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智慧农业导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智慧农业导刊
智慧农业导刊
智慧农业导刊/Journal Journal of Smart Agricultur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推动乡村人才振兴的实施路径

    张佩瑶薛晖
    129-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思政教育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统筹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乡村振兴人才振兴的培养任务异常艰巨,亟需高等教育尤其是高校思政教育充分发在挥科研育人、实践育人中的重要作用,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和高质量人才培养,全面落实为党育才、为国育人方针政策,促进乡村振兴人才振兴充分发展.

    高校教育思政教育乡村振兴人才振兴农村发展

    农业机械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施路径

    周文琪金天浩孙小博宋凯...
    133-136,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达到新时代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要求,思政元素融入课堂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农业机械学是农业机械自动化专业一门非常重要的必修课,因其本身是服务于农业的一门课程,若能做到专业知识与育人元素的有机融合,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也有着极大的帮助.该文以农业机械学为例,剖析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修正教学目标,探索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路径,深度挖掘思政元素,并建立了实践和反馈环节,创建出完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致力于培养出知农爱农的新型人才,同时为新时代高等农业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经验.

    课程思政农业机械学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教学体系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研学服务平台设计

    赵晔金谛
    137-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从乡村振兴视角出发,以农业社区为研究范围,采用实地考察与可用性测试等研究方法,梳理目标用户需求,以数字赋能农业社区为目的,建设数字化乡村.研究指出,农业社区研学旅行内容可助力当地经济业态发展,强化落实乡村振兴政策,为农业社区注入新生活力.因此,该文对农业社区的研学服务平台进行交互设计与探索.该平台由预约服务与共享服务共同组成,借助该服务平台能够为农业社区、家庭、当地机构等提供必要服务内容.

    数字乡村交互平台农业社区农业研学乡村振兴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农林高校乡村规划教学改革

    丁晶李媛
    141-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城乡规划学科正面临新的机遇与变革.乡村规划是体现地方农林高校城乡规划学科特色课程,应紧跟国土空间规划发展趋势,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培养村庄规划应用型人才.该文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出发,总结新时期下乡村规划的新要求以及农林类高校乡村规划教学现存问题.在课程理论体系和专业技能培养方面进行探索,提出"模拟编制全过程"的教学模式,以期强化国土空间体系下乡村规划学生的专业技能及价值导向.

    国土空间规划乡村规划人才培养农林高校课程改革

    农科类专业科技论文与学位论文写作专题课程研究与实践

    吴强盛邹英宁
    145-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技论文与学位论文写作是农业类研究生科学素质与基本功训练的重要环节.长江大学园艺园林学院开设的研究生课程科技论文与学位论文写作专题(16 学时)在原有基础上增设学术道德修养以及投稿和写作常见问题等内容,引入高质量写作讲座小视频,通过案例式、参与式、互动式等教学手段,并建立微信课程群与学生在课后进行指导.实施后,学生对课程满意度达 98.15%,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术道德价值观,提高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突出表现在文章的投稿及返修以及论文的撰写上.建议今后该课程增设课程案例的数量、参与式教学的人数、出版配套教材和满足不同二级学科的需要.

    科技论文学位论文写作案例式教学参与式教学

    园林生态学服务乡村振兴研究

    林谕彤朱俊华梁芳胡菊...
    149-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园林生态学作为一门跨学科交叉领域,具有在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潜力.该文通过文献调研和案例分析,探讨园林生态学在乡村发展和乡村振兴中的实践与应用,重点分析利用园林生态学促进园林专业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措施,包括强化学生的专业认同、建立乡村综合实践基地、基于地区特色开展人文设计、建设农业特色园区及微景观营造等,旨在为推动园林生态学服务乡村振兴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园林生态学园林专业乡村振兴景观设计生态农业

    地方院校植物生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

    刘锴栋周艳刘晚苟张涛...
    153-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植物生理学作为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其中蕴含丰富的思政元素.该文结合地方高等院校的定位,紧密结合地方农业发展,改进植物生理学的教学目标,深入挖掘植物生理学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改进教学实施环节,提出多维的课程考核方式,为推进植物生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基础.

    地方院校植物生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教学实施环节

    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课程虚实结合课堂改革探索

    杜学振马美蓉许佳李君荣...
    157-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是一门专业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该课程的实践场所往往以校外的饲料加工厂为主,使得学生不能随时随地进行实践操作,如将虚拟仿真技术运用到课程实践过程中,来构建一个接近现实工作场景的 3D虚拟饲料厂,不仅可以解决该课程实践过程中很大程度依赖于校外实训的问题,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

    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虚拟仿真课程改革畜牧兽医实训

    兰考县乡村振兴实践路径探索

    宋南南王婧宇
    161-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的二十大再次强调要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兰考县长期推进乡村振兴实践,致力于建设美丽乡村,走出一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特色发展道路.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美丽乡村

    乡村振兴背景下"双融合多层次"高素质农民培养模式构建

    袁宁谭建辉曾斌恒
    165-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充分实现小康社会的需要.也不难发现,人才是乡村振兴工程的关键,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坚力量.在此基础上,应当主要关注当期高素质农民的优化方法,并尝试为培养更多高素质农民制定一些参考建议.通过切合乡村振兴实际和农民迫切诉求,探索一种新的"双融合多层次"培养模式,在高素质农民培训实践创新方面做出有益的探索,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理论建议.

    乡村振兴双融合多层次高素质农民农民培育模式培育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