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成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成药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中成药信息站;上海中药行业协会
中成药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中成药信息站;上海中药行业协会

陶建生

月刊

1001-1528

zcy.med@foxmail.com,med@stn.sh.cn

021-63213275

200002

上海市汉口路239号450室

中成药/Journal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医药科研领域内的一份专业性期刊。面向中药成药生产企业人员和质探人员,同时也向医学工作者提供中药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NO-cGMP通路探讨地龙蛋白对糖尿病大鼠勃起功能障碍的干预作用及机制

    张爱平刘黎明冀小卫王新平...
    55-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地龙蛋白对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DMED)大鼠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60只大鼠随机选取10只作为空白组,其余50只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构建糖尿病大鼠模型,8周后使用阿朴吗啡(APO)诱导筛选符合DMED症状的大鼠模型,将DME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西地拉非组及地龙蛋白低、中、高剂量组,相应药物干预4周后,检测大鼠平均颈动脉压(MAP)和阴茎海绵体最大内压(ICPmax)以评估大鼠勃起功能,试剂盒检测阴茎海绵体组织SOD活性及NO、cGMP、MDA水平,RT-qPCR法检测阴茎海绵体组织eNOS、cGMP mRNA表达,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法检测eNOS蛋白表达,HE染色观察阴茎海绵体病理结构的改变.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糖、阴茎海绵体组织MDA水平升高(P<0.01),体质量、ICPmax/MAP、阴茎海绵体组织SOD活性及NO、cGMP水平、阴茎海绵体组织eNOS mRNA和蛋白表达均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以上指标均有改善(P<0.01).空白组阴茎海绵体组织结构正常;模型组阴茎海绵体组织肌纤维、胶原纤维断裂,拧结明显;各给药组阴茎海绵体组织病理损伤较模型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地龙蛋白具有改善糖尿病大鼠勃起功能障碍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上调大鼠阴茎海绵体NO-cGMP通路表达有关.

    地龙蛋白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NO-cGMP信号通路氧化应激

    岩白菜素通过调控NF-κB/NLRP3通路和代谢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小鼠的影响

    魏祎刘超齐鸣李露嘉...
    62-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岩白菜素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小鼠的影响.方法 采用博来霉素气管内滴注建立IPF小鼠模型,灌胃给予岩白菜素干预28 d,记录小鼠体质量变化和肺指数,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胶原纤维变化,免疫荧光法观察肺组织 α-SMA、NLRP3表达,RT-qPCR法检测肺组织p65、NLRP3、GSDMD、ASC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p65、IκBα、NLRP3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岩白菜素组小鼠肺组织中α-SMA表达,p65、NLRP3、GSDMD、ASC mRNA表达,p65、NLRP3蛋白表达均降低(P<0.01),IκBα 蛋白表达升高(P<0.01).结论 岩白菜素可以通过抑制NF-κB/NLRP3信号通路和调节代谢发挥治疗小鼠IPF的作用.

    岩白菜素特发性肺纤维化NF-κB/NLRP3信号通路代谢组学

    基于肾主骨理论探讨杜仲通过调控OPG/RANKL/RANK通路对去势骨质疏松大鼠的影响

    秧荣昆关智宇
    70-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肾主骨理论探讨杜仲对去势骨质疏松大鼠的影响.方法 大鼠分为对照组、 模型组、 阿法骨化醇组(0.05μg/kg)、杜仲组(2.76 g/kg),每组2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组大鼠建立去势骨质疏松性骨折模型,灌胃给予相应药物,12周后检测各组大鼠骨密度、血清骨生成指标、尿液骨代谢指标,以及OPG、RANKL、RANK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骨密度、 股骨质量和压碎力、 血清ALP活性、 骨钙素水平以及骨组织OPG、RANKL、RANK mRNA和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尿液钙和磷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阿法骨化醇组和杜仲组大鼠骨密度、股骨质量和压碎力、血清ALP活性、骨钙素水平以及骨组织OPG、RANKL、RANK mRNA和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尿液钙和磷水平降低(P<0.05);与阿法骨化醇组比较,杜仲组OPG、RANKL、RANK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0.05),尿液钙和磷水平降低(P<0.05).结论 杜仲可通过减少钙磷流失,激活OPG/RANK/RANKL通路,进而缓解大鼠骨质疏松症状,起到补肾生骨作用.

