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土地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土地科学
中国土地科学

郑凌志

月刊

1001-8158

bianjibu@zgtdkx.com

010-66562683 66251520

100035

北京市西城区冠英园西区37号

中国土地科学/Journal China Land ScienceCSSCICSCD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我国土地管理、房地产开发经营和地价评估部门,以及农林牧渔业生产、工矿交通、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等部门与土地专业相关的科技人员,特别是从事土地调查评价,土地规划、利用、整治、保护和土地信息等专业人员以及高校有关专业的师生,在科研、教学与业务工作中的参考文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城市用地密度分布及其演化:形态模型和过程模型的对比

    董婷田永淇徐向东许刚...
    113-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目的:深入分析城市用地密度的空间分布及其演化特征,揭示城市空间结构特征与发展规律.研究方法:圈层分析法,形态模型(ULD)和过程模型(GMP).研究结果:(1)城市用地密度从城市中心向外逐渐非线性衰减,呈现反S形分布,城市中心吸引和土地资源稀缺性是其形成的主要原因;(2)快速城市化时期城市郊区增长速度快于核心区,导致城市紧凑度下降,突显了合理管控城市边界的重要性;(3)城市紧凑度在城市化过程中表现出先下降后回升趋势,反映了从分散扩张到集中利用的空间模式转变;(4)对于多中心等复杂形态城市,引入新参数可以进一步提升过程模型的拟合优度.研究结论:本文揭示了城市用地密度空间衰减的形态特征和过程机理,形态和过程模型为定量理解城市用地密度空间格局提供了有效工具.

    城市土地利用城市用地密度空间结构城市形态城市紧凑度

    基于PLUS模型的徐州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多情景模拟研究

    肖建英戴津津方昕然李龙...
    125-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目的:分析2000-2020年徐州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规律,模拟多情景下徐州市2030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当量因子法与PLUS模型.研究结果:(1)徐州市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和建设用地为主,2000-2020年耕地面积持续下降,湿地与水体面积先减后增.(2)2000-2020年徐州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先减后增.(3)在三种情景模拟中,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均出现损失,调节服务价值损失最大,耕地、草地面积减少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的重要原因.城镇发展情景下,建设用地侵占其他地类速度加快,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下降趋势最为明显.生态保护情景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量最少.研究结论:资源型城市在未来发展中应均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同时加强规划引领,促进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发展.

    PLUS模型多情景土地利用变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国家—农民—村庄"视角下的中国农地集体化研究评述

    褚刚张清勇
    135-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目的:从国家、农民和村庄三个视角,评述国内外有关中国农地集体化的研究文献,深入探讨农地制度变迁的复杂成因与历史过程.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研究结果:从国家视角来看,已有研究以现代国家建设为基本脉络,将农地集体化视为一项革命性的制度安排,其成因可从国家推动集体化的原因和采取的措施来分析;从农民视角来看,已有研究关注农民的能动性,既分析了他们在情感、认知、观念和行为上的变化,也可从中见证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践探索;作为连接国家与农民的中介,村庄兼具文化上的"共同体"和利益上的"博弈场"两种属性,该视角侧重考察农地集体化的微观机制,分析各主体在文化和利益驱动下的互动关系.研究结论:集体化是准确把握我国农地制度为何坚持"集体所有"不动摇的关键,未来可从强化学科交叉、促进理论提炼,超越单一视角、寻求整体理解,以及突破方法局限、增进多元认知等方面入手,以便在更广阔的理论对话上有所提升,构建更具中国特色的理论表达.

    农地集体化制度变迁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