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种子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种子
种子

张太平

月刊

1001-4705

ZHZI@chinajournal.net.cn

0851-5289332、52844402

550001

贵州省贵阳市延安中路62号

种子/Journal Seed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种子》是全国首创的大型种子专业刊物。由中国种子协会、贵州省种子总站、贵州省种子学会主办,编委成员汇集了国内外众多著名种子领域的专家。本刊内容包含种子科技领域的研究、发展及应用,同时对我国的种子产业化、种子管理、《种子法》实践、种子检验、种子生产、新品种选育及推广应用等方面也开辟专栏报道。本刊较多地报道种子科技界的高、精、尖研究动态与技术,集理论与实践、知识与应用、教学与生产、提高与普及于一体,内容丰富,信息储量大,可读性强。创刊30年来,倍受众多专家和读者的称赞。多年来,在所有国家级正式奖项评比中均获奖,成为我国期刊中的一个品牌刊物。被评为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2004年变更为月刊后信息发布加快,每月您都可获得最新的科研和种业动态信息。一册在手,物超所值。《种子》是您工作中的好助手,广大农林(生物)科研工作者、农林(生物)院校师生、各级种子管理部门、企业领导和技术人员、农民技术员都可从中获益,帮助您事业成功。 主要栏目:研究报告、综述、新品种选育与推广、资源与利用、问题探讨、国外种业、应用技术、种子检验、种子生产、经验交流等。 《种子》统一刊号ISSN:1001-4705/CN52-1006/S,国外代号BM4109。国内外公开发行,月刊,每月25日出版,大16开本,128页。订价每期10.00元,全年120.00元(含邮资),可破季订阅。欢迎直接向《种子》编辑部或当地邮局订阅。邮发代号:66-22。 《种子》编辑部地址:贵州省贵阳市延安中路62号;邮编:550001;电话:(0851)5284402(Fax),5289332;E-mail:ZHZI@chinajournal.net.c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麻疯树花粉管荧光染色及生长过程的研究

    吴军马影张俊辉
    1-6,12页
    查看更多>>摘要:花粉管的生长是完成植物受精的重要生理过程,观察花粉管生长首先需要对雌蕊组织进行软化透明.本研究探索适合麻疯树雌蕊结构的透明方法,并利用苯胺蓝染色技术,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授粉后麻疯树花粉管的萌发和生长过程.结果表明:麻疯树雌蕊组织可采用NaOH溶液软化透明,较优的条件是2 mol·L-1的NaOH,50℃恒温箱内软化3~4h;麻疯树授粉2h后花粉管开始萌发,10h后花粉管穿过花柱基部,11h后在子房中观察到花粉管.麻疯树授粉后,花粉管进入子房至少需要11 h,完成受精则需要更长的时间.

    麻疯树雌花荧光染色花粉管

    淹水胁迫对不同基因型东方杉幼苗生理生化的影响

    潘雅楠沈永宝尹中明宋明...
    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东方杉不同基因型DFS01和DFS02的一年生容器苗为材料,研究淹水胁迫下杉苗木的生理生化响应.结果表明:经过90 d的水淹处理,2种基因型苗木的叶绿素、POD呈下降趋势,MDA含量和质膜透性总体上呈增长趋势,表明淹水胁迫对2种基因型造成了伤害并随时间的延长而加剧;SOD与对照相比表现为上升趋势,水淹下SOD活性对植物抵御胁迫发挥了重要的保护作用.东方杉DFS 01和DFS 02的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在淹水前期升高然后逐渐下降,可溶性蛋白均呈上升趋势.淹水90 d时,2种基因型之间叶绿素含量、POD活性、MDA含量差异较小,DFS 02的相对电导率高于DFS 01,而DFS 02的脯氨酸含量、S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可溶性糖的增幅都高于DFS 01.表明2种基因型东方杉苗木都有较强的耐淹能力,且DFS 02比DFS 01更耐淹.

