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智慧农业导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智慧农业导刊
智慧农业导刊
智慧农业导刊/Journal Journal of Smart Agricultur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土壤肥料学课程思政教育探索与实践

    杨艳菊宁欣王娟娟柏彦超...
    129-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面落实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举措.根据农学相关专业的特点,建立服务农业相关专业综合育人目标的土壤肥料学课程体系是提高课程思政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该文以农业类专业基础课程土壤肥料学为例,提供构建土壤肥料学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的方法,阐述农学相关专业土壤肥料学课程思政教育的核心内容与教学思路,为农学相关专业及其他专业课程开展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土壤肥料学课程思政农学专业课程改革实验改革

    植物学实验课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

    陈玉连成启明赵学春李平...
    13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是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思想引领作用,对于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植物学实验课教学中通过提升专业教师的思想境界和知识面,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引导学生坚守理想信念,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将爱国主义精神、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意识等思政元素与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相结合.

    植物学实验课课程思政思政元素人才培养

    高职教育赋能乡村工匠技能传承与提升研究

    宋志强张莹
    137-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是国家战略,是决定农村发展与建设的上层布局,高职教育担负着乡村工匠技能传承与提升的重任.该文面向高职教育赋能乡村工匠技能传承与提升,提出乡村振兴人才发展的职业教育促进策略.探索把以乡村工匠为代表的乡村人才作为乡村振兴的引擎,助力乡村振兴现代化方向发展.探索构建职业教育为主导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实现乡村工匠技能传承,在传承的基础上做到与时俱进,做到技能提升和终身学习.通过研究,旨在研究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战略,做乡村工匠技能的传承者和技能提升的培育者,促进乡村工匠在巩固中提高,更好地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乡村振兴高职教育乡村工匠传承技能新型职业农民

    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王晓婷刘青谢英时
    141-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近年来,我国新型职业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深入推进,在理想信念教育、市场规则培育、法治精神宣传和环保意识引导等方面取得可喜成绩,有效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的综合素质.但仍在重视程度、教育队伍建设、教育培训方法和各项保障措施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和困境.因此,提升新型职业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应通过强化主体责任,增强对新型职业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推进队伍建设,提升新型职业农民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综合素质;优化内容设计,实现新型职业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整合创新;健全各项机制,夯实新型职业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各项保障措施.

    乡村振兴新型职业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综合素质实效性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空心化"问题及对策研究——以D镇S村为例

    张天健
    145-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在新时代背景下妥善解决好"三农"问题.目前,我国农村人口大量流失,其引发的问题日益凸显.通过调查D镇S村的农村"空心化"问题,了解到现阶段农村"空心化"的表现主要集中在人口、土地、文化和管理四个方面,而收入差异较大、土地流转不畅、缺乏文化认同感以及农民综合素质偏低是其主要原因.因此,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路径,提出人才的"引进"与"储蓄",完善土地利用结构,继承和发展乡土文化,强化基层建设及注重队伍培养等对策,切实解决农村"空心化"问题.

    乡村振兴"三农"农村"空心化"基层治理乡村建设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逻辑理路与实施路径

    丁舒雅张钟心
    149-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加快乡村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着力解决"三农"问题的客观要求,同时是顺利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内在要求,但在衔接过程中面临局部与整体的矛盾、特惠性与普惠性的矛盾、"输血"与"造血"的矛盾等诸多困难,迫切需要将阶段性脱贫经验与长期性解决相对贫困、政府外在"输血"与市场内在"造血"、由村到户的巩固脱贫政策与区域经济发展政策、上级统一部署与各地因地制宜,以及人才支撑体系与乡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等方面进行有效衔接,以实施乡村振兴逐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衔接机制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

    红色文化助推桂北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研究

    何年漫潘林
    153-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红色文化蕴含着革命先辈"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强大精神力量,具有"不怕牺牲、勇于奉献、顾全大局、实事求是、对党忠诚、使命担当"的丰富内涵,在助推桂北地区乡村振兴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梳理新时代桂北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挖掘红色文化在助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依托红色旅游实现产业兴旺,依托红色文化繁荣乡村文化,借助红色精神提升农民素质,从而达到更好助力乡村振兴的效果.

    桂北红色文化乡村振兴产业繁荣文化发展人才振兴

    乡村振兴视域下人才振兴发展及意义的思考

    周雯雯
    157-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1 年完成全面脱贫后,我国乡村就进入发展乡村振兴的新阶段,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人才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也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而乡村人才是发展乡村振兴的关键力量,不仅填补了人才振兴空缺,还对发展乡村振兴极具重要意义.乡村人才振兴的"乡村带头人"的具体发展方式可带起乡村发展势头,有极大的示范作用;"大学生村官"凭借其专业优势凝聚政民力量,发展乡村产业;涉农教育专业的增加填补乡村知识和技能的空缺,实现自我提升.从主体、动力到力量融合,发展乡村人才振兴,是加快乡村振兴步伐的关键一步.

    乡村振兴人才振兴乡村带头人大学生村官涉农教育

    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的提升路径探析

    闫昊
    161-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确保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在乡村振兴进程中,数字经济是一个重要的切入点.目前运用数字技术推动乡村振兴方面存在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专业技术人才短缺、产业联动发展效率低等问题.基于此,提出以下提升路径,着力推进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落实人才吸引政策、提高数字培训力度;着力加强数字化惠农利民体系建设;创新乡村治理数字化水平模式.

    数字技术乡村振兴赋能数字人才乡村治理

    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意义、困境与对策

    李明辉
    165-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是乡村人才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对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有重要意义,但存在主体动力和积极性不足、培育体系科学性不足和保障机制系统性不足的现实困境,需要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内生动力;完善保障机制,提高有力支持及创新培育体系,提升培训实效.

    职业农民人才振兴乡村振兴农民培育乡村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