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报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报业
中国报业

月刊

1671-0029

010-65363855 65363856

100733

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9号楼

中国报业/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中国报业》创业于1988年,是中国报业协会主管、主办的大型学术型期刊,肩负着全报业的希望,代表着中国报业的水平。杂志依托中国报业协会和全国报业界,读者定位于全国报业集团、报社的领导干部和广大报业经营工作者。 《中国报业》为广大报业经营管理决策者、研究者和工作者提供大量的资讯、案例、经验和理论成果,为有志与报业建立紧密战略合作关系的行政、企事业单位牵线搭桥;是报社老总研究报业市场、探求报业发展的案头必备,也是各行各业了解报业的窗口。 《中国报业》在手,您能把握党和政府对报业发展的最新政策导向、您能了解世界及中国报业的最新发展动态、您能看到报业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您能学习到业界改革创新的先进经验。 在科技飞速发展、市场瞬息万变的今天,了解最快信息、掌握最新动态、学习前沿理论是决胜市场的关键。《中国报业》能助您一臂之力。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广播专题新闻特点与有效传播路径

    安树鋆
    234-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广播新闻专题节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较强时效性,大众对其支持度、喜爱度比较高.但在新媒体迅速发展背景下,广播新闻仅在车载广播和手机智能广播中运用比较多,而在其传播途径中均呈现下降趋势,这对于广播新闻的长远发展较为不利.广播新闻要想更好地生存,就需做到与时俱进,重视节目传播力的有效提升,并对传播力提升路径进行深入挖掘.

    广播新闻专题节目传播力

    基于智慧思政的高校网络思政工作新思路

    张敏
    236-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校思政工作正面临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传统思政工作模式已逐渐显得滞后,无法满足学生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要求.在这个信息化时代,迫切需要思考和探索新的思政工作模式,以更好地引导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基于智慧思政的高校网络思政工作新探要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有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综合素养的优秀人才.

    智慧思政高校网络思政工作新思路构架要点

    晚报文化价值与地域特色的传承与创新

    李成强
    238-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信息爆炸和数字化媒体的冲击下,晚报文化传承与创新显得尤为重要.传统晚报面临着新媒体竞争、读者流失等挑战,而文化传承与创新正是晚报能够保持生命力和吸引力的关键.如果不做好传承工作,晚报可能会失去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而创新则是晚报不断发展和适应时代的动力.通过创新,晚报可以在新媒体时代发挥新的作用和价值.

    晚报文化价值地域特色传承与创新

    全媒体解锁闽东特色乡村振兴"密码"——闽东日报社"百乡千村行"主题宣传活动的实践

    林珺
    240-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发挥全媒体在乡村振兴道路上宣传与引领作用,闽东日报社启动了"百乡千村行"主题宣传活动.围绕本活动,闽东日报社充分发挥全媒体在闽东特色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生动报道乡村振兴的鲜活故事,深入挖掘乡镇村乡村振兴道路上的新实践、新探索、新经验,探索媒体资源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策略,推动乡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全媒体闽东特色乡村振兴宣传活动实践策略

    打造融媒体传播矩阵为乡村振兴赋能

    沈逸夫
    242-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国家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的背景下,主流媒体只有主动发挥出对农传播的宣传引领职责,才能进一步完善"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变化与新布局.基层部门可通过整合媒体资源、深耕传播内容、拓展媒体功能、加强营销推广等方式打造融媒体传播矩阵,用其整合城乡资源、孵化地方品牌、优化服务系统,为乡村振兴战略深度实施提供良好的助力作用.

    融媒体传播矩阵乡村振兴赋能措施

    从多元化视角传播红色文化的路径探究——以龙岩创新媒体传播红色文化方式为例

    谢琦珍
    24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红色文化的传播效率得到显著提高,其传播范围也更加广泛.新媒体时期,红色文化传播面临着网络传播环境差、传播方式亟待转变、泛娱乐化严重等问题.媒体行业可借鉴福建龙岩的成功经验,通过发挥重大题材运用、创新呈现形式等方式将红色文化所蕴含的文化精髓和时代价值创造性地转化为高质量文化产品,展示红色文化的底蕴和魅力.

    媒体多元化视角红色文化传播路径

    影视作品中的河洛文化创新传播探究

    陈静
    246-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河洛文化是形成、产生、发展于河洛地区的一种地域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源头、主体和核心,是中华民族的根文化.近年来,随着影视作品广泛传播和受众对文化认同需求增加,河洛文化在影视作品中备受关注.为了能吸引更多人关注和了解河洛文化,影视作品可通过创新文化元素、叙事手法等方式增加受众对河洛文化的接受与认同程度,积极推动河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河洛文化电影电视传播

    增强"四力"传播正能量

    王晓
    248-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媒体时代,无论新闻报道的形式如何改变和创新,始终应将"内容为王"放到第一位.新闻工作者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党性原则,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深入基层一线挖掘新闻素材,通过实践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四力"),把所见所闻所历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表现出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保障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作出新的贡献.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党性原则"四力"正能量

    县级图书馆如何做好阅读推广工作

    刘毅
    250-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县级公共图书馆在阅读推广方面面临着巨大挑战.作为阅读推广的主要阵地,县级图书馆应通过建立健全阅读推广服务机制、提高阅读推广人的数量与水平、创新服务理念、丰富推广形式、扩大服务范围等方式努力发挥自身职能,以读者的阅读需求为切入点,创新阅读推广模式,不断完善基层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效能,提高民众的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

    公共图书馆县级图书馆阅读推广问题对策

    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的效能研究

    张燕桢
    252-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的效能成为媒体研究领域中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多媒体平台的兴起,电视新闻传播不仅面临着新的挑战,也获得了更多的机遇,融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重塑着新闻传播的格局.因此,电视新闻应强化内容特色与品质、加强技术创新与整合、加强受众互动与参与,更好地把握当代媒体发展的新趋势.

    融媒体电视新闻传播效能技术创新与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