    东方杉淹水胁迫生理指标耐淹能力

    樱桃番茄Cf9基因调控元件预测及同源基因系统发育分析

    刘子记刘维侠牛玉杨衍...
    13-17,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明Cf9基因的表达调控元件和同源基因进化关系,从樱桃番茄品种京番红星中克隆了Cf9上游序列,利用PlantCARE启动子预测工具对转录起始位点上游1500 bp序列进行顺式调控元件分析.结果表明,Cf9启动子不仅含有TATA-box和CAAT-box等核心元件,而且含有光响应元件、茉莉酸甲酯响应元件、水杨酸响应元件等.Cf9基因可能受光、水杨酸和茉莉酸甲酯等诱导表达.Cf9同源基因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当同源指数为0.65时,番茄、马铃薯、辣椒、烟草中含有Cf9同源基因,同源基因既包括旁系同源基因,也包括直系同源基因,分析结果也进一步说明番茄与马铃薯的亲缘关系最近,其次为辣椒、烟草.

    启动子表达调控同源基因同源指数基因进化

    镉离子胁迫下钙镁离子对水稻种子萌发期耐镉性的影响

    滕浪何腾兵付天岭李相楹...
    18-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西南地区主栽水稻品种Q优6号为材料,采用温室发芽试验,研究Cd2+胁迫下Ca2+、Mg2+对水稻发芽率、生长量及根芽中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 mg·kg-1 Cd2+浓度(简称1 Cd)胁迫下,随着Ca2+浓度的增加,水稻发芽率、发芽指数逐渐增加,随着Mg2+浓度的增加,水稻发芽率、发芽指数逐渐降低;在2 mg·kg-1 Cd2+浓度(简称2 Cd)胁迫下,Ca2+使水稻发芽率、发芽指数均提高22.53%,随着Mg2+浓度的增加,水稻发芽率、发芽指数先降低后增加.在1 Cd胁迫下,随着Ca2+浓度的增加,水稻生物量逐渐增加,在2 Cd胁迫下,随着Ca2+浓度的增加,水稻生物量逐渐降低;在1 Cd胁迫下,Mg2+对水稻生物量生长的强弱关系为1 Cd+3 Mg>1 Cd+1 Mg>1 Cd+2 Mg;在2 Cd胁迫下,随着Mg2+浓度的增加,水稻生物量逐渐增加.在1 Cd胁迫下,随着Ca2+、Mg2+浓度的增加水稻根系中Cd的含量先增加后降低,水稻芽中Cd含量均呈降低趋势;在2 Cd胁迫下,水稻根芽中Cd的含量均随着Ca2+、Mg2+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因此,Cd2+胁迫下添加Ca2+、Mg2+能够增加水稻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增强水稻种子萌发期生物量与生长量,降低根系与芽中Cd的含量.

    钙、镁离子镉胁迫水稻萌发期耐镉性

    19份马铃薯品种的SSR分析

    高慧王鹏伟刘杰李强...
    2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19份马铃薯品种资源的遗传差异及亲缘关系,利用筛选出的10对SSR适宜引物对19个供试材料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得到稳定、清晰的SSR条带163个,其中多态性条带143个,其多态性比率占87.73%.19份马铃薯材料间的遗传距离(GD)介于0.2415~0.7048之间,平均GD值为0.4090.以GD值0.66为基准,将19份马铃薯品种分为5类:青薯9号、冀张薯14和冀张薯8号为一类,大百花(2191)、冀张薯5号、中薯19号、雪川1310和华颂11为一类,冀张薯12号、中薯22号和华颂7号为一类,红玫瑰、希森8号、5 p-40和希森6号为一类,中薯10号、中薯18号、华颂34和华颂33为一类.

    马铃薯品种SSR分析遗传差异

    《种子》 投稿指南

    32页

    薏苡紫色柱头性状的遗传分析

    陆秀娟李祥栋石明潘虹...
    33-35,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薏苡紫色柱头性状的遗传规律,利用4份材料做亲本构建4个杂交组合,观察并记录其F1、F2植株的性状特征和分离比例.结果显示,紫色柱头相对于白色为显性,各F2群体植株的柱头颜色分离比皆符合3:1比例,说明紫色柱头是由1对显性等位基因控制.