    杜仲骨质疏松OPG/RANKL/RANK信号通路肾主骨

    人参皂苷Rd通过调控circDONSON表达对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卞龙艳杨威陈晓玲周金才...
    75-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人参皂苷Rd是否可通过调控环状RNA DONSON(circDONSON)表达来抑制结肠癌SW480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方法 选取30例结肠癌患者癌组织及匹配的癌旁组织,体外培养结肠癌SW480细胞,将其分为对照组,50、100、150μmol/L人参皂苷Rd组,si-NC组,si-circDONSON组,人参皂苷Rd+pcDNA组,人参皂苷Rd+pcDNA-circDONSON组,RT-qPCR法检测circDONSON表达,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蛋白表达.结果 与癌旁组织比较,结肠癌组织中circDONSON表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100、150μmol/L人参皂苷Rd组细胞活力、circDONSON表达和CyclinD1、Bcl-2蛋白表达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和p21、Bax蛋白表达升高(P<0.05),并呈剂量依赖性(P<0.05);与si-NC组比较,si-circDONSON组细胞活力和CyclinD1、Bcl-2蛋白表达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和p21、Bax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人参皂苷Rd+pcDNA组比较,人参皂苷Rd+pcDNA-circDONSON组细胞活力和CyclinD1、Bcl-2蛋白表达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和p21、Bax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 人参皂苷Rd可能通过下调circDONSON表达来抑制结肠癌SW480细胞的增殖和凋亡.

    人参皂苷Rd结肠癌circDONSON增殖凋亡

    平睛汤合针刺对活动期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索文栋陈跃来李红
    8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考察睛汤合针刺对活动期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在维持Graves病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醋酸泼尼松龙,观察组给予平睛汤联合针刺,疗程24周.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和评分、MRD1、突眼度、视力、CAS评分、TED-QOL评分、甲状腺功能指标(FT3、FT4、TSH)、TRAb、甲状腺体积、炎性因子(IL-6、IL-17)、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安全性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 中医证候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MRD1、突眼度、TED-QOL评分、CD8+降低(P<0.05),CD3+、CD4+、CD4+/CD8+升高(P<0.05),甲状腺体积缩小(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而甲状腺功能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视力升高(P<0.05),CAS评分、TRAb、炎性因子降低(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2组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平睛汤联合针刺可安全有效地改善活动期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临床症状,其机制可能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降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水平有关.

    平睛汤针刺甲状腺相关眼病活动期

    益肾化湿颗粒联合骨化三醇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刘翠兰杨文刘圣君王琳琳...
    8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考察益肾化湿颗粒联合骨化三醇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骨化三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肾化湿颗粒,疗程2个月.检测临床疗效、肾功能指标(BUN、Cr、β2-MG、Cys-C、尿白蛋白排泄率)、血脂指标(TC、HDL-C、LDL-C)、氧化应激指标(SOD、MDA、TNF-α、IL-6)、 胰岛β 细胞功能指数(FPG、FINS、HOMA-β)、 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HDL-C、SOD、HOMA-β升高(P<0.05),肾功能指标、TC、LDL-C、MDA、TNF-α、IL-6、FPG、FINS降低(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肾化湿颗粒联合骨化三醇可安全有效地缓解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症状,其机制可能与改善氧化应激水平、提高胰岛素β细胞功能指数有关.

    益肾化湿颗粒骨化三醇糖尿病肾病

    温肾固阳汤联合艾灸对脾肾阳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

    符燕陈应奇高伟铿胡朋...
    90-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温肾固阳汤联合艾灸对脾肾阳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9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温肾固阳汤联合艾灸,疗程2周.检测临床疗效、IBS-SSS评分、炎症因子(DAO、PGE2、TNF-α)、胃肠激素指标(VIP、NPY、SP)IBS-QOL评分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IBS-SSS评分、 炎症因子、VIP、SP降低(P<0.05),NPY、IBS-QOL评分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结论 温肾固阳汤联合艾灸对脾肾阳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疗效确切,可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炎症反应和调节VIP、NPY、SP分泌有关.

