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智慧农业导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智慧农业导刊
智慧农业导刊
智慧农业导刊/Journal Journal of Smart Agricultur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文化自信引领下农业推广学课程改革与实践

    王英琪姜超
    132-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推广学是培养农学专业本科生理论与实践的纽带.该文以呼伦贝尔学院农业推广学课程教学改革与思政改革为例,分析在文化自信背景下,加强对农业推广学中传统文化的挖掘、发扬,探讨文化自信融入农业推广学教学中的切入点与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大学生建立文化自信提供基础.

    文化自信农业推广学课程改革课程思政课程实践

    大学生思政工作对培育现代农业人才的效能提升路径研究

    罗晓燕
    136-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通过分析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阐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培育现代农业人才过程中发挥的独特作用,提出创新性的提高培养效能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研究认为,要增强思政工作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在统一性,必须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构建系统化课程体系,搭建开放共享的实践平台,完善激励机制建设.同时,推动校企深度融合,建立产学研用协同机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专业素养.只有这样,高校思政教育才能持续为国家农业供给发展所需人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农业人才培养效能路径案例分析

    涉农职业院校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彭瑱张康饶先发龙涛...
    140-145,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于执行人才强国战略,优化人才布局,并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方面的潜力.学生就业能力是职业教育成果与市场对技能人才需求之间的关键纽带,事关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而涉农职业院校学生在专业技术、实践实操、获取信息、人际交往、问题解决及自我定位等方面还存在不足.涉农职业院校应从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打造特色课程、建设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和全面提升学生就业综合素养等方面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使之成为国家、区域、行业和企业需求匹配的合格人才.

    涉农职业院校就业能力生涯发展理论提升策略职业教育

    新农科背景下土壤肥料学课程教学体系探索与改革

    唐其蔚陈俊钟程田鑫...
    146-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对园艺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新农科背景下,土壤肥料学课程必须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开展相关教学.该文旨在分析当前该课程存在的问题,并基于OBE教学理念积极对其教学体系进行探索与改革,培养园艺专业学生成为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具有"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情怀的新时代创新型人才.

    新农科土壤肥料学乡村振兴OBE教学理念课程教学体系改革

    农业生物质资源化工程课程交互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

    张学婷夏晨曦陈萌萌李哲...
    150-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生物质资源化工程是以化学、微生物学、能源工程和机械设计等学科知识交织融合与渗透的综合应用型课程,课程围绕生物质高值化利用作展开.针对课程呈现出知识结构复杂、体量大、跨度广和理论知识晦涩难懂等特点,通过对课程及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基于OBE-CDIO理念提出构建交互混合式教学模式对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进行改进,满足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农业工程专业的人才需求.

    生物质资源化交互混合教学教学模式成果导向教学实践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乡村振兴的理论内核与实现路径

    黄增利李永娥
    154-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主义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丰富的学理依据,是地域分工理论、城乡关系理论和生态文明理论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又一生动实践.从现实来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化解我国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来看,乡村振兴是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也是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高级化的必然结果.其中,人的全面发展是乡村振兴的主体条件,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提出包括缩小城乡生产力水平差距、建设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体制机制、推动城乡合作迈向新阶段和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实现路径,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政策支持.

    马克思主义乡村振兴城乡融合理论内核实现路径

    粤西艺术乡建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叶木桂
    159-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艺术参与乡村建设,用艺术振兴乡村成为乡村振兴的一条重要路径.该文从政府作为、地方高校行动和村民主体实践3方面分析粤西艺术乡建的现状,指出实施氛围、内生动力以及可持续性发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艺术乡建的实施策略:充分发挥政府引领作用,给予艺术乡建多维度支持;发展特色经济产业,促进艺术乡建可持续性发展;完善乡村治理,提升艺术振兴乡村水平;优化统筹协调机制,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研究结果表明,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制度保障、完善协调机制和提升行动治理是促进粤西艺术乡建可持续性发展的保证,也是通过艺术全面推进粤西乡村振兴的积极举措.

    艺术乡建乡村振兴可持续性发展实施策略粤西乡村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民办高校服务乡村人才振兴研究

    石梦园
    164-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振兴乡村教育既是乡村振兴略的重要支点,也是新时代建设教育强国的牢固根基.乡村振兴需要以乡村人才为保障,尤其是较为稀缺的乡村科技型人才.民办高校与乡村人才振兴之间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研究民办高校为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服务,不仅有助于响应脱贫攻坚政策的实施,也有助于民办高校的办学目标、办学定位和专业化设置等.通过民办高校培育人才的方式,培养一批批高质量服务于乡村振兴的人才,真正做到乡村振兴,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支持.

    乡村振兴教育民办高校人才振兴人才培养

    "五社联动":乡村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建设路径研究

    卫小怡
    168-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灵魂,也是乡村振兴战略得以顺利实施的智力支撑,该文通过实证调研发现,目前乡村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以下困境,一是乡村文化建设主体流失严重,乡村文化人才体系亟待构建;二是智慧文旅平台投入使用不足;三是社会参与力量尚未形成合力;四是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不充分.该文基于"五社联动"的行动框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助力乡村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文化建设五社联动文化赋能社会治理

    乡村振兴视域下红色影视融入农村青年党员思想教育的优化路径

    李凇英
    172-175,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农村青年党员干部面临更严峻的建设任务,同时,其思想教育面临本土文化流失、教育资源匮乏、城乡环境变化和外来思想入侵等现实困境.红色影视通过立足农村本土文化充实内涵,依托大数据技术扩展辐射路径,利用线上线下途径协同观影,以及开展红色影视应用实践活动等渠道以优化农村青年党员的思想教育成效.

    乡村振兴农村党建青年党员干部红色影视思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