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史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史研究
中国史研究

彭卫

季刊

1002-7963

010-85195836

100732

北京市建内大街5号

中国史研究/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专业学术性刊物。发表中国古代史方面的研究论文、读书札记和书评等。以刊登名家名作为主,适当选登新人新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来稿须知

    2页

    中华文明突出特性探源

    李新伟
    5-9页

    中华文明突出特性在西北汉简中的体现和印证

    张德芳
    10-15页

    魏晋南北朝文物考古资料映射的中华文明突出特性

    凌文超
    16-20页

    敦煌文化所蕴含的中华文明突出特性

    陈丽萍
    21-26页

    契丹石刻史料中的中华文明特性

    康鹏
    27-32页

    18世纪中国的经济繁荣与全国市场的形成

    李伯重
    33-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经济的发展在18世纪达到了一个高峰.这个史无前例的长期经济繁荣为什么能够发生?导致这个经济繁荣的内在动力究竟是什么?本文从经济史的视野展开研究,认为清代经济成长的主要动力是斯密动力,这种动力只有在一个良好的市场中才能很好运作.市场规模越大,整合程度越高,这个动力的运作就越好.在18世纪的中国,出现了一个整合良好的全国市场,使得这个动力能够发挥到极致.依靠这个动力,中国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促成了"康雍乾盛世"的出现.

    18世纪经济繁荣全国市场形成

    帝制农商社会视角下的康雍乾政治文化

    赵轶峰
    44-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康雍乾时期,商品经济快速发展,国家获得财富的能力也极大提升.此期间的国家政治以融合为基调,政治文化以兼容为特色.这种格局体现中华文明固有的特色,清朝上层统治者的边疆民族背景在特定条件下强化了这种兼容特色.康雍乾"盛世"景象中可以看到一些有"现代"意味的现象,但这些现象并没有撼动帝制体系的基础,帝制与商品经济繁荣之间可能存在某种通路.康雍乾时期最大的历史遗产是推动了中华文明的内聚运动.

    康雍乾时期帝制农商社会政治文化中华文明

    周代贵族"跨族作器"现象及其历史背景

    周颖昳
    53-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所谓"跨族作器",是指周代贵族为本家族之外成员铸造青铜礼器.相较于通行的家族内部作器,上述现象在两周时期虽然并非主流,但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现实依据.西周时期,贵族"跨族作器"的对象基本限于同姓之亲,其中犹可见浓厚的血缘意识.及至东周,异姓贵族之间以作器进行交往的现象显著增多,现实政治利益逐渐成为重要的考量因素."跨族作器"从遵循血缘属性到侧重政治因素的转变,显然与两周之际的社会变革有关.具体到观念层面,亦是时人试图挣脱礼制束缚、追求人本理性的反映.对比可知,"跨族作器"背后涉及性别因素的若干特征,如男性贵族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包括女性贵族与父系宗亲之间的深笃情谊,则始终未有改变.针对周代贵族"跨族作器"现象及其历史背景的考察,为深入了解时人多样的思想观念提供了重要视角,得以展现出一幅生动而别样的社会图景.

    两周跨族作器社会观念血缘纽带政治理性

    "葉书"与"岁纪"

    陈伟
    7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荆州胡家草场12号汉墓出土"岁纪"类两组简册,形制和书写体例有别,可能分为葉书、岁纪两篇.通过葉书、岁纪题名的比较,可以进一步说明"葉"应读为"世",葉书属于记述世系的文献.秦汉葉书均从秦昭王元年开始,可能与当时流行"五德终始说"有关,是西汉早期沿袭秦人代周这一法统地位的写照.秦汉葉书在作为世系文献的同时,也被个人用来添加自家谱系和生平,被官署用于记录民众生卒时间,从而兼具文书的属性.

    葉书岁纪五德终始说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