    温肾固阳汤艾灸常规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肾阳虚

    盒果藤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

    李俊廖广凤徐念智卢汝梅...
    94-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盒果藤Operculina turpethum(Linn.)S.Manso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方法 盒果藤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大孔吸附树脂、Sephadex LH-20、MCI、半制备液相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RAW264.7模型评价其体外抗炎活性.结果 从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大黄素-6-甲醚(1)、大黄素(2)、芹菜素(3)、山柰酚(4)、木犀草素(5)、车前苷(6)、木犀草素-4′-O-β-D-葡萄糖苷(7)、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8)、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9)、木犀草素-4′-O-(6″-O-乙酰基)-β-D-葡萄糖苷(10)、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1)、槲皮素(12).化合物4、6、10质量浓度在12.5μg/mL时对NO的抑制率较高.结论 化合物10为新化合物,属于新黄酮酰化糖苷.化合物1~2、4、6、11~12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6、10有较好的抗炎活性.

    盒果藤化学成分抗炎活性分离鉴定RAW264.7

    杨桃根化学成分及其体外生物活性

    廖彭莹孙雪芹王登龙叶梅芳...
    99-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杨桃Averrhoa carambola L.根的化学成分及其体外生物活性.方法 杨桃根95% 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Rp-18、Diol、MCI、T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酶标板法评价体外生物活性.结果 从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2′-氧代双(1,4-二叔丁苯)(1)、5-methoxy-3-undecylphenol(2)、2-dodecyl-6-methoxycyclohexa-2,5-diene-1,4-dione(3)、5-O-methylembelin(4)、鲨烯(5)、豆甾-4-烯-3-酮(6)、邻苯二甲酸二正戊酯(7)、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8)、油酸(9)、β-谷甾醇-3-O-棕榈酸酯(10)、2-tridecyl-6-methoxycyclohexa-2,5-diene-1,4-dione(11)、(±)-lyoniresinol(12)、5α,6β-dihydroxysitosterol(13)、6′-O-棕榈酰-β-胡萝卜苷(14)、10-eicosenoic acid(15).化合物2~3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强于阿卡波糖,在浓度为180μmol/L时对DPP-Ⅳ酶的抑制活性大于50%.结论 化合物1、5~7、10、12~14为首次从阳桃属植物中分离,化合物2、9为首次从杨桃根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3具有较强的体外α-葡萄糖苷酶和DPP-Ⅳ酶抑制活性.

    杨桃化学成分分离鉴定体外生物活性

    红毛悬钩子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

    何江波康大伟牛燕芬王纪爱...
    106-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红毛悬钩子Rubus pinfaensis Levl.et Vant.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方法 红毛悬钩子90%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凝胶和RP-18反相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MTT法测试各化合物对LM3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 从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 β-谷甾醇(1)、 β-stostenone(2)、7-ketositosterol(3)、ergosterol peroxide(4)、24-乙基-5α-胆甾-3β-5-6β-三醇(5)、kaempferol-3-β-D-(6-O-trans-p-coumary)glucopyranoside(6)、kaempferol-3-β-D-(6-O-cis-p-coumary)glucopyranoside(7)、blumenol A(8)、号角树酸3-甲酯(9)、齐墩果酸(10)、红大戟酸A(11)、阿江榄仁树葡糖苷Ⅱ(12)、2α,3β,19α-三羟基齐墩果烷-12-烯-28-O-β-D-吡喃葡萄糖苷(13)、rubuside B(14)、2α,3β-dihydroxyurs-12,18-dien-28-oic acid 28-O-β-D-glucopyranosyl ester(15)、乌苏酸(16).化合物14~16 IC50分别为(28.13±1.45)、(27.36±1.44)、(16.2±1.32)μmol/L.结论 化合物1~9、11~15均为该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化合物14~16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

    红毛悬钩子化学成分抗肿瘤活性分离鉴定MTT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