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书法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书法
中国书法

李刚田

月刊

1003-1782

cnshufa@163.com

010-65389765

100125

北京市朝阳区农展馆南里10号中国文联大楼4层

中国书法/Journal Chinese CalligraphyCSSCI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刊。品质至上、读者至上。Z爱刊物的经典性中增加亲和力,在学术高端与学术的前沿中增加可读性。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我们为什么要写狂草书

    张学群
    152-157页

    融冶汉碑汉简

    倪文华
    158-161页

    评审与创作三题

    李刚田
    162-166页

    人书俱老——刘海粟书法刍议

    白谦慎
    166-171页

    楷书的萌芽与流变——以汉晋简牍、纸文书为中心

    蔡副全
    172-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卫恒《四体书势》记载:『上谷王次仲始作楷法』,对此争议颇多.出土简牍表明,楷书滥觞于汉宣帝神爵年间.新莽至建武初年,书写的自由性,为楷书滋生提供了土壤.章、和之际,隶书波磔逐渐减弱,结字、运笔趋向简明.安、顺时期,楷书笔法已孕藏于隶书之中,日常书写隶、楷相羼.桓、灵之际,楷书新体逐渐形成,并大量应用于官私文书中.纸张的出现和普及使用在一度程度上加速了楷书的形成.

    楷书真书萌芽流变王次仲简牍

    隐名当代 镌刻千秋——唐代玉册官制管窥

    李殿瑞
    186-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唐代追谥玉册彰显皇家身份,承载着对逝者的至高尊崇.玉册由服务于皇室的工匠镌刻而成,其刊刻技艺直接影响了玉册的书法水准.然唐初玉册官记载稀缺,中晚唐碑志始见署名.研究表明,唐初存在以世家谱系为传承的玉册官家族,刊刻水准高且专为皇家服务,中晚唐后其职能则更多地向皇室以下的群体转移.

    玉册玉册官隐名现象

    『书法五维』教学模式论

    刘宗超
    189-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书法五维』指的是书法专业实践的五项内容:临摹经典、书写名篇、自书诗文、日常书写、创意拓展,这是书法专业学习与展示的五个维度,追求教学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该教学模式旨在落实立德树人的『大艺术观』育人理念,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更多可能.

    高等书法专业教学模式五维

    古代书论语言刍议

    陈振熙
    191-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代书论语言多倾向于感性表达和文辞修饰,其文学价值高于理论价值.这与古代书法职业化和专业化程度不高,文人掌握书论的话语权有关.当代书论语言的发展要重视文化性语言的完善,在根植传统文化内核的基础上,用现代语言诠释和丰富古代书论中具有理论价值的精华要义.

    书论语言评论理论文化性

    明清景德陶瓷书法的工艺融合与艺术传承

    王佳
    194-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明清时期景德陶瓷书法不仅满足了日常器物的生活情趣需求,也创造了一种与陶瓷工艺相结合的新型书法应用美学形式.景德镇陶瓷书法既能广泛取材具有代表性的书法家作品风格,又通过与陶瓷工艺的融合实现了对书法传统媒介的跨越,成为晚期中国艺术与工艺相结合的综合性艺术审美样式之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陶瓷书法明清时期景德镇陶瓷工艺融合

    汉风晋韵——才女张充和的卓然艺境

    唐元明
    197-20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