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智慧农业导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智慧农业导刊
智慧农业导刊
智慧农业导刊/Journal Journal of Smart Agricultur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多中心治理视角的乡村公共绿地空间建设现状及改善策略——以江苏省宿迁市田洼村为例

    倪匡元汪浩
    5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下,农村越来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而乡村公共绿地是其中重要的建设部分.建设乡村公共绿地空间的初衷是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打造美丽乡村品牌,进一步拉动内生发展动力,但是其在实际建设和维护过程中却显露出治理上的颇多问题.该文结合多中心治理理论,从政府、村民和社会组织3个维度分析乡村公共绿地空间治理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并提出改善的建议和对策.

    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建设多中心治理理论乡村公共绿地空间生态治理

    二轮承包到期后农户土地调整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尚云逸王越陈语轩安佳利...
    58-6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开展土地二轮承包主要集中在1993—2017年,到2023—2027年我国二轮承包即将陆续到期.该文利用全国12个省份599户的调查数据,采用Logit模型,研究农户二轮承包到期时土地调整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政策惯性对提升农户土地调整意愿具有正向影响,人均承包面积与转出耕地占总承包面积比例对农户土地调整意愿具有负向影响;从异质性影响来看,政策惯性在农业主产区、土地转入户和无非农就业群体能够较为显著地增强农户土地调整的意愿.该文探究二轮承包到期后农户土地调整意愿的影响因素,对于二轮延包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家庭联产承包土地调整经历调整意愿二轮延包Logit模型

    老挝木薯产业发展现状综述

    王小欣韦美兰
    6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通过分析老挝木薯产业的发展现状,旨在为中国企业在老挝投资木薯产业及发展我国木薯产业提供参考.作者采用文献资料查询、实地考察及访谈等方法综述老挝木薯产业的发展状况,发现老挝各地区都不断扩大木薯种植规模,但各地木薯产业发展不平衡;木薯品种除了本地品种,还进口来自泰国、越南及中国的品种;木薯种植技术和机械化水平比较低,但老挝环保的种植经验值得借鉴推广,为老挝农机市场和生物农药市场开发奠定良好的社会环境;木薯加工以初级加工为主,加工成木薯干和木薯淀粉出口,出口额在所有出口品类中排名第一.老挝木薯产业链已逐步完善,在老挝发展木薯深加工条件已经成熟.此外,木薯在养牛、养猪、养羊及养鱼方面的应用有一定的研究成果,但还有待推广.

    老挝木薯种植加工产业发展

    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分析

    王洪明
    6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气象灾害一直是影响农作物产量的关键因素,山东省作为农作物产量大省,其农业为GDP增长作出巨大贡献,然而受气象灾害影响,农作物产量呈梯阶跨越变化,收入稳定性难以保障.该文以山东省泰安市为例,阐述山东省泰安市主要气象灾害类型,结合泰安地区地理特征、气候环境,分析农作物的实际种植情况,探讨气象危害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

    农业气象灾害农作物产量灾害特征自然环境灾害防御体系

    园林绿化苗木种植与养护技术

    谢雪英
    7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园林绿化能恢复自然生态环境,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城市中通常会发现有些绿化由于后期管理不当导致绿化效果不佳,因此园林绿化的种植和养护必须紧密联系在一起,方能打造优美稳定的绿化空间.该文主要对园林绿化苗木种植与养护技术进行浅要分析和探讨.

    园林绿化苗木种植养护技术养护管理技术分析

    中国乡村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研究

    单垚
    7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探讨乡村人居环境质量堪忧的问题,并指出绿色基础设施的重要性和实施要点.通过现有文献和案例分析,提出乡村绿色基础的关键特征、规划设计的要素、资金投入与管理技术应用和公众参与等方面的建议,旨在促进乡村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全面发展.

    乡村绿色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公众参与技术导入管理维护

    乡村政务服务数字化转型的现实困境及优化路径

    林志鸿
    80-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政务服务数字化转型是乡镇数字政府建设的一环,也是乡村治理现代化的一环.一方面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提高基层群众在政治生活中的获得感,提升基层政务服务效能,助力乡镇政府职能转变.另一方面,在推进数字技术与乡村政务服务结合过程中,存在人民群众主体性缺失、基层滋生数字形式主义和缺乏大数据治理思维等问题.因而,乡镇政府应以数字技术强化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深化基层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深度挖掘乡村数字要素赋能乡村善治,助推基层治理现代化.

    乡村治理政务服务数字化转型乡村振兴数字乡村

    农村留守妇女参与乡村治理的多重价值与实现路径

    祝宝玉
    8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进农村留守妇女参与乡村治理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城镇化与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带来农业女性化现象,致使广大农村留守妇女逐步成长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提升她们综合素质,解决后顾之忧,建立健全相关保障制度,充分发挥其参与乡村治理的主体力量,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

    农村留守妇女乡村治理多重价值现实困境实现路径

    民族地区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路径——以青海省海东市L区为例

    张小楠张锦涛
    88-9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基层治理的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在实际基层治理过程中还存在许多突出的问题.该文通过对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路径进行研究,以青海省海东市L区为例,对目前取得的成果进行阐述,对L区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民族地区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展探索出实践路径.

    基层治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现代化有效路径

    乡村建设中留守妇女社会价值重塑及实现路径研究

    冯晓璐王玉鑫
    9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随着男性的外出务工,广大农村留守妇女成为推动农村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乡村治理的重要力量,在乡村社会发展中肩负着新使命.该文在分析农村留守妇女参与乡村建设的经济价值、政治价值、文化价值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农村留守妇女在参与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强化农村留守妇女主观参与政治管理的意识,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妇女参与乡村建设的保障机制等措施,从而进一步发挥农村留守妇女在乡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留守妇女乡村治理乡村建设社会价值价值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