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智慧农业导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智慧农业导刊
智慧农业导刊
智慧农业导刊/Journal Journal of Smart Agricultur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乡村振兴背景下"三化一链"大学生创新创业路径探究

    王坤苏凯越
    132-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创业者面对着诸多机遇与挑战.该文分析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所面临的困难,并针对性地提出教赛一体化、校企联动化和学创实际化,"启、思、体、孵"创新创业教育链的"三化一链"实践路径.从根源上助力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乡村振兴背景下的高素质创新型企业家.

    大学生创新创业乡村振兴"三化一链"实践路径

    新时代农业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质量提升有效路径探析

    王健
    136-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服务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其思政教育质量提升对涉农高职学生立志高远、立德修身、明辨是非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在阐明关注学生思想动态、着眼学生全部人生、筑牢学生思想防线是农业高职院校提升思政教育质量的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从守正与创新——传统课堂与智慧课堂有机融合;理论与实践——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衔接贯通;自信与主动——以"四史"教育研究丰富优化思政教育内容 3 个维度提升其思政教育质量的有效路径.

    新时代农业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立德树人

    新农科背景下园艺植物组织培养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探索

    王庆杰
    140-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园艺植物组织培养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园艺专业特色课程.随着国家大力推进新农科建设,以及提高高校课程教学质量的迫切需求,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该文在新农科背景下分析园艺植物组织培养课程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从课程内容设置、教学模式、课程思政及考核方式等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关的改革措施,旨在希望通过园艺植物组织培养课程相关的教学探索,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培养新农科人才,为深化园艺教育改革提供借鉴,为国家培养复合型人才提供帮助.

    新农科园艺植物组织培养教学改革课程思政措施

    乡村振兴背景下涉农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基于农耕文化育人的实践

    巨莹
    144-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是我国谋大局、促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在乡村振兴战略下,迫切需要一批专业人才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落实提供支持.涉农高职院校肩负着乡村振兴人才的培养重任,要求涉农高职院校必须紧随时代背景,适时开展教学改革,将农耕文化融入到教学改革实践之中,使农耕文化既能够得到传承和传播,又能够通过农耕文化实现育人目标.因此,该文首先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分析涉农高职院校开展教学改革实践的必要性;其次,分析当前涉农高职院校开展教学改革面临的阻碍;最后,从农耕文化育人角度制定涉农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实践策略,从而促使涉农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以及育人目标得以实现.

    乡村振兴涉农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农耕文化涉农人才培养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施耕读教育的路径优化

    姚志谢云龙蔚
    148-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耕读教育是推广我国耕读传家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其具备立德、增值、强体和育美等多方面的综合育人功能.该文通过分析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开展耕读教育的必要性和现状,对实践路径进行探索,从提高教师耕读意识、构建特色耕读课程体系、健全耕读教育保障机制和打造耕读教育平台这 4 个方面着手,以期推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三农"人才,推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林经济管理耕读教育现状分析路径优化涉农高校

    乡村振兴背景下返乡青年动力机制与身份认同研究 ——基于当代青年"反向就业"现象

    张洁
    152-155,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现代社会"大城市化"的持续演进、乡村经济的发展、城乡差距进一步的缩小,当代青年群体不再遵循传统的"向上流动"的价值共识,而是选择"反向就业",成为"返乡青年".该文针对当代青年"反向就业"这一现象,对返乡青年群体产生的动力机制、融入乡村振兴的路径等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返乡青年群体的出现是由社会现状、个体心理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具体而言,有城市、乡村和个人三个方面的影响因素;返乡青年已成为乡村振兴的一支重要力量,推动其融入乡村振兴不仅要重塑青年群体的主体性意识、消弭其身份认同困境,也要坚持思想引领、促进返乡青年人才政策的落地和实施.

    乡村振兴"反向就业"返乡青年动力机制身份认同

    乡村振兴战略与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耦合 ——以延安市为例

    李健瑜
    156-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践行乡村振兴战略,深挖红色文化资源在乡村振兴中的推动作用,该文以延安市为例,探索红色文化资源与乡村振兴战略的价值耦合.通过分析两者耦合中存在的现实困境,提出结合当地实际的改善措施,以期能传承好红色基因,促进红色革命老区的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有效缓解当地的经济压力解决民生就业问题.同时,利用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信息化专业化融合,开展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强化青少年对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认同,有效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

    乡村振兴红色文化资源文旅融合价值耦合思政教育

    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开封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靳守姣桑玉洁
    161-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文化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对推动乡村的全面振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开封拥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且大多分布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是助力开封乡村振兴的动力源泉.通过对开封红色文化资源的相关概述,了解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的价值关联,分析开封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面临的现实困境,探索开封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方法路径,对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其他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实践具有非常现实的借鉴意义和价值参考.

    乡村振兴开封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路径探析 ——以西安市鄠邑区为例

    韩小军
    165-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红色文化资源作为乡村振兴的特色资源,是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内生动力.通过以鄠邑区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为例,针对开发利用模式不够多样、基础设施条件不完备、缺少红色文化资源讲解人员和宣传方式传统单一等问题,提出深度开发利用红色资源、完善红色文化基础设施、创建优秀红色文化讲解员团队和创新红色文化宣传方法等路径,为红色文化资源推动鄠邑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有益参考,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贯彻.

    鄠邑区乡村振兴战略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路径

    乡村振兴背景下加强农村基层党建路径探析

    卢迁迁
    169-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时代前提下,推进和完善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现代化也迫在眉睫.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引领乡村治理现代化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还面临凝聚力不足、组织工作创新意识较弱、党建活动经费不足、党员干部岗位配置不协调等现实困境.有鉴于此,从培育基层党员凝聚力、创新农村党建工作机制,以及增加基层党支部活动经费和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岗位等方面来解决现存问题,以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

    乡村振兴农村基层党建现实困境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