岁人群中,高蛋白坚果模式和薯豆蔬果模式相较于高油盐模式与更高程度衰弱的发生风险呈负相关;在低水平体力活动人群中,高蛋白坚果模式相较于高油盐模式与更高程度衰弱的发生风险呈负相关(OR=0.509,95%CI:0.361~0.720),但在中高水平体力活动人群中,未发现其他膳食模式对更高程度衰弱的发生风险有显著影响.结论 相较于高油盐模式,多摄入高蛋白坚果类和薯豆蔬果类的饮食模式可能与50~64岁居民发生更高程度的衰弱风险更低有关,同时可能对较低水平体力活动的人群保护效果更显著.提示多摄入高蛋白类食物、坚果、薯豆类和蔬果类膳食可能有助于减轻和延缓衰弱的发生风险.

    膳食模式衰弱因子分析

    广州市青年学生艾滋病相关危险性行为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刘珺林鹏徐慧芳杨放...
    265-2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广州市青年学生艾滋病相关危险性行为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2021年9-11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在广州市5所不同类型大学开展横断面调查,每个年级至少抽取1个班级,每所学校样本量为600入.采用R 4.2.2软件进行数据整合、清洗和分析.以是否曾经发生过性行为为分层变量,同时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和决策树模型,每层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和混淆矩阵对两种模型预测性能进行评价,保留预测性能较高的模型.结果 共调查青年学生7 346人.自报曾经发生性行为者占9.08%(667/7 346),其中近1年发生危险性行为者占26.24%(175/667).对于近1年是否发生危险性行为,决策树模型各项预测性能较高,当复杂度系数值为0.018,决策树生长层数为4,即有5个叶子结点时,树的交叉误差最小.决策树模型第一个最佳分组变量是首次性行为是否正确使用安全套,如果正确使用安全套但近1年发生男男性行为则发生危险性行为概率增加,如果近1年未发生男男性行为,但首次性行为年龄<18岁且开始接受艾滋病宣传教育的文化程度是高中及以上,发生危险性行为概率也会增加.结论 青年学生艾滋病相关危险性行为问题值得关注,首次性行为的经历、是否接受过艾滋病相关健康教育是后续发生危险性行为的重要预测因素.决策树模型对于预测和筛选HIV潜在风险人群具有一定适用性.

    艾滋病危险性行为首次性行为决策树青年学生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第八届编辑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按姓氏汉语拼音排序)

    272页

    效应修饰作用分析方法与案例解析系列(二):网状Meta分析中的效应修饰

    刘凤琪杨智荣武珊珊赵厚宇...
    273-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简要介绍网状Meta分析中效应修饰作用的特点、研究意义和现状,并通过图表展示了效应修饰作用在网状Meta分析中导致的异质性问题,强调在网状Meta分析中探索效应修饰作用的重要性,总结5个不同场景下效应修饰作用的规范化描述和分析策略.通过"3类新型降糖药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的疗效比较"这一实际案例展示了亚组分析和网状Meta回归在网状Meta分析中对效应修饰作用的探索,并对二者的优缺点及注意事项进行总结,旨在为未来研究者提供参考.

    网状Meta分析效应修饰作用亚组分析网状Meta回归

    利用现实世界数据仿真临床试验:目标试验的发展与应用

    周佳薇黄丽红尤东方陈峰...
    279-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临床试验是评价干预措施疗效和安全性的金标准,但存在花费大、耗时长等限制.现实世界数据可为比较性研究提供强大的数据基础,但研究质量参差不齐.本文介绍了仿真目标试验,其利用现实世界数据,按照临床试验的设计,事先定义暴露和结局、设立纳入排除标准、确定时间零点、估计样本量和制定统计分析计划等,以期提高观察性研究的证据等级,并初步讨论仿真目标试验的证据等级评价标准,通过案例解读仿真目标试验.

    仿真目标试验观察性研究证据质量临床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