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报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报业
中国报业

月刊

1671-0029

010-65363855 65363856

100733

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9号楼

中国报业/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中国报业》创业于1988年,是中国报业协会主管、主办的大型学术型期刊,肩负着全报业的希望,代表着中国报业的水平。杂志依托中国报业协会和全国报业界,读者定位于全国报业集团、报社的领导干部和广大报业经营工作者。 《中国报业》为广大报业经营管理决策者、研究者和工作者提供大量的资讯、案例、经验和理论成果,为有志与报业建立紧密战略合作关系的行政、企事业单位牵线搭桥;是报社老总研究报业市场、探求报业发展的案头必备,也是各行各业了解报业的窗口。 《中国报业》在手,您能把握党和政府对报业发展的最新政策导向、您能了解世界及中国报业的最新发展动态、您能看到报业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您能学习到业界改革创新的先进经验。 在科技飞速发展、市场瞬息万变的今天,了解最快信息、掌握最新动态、学习前沿理论是决胜市场的关键。《中国报业》能助您一臂之力。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党媒+党校"模式破解两新党建难题——惠州日报社创办两新党校的实践

    王昆发冷敏
    2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不断壮大,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这个群体最大特点是流动性大,党建工作不易开展,这成为基层党建新难题。惠州日报社发挥地方党媒担当,依托智库资源率先参与创办两新党校、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学院,探索破解这一难题。

    党媒智库两新组织"党媒+党校"模式

    传统媒体新闻语言艺术传承与创新路径

    任羽
    24-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字化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媒体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分析了传统媒体新闻语言艺术的特点、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重点阐述了传统媒体新闻语言艺术传承与创新路径,希望为传统媒体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传统媒体新闻语言艺术路径

    论新闻报道中报告文学的媒体人素养——以马尔克斯《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为例

    万小英
    2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常被视为是文学作品,而长期被新闻界忽视,它的原本"身份"是新闻报道中的报告文学。马尔克斯的记者实践,揭示了从事报告文学的媒体人应该具备哪些方面的职业素养,本文就此展开论述,并提出了五个方面的职业素养。

    马尔克斯媒体人素养报告文学非虚构文学

    新时代主流媒体场域互动转变策略分析

    陈铭凯陈亦全
    2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能传播时代的技术进步与媒体场域变革,促使主流媒体在互动策略上进行深层次转型。本文分析了智能传播带来的"多层次""多视角"特征以及"边界模糊""权威弱化"等现象,从多渠道协同、互动模式"网民"化及构建KOL型IP账号等策略入手,探讨主流媒体如何通过多元化的互动方式增强与受众的双向沟通,以适应新技术环境与多样化受众需求。

    智能传播主流媒体场域

    第四期京师大模型媒体应用创新工作坊在京举行

    31页

    文旅报道的探索与实践

    李子莹
    3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融媒体时代,如何做好文旅报道成为媒体需要深思的问题。对此,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加强策划,创新主题报道;展示地方特色,增强辨识度;创新形式,活用技术手段;融合新媒体,丰富传播渠道,以期能够给业界带来借鉴。

    新媒体文旅报道策略

    "客"从何来——以泉州晚报《清源》副刊为例

    吴芸
    34-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对新媒体的冲击和读者群体的分流,地市级党报副刊应该如何应对,才能更好地发挥副刊特性和"留客"功能?近年来,泉州晚报《清源》副刊在抓时效、强特色、重品味、广互动等方面下足功夫,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留客"之道。

    党报党报副刊创新传播

    后真相时代我们应如何面对新闻真实——以"秦朗巴黎丢寒假作业"为例

    叶真
    36-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后真相时代,新闻真实和新闻专业主义正面临诸多挑战。本文以"秦朗巴黎丢寒假作业"事件为例,探索后真相时代新闻真实如何重构,以及其给主流媒体、新闻从业者、舆论引导带来的启示。

    后真相新闻真实媒介素养

    社交媒体对跨文化记忆建构的影响

    刘全荃曹曦
    38-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媒体时代,研究社交媒体对跨文化记忆建构的影响,能够应对多元文化冲击,促进文化交融与互补,树立良好的中国形象。本文研究了社交媒体视域下跨文化记忆的特点,从载体、内容、实践等维度探析社交媒体对跨文化记忆建构的影响,探讨了利用社交媒体推动跨文化传播的方法。

    社交媒体跨文化记忆建构影响

    新媒体时代编辑如何增强读者意识

    彭勃
    40-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重塑了信息传播和获取方式,给媒体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作为新闻传播的关键环节,报纸编辑的工作重心逐渐从单一采编转向更加注重读者体验和互动。因此,编辑增强读者意识不仅是适应新媒体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提升报纸竞争力的重要策略。本文旨在探讨新媒体时代报社编辑如何有效增强读者意识,从而促进报业可持续发展,以期为编辑工作提供借鉴。

    报社编辑读者意识强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