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报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报业
中国报业

月刊

1671-0029

010-65363855 65363856

100733

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9号楼

中国报业/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中国报业》创业于1988年,是中国报业协会主管、主办的大型学术型期刊,肩负着全报业的希望,代表着中国报业的水平。杂志依托中国报业协会和全国报业界,读者定位于全国报业集团、报社的领导干部和广大报业经营工作者。 《中国报业》为广大报业经营管理决策者、研究者和工作者提供大量的资讯、案例、经验和理论成果,为有志与报业建立紧密战略合作关系的行政、企事业单位牵线搭桥;是报社老总研究报业市场、探求报业发展的案头必备,也是各行各业了解报业的窗口。 《中国报业》在手,您能把握党和政府对报业发展的最新政策导向、您能了解世界及中国报业的最新发展动态、您能看到报业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您能学习到业界改革创新的先进经验。 在科技飞速发展、市场瞬息万变的今天,了解最快信息、掌握最新动态、学习前沿理论是决胜市场的关键。《中国报业》能助您一臂之力。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电视民生新闻的采访技巧研究

    张璐
    198-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掌握良好的采访技巧是记者制作高质量民生新闻的前提。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要分别从采访前、采访中、采访后三方面入手研究采访技巧,力求真实还原民生新闻,引导民众形成正确价值观。采访前,记者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保证采访顺利进行;采访中,要灵活应变,熟练掌握提问技巧,做好提问记录;采访后,要对获取到的新闻素材进行整理分类,提炼重点与精华。

    电视民生新闻采访技巧

    随行广播的节目编排创新实践探讨

    陈向荣
    200-20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行广播是一种全新的广播节目形式,可以对各类大型活动进行综合报道,能够满足各类社会需求,包括参观学习、政务会议等。随行广播具有小众、点对点的特点,属于"窄播"类广播,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根据其发展趋势和传播特点,应结合受众需求编排随行广播节目,在节目编排的过程中,明确内容制作的关键点,采取有效的编排创新策略,不断提升节目质量。

    随行广播节目编排创新实践

    融媒体时代记者新闻采访创新模式探讨

    陈绍海
    202-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对融媒体时代新闻传播行业发展新局面,持续创新是打破新闻记者采访工作瓶颈的有力武器。广大新闻记者应立足融媒体时代对新闻采访方式、工作效率、互动手段提出的新要求,通过创新采访思维、内容、表达、技巧、技术,与融媒体发展趋势有机融合,形成新的新闻采访模式,应对新时代的挑战,促进新闻传播行业顺应时代发展,重新成为舆论监督的引领者。

    融媒体时代记者新闻采访创新模式

    新媒体时代记者跨媒介采编素养研究

    刘倩倩
    204-20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媒体时代催生了记者跨媒介采编,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媒体时代跨媒介采编的要求,必须要提升记者的跨媒介采编素养。记者跨媒介采编素养至少应包括采集素养、编写素养和法律素养三项内容。但是,在记者跨媒介采编素养提升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如信息甄别能力较低、受众需求把握不足等。因此,应提高信息甄别能力,加强对受众的需求分析,不断提高法律素养。

    新媒体时代记者跨媒介采编素养

    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采编转型策略研究

    丁劼
    206-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数字化媒体技术的成熟,传媒行业正在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革。传统的电视新闻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多元化的需求,在新媒体传播中缺乏足够的竞争力和传播力。因此,电视新闻需要适应新的环境和要求,提高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的采编能力,适应多元化的传播渠道,以满足受众不断增长的阅读需求,重塑电视新闻主流传播影响力。

    融媒体电视新闻融合传播转型发展

    文化话语视角下新闻采编如何吸引受众

    刘颖童玲
    208-20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媒体传播环境下,"媒介一受众"关系架构开始动态演变,双方角色正处于转型期,也对新闻采编人员工作产生影响。新媒体环境下,随着受众互动及其与新闻价值的关系变化,新闻报道语言、内容也开始影响传播关系、角色定位、历史文化和价值观等。因此,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采编人员应调整新闻报道方式,才能不断吸引受众关注,引导受众形成正确价值观。

    文化话语新闻采编受众需求

    智媒体时代新闻记者能力重构

    刘德华
    210-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技术赋权背景下,新闻业态发生巨变,给传统新闻记者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新闻生产流程中,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改变了新闻生产模式,不断压缩采访、写作、编校等工作,新闻生产呈现出去时间化、简洁化和个性化的生产特征,这些都极大地降低了传统新闻生产的消耗,最大化提升新闻传播效果。智能技术正在不断推动新闻业发展,新闻记者亟须能力重构,适应智媒体发展环境。

    智媒体时代新闻记者价值重构能力提升

    公共图书馆读者荐购策略研究

    周旭
    212-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读者荐购是读者参与文献资源建设的一种创新,是新时代公共图书馆实施的新型文化惠民服务。荐购服务可以切实解决读者和图书之间存在的供需矛盾,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个性化阅读服务,充分展现出全民阅读的社会价值和作用。通过优化读者荐购服务策略,可以为读者荐购提供丰富理论指导,逐渐提升读者荐购服务水平,促进我国公共文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读者荐购策略公共图书馆

    新闻短视频的拍摄和剪辑技巧

    郑兴
    214-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闻短视频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介形式,已经成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途径。相比于传统的新闻报道形式,新闻短视频融合了视觉、听觉等多种方式,可以更加生动、直观地呈现新闻内容,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然而,新闻短视频的制作并不容易,需要拍摄和剪辑等技术支持。因此,新闻短视频制作过程中,应重视拍摄和剪辑技巧,这样才能制作出更多优质新闻短视频。

    新闻短视频拍摄技巧剪辑技巧

    全媒体时代党报时政新闻报道的思考

    陈琼
    216-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媒体时代,涌现出多种类型的媒体平台,促使新闻行业创新发展。为解决党报时政新闻报道在内容、方式、渠道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全媒体时代做好党报时政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应从多个方面分析党报时政新闻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全媒体时代党报时政新闻报道面临的机遇,加强对现代网络、技术的运用,增加新闻工作者与受众互动,为受众了解我国时政新闻提供便利。

    全媒体时代党报时政新闻新闻报道新闻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