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智慧农业导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智慧农业导刊
智慧农业导刊
智慧农业导刊/Journal Journal of Smart Agricultur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处理研究

    魏盟奇杜崇
    4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对于农村地区居住分散、生活污水难以集中处理的情况进行分析,采用化粪池与人工湿地联用的方式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并对氨氮、SS(悬浮物)、水力停留时间(HRT)与化学需氧量(CODcr)的去除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对于农村地区污水处理有参考价值.

    农村生活污水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化粪池

    广西梧州市六堡茶产业建设发展分析

    钟柳萍梁芊漫唐莉媛杨昕桐...
    44-46,51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通过对广西梧州市六堡茶产业建设的调查,分析梧州市六堡茶产业建设在乡村振兴战略与脱贫攻坚战略的作用,探讨其发展优势及主要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其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梧州六堡茶特色产业生态旅游优势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学校校园植物景观调查与评价

    马海龙高宇阳王琴麻冬...
    4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校植物景观能够有效体现校园文化底蕴,彰显校园特色.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5个学校校园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师生和家长评价,运用AHP层次分析法,从物种多样性、景观观赏特性、景观人文特性和景观功能特性4个方面进行评价,针对现状景观分析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思考,为学校校园植物景观发展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学校校园内植物共计24科、39属、57种,植物景观评价良好,表明植物景观质量较好.

    十二师植物景观AHP法调查评价

    乡村人才振兴问题及对策思考

    孟璐李晓玲
    5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是关键.当前乡村人口外流情况不容乐观,乡村人才留不住成为制约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问题.通过对辽宁地区农村居民开展问卷调查,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对人才离开乡村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发现年龄、学历、是否拥有职称、人才作用因子、人才政策因子和社会保障因子对乡村人才想要离开农村有显著影响,通过分析影响人才离开乡村的因素,提出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为乡村人才发展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健全乡镇政府行政体制机制,为乡村人才营造良好政策环境;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为乡村人才营造良好文化环境;完善乡村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充分发挥人才引领作用4点对策.

    乡村振兴人才振兴问卷调查成因分析对策

    发展景德镇陶瓷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邱婷刘莞昕聂文星冷叶清...
    56-58,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重大战略决策,乡村振兴工作进入新的历程.景德镇作为千年瓷都,运用陶瓷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是探索精准扶贫策略的关键.解决陶瓷文化资源开发不充分的问题,保护陶瓷文化资源载体,加强乡村陶瓷文化教育,同时利用新媒体进行有效宣传,深化传统文化旅游建设,方能以最大效率弘扬陶瓷文化,从文化层面有力助推乡村振兴工作.该文通过分析乡村振兴所背靠的政策支持和物质资源条件,提出发展景德镇陶瓷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对策建议.

    乡村振兴陶瓷文化传统产业乡村现代化物质资源

    2001—2020年襄阳市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格局

    李猛汤宇磊杨浪张伟...
    59-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汉江流域襄阳市植被在自然环境下的生产能力,以及植被生产能力和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该文以2001—2020年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数据为基础,利用CASA模型、GIS空间分析及数理统计等方法研究近20年襄阳市植被NPP时空变化特征,并利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探讨NPP对气候和人类活动干扰的响应机制.研究表明,2001—2020年植被NPP总体呈现微小波动上升趋势,2005—2010年间和2013—2015年间植被NPP为上升趋势,2002—2005年间和2015—2017年间植被NPP为下降趋势;区域植被NPP增长区域位于谷城县、襄城区和南漳县,樊城区、襄州区和宜城市植被NPP整体减小,特别是汉江流域两侧植被NPP下降程度明显;植被NPP值变化主要受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影响,植被NPP与年均降水量呈正相关性,也受高程和坡度因子影响,人类活动较少的区域植被NPP值上升较明显.

    净初级生产力襄阳市自然资源时空格局影响因子

    乡村振兴视域下山水田园微城市景观改造策略研究

    项文梅
    6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这个因为生活压力而使人变得浮躁的年代,城市及乡村居民既喜欢城市便利的生活方式,又向往农村的自然山水田园环境.但目前乡村生活条件和景观规划现状还不能满足人们在乡村深度居旅,因此,要以特色村或片区为单位,进行山水田园微城市景观改造.以江南地区乡村景观改造为例,深度挖掘地域文化景观特性,充分利用山水田园资源,将传统农耕文化产业向现代景观产业转型.最终,留住乡村居民,吸引乡贤回乡深度居旅,实现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山水田园微城市景观改造价值策略

    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南京太和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例

    朱世超周泉城
    6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为邦本,本固邦宁.我国不仅是世界第一农机生产大国,也是使用大国.第二个百年奋斗新征程,我国传统农业作业水平和能力明显增强,农业生产方式从过去的主要依靠人畜劳作力转变为依靠农业机具,正处在传统劳作力和现代农业机械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为顺利实现全面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研究当前合作社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索具有区域特点的农业机械化解决方案十分有必要.为此该文以南京太和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例,通过分析其机械化生产现状、存在问题,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

    农业机械化农业生产现状问题对策建议

    乡村振兴视域下油茶文旅协同发展路径探究

    郭可莹张玟洋黎一杰屈纪岚...
    7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油茶是我国特有的重要木本食用油料树种,油茶产业是维护我国粮油安全,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特色产业.然而现有对油茶产业的研究并没有深入挖掘油茶文旅协同发展这一具有研究价值与发展潜力的领域.因此,该文将主要结合SWOT等研究方法,在乡村振兴持续发力、油茶产业及文旅产业持续繁荣的时代背景下,深入系统地对油茶文旅发展现状进行剖析与探讨,切实提出油茶文旅协同发展的整体规划与路线设计,旨在推动油茶产业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高质量融合发展.

    乡村振兴油茶文旅协同发展现状路径

    乡村振兴与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体系建构分析——以山西省为例

    苗宁平
    7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农业就是将传统的农业逐渐转化为现代化的农业,要想建设更完善的农业发展体系,必须将现代农业作为其建设基础,进而转变农村地区的经济模式,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加,最终使乡村振兴战略得以实现.在建构现代农业的经济发展体系过程中,我国各地区应当站在乡村振兴的视角,从多方面入手进行全面建设.基于此,该文将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分析现代农业相关经济发展体系的一系列建构策略.

    乡村振兴现代农业经济经济发展体系问题建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