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智慧农业导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智慧农业导刊
智慧农业导刊
智慧农业导刊/Journal Journal of Smart Agricultur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游客体验的乡村旅游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吉木萨尔县为例

    郑培钰谢树青孟梅
    4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呈现"井喷式"的增长态势,我国各地政府都开始围绕农村区域特色旅游产品项目开展深入研究,并获得丰硕成果.吉木萨尔县将发展农村旅游产品视为美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点,但由于资金、人才队伍等缺乏,加之周边乡村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导致吉木萨尔县乡村旅游发展受限.因此,该文基于游客体验,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对吉木萨尔县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游客体验吉木萨尔县同质化

    乡村振兴视域下新乡贤角色研究——基于大理鹤庆SDD村的田野调查

    岳林翠
    5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城乡资源的差异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是导致农村人口外流的两大主要因素,而人口的大量外流则是造成乡村人才外流的主要原因.新乡贤或身处异地,但其时刻心怀故土,凭借自身优势以及所拥有的丰富资源,在乡村振兴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并逐渐成为不可替代的力量.通过分析大理鹤庆SDD村新乡贤工作的实践路径、实践成效,该文认为新乡贤是地方政府与村社互动的桥梁,是乡村振兴与村落发展的驱动,是乡风文明与乡村发展的使者.通过优化新乡贤在乡村振兴中的工作实践,以及与全面乡村振兴的相互耦合关系,有利于全面促进乡村基层工作.

    乡村振兴新乡贤乡风文明乡愁村落发展

    高寒黑土区彩色马铃薯品种适应性研究

    刘雅萍王籽懿金鸿飚黄修梅...
    5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筛选出适宜高寒黑土区种植的彩色马铃薯品种,对 9 个马铃薯品种的结薯特性进行比较试验,以期为该地区马铃薯优质高产高效生产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9 个马铃薯品种中薯形以长椭圆形居多,其次为椭圆形和圆形;薯皮颜色以红色居多;产量呈现显著差异,产量维持在 18.64~86.64 t/hm2,克新 25 产量最高;商品薯率维持在 37%~80%,克新 25 商品薯率最高;株高呈现极显著差异,民丰红株高最高;株展呈现极显著差异,青薯 9 号株展最大.综合产量和商品薯率,表现较佳的品种有克新 25、华颂 88、后旗红、北薯 2 号和民丰红,其余品种的适应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彩色马铃薯品种产量商品薯率高寒黑土区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困境与对策研究

    蒙金燕
    58-6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乡村进入到全新的发展进程中,为各领域带来新的机遇,也加快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该文从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出发,阐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如农民生态意识淡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缺乏主体动力、相关法律制度及监管体系不够完善等.就这些困境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对策,并从教育、经济、人才和有关制度体系入手,倡导全方位多元化主体参与建设美丽乡村.

    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农村生态意识发展对策

    推行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陈彦蔚
    6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促进城乡协调统筹发展,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农民相对集中居住是一项由政府推动的工程,通过鼓励农民集中居住的方式,实现农村居民的城镇化,可以降低人口转移的成本和时间,加速农村和城市边缘地区居民的市民化进程.农民相对集中居住是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途径,其既能提升农民居住品质,同时也有利于破解大都市发展空间瓶颈与建设用地指标趋紧双重难题.该文通过对推行农民相对集中居住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善提升农民参与感、提升完善补偿制度、完善公共服务建设和加强对集中居住区管理等建议,希望能够影响加快整体工作的实行.

    农村相对集中居住乡村振兴城乡一体化城乡均衡发展

    新时代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价值意蕴与推进路径

    熊腾云
    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新的部署安排,强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未来乡村建设提供行动纲领.从"宜居""宜业""和美"三重建设要素审视和美乡村的内涵要义;从农业强国、乡村建设、农民美好生活需要 3个视角分析建设和美乡村的价值意蕴;聚焦整治提升人居环境、实现乡村村民增收、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和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等内容;提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路径思考,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积极的意义.

    新时代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乡村振兴乡村建设

    乡镇社工站建设背景下农村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探索

    蒋新红
    7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乡镇社工站建设背景下的农村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推动乡村治理体制机制和服务运行机制创新,推进村民自治,推进农村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推进乡村守望互助,增强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推动农村社会建设的现代化.该文对乡镇社工站建设背景下社区社会组织培育进行探索,认为要加强乡镇社工站建设背景下社区社会组织培育,需要加强乡镇社工站管理服务,完善制度体系,释放农村社区社会组织发展活力,提升服务能力,并提供精准服务,拓展服务乡村发展崭新渠道.

    乡镇社工站建设农村社区社会组织培育

    消费者农产品购买渠道迁徙行为研究——以购买临武鸭为例

    郭晓艳
    7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政府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给予极大的关注和支持.特别是新冠感染疫情暴发,使我国消费者的消费渠道在2020 年迅速向线上迁徙,电子商务也逐渐成为农产品销售的重要渠道,该文以舜华临武鸭为例,分析消费者购买农产品从线下向线上渠道迁徙这一动态过程及其影响迁徙的因素,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离线购买价格、时间成本、离线购买可选择性、感知在线购买有用性、感知在线购买易用性、消费者个体认知和渠道融合因素对消费者购买舜华临武鸭等农产品从线下向线上迁徙意愿有正向促进作用,迁徙成本、感知风险、实体店铺忠诚对消费者购买舜华临武鸭等农产品从线下向线上迁徙意愿有反向阻碍作用.

    渠道迁徙农产品销售临武鸭推拉理论技术接受模型

    数字经济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化路径研究

    舒亚鹏
    79-8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产业融合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该文围绕数字经济对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进行深入探讨,旨在揭示数字经济发展对农村产业融合的影响,并为实现农村产业融合的优化路径提供理论支持.研究表明,数字经济通过为农村产业提供技术支持、资金支持、营销支持等,以促进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与实现.同时,数字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一系列挑战,如数据安全、信息不对称等问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因此,该文提出一系列政策建议.

    数字经济农村产业融合数字化发展优化路径

    乡村振兴视域下特色农业品牌战略思考——以"南县稻虾米"品牌为例

    程硕
    8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特色农业品牌化是产品经济价值高收益之路,是农业高科技发展之路,是实现农村农业现代化之路.近年来,湖南省南县利用当地自然资源禀赋,发挥人民群众智慧,顺应乡村振兴战略,依托科技力量,打造地区公共品牌"南县稻虾米".该文通过对"南县稻虾米"品牌建设实践的探析,以期对其他省市县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开展特色农业品牌的建设提供建议.

    特色农业品牌乡村振兴"南县稻虾米"高质量发展产业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