    柱头颜色性状遗传规律薏苡

    玉米萌发期耐冷性鉴定研究

    褚力嘉曹士亮靳羽晗李帅...
    36-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20份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进行玉米萌发期耐冷性鉴定研究,初步获得了耐冷性相关的13个性状的表型值,通过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20份玉米材料进行耐冷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3个单项指标被转换成为3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根据材料的综合耐冷性通过聚类分析将20份玉米自交系划分为4类,其中玉米自交系J 8耐冷性较强,单独分为一类,第二类为耐冷性中等的材料,共4份,第三类为耐冷性一般的材料,共11份,第四类为耐冷性较弱的材料,共4份.

    玉米萌发期耐冷性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聚类分析

    小麦叠氮化钠诱变群体重要功能基因的KASP标记检测

    王伟王斌于亮王伟伟...
    4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沧麦6005叠氮化钠诱变群体中小麦重要功能基因的组成情况,利用高通量的KASP标记技术对小麦株高、抗病性、抗旱性、抗穗发芽、春化和品质等性状相关的基因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1)控制小麦株高的基因Rht-B1和Rht-D1在73份叠氮化钠诱变材料中出现6种组成类型,分别是Rht-B1a+197bp+Rht-D1a(1份)、Rht-B1a+197bp+Rht-D1b(39份)、Rht-B1a+Rht-D1a(1份)、Rht-B1a+Rht-D1b(13份)、Rht-B1b+Rht-D1a(13份)和Rht-B1b+Rht-D1b(3份),含有Rht-D1b的家系占全部突变家系的75.34%.2)在小麦抗病和抗逆性方面,73份诱变材料中发现含抗叶锈病基因Lr68的材料7份,含抗赤霉病基因Fhb1的材料5份,抗叶锈病基因Lr34在供试材料中未发现;在抗穗发芽方面,有3份材料含TaSdr-B1基因的TaSdr-B1a抗穗发芽单倍型,有53份材料含有PHS1基因的Rio Blanco type抗穗发芽单倍型,有16份材料含有TaMoc-A1基因的Hap-H抗穗发芽单倍型,在所有供试材料中含TaMFT-A1基因的Jagger-type和Zen/2174-type抗穗发芽单倍型的材料数分别为15份和22份;在抗旱性方面,有55份材料含有COMT-3B基因的3Ba单倍型,有28份材料含有Dreb-B1基因的TaDREB-B1a抗旱单倍型,有52份材料含有TaSST-4A基因的A2a抗旱单倍型;3)在小麦春化和早熟性方面均为一种单倍型,在春化方面,所有的诱变材料均为冬性类型.在早熟性方面,所有的供试材料在TaELF3-B1基因上均检测为晚开花的单倍型.4)在小麦品质方面,有45份材料含有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5+10,有18份材料含有Glu-A1基因的Ax1 or Ax2*强筋单倍型.综合表明,叠氮化钠诱变方法和KASP标记技术结合起来,可以作为一种小麦分子辅助育种的有效策略,能显著地提高小麦育种效率.

    小麦诱变育种叠氮化钠基因KASP检测

    西南地区87份小麦品种(系)穗发芽抗性的分子鉴定及筛选

    罗永露隋建枢谢才江王伟...
    49-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麦穗发芽使小麦的产量大幅度降低,严重影响小麦的加工品质,而西南麦区一直是小麦穗发芽的重发区.为了在历史小麦品种(系)中鉴定出抗穗发芽的种质材料,本研究以来自西南麦区的87份小麦主推品种及后备品系为研究材料,利用PM19、Vp1B3两种抗穗发芽候选基因进行分子标记,为抗穗发芽育种提供种质资源.结果表明,在87份小麦中有4份含有PM-19A1a基因,分别是科成4号、兴0217、蜀麦1763、SW 1747;有9份含有Vp-1Bb基因,分别是黔麦0504、16092、绵麦303、内麦366、川麦604、BL 5002、BL 6007、2017 P 4-2、SW 1747.

    西南地区小麦穗发芽分子标记